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通过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8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均行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抽液及以氨溴索注射液0.5ml(3.75mg)+地塞米松0.5ml(2.5mg)共计1ml进行注射;观察组患者均给予鼻内镜引导下经咽鼓管导管注射氨溴索注射液0.5ml(3.75mg)+地塞米松0.5ml(2.5mg)治疗的方法。两组均为5d治疗1次,共3次。结果 通过半年的临床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后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锋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398-2399
目的观察咽鼓管注药联合鼓膜切开治疗鼻咽癌(NPC)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2例172耳的NPC放疗后SO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观察组采用咽鼓管注药联合鼓膜切开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鼓膜穿刺抽液与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8.6%)明显优于对照组(52.4%),并发症发生率(18.2%)明显低于对照组(52.4%)(均P〈0.05)。结论对NPC放疗后SOM患者采用咽鼓管注药联合鼓膜切开的综合治疗比传统的鼓膜穿刺抽液与鼓膜切开置管术更加有效,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4.
杨秀刚  蒋正举  于红  赵晓 《贵州医药》2003,27(6):556-556
分泌性中耳炎是常见的致聋原因,其病因多为咽鼓管阻塞所致。从1998年1月以来,我们对42例(46耳)分泌性中耳炎进行纤维鼻咽镜下扩张并注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2例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8~65岁间,平均年龄为28±岁。单耳38例,双耳4例,病程1~6月。40例有明显上呼吸道感染及鼻炎鼻窦炎病史。诊断标准为鼓膜内陷或有明显鼓室积液表现,纯青测定为典型的传音性聋,其中气导下降在20~29dB 28例,30~39dB 12例,40dB以上2例。声阻抗检查鼓室压图为B型或C型。其中鼓室图为B型者28例,C型者14例。所有病例均经全身用抗菌素激素治疗及鼓膜穿刺,鼻腔滴麻黄素等治疗效果不佳者。  相似文献   

5.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病因多为咽鼓管阻塞所致,作者自2000年5月始采用纤维鼻咽镜下咽鼓管扩张并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6例(40耳),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高的近远期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 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耳鼻喉科治疗的73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使用口服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37例采用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纯音气导听阈值及气骨导差值、鼓室导抗图变化、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并分析在显示器监视下经纤维喉镜咽鼓管注气疏通 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在显示器监视下使用造影用输尿管导管经纤维喉镜活检孔插入咽鼓管行咽鼓管吹张 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0例72耳。结果:随访观察3~6个月,显效30耳,占41.7%,有效21耳,占29.2%,无效21耳,占29.2%,总有效率70.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适感轻微,儿童也能接受,随访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是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功能、提高其听力的一种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9.
鼻内窥镜下咽鼓管吹张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电视监视鼻内窥镜下咽鼓管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择75例分泌性中耳炎病人在鼻内窥镜引导下经欧氏管吹张咽鼓管结合咽鼓管注入药液。结果电视监视鼻内窥镜下咽鼓管吹张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率88%。结论电视监视鼻内窥镜下经欧氏管咽鼓管吹张结合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咽口纤维鼻咽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咽口纤维鼻咽镜的不同表现。方法 对临床诊断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年龄,分为儿童组与成人组,并进行纤维鼻咽镜的观察。结果 儿童组:①腺样体肥大阻塞占总耳数30%;②咽鼓管咽口有粘脓性分泌物阻塞占总耳数57.8%;③咽鼓管咽口水肿,占总耳数11.1%;④咽鼓管咽口无明显变化者占总耳数1.1%。成人组:①咽鼓管咽口有粘脓性分泌物阻塞占总耳数18.4%;②咽鼓管咽口水肿,占总耳数31.7%;③咽鼓管咽口无明显变化者占总耳数42.7%;④咽口萎缩占总耳数3,6%;⑤咽口肥大狭窄占总耳数1.2%;⑥肿瘤压迫占总耳数2.4%。结论 对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咽口纤维鼻咽镜的观察,有助于对咽鼓管功能失调原因的认识,为临床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很复杂,目前认为主要由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因素、免疫变态反应因素以及神经能性炎症机制因素所引起。治疗多采用全身和局部治疗相结合,以提高疗效。2006-01—2012-01笔者采用鼻内镜引导下咽鼓管吹张导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以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褚建 《江苏医药》2001,27(9):708-708
分泌性中耳炎 (SOM )是由于咽鼓管阻塞导致中耳通气引流不畅而引起。而咽鼓管阻塞是耳科医师棘手的问题 ,临床上多行咽鼓管吹张 ,但效果不佳。作者自从 1998年 10月以来采用咽鼓管插管治疗 (SOM ) 48例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 8例中 ,男 31例 ,女 17例 ,年龄 19~ 68岁。病史 5天~ 3年 ,以耳闷、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 ,其中 2 1例伴低音调耳鸣。发病诱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32例 ;慢性鼻炎鼻窦炎及鼻息肉 11例 ;鼻咽癌放疗后 5例。鼓膜检查分别表现为鼓膜内陷、活动减退、鼓室液平或气泡等。电测听示传导性聋 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应用,探究内镜下经鼻咽鼓管咽口导管法吹张并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2020年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传统波氏法咽鼓管吹张+全身糖皮质激素给药,观察组是经鼻内镜行导管法吹张并甲泼尼龙鼓室给药,2组同时给予减充血剂(呋麻滴鼻液)滴鼻、生理海盐水洗鼻、糖皮质激素喷鼻等基础治疗,针对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等观察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内镜下经鼻咽鼓管咽口导管法吹张并鼓室注射甲泼尼龙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与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前 ,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常用的方法为经鼓膜穿刺抽液注药、鼓膜切开引流或经鼓膜安装通气管 ,疗效各有不同。本文采用地塞米松经鼓膜穿刺冲洗鼓室、咽鼓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疗效尚满意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80耳病人均系门诊病人 ,年龄 16~6 5岁 ,平均 5 2岁。 6 4耳 (80 % )为鼓室积液 ,病程在 15d至2个月间 ,平均 34d。 16耳 (2 0 % )经声阻抗测定为鼓室负压(B型鼓室图 ) ,病程在 1 5月~ 5个月。1 2 治疗方法 用 1ml针筒配以 5号针头 ,抽取地塞米松0 6~ 0 8ml,另抽少量空气 ,总量达 1 0~ 1 2m…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炎琥宁针剂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58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6例31耳)给予鼓室穿刺术加炎琥宁针剂鼓室注药。对照组(20例27耳)单纯行鼓室穿刺术。2组均加口服药物及滴鼻,2~4周后随访,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纯音测听和鼓室压图的变化,比较2组疗效的差别。结果治疗组中,23耳显效,6耳有效,2耳无效;对照组中,12耳显效,5耳有效,10耳无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琥宁针剂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鼓膜穿刺注药加咽鼓管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分泌性中耳炎是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表现为鼓室积液及传导性听力下降,是中耳的非化脓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听力障碍,后果严重。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我院对早期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膜穿刺注药加咽鼓管吹张的方法进行治疗,取  相似文献   

17.
分泌性巾耳炎是常见病、多发病,传统方法多采用咽鼓管吹张、鼓室抽液,效果不够理想。自1999年1月~2005年3月,我科采用鼓室加压超剂量注药法治疗18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比较通过鼻内镜下行咽鼓管置管术与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119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咽鼓管置管术组与对照组鼓室注药组,两组均抽出鼓室积液和注入相同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疗效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咽鼓管置管术是有效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临床上可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中耳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的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注射药液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8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1.7%,观察组疗效更为显著,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分泌中耳炎,采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效果较为显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