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疗直肠全层脱垂的手术方式多达100多种,主要分为经会阴入路和经腹入路。国外文献报道的手术疗效存在较大差异,地域因素和个人经验等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各种手术的效果。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Altemeier)术是20世纪50~60年代积极推广的治疗直肠脱垂的术式。自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运用Altemeier术治疗直肠脱垂患者1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直肠脱垂的主要表现为直肠壁部分或全层脱出并伴有盆底功能障碍,常引起肛门黏液渗出、出血、失禁及便秘等症状。直肠脱垂的病理解剖改变包括腹膜反折过深、乙状结肠冗长、肛门括约肌松弛及骶直分离等。手术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手术方式临床上根据手术入路分为经腹手术和经会阴部手术一、经腹手术直肠脱垂经腹手术主要包括经腹直肠固定术伴或不伴乙状结肠切除,可通过常规开放手术或腹腔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经骶尾入路手术在低位直肠良性病变及直肠肿瘤局部切除中的应用体会。方法低位直肠疾病患者18例,均采用经骶尾入路手术治疗。直肠类癌4例,直肠间质瘤4例、直肠癌4例(Dukes分期均为A期)、直肠腺瘤2例、直肠内脱垂合并盆底疝2例、直肠后囊肿1例、直肠阴道瘘1例。结果术后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无瘤存活。2例直肠内脱垂合并盆底疝,术后疗效差,其中1例再次行全结肠切除术。结论骶尾入路手术简单易行,手术创伤小,病变切除完整,有利于保护性功能和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4.
正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壁全层套叠、脱出肛门外的疾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和肛门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手术是目前有可能将其治愈的唯一手段。但其手术方式众多,至今尚无足够的证据表明某一术式有突出的优势。常用手术入路可分为经腹入路和经会阴入路,由于经会阴手术复发率较高,经腹手术应用得越来越多。首创于20多年前的  相似文献   

5.
直肠脱垂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幼儿直肠脱垂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以手术为主。目前手术方法繁多,疗效不一。本文介绍了直肠脱垂经腹和经肛门两种入路的多种手术方式以及注射疗法、激光手术等常用的外科治疗方法,各有利弊。直肠脱垂的外科治疗提倡个体化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因、年龄及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张力吻合及适度直肠黏膜修剪减少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合并直肠尿道瘘的资料。2018年1月~2020年6月66例采用传统方法(传统组)。为减少直肠黏膜脱垂的发生,2020年7月以后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进,减少腹腔镜下直肠远端的游离,行肛门直肠吻合前对直肠远端进行对称性修剪,使肛门直肠吻合口处于微张力状态,双侧黏膜组织对称,至2021年6月完成40例(改进组)。2组手术年龄、骶骨发育指数、骶骨发育不良、膀胱输尿管返流及脊髓栓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术后1年内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106例术后1年内发生直肠黏膜脱垂25例(23.6%)。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改进组较低[10.0%(4/40)vs.31.8%(21/66),χ^(2)=6.578,P=0.010]。按不同肛门闭锁类型分别统计,肛门闭锁伴直肠尿道球部瘘及直肠尿道前列腺部瘘改进组较传统组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下降[3.7%(1/27)vs.35.3%(12/34),12.5%(1/8)vs.24.0%(6/25)],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2);直肠膀胱颈部瘘2组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2/5)vs.42.9%(3/7),P=1.000]。直肠黏膜脱垂的严重程度,改进组无脱垂36例,轻度脱垂2例,重度脱垂2例,传统组无脱垂45例,轻度脱垂16例,重度脱垂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37,P=0.015)。结论减少直肠远端的游离,对直肠远端黏膜适度修剪,肛门直肠微张力吻合,可降低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总体发生率,尤其是肛门闭锁伴直肠尿道球部或前列腺部瘘的患儿。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系统性经直肠超声引导活检(TRUS-GB)是诊断前列腺癌症(PCa)的主流技术[1]。然而,在接受直肠癌手术后的患者,由于肛门切除,不能够进行系统性经直肠超声引导活检,导致其诊断困难。因此,直肠癌术后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的穿刺诊断报道少见[2]。对2018年3月至2022年6月年间收治的3例直肠癌根治术后血清PSA升高患者实施68Ga-PSMAPET/CT引导下的靶向前列腺穿刺(PSMA-TB),采用俯卧位、经臀肌群入路的穿刺路径,此穿刺诊断方法以往未见,其临床及检查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直肠内脱垂是出口梗阻性便秘中较常见的疾病[1]。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7。直肠内脱垂是指直肠近侧的肠壁黏膜或全层折叠陷入远侧肠管或肛管,而又不脱出于肛门之外,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者。从理论上讲,直肠内脱垂是直肠脱垂的前期阶段;但临床研究发现,直肠内脱垂很少发展为直肠脱垂[2]。直肠内脱垂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梗阻感,排便费力、肛门坠胀、便次增多、便条变细如挤牙膏状及排便不尽感。  相似文献   

9.
(承2007年第2期)4后入路切除术(transsacro resection,TSR)低位直肠肿瘤的手术入路大致可分为4大类,包括经腹途径的切除术(前入路)、经肛/经阴道途径的切除术(中入路)、经骶尾会阴或肛门括约肌途径(Morson手术)的切除术(后入路)以及前后或前中联合途径的切除术(复合入路)。Kra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和评价经骶尾部入路的肛门直肠手术(Kraske手术)。方法 总结1995-2001年收治的31例经骶尾入路手术治疗的直肠良恶性疾病病例,并从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并发症防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良性病变9例,恶性肿瘤22例。手术过程顺利,切口均1期愈合,无肛门失禁病例。肿瘤病人随访1-6年,无死亡。结论 Kraske手术是处理肛门直肠疾病的一种显露良好、创伤合理、并发症相对较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是意大利学者Longo[1]于2003年提出的用于治疗排便障碍综合征的新术式,目前国外文献报道该手术治疗排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Gant-Miwa联合肛门环缩及消痔灵注射术(以下简称三联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的手术操作细节关键点与手术技巧,以提升该术式的疗效及预防并发症。方法总结沈阳军区总医院于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采用三联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的16例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技巧、操作要点及相关注意点,提高手术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结果 1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脱垂症状消失,3例出现尿潴留,2例出现肛周术区感染而复发,1例肛周切口延迟愈合,2例出现直肠狭窄致便秘,无大出血、肛周脓肿、肛瘘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13例患者接受了平均2.2年的随访,2例直肠脱垂复发。结论三联术是经会阴入路治疗直肠脱垂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经过在关键步骤及细节方面的创新与改良,可以进一步提高术后疗效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之成为治疗直肠全层脱垂的一种疗效更为可靠而且并发症更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Ripstein术治疗无便秘的直肠脱垂是有效的TjandraJJ.DisColonRectum,1993136(5):501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手术方式选择仍有争论。按手术入路分为经腹手术和经会阴手术,一般危险性低的病人采用经腹术式处理。老年及高危病人则...  相似文献   

14.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肛管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并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其在肛肠疾病中发病率占0.49/6~2.1%。重度直肠脱垂可致会阴部神经受损,产生肛门失禁、直肠溃疡和坏死等症状。其病因尚不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其主要与解剖因素、盆底组织薄弱和肛门括约肌松弛、长期腹内压增加有关。其治疗分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有经腹与经会阴两种途径。本文就直肠脱垂的治疗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会阴吻合器直肠脱垂切除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15例,均采用经会阴吻合器直肠脱垂切除术治疗,按照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标准对患者手术前、术后肛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并发出血2例,吻合口狭窄2例,对症治疗后完全缓解。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均得到改善,未见明显失禁。术前患者肛门失禁Wexner评分为(13.5±1.8)分,术后为(4.2±1.5)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30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随访期内,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经会阴吻合器直肠脱垂切除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短期疗效好,能有效改善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的肛门失禁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直肠脱垂经肛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长度小于15cm的直肠脱垂,采用吻合器经肛门行直肠脱垂部分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诊超过12个月者16例,15例随诊超过6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术,适合Ⅰ、Ⅱ、Ⅲ度直肠脱垂以及年迈和全身状况不佳的病人,消除了开腹手术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经肛门内窥镜微创手术在直肠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低位肿瘤可以经肛门直肠镜或其他一些仪器将其切除,部分直肠中位肿瘤可经骶尾入路或肛门括约肌切开后将其切除。对于直肠中高位肿瘤难以经上述手术方法切除,主要由于肿瘤暴露不充分,手术器械不易经肛门直肠镜达到病变部位,切除过程中有进入腹腔的危险[1]。经肛门内窥镜微创  相似文献   

18.
直肠脱垂为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的一种良性疾病, 常伴有肛提肌分离、腹膜反折过深、乙状结肠冗长、括约肌松弛或骶直分离等病理解剖改变, 可并发黏液渗出、出血、排粪失禁、便秘等不适,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和良好生理功能是直肠脱垂治疗成功的标志, 手术仍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 至今文献报道的手术方式有100多种, 根据手术入路可分为经腹和经会阴两大类。在我国, 直肠脱垂手术主要以经会阴手术为主。近年来, 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 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脱垂疗效显著, 已成为国外首选术式。相比于腹腔镜,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更高清的手术视野和灵活的机械臂等优势, 可提供更清晰的解剖层次辨识和狭小空间下的灵活操作, 有利于在狭窄盆腔内高质量完成复杂解剖, 更好地显露以及保护盆腔自主神经及血供。然而, 目前罕见关于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报道。本手术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直肠脱垂, 并对Orr?Loygue术式进行改良, 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正>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是经肛门切除肿瘤的微创保肛手术方法,由德国Buess等[1]于1983年首次应用于临床。距肛缘4~18 cm的良性直肠肿物、直径>1.5 cm、无蒂广基型的直肠绒毛状腺瘤均适于TEM治疗[2]。我院自2013年开展TEM,主要用于治疗直肠良性肿瘤、直肠息肉,TEM的手术体位无固定模式,一般根据肠腔病灶的位置决定,现将手术体位摆放的体会介绍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及周围盆底腹膜外肿瘤局部切除手术入路选择策略、手术适应证以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一2008年7月给予局部切除的122例中下段直肠及周围盆底腹膜外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2例患者中经肛门入路45例,经骶尾入路32例,经括约肌入路45例,肿瘤距肛门5.6(0~12)cm,病灶大小4.2(0.5~11)Cm。病理报告直肠良性肿瘤81例,直肠周围盆底良性肿瘤16例,直肠肛门恶性肿瘤25例,所有标本切缘阴性。经肛门入路、经骶尾入路、经括约肌入路的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8.9%(4/45)、18.8%(6/32)、20.0%(9/45),复发再手术率分别为6.7%(3/45)、9.4%(3/32)、4.4%(2/45)。结论中低位直肠及周围盆底肿瘤经会阴切除三种手术入路各有优缺点,经括约肌手术入路适应证更加广泛,但并发症发病率高,需要掌握良好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