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阔肌肌皮瓣的应用在最近引起了很大注意。这种肌皮瓣很可靠,既可用做带蒂瓣,也可用做游离瓣。然而,把它做为旋转岛状瓣用于头颈部却几乎没有提到过。我们从尸体解剖证实这是可行的,临床尝试也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
将背阔肌肌皮瓣做为一种可靠而操作简单的游离瓣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过去,有些人将背阔肌做为带蒂瓣或带蒂岛状瓣以重建胸壁、乳房及肩部,具有独特的成效。本文总结了应用背阔肌做为带蒂岛状瓣以重建头颈部的近期经验。解剖背阔肌肌皮瓣是以肩胛下动脉的胸背血管蒂为基准,肩胛下动脉是腋动脉第三部份的一大分支(如右图)。它是一个强而短的动脉,管径约4—5毫米,向后向内走行分出旋肩胛动脉;向下走行进入背阔肌和前锯  相似文献   

3.
背阔肌皮瓣是一种复合组织瓣,由背阔肌、血管及其表面的皮肤共同组成。它是第一个被详细描述的肌皮瓣。早在1912年D'Este就描述了利用上方带蒂的背阔肌皮瓣立即修复乳房切除术后所造成的缺损。但自1974年以来背阔肌皮瓣已成为整复及再造外科临床应用较广泛的肌皮瓣,在头颈部的重建手术中已显示出无可争议的价值。至1979年背阔肌皮瓣除可用于修复口底、咽部、  相似文献   

4.
颏下区岛状肌皮瓣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显微外科技术用于颌面外科以来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可采用局部区域皮瓣或远位游离皮瓣进行重建。本文作者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颏下区岛状肌皮瓣修复口内软组织缺损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们采用颏下区岛状肌皮瓣修复颊癌切除术后口颊部、齿槽突黏膜缺损 2例 ,颊部外伤性缺损 1例。手术后效果满意 ,无并发症发生。1.2 手术方法手术在经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 ,根据肿瘤的性质和切除范围设计颏下区岛状肌皮瓣的大小和形态。①切口设计 :沿下颌弓下方 ,从颏中点下缘到双侧下颌角。由于皮瓣的延伸度依赖…  相似文献   

5.
张伟雄  卿安蓉  陈国栋 《口腔医学》2007,27(11):592-594
目的探讨舌癌根治术同期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行舌再造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行舌再造术同期修复16例舌癌根治术后舌缺损,总结有关处理经验。结果16例中13例肌皮瓣完全成活,术后经1年以上随访,再造舌外形满意,吞咽和语音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舌再造术式简单、安全,操作技术容易,易于推广应用,可在联合根治同一术野内同期完成,供区不额外增加疤痕和缺损,是舌癌根治术后半舌缺损修复重建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背阔肌肌皮瓣多以带蒂方式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但有一定缺点。本文论述了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在口腔颌面外科应用的有关问题。方法 我科自1981年以来,所用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均以胸背血管为蒂,切取肌皮瓣后,创面均直接拉拢缝合,未行植皮。不能直接拉拢关闭者,创面减张缝合后,覆以碘仿纱条,任其二期愈合。结果 应用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缺损45例,成功41例,成功率为91.1%。结论 游离背阔肌肌皮瓣提供的软组织量充足,适用于口腔颌面部某些大型缺损的修复。也可一分为二,修复面部贯通缺损。其缺点是术中需变换病人体位,不利于两组人员同时操作,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背阔肌、前锯肌单蒂双岛肌皮瓣修复上颌骨扩大切除术后的大型缺损 ,为此类组织缺损寻求一种理想的外科修复方法。方法 :根据胸背血管在背阔肌内走行的解剖部位设计成单蒂双岛肌皮瓣。胸背动脉内、外侧枝的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口内外或面眶区硬软组织缺损 ;胸外侧动脉的前锯肌肌瓣插入背阔肌内作为充填上颌骨或颅底缺损的空腔 ,并详细介绍手术方法。结果 :共施手术 8例 ,肌皮瓣全部成活 ,肤色、质地、形态以及轮廓的恢复均较满意。结论 :背阔肌、前锯肌单蒂双岛肌皮瓣修复上颌骨扩大切除术后的大型缺损有其优越性 ,其充足的肌量对面部轮廓的恢复可起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背阔肌、前锯肌单蒂双岛肌皮瓣修复上颌骨大型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背阔肌,前锯肌单蒂双岛肌皮瓣修复上颌骨扩大切除术后的大型缺损,为此类组织缺损寻求一种理想的外科修复方法。方法:根据胸背血管在背阔肌内行走的解剖部位设计成单蒂双岛肌皮瓣。胸背动脉内,外侧枝的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口内外或面眶区硬软组织缺损,胸外侧动脉的前锯肌肌瓣插入背阔肌内作为充填上颌骨或颅底缺损的空腔,并详细介绍手术方法。结果:共施手术8例,肌皮瓣全部成活,肤色,质地,形态以及轮廓的恢复均较满意。结论:背阔肌,前锯肌单蒂双岛肌皮瓣修复上颌骨扩大切除术后的大型缺损有其优越性,其充足的肌量对面部轮廓的恢复可起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在颌面部大型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汤建平  张陈平 《口腔医学》2009,29(12):669-671
目的研究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的方法和价值。方法自1982年以来,完成22例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结果22例组织瓣中21例成活,皮瓣的成功率为95.5%。结论背阔肌肌皮瓣提供的软组织量充足,适用于口腔颌面部某些大型缺损的修复,供区并发症状较少。背阔肌区骨肌皮瓣还可以用作双侧下颌骨体部及周围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带蒂背阔肌岛状肌皮辯在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的立即整复是适用可靠的。我们的病例中无一例发生皮瓣坏死。肌皮瓣血管蒂较长,能前后旋转170~180度到达头颈部而不发生明显扭转,营养血管粗大,并有广泛的皮-肌-骨膜血管穿支,它不但能带大块软组织修复缺损,而且能携带肋骨再造下颔骨,均能获得满意效果。供区一般能直接拉拢缝合,不影响外貌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
舌背前部甲状舌管囊肿1例报告甲状舌管囊肿可发生于颈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胸骨切迹任何部位,临床上以舌骨上、下部为最常见,而发生于舌背前部者很罕见。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儿刘××,男,5岁。住院号62942。患儿出生约1个月,父母无意发现其舌背部有一黄豆粒...  相似文献   

12.
病人和方法 6名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平均年龄58岁,肿瘤分期T_4N_(2a)M_0,均行下颌骨部分切除术,同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和对侧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拟用带肩胛骨的背阔肌游离皮瓣修复组织缺损。取瓣时,自肋间神经皮支穿出胸壁处开始分离,分离出长约6~7cm,然后切断之。皮瓣制备完成后,将胸背动脉  相似文献   

13.
保存胸大肌功能的岛状肌皮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存胸大肌功能的岛状肌皮瓣李德伦顾晓明于擘胡晓光卢军由于胸大肌皮瓣优点较多,自问世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标准术式仍有一定的缺点,如术后出现同侧胸大肌功能障碍,同侧上胸部皮肤遭到破坏,蒂部体积太大以致蒂的长度变短以及锁骨部和...  相似文献   

14.
文树生  谢红卫  张春玲 《口腔医学》2007,27(10):560-560
目的观察面动静脉蒂鼻唇沟岛状肌皮瓣联合舌瓣在下唇肿瘤术后缺损重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面动静脉蒂鼻唇沟岛状肌皮瓣联合舌瓣修复下唇肿瘤术后缺损。结果6例患者术后组织瓣全部成活。临床效果满意。结论面动静脉蒂鼻唇沟岛状肌皮瓣联合舌瓣适宜下唇缺损的修复重建。具有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应用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电击伤1例,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0岁。颌面部8%Ⅲ°高压电击伤4天,于1996年10月31日转来我院。当时情况主要脏器无阳性体征,神清,检查合作,白细胞9.0×109/L。专科情况:上唇唇红部,两口角外2cm,全下颌软组织呈焦黑色坏死,下颌骨前部坏死,牙槽突炭化、暴露。舌腹及口底软组织呈黑色坏死深约0.3cm。有较多之分泌物及唾液外溢,有臭味。面部肿胀严重,语言、咀嚼功能障碍。电击伤时下唇为入口,上下肢、腹部为出口,因此伴有双侧上下肢及腹部灼伤…  相似文献   

16.
背阔肌皮瓣是医学文献最早记载的肌皮瓣。Tansini早在1896年就描述了利用该皮瓣修复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后的胸壁缺损,D'Este于1912年利用该皮瓣做类似的修复,Hutchins于1939年利用该皮瓣治疗乳房切除术后的淋巴水肿[1]。但是直到1970年代Olivari将带蒂背阔肌皮瓣应用于胸壁重建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颏下区岛状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颌外动脉、面前静脉的分支颏下动、静脉为蒂制备颏下区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结果:应用该皮瓣修复的14例患者,12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部分坏死,1例失败,成功率92.9%,全部病例切除原发灶同时行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外观与功能满意.结论:颏下岛状皮瓣具有长而可靠的血管蒂、厚薄适中、成活率高、切口隐蔽、无需血管吻合、操作简单等优点,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一期重建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8.
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移植舌再造及其功能恢复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颏下岛状肌皮瓣(submental musculocutaneous island flap),SMIF血管的显示价值,为SMIF的临床应用提供影像学信息。方法选取拟行SMIF移植的患者35例,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双侧颏下动脉起始处距离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及颏中点的距离;在超声下探测血管走行,同时行面前静脉、颌外动脉体表标记,并与术中所见血管解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35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测与术中所见符合率为100%;经超声探测出面前静脉的6种走行方式,颌外动脉的4种走行方式;测得左侧颏下动脉起始处距离下颌骨下缘的距离为(0.53±0.09)cm,距离下颌角的距离为(1.82±0.33)cm,距离颏中点的距离为(6.08±0.52)cm;右侧颏下动脉起始处距离下颌骨下缘的距离为(0.52±0.09)cm,距离下颌角的距离为(1.75±0.29)cm,距离颏中点的距离为(6.12±0.63)cm。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直观地显示SMIF血管的走行、分布及变异情况,从而为SMIF的制备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介绍了用胸大肌肌皮瓣进行头颈部重建42例的经验。其中41例系癌肿根治术后的重建,1例系颈段食道良性狭窄切除的重建。患者的年龄自26岁至93岁,男性37例、女性5例。22例曾经放射治疗无效,2例接受过术前放疗。用肌皮瓣重建的部位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