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折线形骨盆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的DDH患儿46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折线形骨盆截骨术治疗.对比两组的矫正效果、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矫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髋臼侧截骨联合股骨侧截骨术治疗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DDH患儿5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案,按手术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髋臼侧截骨术)及观察组(髋臼侧截骨联合股骨侧截骨术),每组25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术后中心边缘角(CE角)、前倾角度、髋臼指数及Maka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CE角大于对照组,前倾角度、髋臼指数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Makay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髋臼侧截骨联合股骨侧截骨术治疗患儿DDH获得明显效果,创伤小、出血量少,能够使髋臼穹隆有效塑形,改善患儿髋臼功能,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联合截骨术式治疗儿童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内收肌切断,股骨髁上骨牵引,二期骨盆Salter截骨,股骨粗隆下短缩,旋转截骨及关节囊部分切除紧缩缝合为主的综合性手术治疗儿童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童(7~14岁)8例(9髋)。结果:本组9髋术后均获得满意复位,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36个月。采用周永德等发育性髋关节不良的疗效评定标准,优5髋,良2髋,差2髋,失败0髋,优良率达77.8%。结论:联合截骨术式是治疗儿童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白传卿  陈文建  孙军  刘永  谢康  马海龙  方继红 《安徽医学》2020,41(12):1390-1393
目的 探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术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RAD)的原因与治疗对策。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手术治疗后出现RAD的15例DDH患儿,回顾性分析RAD的影响因素及治疗对策,并对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影像学进行评估。结果 15例患儿平均随访(34.93±10.63)个月,再次手术后患儿髋臼指数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McKay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60.00%,Severin影像学优良率为73.33%。结论 DDH术后髋臼残余畸形通过再次手术治疗骨盆截骨,临床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CT重建的计算机模拟手术在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术前评估、术前手术设计以及术后评估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应用Mimics和Imageware等医学影像处理软件对10例(10髋)DDH病人的CT原始数据进行3D重建、髋关节解剖形态学参数测量,术前评估髋臼开口方向、覆盖缺损的部位及程度,然后通过计算机模拟手术,设计个体化的手术方案,为实际手术提供参考。通过比较术前、术后的髋关节解剖形态学参数及临床功能评分评估效果。结果DDH病人患侧术前髋臼外侧中心边缘角(LCEA)、髋臼前方中心边缘角(ACEA)、髋臼前断面角(AASA)、髋臼后断面角(PASA)均小于正常对照侧(P < 0.05),髋臼前倾角(AAVA)大于正常对照侧(P < 0.05)。按照术前设计,术后病人的LCEA、ACEA、AAVA、AASA均较术前改善(P < 0.05),PASA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CEA、ACEA、AAVA与正常对照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DDH病人的患侧髋关节功能评分(HHS)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患侧的HHS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 < 0.05)。结论基于三维CT重建的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对DDH病人的髋关节解剖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实现了术前对DDH病人的解剖结构发育畸形作出精确量化,并设计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指导实际手术,使术后的影像学参数及临床功能评分获得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Perthes病患儿行包容手术后配合口服西红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行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截骨术的Perthes病患儿共64例(64髋)。对照组(n=33)仅行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截骨术,观察组(n=31)采用相同术式,术后配合西红花口服。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记录并比较2组患儿股骨头进入修复期所用时间,末次随访采用Stulberg评价标准对影像学结果进行评价,采用McKay髋关节功能评价对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10年,平均(5.1±2.5)年。观察组股骨头进入修复期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对照组Stulberg评价优良率为63.6%,观察组的优良率为7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观察组McKay髋关节功能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rthes病患儿行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截骨术配合西红花口服,其疗效优于单纯行手术治疗,可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修复,缩短股骨头修复时间,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是治疗儿童Perthes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辅助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疗效及对髋关节形态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3D打印技术辅助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的DDH患儿46例纳入观察组,同期接受常规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的DDH患儿50例纳入对照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中透射次数、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治疗4个月后临床效果(Mckay临床评定标准),对比治疗前、治疗4个月后两组髋关节功能[日本骨科协会髋功能评分(JOA)]、影像学指标[髋臼指数(AI)、中心边缘角(CEA)、头臼指数(AHI)]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射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CEA、AHI、JOA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AI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DDH的疗效显著,能实现髋关节精准复位,显著改善患儿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物型组配式假体的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股骨粗隆下截骨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26髋)CroweⅣ型DDH患者,行生物型组配式假体(S-ROM,Depuy)的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股骨粗隆下截骨治疗。采用Harris评分比较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测量术后大粗隆平移距离、肢体延长距离、髋关节旋转中心下移距离,并随访生物学固定效果。结果18例(20髋)有完整的随访资料。随访时间13~96(39.3±22.9)个月。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粗隆平均平移30~65(49.1±9.5)mm,肢体延长0~13(4.9±3.4)mm,髋关节旋转中心平均下移32~63(48.0±9.2)mm。术后2例出现后脱位,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余患者均无骨折、感染、有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中发生股骨矩处骨折。术后1年2例遗留轻度跛行,其余患者均无明显跛行、髋部疼痛。至随访末无假体松动、移位,无翻修病例。结论生物型组配式假体的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粗隆下截骨治疗CroweⅣ型DDH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术治疗Tonnis Ⅱ度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采用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术一期手术治疗Tonnis Ⅱ度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28例(33髋),并与单纯Salter截骨术治疗的24例(24髋)进行比较。结果:52例患儿均得到随访,平均26.8个月(12~64个月)。末次随访时,Salter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术组: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为18.1°±5.2°;中心边缘角(center edge angle,CE角)为36.3°±36.1°;Sharp角为41.4°±4.7°。单纯Salter截骨术组:AI为15.7°±4.8°;CE角为37.8°±11.6°;Sharp角为40.1°±5.0°。Salter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术组和单纯Salter截骨术组中分别有2髋(2/33)和6髋(6/24)发生股骨头坏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31,P=0.042)。根据Severin影像学评价标准,Salter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术组:优15髋、良11髋、可6髋、差1髋,单纯Salter截骨术组:优5髋、良14髋、可 5髋、差0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77,P=0.202)。根据McKay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Salter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术组:优17髋、良11髋、可5髋、差0髋,单纯Salter截骨术组:优13髋、良7髋、可4髋、差0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07,P=0.915)。结论:Salter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是治疗Tonnis Ⅱ度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联合股骨截骨可减少股骨头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应用组配式S-ROM股骨假体与一体式Wagner Cone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Crowe IV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行THA治疗的58例(65髋)Crowe IV型D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37髋)使用组配式S-ROM假体,25例(28髋)使用一体式Wagner cone假体,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截骨端愈合时间,手术前后Harris评分、VAS评分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  结果  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末次随访 Harris评分及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配式S-ROM假体组与一体式Wagner cone假体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35.7±16.2)min和(113.3±13.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69.7±73.6)mL和(410.4±69.6)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Wagner cone假体组愈合时间(5.8±1.5)月较组配式S-ROM假体组愈合时间(4.7±1.2)月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应用组配式S-ROM假体与一体式Wagner cone假体联合股骨转子下短缩截骨行THA治疗Crowe Ⅳ型DDH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采用一体式Wagner Cone假体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采用组配式S-ROM假体截骨端愈合时间相对更短。  相似文献   

11.
邢赛  彭昊  陈森  方洪松  邓爽 《广西医学》2020,(3):245-24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联合转子下横行截骨治疗成人Crowe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THA联合转子下横行截骨治疗的成人CroweⅣ型DDH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骨盆正位+患髋侧位片、双下肢长度差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随访24~37(28.67±3.48)个月,手术切口均获Ⅰ期愈合。患者术后各时点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双下肢长度差均短于术前(均P<0.05)。术后2例患者截骨处不愈合,经再次植骨后治愈;其余患者截骨处愈合时间为3~6(4.34±0.89)个月;2例患者存在轻度的跛行。所有患者术后均未见感染、坐骨神经拉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髋臼假体松动或骨溶解、股骨假体松动或下沉等发生。结论采用THA联合转子下横行截骨治疗成人CroweⅣ型DDH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风险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间隔时间对分期治疗双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双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分期接受骨盆Salter截骨术联合股骨截骨术患儿(共2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双侧髋关节手术间隔时间将时间间隔≤8个月组设为观察组,时间>8个月组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间隔时间平均为7.1个月,对照组平均间隔时间10.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不同时期髋臼指数和中心边缘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2.9%)高于对照组(70.9%)(P=0.03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是治疗双侧发育性髋脱位的有效方法,手术时间间隔≤8个月组整体疗效优于间隔>8个月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龄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28髋髋关节发育不良.平均年龄7,8岁,采取一次性软组织松解,Chiari及股骨旋转截骨手术。术后石膏固定10~12周,平均随访时间3.8年。结果 28髋均获得良好复位及功能康复,截骨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脱位复发、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一次性软组织松解及骨盆与股骨复台截骨手术是高龄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Salter骨盆截骨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1月以来本院共收治了56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对179例,206髋行Salter骨盆截骨术进行回顾分析,其中49髋同时行股骨近端短缩旋转截骨术。560例中8例8髋为Salter骨盆截骨术后再脱位病例。临床随访采用Mckay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X线随访采用Severin标准。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按Mckay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术后优良率达97.09%。按Severin标准评定X线表现,术后优良率达95.15%。结论:Salter骨盆截骨术为早期手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5.
邓学海  刘传康  李明  罗聪  曹豫江  瞿向阳 《重庆医学》2012,41(13):1285-1287
目的探讨应用骨盆三联截骨术加股骨近端粗隆下短缩旋转内翻截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疗效。方法观察2007年2月至2010年5月该科运用骨盆三联截骨术加股骨近端粗隆下短缩旋转内翻截骨LCP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DDH 32例(34髋)的疗效。结果术后按Mckay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20髋,良10髋,可4髋,差0髋,优良率为88.2%。结论该联合术式治疗大龄儿童DDH疗效可靠,能使股骨头获得良好的覆盖,LCP固定坚强、稳定,股骨颈矫正角度满意,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适用于大龄儿童髋臼发育不良或半脱位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11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男76例,女40例;左侧40例,右侧66例,双侧10例;年龄1.5~6.5岁,平均3.4岁;按Tonnis股骨头脱位程度:Ⅱ度6例,Ⅲ度72例,Ⅳ度38例,双侧脱位患儿首次手术后3~6个月行对侧手术。结果:术后随访2~4.6年,平均3.2年,临床随访结果按照Mckay功能评定标准,优75.40%,良19.84%,可3.97%,差0.79%,优良率95.24%,术后X线按照severin评分标准,优73.81%,良21.43%,可3.17%,差1.59%,优良率95.24%,术后有1例再脱位,1例半脱位,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髋关节功能障碍。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技巧,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与Chiari截骨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短期疗效。方法:将34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6例。对照组给予Chiari截骨治疗,观察组给予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中心边缘(CE)角和髋臼(Sharp)角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JOA评分、CE角和Sharp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和CE角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Sharp角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短期疗效更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髋臼上和粗隆下联合截骨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12例14髋,无1例发生截骨处不愈合、髋关节脱位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现象。1年后复查股骨头发育良好,髋臼指数比术前改善150~200,髋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此术式减少了再脱位的危险。骨盆截骨损伤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髋臼周围截骨联合股骨转子间截骨术治疗复杂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骨科收治的33例复杂性DDH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髋臼周围截骨联合股骨转子间截骨术。术后随访36个月,评价治疗效果,记录骨愈合时间;比较术前、术后外侧CE角、颈干角(外翻、内翻)差异,以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33例患者骨愈合时间为(3.0±0.6)个月。术后患者外侧CE角和髋内翻颈干角均高于术前[(28.7±3.2)°比(5.6±1.8)°,(130.0±3.8)°比(108.0±5.1)°](P<0.01),髋外翻颈干角低于术前[(128.6±3.8)°比(155.2±8.9)°](P<0.01);术后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术前[(89.97±4.31)分比(75.64±5.13)分](P<0.01)、VAS评分低于术前[(1.33±0.51)分比(5.04±1.52)分](P<0.01)。随访3年,33例患者中发生轻度跛行3例,占9.0%;股外侧皮神经损伤5例,占15.2%,无股骨头坏死、截骨不愈合、股骨颈骨折病例发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4.2%(8/33)。结论髋臼周围截骨联合股骨转子间截骨术可有效矫正复杂性DDH患者髋关节畸形,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应用及预后。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80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随机分组。骨盆内移截骨术组的患者采取的是骨盆内移截骨术的手术方式,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组则借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实现疾病的治疗。分析手术的出血量、手术实施的时间、手术后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双侧肢体周径差值;压疮、股骨头坏死等情况。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组治疗的效果、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创伤、压疮、股骨头坏死等情况和骨盆内移截骨术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获得较好效果,其应用可减轻创伤,手术的出血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少手术时间,减轻肿胀和减少压疮、股骨头坏死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