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的手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33例(36膝)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常规行外侧软组织松解,酌情调整截骨角度.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外翻角度,并采用HSS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9例(30膝)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膝外翻的平均角度由置换前的16.80°±4.33°降低到6.57°±1.70°,膝关节活动度由76.33°±10.25°提高到117.56°±9.86°,HSS评分由术前(38.30±6.65)分提高到术后(85.23±6.3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中注意软组织平衡和适当截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用于膝外翻畸形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膝外翻畸形4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全部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治疗方法,对比治疗前后的KSS评分、FTA角等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进行(47.95±1.52)个月随访,治疗后FTA角度(5.14±0.62)度小于治疗前(22.62±1.21)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S评分(88.54±2.61)分大于治疗前(26.54±2.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该种手术治疗膝外翻畸形患者,效果确切,可改善其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可将其视为膝外翻的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膝外翻畸形的全膝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被公认为是治疗膝关节炎效果非常肯定的手术方法,其15年成功率已超过90%。并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为是效价比较高的治疗手段。尽管有大量文献报道了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疗效,但大多数报道只是研究了膝内翻崎形的治疗,对膝外翻畸形研究较少。而膝外翻畸形进行TKA术中软组织平衡更加困难,对手术技巧要求更高。本文对近年来我科实施的13例患者15个膝外翻畸形的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膝外翻畸形的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应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1年9月萍乡赣西医院收治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及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治疗总费用均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H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环境功能、综合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环境功能、综合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SOD、NO、TNF-α水平比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及最大屈曲度改善情况。结果:术后膝关节功能:本组患者术后4 w、6个月 HHS 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 <0.05),优良率达到85.00%。术后膝关节疼痛改善:本组患者术后4 w、6个月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 <0.05)。术后关节屈曲度改善:术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最大屈曲度显著大于术前(P <0.05),本组患者均恢复正常步态、坐立、上下楼等。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可靠,改善关节功能及疼痛效果理想,应注意强化术后康复训练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髌旁外侧入路与髌旁内侧入路在严重膝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6月—2021年5月东营市人民医院进行严重膝外翻畸形治疗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实施的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76例)和研究组(74例)。参照组患者行髌旁内侧入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经髌旁外侧入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膝前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活动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研究组膝前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关节活动度、HSS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股胫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参照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髌旁外侧入路在严重膝外翻畸形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不仅可以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且在降低患者术后疼痛、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45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对其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调查术后效果。结果45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有11例患者治疗有效,有2例患者治疗无效。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人工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自身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2例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依据奇偶数抽签原则,抽到奇数的为观察组,抽到偶数的为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 相似文献
9.
《河南医学研究》2017,(9)
目的探讨应用后稳定型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性关节炎合并外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骨性关节炎合并外翻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前膝关节屈曲(95.45±8.42)°,术后膝关节屈曲(114.09±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HSS评分为(37.73±4.05)分,术后HSS评分为(77.27±5.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例出现延迟愈合,1例出现腓总神经麻痹,无感染病例和深静脉血栓病例发生。结论应用后稳定型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骨性关节炎合并外翻畸形的有效方法,术中通过良好的软组织松解能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研究收治的9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为(2.93±0.54)低于对照组的(4.56±0.85),并且研究组的AKS两维度评分(38.96±10.48)、(35.53±9.74)也均高于对照组的(31.63±9.18)、(28.16±8.57),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显著减轻KOA患者膝关节疼痛,恢复其膝关节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效果.方法 于2018年6月—2019年12月便利抽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28例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患者,选用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组别名称为观察组(n=64)及对照组(n=64),对观察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指...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9月到2012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2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术后均随访18个月以上,按照HSS评分标准优14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6.9%,总有效率为95.6%.无关节表浅和深部感染,无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关节伸直受限,肌力恢复正常,无内外翻畸形.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改善临床症状,但是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2种治疗方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
2018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关节镜下清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视觉模拟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情况,疗效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1.38%(53/58)]较对照组[72.41%(42/58)]高(P?<0.05)。观察组HS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而VAS、S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观察组各项SF-36量表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于符合适应证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改善焦虑情绪,且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轻中度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
方法: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1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轻中度膝外翻畸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均采用后稳定型假体,应用髌旁内侧入路、骨赘清理、常规截骨、选择性软组织松解与平衡技术矫正膝外翻畸形,术后采取常规抗凝及对症的康复治疗。术前及术后摄取X线片测量患者股胫角(femor-tibial angle,FTA),复查假体位置。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FTA、疼痛评分及膝关节评分系统(knee scoring system,KSS)评价临床效果。结果:15例患者随访14~36(22.40±11.88)个月,无失访。本组患者住院时间7~13 (7.73±1.58) d;手术时间58~110 (81.80±16.85) min,显性失血量140~600 (337.30±143.65) mL。置换术后有2例术后出现伸膝迟滞,经过功能锻炼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3例术后出现膝前痛,予以塞来昔布止痛治疗,术后3个月疼痛逐渐缓解。其中1例术后切口出现溢液、红肿,经换药后愈合。复查X线片,全组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末次随访FTA(8.1±1.8)°,膝关节屈伸活动度(107.33±9.61)°,KSS功能评分和临床评分分别为(74.7±14.5),(75.3±2.7)分,疼痛评分(2.5±0.9)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SS功能评分和临床评分优良率达到80%。结论:通过恰当的术中截骨和软组织松解平衡,采用髌骨内侧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轻中度膝外翻畸形的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膝外翻畸形,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6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行传统TKA,观察组行计算机导航下TKA,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术后下肢力线偏差角度、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髋-膝-踝角、冠状面股骨组件角、矢状面股骨组件屈曲角及冠状面胫骨组件角偏差值均小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导航下TKA应用于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虽延长了手术时间,但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下地行走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提高下肢力线精准度,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屈曲旋转平台假体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屈曲旋转组与固定组,各41例.固定组接受固定平台假体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高屈曲旋转组接受高屈曲旋转平台假体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该院收治的80例(96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对其行TKA。采用HSS评分标准对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采用VAS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该组平均随访24个月(12-30个月)。膝关节疼痛得到改善,活动度也明显提高。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优:80膝,良:10膝,可:6膝,没有差的结果。优良率93.7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