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与鼻部解剖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3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该科室非慢性鼻窦炎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分别行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分析慢性鼻窦炎与鼻部解剖异常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钩突异常、鼻中隔严重偏曲、中鼻甲异常、鼻筛泡过度肥大、鼻眶下有气房、鼻丘过度气化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颌窦发育不良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鼻窦炎与钩突异常、鼻中隔严重偏曲、中鼻甲异常、鼻筛泡过度肥大、鼻眶下有气房、鼻丘过度气化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结论慢性鼻窦炎的发生常伴有鼻部解剖异常改变,钩突异常、鼻中隔严重偏曲、中鼻甲异常、鼻筛泡过度肥大、鼻眶下有气房、鼻丘过度气化均是启动慢性鼻窦炎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OMC)MSCT多平面重建检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加深对窦口-鼻道复合体变异与副鼻窦炎性病变及相关性的认识。方法使用GE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对经平片及临床证实的96例慢性副鼻窦炎患者先行轴位薄层容积扫描,在此基础上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重点观察窦口-鼻道复合体区结构的解剖变异。结果 96例慢性副鼻窦炎中,筛泡过渡气化46.8%,钩突偏移34.3%,中鼻甲过度气化52%,中鼻甲反向弯曲15.6%,鼻中隔偏曲69.7%,Haller气房44.7%。结论 MSCT多平面重建图像(MPR)能清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慢性副鼻窦炎的程度和范围以及二者的相关性,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与解剖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鼻窦炎与中重度鼻中隔偏曲、钩突异常、中鼻甲异常、筛泡肥大、鼻丘过度发育、眶下气房均有相关关系。结论解剖变异为鼻窦炎的发生提供了启动因素,其中最常见的解剖异常为鼻中隔偏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轴位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诊断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及鼻窦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双排螺旋CT机对临床疑似CT证实的87例鼻窦炎患者先行轴位容积扫描,在此基础上行薄层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图像重建,观察窦口-鼻道复合体区结构的解剖变异。结果 87例鼻窦炎患者中,鼻中隔偏曲59例,气化1例;Haller气房26例;中鼻甲过度气化31例,中鼻甲反向偏曲11例,中鼻甲肥大13;筛泡过度气化34例;钩突偏移25例,鼻中隔偏曲59例。结论螺旋CT轴位扫描多平面重建能够清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及鼻窦炎的程度和范围,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虞雪梅 《黑龙江医药》2012,25(6):863-86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变异与鼻窦炎性疾病相关性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经鼻内镜及多层螺旋CT检查验证副鼻窦炎患者的影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OMC变异患者经鼻窦冠状位或横断位扫描及高空间分辨率算法成像分析,OMC变异所致的各种鼻窦炎均能清晰显示。其中,鼻中隔偏曲46例,占70.77%;中鼻甲气化4例,占6.15%;中鼻甲反向弯曲5例,占7.69%;Hall气房6例,占9.23%;钩突偏曲、气化或肥大4例,占6.15%。各种变异所致的间隙狭窄61例,占93.85%。各组鼻窦炎性表现分布:额窦粘膜增厚7例,积液2例,上颌窦积液和(或)粘膜增厚55例;筛窦积液33例,积液31例;其中,36例患者为多个窦腔受侵,占55.38%。结论:各种形式的OMC变异均能导致程度不同的副鼻窦炎性改变,多层螺旋CT检查能清晰显示各种变异的形态和特征,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加深对鼻道窦口复合体常见解剖变异与副鼻窦炎性病变及临床内镜手术相关性的认识。方法使用SIEMENS ESPRIT螺旋CT扫描仪对搜集整理临床证实的鼻窦炎患者58例进行冠状位高分辨扫描,层距、层厚均为3mm,骨算法重建,窗宽1500~3000HU,窗位150~300HU。重点观察钩突、中鼻甲、鼻中隔、筛泡发育形态、位置。结果 58例慢性鼻窦炎与鼻道窦口复合体常见解剖变异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以钩突、中鼻甲、鼻中隔及筛泡的解剖变异影响最为显著。结论高分辨率CT冠状位扫描能清晰地显示鼻道窦口复合体的解剖变异、慢性鼻窦炎位置以及二者的关系,当存在多种解剖变异时受累最重的是上颌窦,其次是筛窦。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50例骨性鼻腔外侧壁的观测,旨在了解鼻道窦口复合体区的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为鼻内窥镜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察50例骨性鼻腔外侧壁标本的窦口鼻道复合体区的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测量有关数据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颌窦自然孔与中鼻甲前缘附着处的距离为15±0.85 mm,与鼻泪管的距离为9±0.25mm。变异包括中鼻甲反向弯曲(14%)、气化(20%),钩突肥大(8%)、偏曲(10%)、气化(2%),筛泡过度气化(8%),鼻丘过度气化(2%)。结论:鼻道窦口复合体区域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复杂,解剖变异常见,故手术前详细检查,对设计合理的手术方案,安全地施行手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鼻冠状位CT研究钩突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方法选择125例(250侧)CT检查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97侧和慢性鼻窦炎组(B组)153侧,观测钩突头端附着类型、钩突角度、钩突气化、肥大、缺失,并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对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经χ^2检验钩突头端纸样板型和中鼻甲型、钩突偏曲、钩突肥大在对照组和慢性鼻窦炎组中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钩突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的作用性。方法回顾分析二十冠位扫描及鼻内镜手术共36例,重点观察钩突、筛漏斗、半月裂、Haller气房、鼻甲气房的解剖变异与病变,以及引起鼻窦病变的病理生理变化。结果解剖变异:钩突异常共28例(77.8%),主要表现为钩突的偏移、肥大,筛漏斗狭窄闭塞或密度混浊共22例(61.1%)、半月裂混浊16例(44.4%)、Haller气房(11.1%),鼻甲气房8例(22.2%)。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可提供可靠的解剖标志和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钟志生  蒋德澄 《江苏医药》1996,22(9):658-658
近两年内,我院采用内窥镜行中鼻道开窗术治疗慢性鼻窦炎6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讨论此手术的理论基础、手术要点等问题。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61例98侧中,男38例,女23例;年龄16~65岁;病程1~30年。二、疾病种类单纯慢性上颌窦炎7例10侧,鼻息肉伴筛窦炎、上颌窦炎或颠窦炎30例49侧,全组鼻窦炎6例11侧,泡性中鼻甲伴上颌窦炎5例8侧,筛泡肥大伴上颌窦炎12例19侧,上颌窦息肉1例1侧。三、手术类型7例10例行单纯中鼻道开窗术,5例8例行泡性中鼻甲部分切除或中鼻甲外侧面切除后中鼻道开窗术,48例79侧行鼻息肉、肥大的筛泡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单纯性筛窦、上颌窦炎患者的鼻窦开口处脓液的细菌谱及耐药性的特征。方法对123例已确诊为慢性单纯性筛窦、上颌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采集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在204份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298株。其中上颌窦炎组标本148份,检出细菌204株,需氧菌156(76.47%)株,厌氧菌48(23.53%)株;另外筛窦炎组标本56份,检出细菌94株,需氧菌58(61.70%)株,厌氧菌36(38.30%)株。结论慢性单纯性筛窦、上颌窦炎患者感染的细菌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首位,而头哌酮钠舒巴坦为主要耐药机会致病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对双侧鼻腔鼻窦炎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鼻中隔偏曲窄侧鼻腔与宽侧鼻腔鼻窦炎的发病例数分别为1691例(84.6%)比1572例(78.7%);平均秩次分别为1669.066比1285.247;危险度RR值分别为1.5比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63,P<0.01);(2)男女鼻窦炎发病率和鼻中隔向左右侧偏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8,1.063,均P>0.05);(3)窄侧与宽侧的解剖结构变异主要包括:钩突肥大[6.9%比26.5%],中鼻甲肥大[7.7%比38.6%],筛泡肥大[26.7%比39.9%],中鼻甲反常曲线[4.8%比14.9%],下鼻甲肥大[50.6%比62.6%],鼻中隔高位黏膜肥厚[0.5%比2.5%]。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窄侧鼻腔鼻窦炎发病率高于宽侧;宽侧鼻腔发生代偿使鼻窦炎发病率升高;下鼻甲肥大与鼻窦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单纯性鼻中隔矫正手术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额窦引流系统的CT解剖特征。方法:采用螺旋CT,对15例正常成人头颅骨骼标本行横断位扫描,并在工作站行冠状面和矢状面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能清楚显示钩突的附着部位和类型,其中在30侧钩突中,纸样板12侧,鼻丘气房3侧,中鼻甲7侧,前颅底5侧,分叉3侧;在额隐窝气房26侧中,终末气房15侧,鼻丘气房5侧,前筛气房6侧;额窦内气房28侧,有额气房8侧,眶上气房12侧,额窦中隔气房即M气房8侧。结论:了解额窦引流系统的CT解剖特征,可以为慢性额窦炎术前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鼻内镜手术远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清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8):1271-1272
目的 探讨接受鼻内镜手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接受鼻内镜手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9例(147侧),术后综合治疗包括:清理术腔、鼻腔冲洗、抗生素、激素、黏液促排剂及免疫调节剂等。结果慢性鼻窦炎、鼻息肉89例(147侧),治愈62例(69.9%),好转21例(23.5%),无效6例(6.7%)。术后头痛缓解率为92.1%(82/89);鼻堵缓解率为84.2%(75/89);脓涕痛缓解率为59.5%(53/89);术后症状完全缓解者57例(64.0%),部分缓解24例(26.9%),总有效率为91.0%(81/89)。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手术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杨瑜  万宏燕  王振常 《河北医药》2013,(24):3691-3693
目的通过对容积CT采集的钩突上段及其邻近结构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探讨钩突上段的影像解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200侧)受检者,采用64层螺旋CT高分辨力(HRCT)扫描,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技术获得连续的标准化图像进行影像学观察。结果钩突上段不同附着位置发生率由多到少依次为:眶内壁+中鼻甲32.5%;眶内壁+颅底21.5%;眶内壁+中鼻甲+颅底21.5%;眶内壁18.5%;中鼻甲2.O%;颅底2.0%;颅底+中鼻甲2.0%。200侧中,钩突上段与眶内壁可有O~3个附着点,其中与眶内壁有1个附着点的发生率最高,为44.5%。200侧中,171侧(85.5%)额窦引流到中鼻道,29侧(14.5%)额窦引流到筛漏斗。钩突上段与眶内壁的附着点参与构成鼻丘气房(aggernasicell,AN),200侧中,188侧(94.0%)存在AN,其中110侧(58.5%)额窦引流至AN内侧;55侧(27.1%)额窦引流至AN后方;27侧(14.4%)额窦引流至AN后内方。结论HRCT及MPR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钩突上段及其变异的个体化影像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中鼻甲气化CT所见与临床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鼻甲气化CT表现及其与临床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20例患者副鼻窦CT冠状扫描图像及临床资料,从中找出中鼻甲气化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76例患者示有中鼻甲气化,占21.46%;其中广泛性气化36例,球部气化31例,垂直板气化109例。CT表现:中鼻甲气化膨大呈骨性环状,形似茄形、球形、柱状,内为气体密度;151例合并鼻窦炎、鼻息肉。结论副鼻窦CT冠状扫描不仅能显示鼻窦炎症,而且能显示中鼻甲气化某些变异,从中分析出两者关系,为指导临床行鼻内窥镜手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中额窦开放的策略及技巧,以提高慢性鼻窦炎手术中额窦开放的成功率。方法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100例(182侧),根据额窦口和额隐窝的不同病变和解剖特征,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处理局部病变。结果术中可见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中鼻道阻塞。额窦口和额隐窝情况分3种:①局部没有气房阻塞,仅为肿胀息肉样变黏膜或息肉阻塞者56侧(30.7%);②额隐窝被发育过度的鼻丘气房、前筛气房或终末气房挤压导致引流通道狭窄者121侧(66.5%);③额窦口骨性狭窄者5侧(2.8%)。随访6—24个月,其中治愈171侧(94%),好转8侧(4.4%),无效3侧(1.6%)。并发症:所有病例术后均无眶、颅内并发症,15侧出现局部术腔粘连,经鼻内镜下换药后均治愈。结论额隐窝的阻塞和病变是慢性额窦炎的主要原因,通过术前CT检查确定不同的病变范围及特点,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及术中注意对额窦口周的粘膜保护,可以达到提高额窦开放的成功率及术后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