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卢非 《中国卒中杂志》2017,12(7):614-618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 方法 将缺血性卒中患者按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对比 各组临床资料。Logistic二分类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稳定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 血清IL-33与相关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共入组缺血性卒中患者133例,其中易损斑块组52例,稳定斑块组45例,无斑块组36例。 三组年龄、餐后2 h血糖(2 h plasma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颈动脉 内膜中层厚度(i nti ma-media thickness,IMT)、血清IL-33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无斑块组年龄、2 h PG、HbA1c、IMT显著低于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组,而血清IL-33显著高于后两组;易损斑块组IMT显著 高于稳定斑块组,血清IL-33显著低于稳定斑块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的年龄、2 h PG、HbA1c、 IMT以及较低的IL-33为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 示,血清I L-33水平与I MT呈负相关(r =-0.336,P<0.001),与年龄、2 h PG、HbA1C无相关性。 结论 血清IL-33水平可反映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可以作为临床预测颈 动脉易损斑块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炎症因素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炎症因素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24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情况和血液炎症性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炎症因素(单核细胞比例,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血沉)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其中单核细胞比例(ORIMT=1.231,P<0.01;OR斑块=1.175,P<0.05)及血沉增高(ORIMT=1.024,OR斑块=1.029,均P<0.01)具有独立预测性,单核细胞比例的独立预测性最高.炎症因素和斑块稳定性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单核细胞比例及血沉可独立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促动脉硬化指数(AI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连续性选取ACI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ox-LDL水平及血浆脂质代谢水平,后者包括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计算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对ACI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组(11例)、IMT增厚组(25例)和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CAS)组(84例),比较各组ox-LDL和AI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I组斑块检出率、易损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P0.01);ACI组血清ox-LDL与AIP明显升高(P0.01)。在ACI患者中,CAS组血清ox-LDL及AIP较IMT增厚组明显增高(P0.01);IMT增厚组血清ox-LDL及AIP高于IMT正常组(P0.01,P0.05)。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ox-LDL水平与IMT水平呈正相关(r=0.720,P0.01);AIP值与IMT水平呈正相关(r=0.717,P0.01);血清AIP与ox-LDL水平之间有相关性(r=0.655,P0.01)。结论 ox-LDL和AI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展及急性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两者联合测定能够更全面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以及影响斑块稳定性的因素。方法入选2005~2006年间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4例,超声检查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颈动脉斑块情况,并与血管性危险因素和代谢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年龄、吸烟、糖尿病史、收缩压、总胆固醇及血清尿酸增高与颈动脉IMT增厚存在独立相关性,而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及脂蛋白(a)增高则可独立预测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性别、高血压史、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和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之间存在独立相关性。结论年龄、吸烟、糖尿病史、收缩压、总胆固醇、脂蛋白(a)及血清尿酸增高可独立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年龄、血糖等因素与2型糖尿病(DM)患者发生脑白质疏松(LA)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本试验选取了2014年的100例2型糖尿病并皮质下血管性痴呆(SVD)患者,并对其进行了进餐后2h血糖(2HPG)含量、空腹血糖(FPG)含量、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总胆固醇(CHOL)含量、甘油三酯(TG)含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的检查及头颅磁共振检查。运用适当的方法,将HbA1c水平相异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比较。比较PVH程度及DWMH程度相异组的各项指标,并探究PVH程度及DWMH程度和其他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LA分数和年龄及HbA1c具有正相关关系(r年龄=0.399,P0.001;rHbA1c=0.461,P0.001)。根据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显示可得LA分数随着年龄及HbA1c的升高而升高(P0.05)。4组HbA1c水平相异的患者的LA分数具有明显差异(P0.05)。PVH程度及DWMH程度和年龄、HbA1c具有正相关关系(r=0.359,P0.001;r=0.461,P0.001;r=0.313,P=0.002;r=0.362,P0.001)。相异的PVH程度及DWMH程度的组间的卒中史患者比例有明显差异(P0.05)。将年龄因素校正后,得出PVH程度及DWMH程度和HbA1c具有正相关关系(rPVH=0.310,P=0.001;rDWMH=0.249,P=0.008)。结论血清中HbA1c的浓度对于衡量患有2型DM患者的LA程度(包括PVH及DWMH)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且卒中史及年龄与2型DM患者的LA程度密切相关,而血脂水平与2型DM患者的LA程度关系并不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眼肌瘫痪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对36例糖尿病性眼肌瘫痪患者(糖尿病组)与36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血HbA1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h-PG)、血液流变学、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与血HDL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HbA1c、FBG、2h-PG水平及其他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糖尿病组血糖、HbA1c水平与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呈正相关(r=0.42~0.86;均P<0.05),与红细胞变形指数呈负相关(r=-0.53、-0.79;均P<0.01)。结论糖尿病性眼肌瘫痪患者血糖、HbA1c、血脂水平增高,血液流变学异常;高血糖是其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清Adropin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血清Adropin在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84例脑梗死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IMT,分为内膜正常组(n=20)、内膜增厚组(n=38)、斑块形成组(n=2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dropin含量,分析颈动脉IMT与血清Adropin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IMT正常组血清Adropin水平明显高于IMT增厚组和IMT斑块组(均P0.01),IMT增厚组血清Adropin水平明显高于IMT斑块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年龄(r=0.342,P=0.001)、收缩压(r=0.536,P=0.000)、LDL-C(r=0.285,P=0.009)、尿酸(r=0.282,P=0.009)呈正相关,与Adropin呈明显负相关(r=-0.500,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尿酸、LDL-C、收缩压、Adropin下降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Adropin水平随着颈动脉硬化程度加重而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的波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4例正常者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检测,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分T2DM伴颈动脉硬化(CAC)组96例,T2DM无颈动脉硬化(NCAC)组40例和正常对照(NC)组14例;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3组72 h血糖变化,计算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血糖波动系数(BGFC);出院后并随访12个月,观察脑梗死的复发率,A组脑梗死复发22例,B组脑梗死复发5例,C组新发1例,比较3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同时检查头颅CT或头颅MRI证实。结果各组间年龄、性别差异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HbA1c及颈内动脉中层内膜的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同样A组与B组HbA1c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颈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及内膜增加均明显增加(P<0.001)。2组DMMG、BGFC、MAGE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组与B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同时研究还发现:BGFC、MAGE与IMT的相关性强(r=0.251,P<0.01)。A、B、C组随访12个月,A组脑梗死复发率均高于其他2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可能促进了颈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复发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故血糖波动水平与脑梗死复发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入选者均检测血清ox-LDL、PAPP-A水平。对急性脑梗死和TIA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正常者22例,IMT增厚者47例,颈动脉斑块形成者81例,其中稳定斑块者49例,不稳定斑块者32例。比较各组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PAPP-A及ox-LDL水平显著高于TIA组(P<0.01),后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血清PAPP-A及ox-LDL水平较颈动脉IMT增厚组明显升高(P<0.01),后者高于IMT正常组(P<0.01);在颈动脉斑块形成者中,其血清PAPP-A及ox-LDL水平在不稳定斑块组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Spearman分析显示,血清PAPP-A与ox-LDL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83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APP-A与ox-LDL水平是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OR=2.549,95%CI1.12~3.79;OR=1.317,95%CI1.15~2.1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与ox-LDL、PAPP-A水平相关,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两者在颈动脉甚至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中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CIMT)的传统影响因素,及高尿酸血症对CIM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脑梗死患者350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测定患者外周血尿酸水平,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内膜中层厚度,并对影响内膜中层厚度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64例(18.3%),无高尿酸血症286例(81.7%)。单因素分析发现吸烟、糖尿病、既往脑卒中史、年龄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显著相关(P0.01)。性别、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相关(P0.05)。吸烟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显著相关(P0.01)。结论除传统危险因素外,高尿酸血症是影响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的脑梗死患者糖耐量的异常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60例,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n=60例),糖耐量异常组(IGT,n=53例),糖尿病组(DM,n=47例),测定各项血液生化指标,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结果脑梗死患者IGT组、DM组颈动脉IMT、斑块检出率及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均高于NGT组(P<0.05)。IGT组与DM组的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IGT组颈动脉IMT与血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呈正相关(r=0.264,P=0.01),与服糖后2h血糖(2h-PG)呈正相关(r=0.262,P=0.001)。结论脑梗死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存在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表现,IGT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具有促斑块不稳定作用,也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卒中高危人群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方法 2018年5-6月由孝感市中心医院按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孝感市城乡各1个社区居民 进行筛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筛选卒中高危人群纳入研究。 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将卒中高危人群分为非斑块组和斑块组(颈动脉)。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 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并根据年龄(60岁)、BM(I 24 kg/m2)、是 否有高血压对研究人群进行分层分析,研究不同特征的卒中高危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斑块 的关系。 结果 最终纳入卒中高危人群629例,男性338例(53.74%),平均54.85±8.97岁,糖化血红蛋白平 均浓度为4.70%±1.02%。其中斑块组患者215例(34.18%),非斑块组患者414例(65.82%)。与非斑 块组患者相比,斑块组患者男性、卒中、TIA、高血压、超重患者比例更高,年龄更大,BMI、血压、空 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水平更高(均P<0.01)。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糖化血红蛋白是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每升高1%,OR 1.16,95%CI 1.01~1.31,P =0.018)。分层分析显 示,年龄≥60岁(OR 1.48,95%CI 1.09~2.01,P =0.016)、BMI≥24 kg/m2(OR 1.97,95%CI 1.07~3.64, P =0.030)、高血压人群(OR 1.31,95%CI 1.06~1.62,P =0.013)中糖化血红蛋白均是颈动脉斑块发生 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卒中高危人群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年龄≥6 0岁、 BMI≥24 kg/m2和高血压人群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卒中高危人群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方法 2018年5-6月由孝感市中心医院按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孝感市城乡各1个社区居民
进行筛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筛选卒中高危人群纳入研究。
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将卒中高危人群分为非斑块组和斑块组(颈动脉)。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
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并根据年龄(60岁)、BM(I 24 kg/m2)、是
否有高血压对研究人群进行分层分析,研究不同特征的卒中高危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斑块
的关系。
结果 最终纳入卒中高危人群629例,男性338例(53.74%),平均54.85±8.97岁,糖化血红蛋白平
均浓度为4.70%±1.02%。其中斑块组患者215例(34.18%),非斑块组患者414例(65.82%)。与非斑
块组患者相比,斑块组患者男性、卒中、TIA、高血压、超重患者比例更高,年龄更大,BMI、血压、空
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水平更高(均P<0.01)。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糖化血红蛋白是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每升高1%,OR 1.16,95%CI 1.01~1.31,P =0.018)。分层分析显
示,年龄≥60岁(OR 1.48,95%CI 1.09~2.01,P =0.016)、BMI≥24 kg/m2(OR 1.97,95%CI 1.07~3.64,
P =0.030)、高血压人群(OR 1.31,95%CI 1.06~1.62,P =0.013)中糖化血红蛋白均是颈动脉斑块发生
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卒中高危人群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年龄≥6 0岁、
BMI≥24 kg/m2和高血压人群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s,Th17)占CD4+T细胞 的比例及其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 nti ma-media thickness,IMT)的关系。 方法 纳入首次发病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外周血Th17比例的差异。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将研究组分为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比较这3组及对照组间外 周血Th17比例的差异。另外,分析Th17比例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 尿病及高脂血症的关系,并计算Th17比例与颈动脉IMT值相关性。 结果 研究共纳入研究组4 5例,对照组32例。研究组较对照组外周血T h17比例显著增加 [(7.41±1.93)% vs(2.8±0.64)%,P<0.001)];研究组中轻型组7例、中型组19例、重型组19例,轻、中、 重型组患者Th17比例分别为(4.97±0.89)%、(7.06±1.33)%及(8.65±1.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0.001),且中型组高于轻型组(P =0.003)、重型组高于中型组(P =0.002)和轻型组(P =0.002)。 研究组颈动脉IMT值与Th17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68,P <0.001)。 结论 外周血Th17比例的升高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伴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32例2型糖尿病伴发脑梗死患者(A组)及3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B组)分别询问生活习惯、病史,检测血脂、血糖、体质量、身高,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斑块的发生率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B两组间患者在年龄、吸烟史、糖尿病病程、以及高密度脂蛋病白、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体质量指数、血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水平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均P〈0.01);CCA—IMT及斑块发生率的比较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0.01);CCA—IMT与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58、0.37、0.45、0.39、0.48,均P〈0.01),与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41,P〈0.05)。结论 观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监测CCA—IMT及斑块情况,适时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脑梗死并发症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与不良心脑血管预后及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373例,所有患者均为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按照入院时患者糖化血红蛋白≥7%或7%进行分组并随访。终点事件包括卒中复发、心脑血管事件和心脑血管死亡、随访一年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结果共300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高糖化血红蛋白组83例,低糖化血红蛋白组217例。随访(18.9±5.0)个月。高糖化血红蛋白组糖尿病发病率、1年的m RS评分、心脑血管事件均显著高于低糖化血红蛋白组(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糖化血红蛋白组患者无心脑血管事件的生存明显低于低糖化血红蛋白组(P0.001)。Cox回归发现糖化血红蛋白(HR 1.252,95%CI 1.061~1.477,P=0.008)和既往卒中史(HR 2.630,95%CI 1.365~4.970,P=0.004)是卒中患者心脑血管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患者随访一年时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龄(OR 1.069,95%CI 1.037~1.101,P0.001)、既往有卒中史(OR 4.087,95%CI 2.051~8.144,P0.001)、高糖化血红蛋白(OR 1.208,95%CI 1.002~1.455,P=0.047)和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OR 1.320,95%CI 1.217~1.431,P0.001)。结论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一年不良心脑血管预后和不良功能预后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7例,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48例为对照组,采用高压液相方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中Hb A1c水平,并计算AIP(等于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的对数)。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吸烟史(55. 6%vs. 35. 7%,P=0. 027)、高血压病史(76. 9%vs.42. 8%,P=0. 000)、甘油三脂(1. 58±0. 96 vs. 1. 19±0. 87,P=0. 028)、基线收缩压(151. 62±21. 55 vs. 134. 12±16. 97,P=0. 000)、基线舒张压(91. 58±14. 16 vs. 82. 00±12. 71,P=0. 000)、Hb A1 c (6. 8±1. 8 vs. 5. 5±0. 6,P=0. 001)、AIP (0. 05±0. 26 vs.-0. 06±0. 24,P=0. 01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缺血性脑卒中组HbA1c与AIP呈正相关(r=0. 276,P=0. 003)。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b A1c与AIP正相关,因此定期检测HbA1 c和AIP,积极控制血糖和血脂,对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分布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同亚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方法检测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并结合病史、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提示的病变部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1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率为38.93%(160/411),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率24.09%(99/411)。颈动脉颅外段狭窄者年龄大、吸烟比例高,与无狭窄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013);而颅内动脉狭窄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无狭窄者(P=0.005)。411例中皮质梗死49例、皮质下梗死108例、腔隙性梗死72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0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者以皮质梗死为主(P=0.001),并且动脉内-中膜层厚度明显增加(P=0.020);而颅内动脉狭窄者以腔隙性梗死更多见(P=0.016)。颅内、外动脉狭窄者的年龄、性别、血糖及血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所确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亚型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部位相关,提示发病的原因可能不同。糖尿病与吸烟是引起颅内、外动脉病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