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颖涛  岑瑛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12):886-888
目的研究甲硝唑对大鼠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制成20%体表面积深度烫伤,实验组采用甲硝唑180mg/kg灌胃,对照组采用相同剂量1%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每天1次直至创面愈合,观察创面愈合天数,光镜观察肉芽组织及胶原纤维生长情况,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大鼠全部存活。实验组创面愈合所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伤后7d及14d光镜观察发现实验组肉芽组织及胶原纤维生长优于对照组,14d时实验组创面再上皮化的进程优于对照组。伤后14d时电镜观察发现实验组成纤维细胞生长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甲硝唑可以加速烧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对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同体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20处烧伤后残余创面,随机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60)。试验组采用rhGM-CSF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空白基质安慰剂治疗,试验周期为21 d。观察用药后7,14 d的创面愈合率以及愈合时间,病理学观察创面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数和纤维母细胞数,免疫组化检测创面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用药7,14 d后,试验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62±13)%,(95±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6±11)%,(83±12)%(P<0.01);试验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2.6 d[95%可信区间(11.9~13.3)d],较对照组16.8 d[95%可信区间(16.1~17.5)d]明显缩短(P<0.01)。用药7,14 d后,试验组创面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数分别为(10.3±0.6),(14.5±0.9),均显著多于对照组(7.2±0.7),(10.4±0.8)(P<0.01);试验组创面肉芽组织中纤维母细胞数分别为(143.1±10.3),(137...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深Ⅱ度烧伤创面削痂的最佳深度。方法收集本科入院的深Ⅱ度烧伤为主并有削痂手术指征的烧伤患者共21例,每例患者同一创面分为2个对照区域,分别采用传统削痂(治疗组)及薄层削痂(对照组),对愈合情况比较。结果两组创面愈合均良好(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疤痕轻(P〈0.05)。结论薄层削痂的手术方法出血少,止血容易,省时,易掌握,可减轻疤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I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II度烧伤患者创面治疗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5例全部治愈,其中残余创面愈合7~18 d,平均12 d,创面平坦,质地软,无明显瘢痕。结论浅Ⅱ度烧伤:防治感染,减轻疼痛,促进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及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烧伤后残余创面联合应用rhGM-CSF、莫匹罗星的疗效及局部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采用同体对照的研究方法,每例患者选取2处烧伤后残余创面,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2组受试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联合治疗组创面外用rhGM-CSF凝胶剂及莫匹罗星软膏,对照组创面外用莫匹罗星软膏。观察两组创面分泌物、炎症反应、肉芽组织的变化及局部不良反应。观察治疗后7,14 d的创面细菌清除率及创面愈合率,记录创面愈合时间。选择10例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切取创面边缘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联合治疗组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炎症反应减轻,肉芽组织较为鲜红。未观察到明显局部不良反应。治疗7,14 d后的创面细菌清除率联合治疗组为(45±11)%、(92±9)%,均高于对照组[(28±12)%、(70±11)%,P<0.05]。联合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68±14)%、(97±10)%,均高于对照组[(53±12)%、(89±13)%,P<0.05]。联合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2±2)d,明显短于对照组[(14±3)d,P<0.001]。治疗前2组创面TNF-α、IL-1β积分光密度(IOD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7,14 d联合治疗组创面TNF-α和IL-1β IOD值分别为2740±248,1385±116和7876±596,4185±399,均低于对照组(3419±178,2112±297和9912±578,6657±412,P<0.001)。结论:联合应用rhGM-CSF、莫匹罗星能促进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可能与其抑制细菌生长及创面TNF-α、IL-1β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治疗手部深Ⅱ度烧伤要尽可能早地恢复手部的烧伤创面,减少伤后畸形及功能障碍。手部深Ⅱ度烧伤主要采用传统伤后4~6 d削痂 中厚皮片或延迟植皮术。有报道24 h内削痂手术要较常规的4~6 d削痂手术更加有优越性。为了进一步观察24 h削痂手术的疗效,我们对近5年内收治的100只手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90只Wistar大鼠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A、B、C三组,每组30只。A组: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纳米银敷料覆盖;C组:rh GM-CSF涂抹创面。伤后第1,4,7,10,14,21天,观察创面病理学改变,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病理学改变:A、B、C三组均在第10天出现明显的上皮化;EGF水平逐渐上升,A组上升最慢,C组上升最快,第1,4天各组间及第7天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其余各组间及第10,14,21天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A组、B组逐渐上升,C组在第14天达到峰值,第21天下降,第1天,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0,14,21天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 GM-CSF可加速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9.
烧伤后如未及时正确进行创面处理和抗生素治疗,48h内细菌便会感染创面[1]。休克早期削痂去除坏死组织并有效覆盖创面是降低感染、救治深度烧伤患者的主要手段。创面进行性加深多发生在伤后48h内[2]。临床实施削痂手术一般在伤后4 ̄6d,同时存在削痂深度非深即浅。因此通过调整手术时间、方法达到改善或防止深Ⅱ度烧伤创面进行性加深,是当前烧伤外科界急需解决的难点和热点。笔者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在休克早期实施创面磨擦术治疗[3],并设削痂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以期探讨休克早期微创性创面磨擦的可行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深Ⅱ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7,(8):46-48
目的分析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00例烧伤创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创面涂抹安慰剂,实验组给予创面涂抹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凝胶,比较两组患者全身状况、不良反应、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以及总有效率等。结果实验组烧伤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是(12.5±1.1)天,对照组烧伤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是(16.9±1.2)天,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6、12天后,实验组患者烧伤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3.12%、91.8%,对照组患者烧伤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6.11%、72.12%,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6、12天后,实验组第6、12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3.34%、91.68%,实验组第6、12天总有效率为1.67%、53.34%,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进行rh GM-CSF凝胶治疗,愈合时间短,愈合率高等,安全有效,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素对婴幼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伤后24h入院的婴幼儿烧伤患者32例,3%~20%TBSA,以深Ⅱ度为主,随机分为2组,清创后试验组创面先用肝素钠湿敷,再用SD-Ag乳膏包扎,对照组应用SD-Ag乳膏包扎,1次/d,3d后改为半暴露。观察创面疼痛缓解、水肿消退、愈合时间等。结果试验组创面湿敷数分钟后疼痛明显减轻,水肿消退快,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肝素外用于婴幼儿深Ⅱ度烧伤创面能缓解疼痛,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曲尼司特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曲尼司特在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并随机分为曲尼司特组和对照组,分别在伤后14 d和创面愈合时取标本,比较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及比例、胶原的总含量及创面愈合时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两组创面痊愈时间无明显差别,实验组的Ⅰ/Ⅲ型胶原含量及比例和总胶原含量明显降低、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呈现功能降低改变。结论曲尼司特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创面胶原含量,对大鼠烧伤创面愈合后早期瘢痕形成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素钠乳膏治疗小面积看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肝素钠乳膏治疗1%-5%总烧伤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55例(肝素治疗组),同期保痂治疗1%~5%总烧伤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50例(碘伏治疗组)。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质量情况。治愈患者经过3个月~1年随诊,了解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肝素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5±2.2)d,碘伏治疗组愈合时间为(22.5±3.6)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治疗组瘢痕增生情况较碘伏治疗组明显减轻或无瘢痕增生。结论肝素钠乳膏可促进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4.
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uGM -CSF)表达产物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方法 包涵体高压匀浆破菌抽提后 ,经凝胶过滤层析、复性、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过滤层析等纯化步骤。结果终产物纯度达 97% ,比活性达 1 2× 10 7U/mg蛋白 ,测定N端 2 0个氨基酸系列与其DNA系列推导的氨基酸系列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重组人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 3融合蛋白 (PIXY32 1)在猕猴中的药动学。方法 12 5I 标记结合反相高效液相和酸沉淀法。结果  12 5I PIXY32 1纯度为 94 5 % ,标记前后PIXY32 1对TF 1细胞增殖的ED50 分别为 0 12 5和 0 119μg·L-1。12 5I PIXY32 1在体内迅速降解。iv和sc后末端T1/ 2 相近 ,为 6 6~ 8 2h。AUC随sc剂量增大 ,全身清除率ClS 相近 ,sc生物利用度6 3 %± 2 1%。泌尿系统浓度最高 ,胆汁其次 ,骨髓和脾脏高于其它组织略低于血清 ,脑内最低。主要经尿排泄 ,少部分在尿中以原型排出。结论 猕猴sc12 5I PIXY32 12 0~ 80 μg·kg-1后为线性药代动力学。肾脏在12 5I PIXY32 1的降解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凝胶剂治疗溃疡的药效。方法在豚鼠背部造溃疡模型,将凝胶剂外涂于豚鼠背部的溃疡处,不同时间内考察gm-csf凝胶剂对溃疡的药效。结果gm-csf凝胶剂组及gm-csf原液组同盐水组、基质组比较,溃疡面积明显缩小,有显著差异。结论gm-csf凝胶剂对溃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进行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30-rhG-CSF)大鼠和Beagle犬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时,观察给药后动物血清中抗PEG30-rhG-CSF抗体的产生和抗体的中和活性,为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确切性以及临床给药周期提供依据。方法:大鼠分为赋形剂对照组、PEG30-rhG-CSF0.75、3.0、12mg/kg组,sc给药,隔日1次,连续2周;Beagle犬分为赋形剂对照组、PEG30-rhG-CSF0.25、1.0和4.0mg/kg,sc,每周1次,连续4周。采用ELISA法检测动物血清中抗PEG30-rhG-CSF的抗体,采用NFS-60细胞/MTT比色法检测抗体的中和活性。结果:大鼠在给药期和恢复期各剂量组动物血清中均未检测到抗PEG30-rhG-CSF的结合抗体。Beagle犬在给药的第1周和第2周,未检测到结合抗体,但在第4周时,低、中和高3个剂量组各有5只(5/6)的动物血清中检测到结合抗体,而抗体滴度与剂量无明显相关性。恢复4周后,仅高剂量组1只(1/2)动物出现抗体,且抗体滴度呈下降趋势。另外,在给药期和恢复期,血清中所产生的抗体均无中和PEG30-rhG-CSF的活性。结论:大鼠重复给予PEG30-rhG-CSF的毒性试验中,所有动物血清中均未检测到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Beagle犬用药组的绝大部分动物血清中出现抗PEG30-rhG-CSF的抗体,但所产生抗体无中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对骨肉瘤大剂量综合化疗所致白细胞和抗中性粒细胞计数 (ANC)减少的防治作用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 5 8例患者按经济情况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 ,均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 ,研究组于化疗后 72h给予皮下注射rhG CSF 15 0 μg ,连用 5~ 7d。对照组化疗后给予常规升白细胞药物。结果 rhG CSF可明显减轻化疗所致白细胞和ANC的下降程度 ,缩短白细胞和ANC降至正常值以下的持续时间 ,促进白细胞和ANC的早日恢复 ,降低化疗延迟率及延迟时间 ,提高化疗完成率。rhG CSF副作用较轻 ,且可以耐受。结论 rhG CSF可有效防治白细胞和ANC的减少 ,提高化疗完成率 ,是防止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小鼠胃溃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对实验性溃疡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和小鼠溃疡病模型,用图象分析仪进行形态计量,用显微镜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用二苯胺法测DNA含量,用地衣酚法测RNA含量。结果:对大鼠醋酸性溃疡,rh-bFGF 2.5-40kU·kg~(-1)igbid缩小溃疡指数;最佳剂量为10kU·kg~(-1);量-效曲线呈钟型。rh-bFGF使溃疡边缘再生腺上皮宽度、肉芽组织内毛细血管密度及瘢痕组织内胶原含量提高;并促进再生腺体成熟与溃疡边缘组织RNA合成。对急性溃疡模型,rh-bFGF 5,10kU·kg~(-1)仅对大鼠幽门结扎型有效,但不影响胃液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结论:rh-bFGF ig或sc加速大鼠慢性胃溃疡愈合,并提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