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中草药防腐剂中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有效控制该防腐剂的质量奠定方法学基础。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浓度在1~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高、中、低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8±3.17)%;日内精密度介于0.61%~2.91%之间;准确度介于1.62%~3.00%之间。3批次中草药防腐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分别为(19.90±0.03)μg/ml,(18.05±0.26)μg/ml和(19.38±0.44)μg/ml。该方法简单、灵...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近年来对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柯萨奇病毒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有抑制作用或对病毒感染细胞有保护作用的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该试验,为有效控制该防腐剂的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中草药防腐剂中有效成分草乌药材中三种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内表现良好,试验的精密度、重现性好,数据可靠.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能有效测定中草药防腐剂中生物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该试验,为有效控制该防腐剂的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中草药防腐剂中有效成分草乌药材中三种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内表现良好,试验的精密度、重现性好,数据可靠。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能有效测定中草药防腐剂中生物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马齿苋抗氧化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马齿苋抗氧化有效成分。采用邻苯三酚所致的老化人红细胞膜模型观察马齿苋总生物碱、有机酸、酚类化合物、多糖、总黄酮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马齿苋总黄酮对邻苯三酚自氧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且呈量效正相关关系。而其他成分无差异性。提示马齿苋总黄酮可能是其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五倍子有效成分9201的癌化学预防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心血管疾病是一常见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日益上升,因此心血管药物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活跃领域。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研究室近十年来对等基异喹啉类、原小檗碱类、朱丙二醇胺类及苯骈吡喃类化合物的心血管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我国中草药资源,以其有效成分为先导物进行结构改造和优化,设计合成新化合物,寻找新型的心血管药物,研究重点为作用于钙或钾通道的化合物。另一方面,通过对天然复杂分子结构的剖析和改造,探索其活性基团或显效基本结构,结合构效关系分析,为进一步新药研究提供依据。1粉防已碱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中草药浸提过程的温度与有效成分浸出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数学模型,方法:在前文提出的中草药浸提过程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扩散系数和浓度梯度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对不同温度下从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ge.中浸提有效成分丹参酮(tanshinone)的实验表明,该模型能满意地反映实验事实,结论:本工作建立的模型能描述湿度与有效成分浸出浓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中抗氧化活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提取分离技术,是利用某种流体(特别是CO2)在临界点具有特殊溶解能力的特点进行物质的萃取分离,减压分离产品,利用相态的变化直接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分离有效成分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李军  何家雄 《中外医疗》2014,(15):59-60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胫骨骨折患者46例,随机分成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各23例。根据Johner-Wuhs法对两组手术疗效、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操作时间、骨痂形成时间、术后观察时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微创组与传统组相比较手术出血量少、切口长度短、手术操作时间短骨痂形成时间短、术后观察时间短、手术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治疗胫骨骨折具有良好优势,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戴涟生 《中外医疗》2014,(31):18-19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①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骨折愈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P〈0.05)。③观察组的骨不连、感染及关节僵硬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组的优良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骨折节段均为T12-L2。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常规对症治疗,并随访2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和相邻椎间盘退变情况,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对照组2例出现脑脊液漏,对症治疗后缓解。末次随访发现观察组椎间盘退变指数(75.26±2.41),低于对照组(88.25±2.5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脊柱退变程度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沈特  吴计春  汪亚东 《中外医疗》2010,29(23):37-38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1.88%,2组患者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χ2=5.326,P〈0.05)。2组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感染、患肢肿胀、疼痛等,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损伤较传统切开手术小,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接骨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从2005年7月—2011年7月,运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不稳定骨折100例,闭合复位,采用小切口,经皮插入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不稳定骨折。结果 10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6个月,优76例,良23例,中1例,优良率为99%。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不稳定骨折是一种有效可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未见1例患者出现早期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较小,手术效果好,同时术后早期功能可以得到较好的恢复,并发症较少等,值得向临床广泛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对比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该院骨科收治的68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行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24个月时踝关节的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0.05)。实验组术后24个月时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0.05)。结论相较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概率,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黄鹏  王青山 《中外医疗》2013,32(14):37-37,39
目的探讨腰椎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麻醉及其管理。方法对43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的麻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适宜的麻醉方式及麻醉药物,进行控制性降压(CH)及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结果 43例均行气管插管全麻;AHH输入羟乙基淀粉注射液(925.5±128.5)mL;平均失血量为(1145.5±248.6)mL;平均回输量(924.8±214.5)mL;术中1例出现气管导管滑出,无一例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应行气管插管全麻,选择非去极化肌松药,术中积极进行血液保护,可维持循环及呼吸稳定,确保麻醉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MIPPO与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2003~2013.6)、万方数据库(2003~2013.6)、维普数据库(2003~2013.6),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及超星电子图书。手工检索国内近五年来发表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临床骨科杂志等杂志的原始文献。收集所有相关MIPPO与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1KevMan5.0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2篇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共例152患者,纳入研究质量评价。结果:2篇全为B级。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切开内固定组相比,MIPPO组术中出血量少[MD=-38.55,95%CI(-41.41,-35.70),P〈0.05];骨折愈合时间短[SMD=-1.94,95%O(-3.36,-0.53),P=0.007〈0.05];术后优良率高[RR=1.45,95%CI(1.17,1.80),P=0.0006〈0.05],但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MIPPO术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优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但由于该系统评价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需要大量严格的、大样本量的、多中心性的,并且采用正确的随机、盲法、分配隐藏的文献研究来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20.
霍玉雄  黄跃  欧耀东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0):1249-1251
目的:探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01年3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局部软组织损伤恢复后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骨折愈合时间8周~30周,平均14周。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诊,随诊时间平均3a,踝关节评分优良率85%。4例(10%)术后并发局部软组织炎症,通过换药等局部处理后治愈。结论: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并获得较好的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