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2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7例卵巢良性肿瘤在腹腔镜下行剥除术 ,而保留其正常卵巢组织。结果  2 7例均成功剥除 ,无 1例中转开腹 ,有 11例剥离时发生破裂。平均手术时间为 10 0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约 80ml,无术后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术后 3d出院。结论 腹腔镜下行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 ,出血少 ,损伤小 ,痛苦少 ,住院时间短 ,术后并发症少 ,优于常规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开展,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及美观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本文对开腹及腹腔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2005年5月住院患者术前诊为卵巢囊肿,在腹腔镜下手术者46例(为腹腔镜组)。同时选择开腹手术41例作为对照,所选病例中肿瘤直径均小于15cm,术前常规检查CA125、AFP、CEA、CA199,术中均送病理切片冰冻。两组患者年龄、孕产史、手术史等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方法腹腔镜组所有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头低足(臀)高平卧位(或截…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电凝、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单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36例,均在腹腔镜下行肿瘤剥除术,其中76例患者创面采用缝合止血,作为观察组.60例患者创面采用双极电凝止血,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变化、月经改变、阴道超声测窦状卵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缝合止血比电凝止血能更好的保护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缝合残留卵巢创面的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88例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患者.按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4例)术中给予电凝止血,研究组(44例)术中给予缝合残留卵巢创面止血.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LH、FSH低于对照组,E2、窦卵泡数...  相似文献   

5.
黄宝惠 《河北医学》2013,19(7):1086-108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患者30例及同期行开腹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患者26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而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腹部切口小,美观,对腹腔干扰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傅海霞 《吉林医学》2012,33(28):6081-6082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10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2例(单侧剥除)和对照组28例(双侧剥除),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FSH、E2、LH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FSH、E2、LH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FSH、E2、LH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FSH、LH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FSH、E2、L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单侧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术中要注意对卵巢组织的保护,减少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玉龙 《当代医学》2013,(27):90-91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76例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其中单侧剥除58例,设为A组,双侧剥除18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术后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激素水平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76例患者术侧卵巢术后卵子数、≥14 mm卵泡数显著少于健侧的卵巢(P<0.05),术侧和健侧卵巢窦卵泡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有一定的短期影响,对远期妊娠的影响不大,以双侧剥除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影响较大,单侧剥除基本对卵巢内分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缝合止血在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禹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按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术中对照组接受双极电凝止血法,观察组接受缝合止血法.对两组患者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腹腔镜的监视下行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后采用不同方法处理残留卵巢,探讨各处理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于该院行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患者106例,以不同的处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电凝组和缝合组,每组患者53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的月经、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以及促卵泡激素(FSH)的变化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的E2水平均降低,LH和FSH水平均升高,但两组患者手术后各指标水平差异明显(P<0.05);缝合组患者月经异常率(5.66%)明显比电凝组(28.30%)低(P<0.05).结论:与电凝止血方式相比,对患有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行肿瘤剥除术后采取缝合止血,可以达到更好的的保护卵巢功能的效果,行手术时,可考虑作为首选止血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单纯肿瘤剥除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评价保留卵巢健康组织对妇女保健的价值。方法:采用单/双侧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对380例中111例卵巢良性肿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结果发现月经无变化者65%,所有病例均无月经紊乱现象,曾经妊娠53%,性生活无变化者70%,性功能减退者30%,其中仅1例因保留健康组织仅为一例的1/4而出现卵巢脱落综合征表现,随诊60例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在处理卵巢良性肿瘤时,尽量行剥除术而保留其健康卵巢组织,一般不影响妊娠,多数病例能维持正常月经,双侧卵巢良性肿瘤,亦应行双侧肿瘤剥除术,尽量保留双侧卵巢为好,且无复发及恶变之虑,在妇女保健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择因单侧卵巢良性肿瘤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7例,随机分成2组,其中腹腔镜组46例,开腹组41例。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测定E2、FSH及LH值,并记录患者月经的变化;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了解残留卵巢组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及术后1个月均出现血清E2值下降,FSH值升高,LH值无明显变化。术后3个月E2值、FSH值及LH值两组均与术前水平相当;三种激素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当月两组均有部分患者月经提前,以后无异常;腹腔镜组标本卵巢组织残留率为56.5%,开腹组卵巢组织残留率为48.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对卵巢的功能在术后较短时间内均有影响,但很快可恢复;腹腔镜手术电凝止血不会加重卵巢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分析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后的妊娠以及妊娠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并有生育要求、随访资料完整的1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妊娠率.结果 141例患者术后第1、2年累计妊娠率分别为58.16%和65.25%,低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组的妊娠率低于年龄<35岁组,双侧肿瘤剥除术组低于单侧手术组,电凝止血组低于缝合止血组,不同体积的剩余卵巢组织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手术途径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妊娠率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后的妊娠率低于正常人群.年龄≥35岁、双侧卵巢手术、电凝止血及剩余卵巢组织体积大小是卵巢肿瘤剥除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免气腹悬吊式腹腔镜在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的优越性。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7月卵巢良性肿瘤48例,分成免气腹悬吊式腹腔镜剥除卵巢肿瘤组(23例)和气腹腹腔镜剥除卵巢肿瘤组(25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肩痛例、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4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与气腹腹腔镜比较,悬吊式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较少,术后排气时间短及术后无肩部疼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气腹悬吊式腹腔镜在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是安全可靠的,具有手术难度小,手术时间短,可直接缝合止血,避免电凝止血造成卵巢早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白雪  林萍  张荣荣 《中外医疗》2023,(3):104-107
目的 分析卵巢良性肿瘤应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22年1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80例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观察组40例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疼痛情况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予以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63.41±9.36)min、排气时间(18.35±3.41)h、下床时间(35.89±3.29)h、住院时间(5.31±1.28)d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67.12±12.16)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1、4.529、4.254、4.520、4.705,P<0.05)。观察组术后1、3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雌二醇(E2)高于对照组,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良性肿瘤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时,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治疗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中两种不同止血方式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卵巢良性肿瘤1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止血方式分成双极电凝止血组(66例)和缝合组(54例)。分别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术前、术后月经情况,卵巢功能早衰以及阴道B超探测窦状卵泡数(F0]。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月经情况、比较,缝合组显著优于双极电凝组,两组术后月经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在卵巢功能出现早衰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两组术前窦卵泡数(F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电凝组F0显著降低(P〈0.01)。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的缝合止血法比双极电凝止血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997年10月至2000年2月,共收治卵巢良性肿瘤(包括卵巢瘤样病变)71例。经腹腔镜诊治145例,其中肿瘤直径≤5cm23例;中转开腹手术3例,余42例均在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病变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占首位,其次为卵巢上皮性肿瘤和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应重视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增高的趋势,建议对直径≤5cm的卵巢肿瘤,观察2个月,如无缩小,仍选腹腔镜诊断为宜,即可对卵巢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又可最大限度保留卵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8例患者。我们使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排气的时间、术后出现发热的几率和住院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排气的时间、术后出现发热的几率和住院的时间分别为46.3±13.8min、52.6±12.2ml、20.3±3.2h、2.63%和3.15±0.76d。对照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排气的时间、术后出现发热的几率和住院的时间分别为73.2±11.7min、82.3±17.8ml、41.7±4.6h、44.74%和7.24±1.57d。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排气的时间、术后出现发热的几率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疗效确切,可有效地减少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排气的时间、术后出现发热的几率和住院的时间。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不同止血方法对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均进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手术治疗,并按照术中不同的止血法,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36例,分别行缝合止血与电凝止血,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月经异常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的黄体生成素、血清雌二醇及卵泡刺激素等性激素水平变化不显著(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各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中,采用缝合止血方法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而电凝止血的损害性较大。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4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韦育红 《微创医学》2006,1(1):33-3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可靠性和优越性。方法对腹腔镜下行肿瘤剥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各40例卵巢良性肿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均能顺利完成,无术中、术后并发症。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较开腹组减少(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疼痛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明显减轻(P<0.01);术后月经恢复情况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康复情况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明显加快(P<0.01);术后慢性疼痛腹腔镜组较开腹组减少(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具有安全、可靠、术中出血少、术后无需镇痛、住院时间短、康复快、术后肠粘连少、疤痕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