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对183例使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进行观察,采取减慢输液滴速,对出现恶心、呕吐患者给予止吐剂,并做好心理护理,观察症状是否缓解。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结论输入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时,护士应严格控制输液滴速,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做好有效沟通,减少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郑海燕 《吉林医学》2011,(11):2249-2250
目的:探讨输液滴速对应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4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120例,滴速50~60 gtt/min;观察组120例,滴速15~25 gtt/min。观察两组输液所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比对照组明显轻且少(P<0.05)。结论:严格控制输液滴速能明显减少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滴速对氨甲环酸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滴速对氨甲环酸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的影响。方法85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快速组和慢速组,均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快速组(45例),滴速60~80滴/m in,慢速组(40例)严格控制滴速30~40滴/m in,观察两组输液所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快速组发生烦躁不安、头晕、头痛20例,同时伴有视力模糊、嗜睡1例。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肠道反应6例。其中18例经减慢滴速(30~40滴/m in)15~30m in后中枢神经症状渐缓解。慢速组有4例发生烦躁不安、头晕,两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严格控制静脉输液速度可以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海口市人民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76例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入院的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术中关节周围软组织局部注射5%氨甲环酸20 mL,缝合伤口后经引流管推注5%氨甲环酸20 mL浸泡2 h,术后2 h再给予静脉滴注1%氨甲环酸100 mL;对照组患者术中缝合伤口后经引流管推注生理盐水20 mL浸泡2 h.观察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伤口引流量、术后48 h血红蛋白变化值及用药后的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引流量为(46.60±9.652)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30.60±22.0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48 h血红蛋白变化值为(9.96±3.623)g/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36±5.75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例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给予减慢滴速后好转.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局部及术后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引流量及血红蛋白变化值,考虑到氨甲环酸的不良反应,使用过程中应控制滴速20~40滴/min,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5.
氨甲环酸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止血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结直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氨甲环酸组术前20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mg/kg,术后继续静脉滴注1.6g/d,连用3d.对照组仅用0.9%氯化钠溶液.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引流量和围手术期输血量,并观察术后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变化情况和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氨甲环酸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术后3d每天引流量和总引流量、围手术期输血量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轻微且能自行缓解.结论 氨甲环酸能减少结直肠癌根治术术中、术后出血量和围手术期输血量,止血效果显著.同时对机体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芦荟珍珠胶囊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黄褐斑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接受芦荟珍珠胶囊,加服氨甲环酸片,对照组仅接受氨甲环酸片治疗。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芦荟珍珠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女性黄褐斑效果优于单用氨甲环酸,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探讨氨甲环酸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8例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患者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人数相同各7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咪替丁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西咪替丁联合氨甲环酸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出血时间、输血量、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给予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出血时间、输血量、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均显著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较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西咪替丁联合氨甲环酸药物治疗具有确切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在脊柱结核手术围术期减少出血和输血、控制炎症反应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脊柱结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和空白对照组。氨甲环酸组于手术开始即刻给予氨甲环酸直至手术结束,空白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患者术中出血和输血情况;分别于术前、手术结束即刻、术后6 h和术后24 h采集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患者术中出血和输血量两组存在显著差异,氨甲环酸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IL-6的血浆水平均高于术前,但氨甲环酸组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的血浆水平术后氨甲环酸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在脊柱结核手术中,氨甲环酸具有止血和抗炎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单独应用氨甲环酸保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作用。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9例慢性硬膜血肿患者,均经头颅 CT 检查确诊,给予静脉氨甲环酸(1 g/d)治疗,1周后改为口服(250 mg ,每日3次),持续1~5个月[(2.73±1.05)个月],随访6~10个月。比较患者用药前后 CT 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效果分为有效和无效。19例中有效13例(68.4%);无效6例(31.6%),其中3例(15.8%)因临床症状加重改用手术治疗,1例(5.3%)因血肿量及症状变化不大改为手术治疗,1例(5.3%)因药物不良反应停药治疗,1例(5.3%)失访。结论单独应用氨甲环酸保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片用于人工流产手术术中止血的临床效果和药物不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0例主动要求终止妊娠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100例患者采用氨甲环酸组进行止血,对照组80例患者不使用特殊的止血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后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后的出血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2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当(P>0.05)。结论:氨甲环酸片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大大降低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74-78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InterTan内固定术后失血及术后深静脉血栓栓塞(DVT)的影响。方法选择10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21例,A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1 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B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术后7 h给予1 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C组于手术切皮前给予1 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D组于手术切皮前给予1 g氨甲环酸,7 h后再给予1 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E组为对照组,不给予氨甲环酸。检测术后第1、3天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术后第1天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等血液学指标,通过Gross方程计算围术期总失血量,比较5组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差异,以及患者输血率、血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D组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术后第1、3天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分别为(831.9±246.7)mL、(95.8±3.8)g/L、(86.6±6.7)g/L、(32.1±5.2)%、(29.3±4.1)%,均少于A组、B组、C组及E组(P0.05)。E组5项数值与其他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患者的输血率(28.5%、19.0%、14.2%、9.5%)显著低于E组患者(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患者术后24 h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患者术后均无腘静脉及其近端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结论手术切皮前给予1 g氨甲环酸,7 h后再给予1 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在围手术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氨甲环酸在减少患者术后出血和输血率的同时,并不会增加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关节腔内使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TKA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缝合关节囊完成后仅给予观察组患者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1 g,对照组不给于氨甲环酸。观察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隐性失血量、术后24 h引血量、总失血量、输血率及血红蛋白下降率。结果两组患者APTT、PT、纤维蛋白原及输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隐性失血量、术后24 h引血量、总失血量及血红蛋白下降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PE)、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症状。结论给予TKA患者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治疗,有助于减少术后失血量,且未提高术后PE、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静脉给予氨甲环酸和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减少出血及降低输血率的有效性。方法80 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注射氨甲环酸组(1 组)和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组(2 组)。1 组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静脉注射氨甲环酸3 次。2 组是在止血带放松前,将3 g氨甲环酸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0 ml 溶液,注入关节腔内。术后观察24和48 h 的引流量及48 h内的总引流量,术后48 h血红蛋白量,同时监测输血及血栓情况。结果所有膝关节置换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感染、坏死、 脂肪液化发生。1 组48 h的平均引流量是(409.5±185.8)ml,平均血红蛋白的下降值是(2.42±0.86)mg/dl,2 组48 h的平均引流量是(386.5±89.1)ml,平均血红蛋白的下降值是(2.21±0.64)mg/dl。两组间的引流量和血红蛋白下降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1 组有3 例患者,2 组有4 例患者需要输血。术后14 d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发现有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对于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出血,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的作用等同于通过静脉给予3 次氨甲环酸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氨酚羟考酮治疗中晚期癌症疼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39例患者分为氨酚羟考酮组(A组)和曲马多组(B组)两组,A组患者每次给予氨酚羟考酮片1片,3次/d,连续使用15 d,B组患者每次给予盐酸曲马多1片,3次/d,连续使用15 d。观察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能较好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少,但氨酚羟考酮较曲马多效果更好。结论:氨酚羟考酮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肿瘤疼痛的药物,且使用简单、方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用药后可以很好缓解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卡络磺钠与氨甲环酸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卡络磺钠治疗,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为(5.7±2.8)h,略快于对照组(6.1±3.2)h,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22例,占55%;有效15例,占37.5%;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20例,占50%,有效15例,占37.5%,无效5例,占12.5%.总有效率为8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10例发生不良反应,占25%,主要表现为呕吐、恶心、反胃等消化道反应,均采用对症处理后缓解,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甲环酸对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在纤维蛋白上的吸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避免发生激活,防止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发生溶解和降解,进而完成止血的目的.因此,对于小量咯血的肺结核患者,卡络磺钠具有较佳的临床效果,若为大咯血患者,需采用氨甲环酸进行治疗,以提高整体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氨甲环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黄褐斑患者使用氨甲环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口服治疗,观察服药后的临床效果、疗效出现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时间2~6个月,平均3.9个月。治疗后随访3个月,92.11%的患者色斑减轻;服药6个月后痊愈者13.16%、无效者7.89%;停药后色素重新加深及复发者1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5例,出现月经量减少4例,出现口腔溃疡1例,其余未发现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氨甲环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氨甲环酸对患者失血、创面修复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对比2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凝血指标,以及美国膝关节协会(KSS)功能评分与膝...  相似文献   

18.
王英明  孔荣  禹德万  朱晨 《安徽医学》2015,36(11):1350-1352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静脉滴注联合关节腔注射对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5例重度膝骨关节炎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氨甲环酸组术中松止血带前30 min 静脉应用氨甲环酸10 mg/ kg,并于手术结束后经引流管向关节腔注射1.0 g 氨甲环酸,夹闭引流管4 h,弹力绷带包扎。对照组的处理为给予相应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 引流量并于术后第3天复查血常规。结果氨甲环酸组术后切口引流量平均约220 mL,与对照组450 mL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3天复查血红蛋白的降低程度,氨甲环酸组降低约12.9 g/ L,明显小于对照组23.5 g/ 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甲环酸静脉滴注联合关节腔注射可以明显降低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9.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5,(2):135-138
[背景]探讨局部注射给予氨甲环酸并夹闭引流管4h对首次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总失血量的影响.[病例报告]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给施行单侧THA,术后术区内留置1根引流管,氨甲环酸组40例向术区内局部注射给予氨甲环酸50mL,对照组40例注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夹闭引流管4h后进行负压吸引.术后3d内每日复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分别记录术后8,12,24h引流量及输血人数,计算隐性失血量;术后3~5d行双下肢动静脉超声波检查.氨甲环酸组术后3d的总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及输血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血栓形成、术后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局部注射给予氨甲环酸并夹闭引流管4h可有效减少首次行单侧THA后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且不增加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单用Q开关1064 nm激光与联合口服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102例黄褐斑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Q开关1064 nm激光疗法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氨甲环酸片口服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Q开关1064 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口服治疗黄褐斑疗效明显优于单用Q开关1064 nm激光疗法,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