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不同部位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的观察比较,为临床操作选择最佳采血部位,提高动脉采血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我科246例患者分别经桡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采集动脉血标本,比较各部位的一次成功率、误穿率、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不同部位动脉采血成功率、误穿率无明显差异(P>0.05);股动脉、足背动脉与桡动脉采血的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成功率高,患者疼痛较轻,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三种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部位的对比分析,探索婴幼儿最佳穿刺采血部位。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543例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的婴幼儿,分别经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按采血部位随机分为三组,对比三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血肿发生率、按压时间、凝血发生率、患儿对疼痛反应强度。结果三组的标本凝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桡动脉组与肱动脉组、股动脉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血肿发生率、按压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对穿刺的疼痛反应有显著差异性(P<0.05),桡动脉组患儿的疼痛反应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婴幼儿经桡动脉、肱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在一次穿刺成功率、血肿发生率、按压时间、凝血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股动脉;桡动脉穿刺患儿对疼痛反应强度低于肱动脉、股动脉。因此,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不同部位动脉穿刺采血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穿刺取血气分析标本的最佳部位。方法随机选择246例需要采集血气标本的新生儿,分别在股动脉、桡动脉2个部位穿刺抽取血气标本。结果桡动脉穿刺优于股动脉穿刺采血。结论桡动脉穿刺在一次成功率、误人静脉率、血肿形成方面明显优于股动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床边血气分析结果的分析前因素,为制定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ICU住院患者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1 922例,直接穿刺动脉或通过留置测压管采集标本,进行床边血气仪分析,分析临床资料找出影响结果的分析前因素。结果:动脉测压管采集标本共1 044次,全部一次检出结果,成功率为100.00%。直接穿刺动脉采集标本共878次,有76次标本未能一次检出结果,一次成功率为91.34%。结论:患者采血时的状态、采血部位、采血器具和采血环节是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分析前因素。控制分析前影响因素,可有效提高检测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四种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部位的对比分析,探索最佳穿刺采血部位.方法 收集2011年5月~2012年5月568例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的患者,分别经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按采血部位分为四组,对比四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误穿静脉率、按压时间、皮肤瘀青发生率、血肿发生率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四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误穿静脉率、按压时间、皮肤瘀青发生率及血肿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股动脉组误穿静脉率为9.5%,按压时间为(10.29±0.50)min,皮肤瘀青发生率为12.9%,血肿发生率为10.2%,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四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桡动脉、肱动脉和足背动脉穿刺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在误穿静脉率、按压时间、致皮肤瘀青发生率及血肿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股动脉,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经验。方法根据73例患者各自情况的不同,分别采取肱动脉、桡动脉和股动脉采血,共采血185次。比较3个部位采血的成功率。结果肱动脉采血成功率95%,桡动脉采血成功率90%,股动脉采血成功率92%。结论肱动脉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经股动脉与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方法比较.方法:为48 例需监测血气分析变化的危重患儿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分别用5.5号头皮针接无菌血气试管,行股动脉采血法和桡动脉采血法,按照奇偶数随机将患儿分为股动脉采血组和桡动脉采血组,每组各24 例.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以及操作者技术方面差别均无显著性(P>0.05).在采血一针成功率、穿刺所需时间、患儿对穿刺的反应强度、血液标本凝血发生率等四个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桡动脉位置表浅,疼痛感强,同时,婴幼儿年龄小,合作性差,采血针易滑出血管;而股动脉具有管腔粗大,搏动感强,血流丰富,取血快速等优势.因此,小儿经股动脉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方法优于桡动脉.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新生儿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寻找快捷、成功率高的方法。方法对350例需查血气分析的新生儿,同时使用肝素润滑过的自制婴幼儿动脉采血针经桡动脉采血;使用肝素润滑过的一次性注射器经桡动脉采集血气标本送检。对比两组采血所用时间、副反应、采血成功率。结果两种采血方法经过对比使用自制婴幼儿动脉采血针经桡动脉采血所用时间短,无一例发生血肿及感染,定位容易,损伤小,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杨玲 《北方药学》2014,(9):141-141
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穿刺采取血气分析标本的最佳部位。方法:随机选择300例需采集血气标本的新生儿,分别在股动脉、桡动脉穿刺采取血气标本。结果:桡动脉穿刺优于股动脉穿刺。结论:桡动脉穿刺在一次成功率、误入静脉率、血肿形成方面优于股动脉穿刺。  相似文献   

10.
股动脉穿刺行血气分析防止误入股静脉的方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燕  顾潇 《河北医药》2006,28(3):173-173
血气分析对于各种急危重症,尤其是呼吸衰竭患者的诊断、抢救和治疗,以及低氧血症的判断、指导氧气治疗和机械通气等均有重要意义.因而动脉抽血作血气分析是护士临床工作中较常见而重要的操作,要使抽出的血液标本测得准确结果,护士要有熟练的穿刺技术和方法,以免影响患者的治疗.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我们从股动脉采血196例,一针穿刺成功186例,现将采血的方法与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预设型动脉采血器与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动脉血行气体分析结果差异。方法X拯4位桡动脉置管患者由同一护士在同一时间从桡动脉置管中分别用BD预设型动脉采血器和肝素化后的2mL一次性注射器采血1.6mL,立即在床旁血气分析仪上进行血气分析监测,比较两种注射器采集的动脉血标本PaO2及PaCO2的差异。结果PaO2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CO2检测,统计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它们的差异仅1mmHg左右,在临床上是没有意义。结论预设型动脉采血器与一次性注射器气体分压检测结果临床上并无差异,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气分析动脉采血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 从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中选出62例为对象展开研究,病例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均行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以奇偶数列法为分组标准,采取不同的采血及护理方法。其中奇数列31例采取桡动脉、股动脉直线定位法采血和综合性护理(试验组),偶数列31例则采取桡动脉、股动脉单指传统定位法采血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采血效果。结果 试验组动脉采血一次性成功率为93.55%,远高于对照组的4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采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23%,远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重症肺炎患者血气分析动脉采血中,运用直线定位法再配合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穿刺质量、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桡动脉采血和股动脉采血两种采血法在新生儿科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NICU收治2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桡动脉采血法采集血气标本,对照组采用股动脉采血法采集血气标本。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误入静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血肿或瘀斑的比例均较之对照组低(P0.05),重度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穿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采血较之股动脉采血时对患儿的不良影响明显要小,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简单、穿刺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动脉采集血主要用作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可靠方法,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均有很重要的意义[1]。方法利用动脉血气针进行桡动脉采血。结果能快速准确抽取动脉血,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结论股动脉管腔粗大,搏动感明显,易于采取,临床常选其作为取血部位。但由于股动脉位于腹股沟内,采血时对体位要求较严格;临床中一些不清醒的患者,或因病情不能平卧者,不能有效配合护士采血;其次股动脉易滑动不易固定,所以进行桡动脉采血比股动脉采血方便、快速。从2008年9月开始,我科采用了动脉血气针进行桡动脉采血进行化验1800余例,效果理想方便,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BD血气采血器抽取动脉血,探讨和比较桡动脉与股动脉进行血气采集对病人疼痛的影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接受度。方法:通过对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采取自身对比法进行股动脉与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穿刺成功率、患者接受度及主要血气分析结果。结果:两种方法在穿刺成功率、患者的主观感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气分析检测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气采集选择股动脉较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病人易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经股动脉与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中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将104例需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住院清醒新生儿按照奇偶数随机分成股动脉采血组和桡动脉采血组各52例。统计对比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损伤及操作所需时间。结果较股动脉采血组,桡动脉采血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血肿发生率低,且操作所需时间短,均P〈0.05。结论与经股动脉采血相比,经桡动脉采血具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穿刺部位损伤小、操作时间短等优势,可作为新生儿动脉采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闻俊  杨依慧 《首都医药》2007,14(2):31-32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保存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58例新生儿作研究对象。通过采集的部位,标本的保存处置比较检测结果。结果采桡动脉与股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应用桡动脉采血所用时间短,采血成功率高。4℃条件下,样本存放2h与0h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室温条件下(20℃),样本存放0.5h、1h2h与0h结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0.01。结论在采血的过程中注意操作环节,提高成功率,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血气标本的正确采集 ,使血气分析的结果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 ,为临床治疗提供正确参考 ,根据多年的采集经验 ,特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血气标本采集时应注意的问题 ,仅供参考。1 血管的选择采集血气分析常用血管为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由于动脉位置不同 ,选择哪根血管都有一定的利弊。1 1 桡动脉 选择桡动脉采血很方便 ,此处动静脉位置分开 ,穿刺时一般情况下不会误入静脉 ,但桡动脉较细直径只有约 0 3cm ,且周围组织紧密 ,穿刺时病人疼痛较明显。1 2 肱动脉 肱动脉直径约 0 4cm ,动静脉位置较分开 ,选择肱动脉穿刺较好 ,…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婴幼儿桡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最佳容器。方法随机选择需采集动脉血标本进行血气分析的婴幼儿,同一个体同时分别应用肝素化毛细采血管(实验组)及2.5ml一次性注射器(对照组)采集桡动脉血标本,用IL-1700血气分析仪检测,所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并比较两组采集方式的优缺点。结果成功收集200例,两组血标本血气分析结果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采血量200μL(0.2ml),采血时间5~15秒,无血肿形成,对照组采血量2ml,采血时间1~1.5分钟,发生血肿8例。结论两种方法收集的桡动脉血标本血气检测值均能真实反映患儿体内的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等实际情况,实验组采血量只需0.2ml,采集血标本用时短,采血更快捷,无血肿形成,减少患儿痛苦,减轻护士劳动强度,实验组标本采集法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一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减少损伤.方法 以临床检验血气分析为例,比较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及穿刺部位损伤程度.结果 桡动脉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6.51%,股动脉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72.62%.桡动脉组对穿刺部位损伤程度为1.16%,股动脉组对损穿刺部位伤程度为8.33%.结论 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比新生儿股动脉穿刺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操作简便,能减少创伤和护理工作时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