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回顾我国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效应的研究, 定量分析空气污染物[空气动力学直径<2.5 μm的细颗粒物(PM2.5)和<10 μm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臭氧(O3)]与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急性死亡的关系。方法 系统收集1989-2014年在PubMed、SpringerLink、Embase、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我国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效应的研究文献, 总结该类研究在我国各省份的覆盖情况;并依据Meta分析法分别对PM10、PM2.5、NO2、SO2和O3与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急性死亡关系的定量研究进行分析, 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后利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值, 并检验发表偏倚。结果 共收集到有关空气污染与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效应的研究文献157篇, 覆盖我国79.4%的省份。Meta分析结果显示, PM10、PM2.5、NO2、SO2和O3浓度每上升10 μg/m3, 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分别增加0.50%(95%CI: 0~0.90%)、0.50%(95%CI: 0.30%~0.70%)、1.39%(95%CI: 0.90%~1.78%)、1.00%(95%CI: 0.40%~1.59%)和0.10%(95%CI: -1.21%~1.39%), 各研究均未发现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我国PM10、PM2.5、NO2、SO2浓度的上升均会导致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急性死亡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气低浓度一氧化碳(CO)对上海市闵行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群的影响,为保护易感人群,评价人群健康效应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01-01/2018-12-31期间CO逐日浓度数据、气象数据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资料,采用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CO日均浓度为0.74(0.30~3.02)mg/m~3,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共4 236例,日均死亡1.93例。滞后4 d,CO日均浓度每升高1 mg/m~3导致总人群、男性和65岁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RR值分别为1.144(95%CI:1.034~1.255)、1.185(95%CI:1.050~1.320)和1.141(95%CI:1.027~1.255),但对女性和≤65岁人群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在污染物浓度移动平均值(lag05)时,CO对总人群、男性和65岁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表现出最强累积健康效应。结论大气低浓度CO与上海市闵行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相关,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降低CO污染水平,保护重点高危人群,降低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大气污染物PM_(10)、SO_2、NO_2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关联性。方法汇总上海市松江区2011—2012年大气污染数据,并收集户籍人口呼吸系统死亡的全部病例,采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方法分析两者间关系,并对不同年龄别、性别人群的超额死亡风险进行分析。结果 SO_2、NO_2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相关,当NO_2浓度每增加10μg/m~3时,在lag0时间点上导致呼吸系统死亡发生率明显提高[OR=1.061(1.000,1.126)];与女性相比,NO_2明显增加了男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OR=1.109(1.031,1.194)]。结论大气污染可增加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对男性尤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银川市大气颗粒污染物水平及其与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收集银川市2013年-2015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监测数据和居民死亡监测资料,采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分析的方法,分析银川市大气颗粒水平对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大气PM10和PM2.5年均浓度均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GB3095-2012)。银川市大气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危险增加0.22%(95%CI:0.03%,0.41%)(P0.05)。结论研究期间银川市空气污染水平下,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增加可能与PM2.5浓度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杭州市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的关系。方法收集杭州市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监测点医院2014年逐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数、大气主要污染物及相关气象因素。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Poisson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在控制了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及气象因子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分析2014年杭州市大气污染物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暴露-反应关系及滞后效应,并分别建立单污染物和多污染物模型。结果2014年,杭州市年平均NO_2、PM_(10)、PM2.5的浓度均高于二级标准浓度限值;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与多种污染物(SO_2、NO_2、CO_、O_3、PM10、PM2.5)浓度呈正相关(P0.05)。基于GAM模型分析,调整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假期效应"等因素后,杭州市多种大气主要污染物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损害效应从大到小顺序:NO_2[RR(95%CI):1.063 9(1.059 1~1.068 7)]、PM_(10)[RR(95%CI):1.047 9(1.046 0~1.049 9)]、CO_[RR(95%CI):1.039 8(1.016 1~1.064 1)]、O_3[RR(95%CI):1.025 1(1.023 1~1.027 1)]、PM_(2.5)[RR(95%CI):1.024 1(1.022 1~1.026 1)]、SO_2[RR(95%CI):1.020 6(1.012 1~1.029 2)]。结论杭州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增高可能会导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增加,应加强监测,降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北京市顺义区大气污染物对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短期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北京市顺义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呼吸系统疾病每日门诊资料和同期北京市顺义区大气及气象监测资料,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星期效应、假期效应、流感流行及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关系及滞后效应。结果研究期间,北京市顺义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平均为1653人次,范围420~5034人次。单污染物模型中,PM_(2.5)、PM_(10-2.5)、二氧化硫(SO_2)和二氧化氮(NO_2)均是滞后0~2d(avg02)的移动平均值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影响最为显著,臭氧(O_3)是在滞后3d(lag3)的浓度值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影响最为显著。PM_(2.5)、PM_(10-2.5)、SO_2、NO_2和O_3浓度每增加10μg/m~3对应的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增加百分比分别为0.25%(95%CI:0.22~0.28)、0.52%(95%CI:0.44~0.60)、0.73%(95%CI:0.58~0.88)、1.23%(95%CI:1.12~1.33)和0.20%(95%CI:0.16~0.24)。在双污染物模型中,引入NO_2后,PM_(2.5)、PM_(10-2.5)和SO_2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影响较单污染物模型明显减小。结论北京市顺义区大气污染物PM_(2.5)、SO_2、NO_2和O_3浓度对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有影响,且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7.
方法

收集2014—2019年武汉市逐日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环保资料和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并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利用非参数平滑函数控制长期趋势、气象等混杂因素,定量评估大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效应,并以超额危险度(ER)表示效应值的大小。

结果

大气污染物对人群每日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有明显影响,在最强效应期,PM2.5(lag07)、PM10(lag03)、SO2(lag03)、NO2(lag03)每升高10 μg·m-3,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ER分别为2.803%(95%CI:2.151%~3.460%)、1.878%(95%CI:1.477%~2.281%)、10.210%(95%CI:7.922%~12.549%)、4.564%(95%CI:3.530%~5.608%)。女性对PM2.5、SO2、NO2更敏感,男性则对PM10更敏感,且不同性别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岁人群对PM2.5、NO2更敏感,≥65岁人群对PM10、SO2更敏感且不同年龄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武汉市大气污染物(PM2.5、PM10、SO2、NO2)与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存在关联,在制定当地政策时,需考虑相关敏感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沈阳市大气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沈阳市大气污染物浓度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和平院区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的关系采用广义相加模型进行模拟,并分析滞后效应;随机各选取40名门诊肺炎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分别于大气污染物浓度较低的夏季和大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冬季检测肺功能并进行健康质量问卷(SF-36)调查。结果沈阳市大气PM_(2.5)、PM_(10)、SO_2和NO_2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57、101、41、38μg/m~3,秋冬季大气PM_(2.5)、PM_(10)、NO_2和SO_2浓度最高。大气PM_(10)、PM_(2.5)、SO_2和NO_2的浓度每增加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就诊人次分别增加1.29%(95%CI:1.18%~1.40%)、1.31%(95%CI:1.20%~1.43%)、2.94%(95%CI:2.75%~3.14%)、5.26%(95%CI:4.91%~5.61%),分别滞后4、1、3、1 d。冬季COPD患者肺功能和SF-36量表得分均低于夏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沈阳市大气污染物导致呼吸系统疾病门诊就诊人次增加且存在滞后效应,空气污染是否导致COPD患者肺功能损伤及生活质量的降低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舟山杭州两地空气污染对学龄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状况的影响,促进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学龄儿童相关疾病的发生。方法通过整群抽样,将605名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污染区)和600名舟山市第一、第二小学(清洁区)的三至五年级学生列为研究对象,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和学校因病缺课登记系统统计,并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杭州市PM_(2.5)、SO2、NO2、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6.27、11.53、51.58、85.34μg/m3,均高于舟山市的26.71、8.99、19.86、44.42μg/m3。杭州市学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17.83%)高于舟山市(χ2=103.28,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污染区学龄儿童的呼吸系统发病率的危险性为清洁区的32.34倍。结论 PM_(2.5)、SO2、NO2、PM10等空气污染成分是影响学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注意绿化,控制空气污染,对保护学龄儿童身体健康发育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浙江省台州市小学生生活居住环境与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探讨与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生活居住环境因素。方法2018、2019年的11月15日—12月31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择台州市某小学二~五年级小学生1 044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小学生生活居住环境与患呼吸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共完成有效问卷调查1 044人,近1年患过呼吸系统疾病的学生共224人,占2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居100 m内有垃圾站(OR=2.522,95%CI:1.105~5.752)、家庭内有被动吸烟(OR=1.781,95%CI:1.234~2.571)、家庭内使用空气污染型化学品(OR=1.915,95%CI:1.396~2.627)是台州市小学生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加以预防,降低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北京市延庆区大气污染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门急诊量影响。  方法  收集2014-2017年北京市延庆区二级医疗机构的呼吸系统疾病每日门急诊量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资料以及大气污染数据资料,运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呼吸系统门急诊量的关系以及滞后效应。  结果  研究表明,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当量直径≤ 2.5 μm的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PM2.5)每增加10 μg/m3,呼吸系统门急诊量增加0.11%(RR=0.11,95%CI:0.09~0.14,P=0.001);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当量直径≤ 10 μm的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10,PM10)每增加10 μg/m3,呼吸系统门急诊量增加0.17%(RR=0.17,95%CI:0.15~0.19,P=0.001;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NO2)每增加10 μg/m3,呼吸系统门急诊量增加0.44%(RR=0.44,95%CI:0.37~0.50,P=0.001);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每增加10 μg/m3,呼吸系统门急诊量增加3.34%(RR=3.34,95%CI:1.57~5.15,P=0.001),且最强效应期均在第0 d。二氧化硫(sulfur ioxide,SO2)每增加10 μg/m3呼吸系统门急诊量增加-1.69%(RR=-1.69,95%CI:-1.80~-1.57,P=0.001),且在第1 d达到最强效应值。臭氧(ozone,O3)每增加10 μg/m3呼吸系统门急诊量增加-0.12%(RR=0.12,95%CI:-0.15~-0.10,P=0.001),且在第5 d达到最强效应值。双污染物模型分析中,CO在SO2的影响下,对呼吸系统疾病门急诊人数影响尤为明显。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延庆区PM2.5、PM10、NO2、CO浓度的增加均会导致呼吸系统门急诊量的增加,且不同污染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济南市空气污染严重区域大气污染物PM_(2. 5)、PM_(10)、NO_2、SO_2及O_3对当地居民循环系统疾病门诊就诊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收集2014—2016年济南市重污染区域某综合医院循环系统疾病逐日门诊信息、空气污染物浓度及气象信息,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定量评估逐日大气污染物PM_(2. 5)、PM_(10)、NO_2、SO_2及O_3浓度与当地居民循环系统门诊就诊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2014—2016年期间该综合医院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合计55 858人次,日均就诊量51人次/天,PM_(2. 5)、PM_(10)、NO_2、SO_2及O_3日均浓度分别为100、205、53、58及90μg/m3。PM_(2. 5)、PM_(10)、N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当日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分别增加0.40%(95%CI:0.01%~0.80%)、0.25%(95%CI:0.03%~0.47%)、1.66%(95%CI:0.64%~2.68%)。仅发现NO_2与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存在累积滞后效应,N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在Lag02时,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可增加2.13%(95%CI:0.81%~3.46%)。未发现SO_2及O_3与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之间存在显著效应。结论空气污染严重区域大气污染物PM_(2. 5)、PM_(10)及NO_2与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未发现SO_2及O_3与循环系统疾病门诊量之间存在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宁波市大气污染物一氧化碳(CO)及臭氧(O3)对人群心肌梗死(心梗)死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宁波市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每日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同期气象监测数据及死因监测数据资料,控制时间长期趋势、气象因素及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采用广义相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宁波市CO及O3日均浓度分别为0.90(0.02~3.31)mg/m3及82.78(4~236)μg/m3,心梗死亡共5 388例,日均死亡3例。单污染物模型显示滞后第6天CO日均浓度每升高0.1 mg/m3造成总人群心梗死亡风险增加1.06%(95% CI:0.29%~1.93%)。≥65岁人群风险增加1.26%(95% CI:0.28%~2.24%),但对<65岁人群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男性人群影响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对女性人群风险增加1.77%(95% CI:0.44%~3.13%)。O3对死亡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宁波市CO浓度变化与人群心梗死亡风险增加相关,未发现O3浓度变化与心梗死亡风险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定量评估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2016年深圳市某区污染物及气象数据,同期就诊数据由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信息系统导出。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污染物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的影响及滞后效应。结果 lag=0~9d,PM_(2.5)、PM_(10)、SO_2、NO_2、O_3每增加10μg/m~3,对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次的累积超额危险度(CER)分别为4.31%、3.53%、13.19%、12.54%、0.84%,其滞后天数分别为:3、4、1、9、3d;CO每增加0.1mg/m~3,对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次的CER为5.84%,其影响滞后7d。年龄和性别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污染物对女性、儿童、老人的影响较大。结论大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的影响具有延迟作用,NO_2和SO_2的作用最强,颗粒物次之,O_3最弱,环保部门应加强污染物的实时控制,以降低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现状,探索中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与大气污染物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2016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数据、大气污染物数据和气温,描述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现状。采用主成分分析,将大气污染物和气温指标重新组合为综合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大气污染物及气温主成分与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率的关系。[结果]2013—2016年,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累计667 978人日,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率为0.71‰;冬季和春季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率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第一、第二主成分特征值均1,二者累积贡献率达84%,提取第一、第二主成分以综合反映大气污染物及气温指标。PM_(2.5)、PM_(10)、SO_2、NO_2日均质量浓度每增加1μg/m~3,CO日均质量浓度每增加1 mg/m~3,中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率分别上升0.54‰、0.51‰、0.70‰、0.94‰和0.01‰。O_3日最大8 h均值每增加1μg/m~3,气温每增高1℃,中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率分别下降5.51‰和0.94‰。[结论]上海市中小学生因呼吸系统症状缺课率与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气温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大气颗粒物(PM10、PM2.5)短期暴露对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获取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急性效应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 通过计算机联机检索及手工检索的方法收集1990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间公开发表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9篇,提取暴露-反应系数,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发表偏倚的检验及校正,利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值.结果 校正发表偏倚后,大气中PM10每升高10μg/m3,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增加0.29%(95%CI:0.18%~0.49%); PM2.5每升高10 μg/m3,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0.68%(95%CI:0.35%~1.02%),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亚组分析显示,亚洲人群PM10与PM2.5对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效应估计值低于欧美地区;病例交叉设计得到的暴露-反应关系效应估计值高于时间序列分析.结论 大气中PM10、PM2.5浓度的上升会导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其中PM2.5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7.
大气PM_(10)污染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煤炭和石油燃料使用量迅猛增长,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愈显突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前,广州市龙岗区政府改善环境政策对大气污染物浓度及其与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搜集龙岗区2004~2011年每月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值及该区同期每月所有公立医院支气管炎、肺炎、哮喘3种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通过SPSS软件处理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SO2、NO2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住院率有相关性,PM10与哮喘、肺炎住院率有密切的关系,PM10与支气管炎住院率相关性不明显。结论龙岗区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之间具有相关性。政府采取改善环境等相关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空气污染物浓度,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保障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于1981~1984年在百色市进行了大气监测及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报告如下: 每年接春、夏、秋、冬四季,每季连续五天,每天4次,每次20分钟。测定项目有SO_2、NO_x、降尘量。SO_2用盐酸付玫瑰苯胺比色法,NO_x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降尘量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沙尘地区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及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2019年期间和田市气象资料和同期和田市三级甲等医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次数,采用统计描述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和不同大气污染物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次数的影响,建立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结果 和田市4年间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住院人次数为2 888例,儿童呼吸系统性疾病住院人次数、大气污染物浓度和沙尘天气均呈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各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素存在相关性,其中PM2.5与PM10相关性最大(r=0.953,P<0.01)。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与PM10、PM2.5呈正相关(r=0.433、0.358,均P<0.01);支气管炎住院人次数与PM10、PM2.5呈正相关(r=0.431、0.353,均P<0.01);肺炎与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