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率.方法 对120例WD患者和3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睡眠问卷测评和多导睡眠检测(PSG).结果 HLD组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睡困难、RLS发病率脑型组高于肝型组(P<0.05).结论 HLD患者常合并睡眠障碍,是HLD主要的非运动障碍症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睡眠障碍特点及其潜在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Epworth嗜睡量表(E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2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睡眠障碍。结果 HLD组患者PDSS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0),其中,夜间总体睡眠质量(P=0.010)、入睡困难(P=0.009)、睡眠维持困难(P=0.013)、震颤(P=0.005)、清晨醒后感觉困倦欲睡(P=0.042)和白天过度嗜睡(P=0.028)等分评分亦低于对照组;而ESS(P=0.009)和PSQI(P=0.005)评分高于对照组。进一步分析肝豆状核变性各亚组患者睡眠障碍,脑型HLD组PDSS总评分低于肝型HLD组和无症状型HLD组(P=0.046),其中,夜间总体睡眠质量(P=0.021)、入睡困难(P=0.009)和睡眠维持困难(P=0.002)等分评分亦低于肝型HLD组和无症状型HLD组。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常合并睡眠障碍且以入睡困难、夜间觉醒和白天过度嗜睡为主,其中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睡眠质量差于肝型和无症状型患者。肝豆状核变性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Wilson病(Wilsondisease,WD),是一种原发性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铜沉积于豆状核、肝脏、角膜、肾脏等组织而引起本病多样化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剧的锥体外系症状、肝硬化、精神障碍、肾功能损害以及角膜色素环(K-F)环。现结合临床病例分析本病,并复习文献。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系安徽中医学院附院神经内科1995年吕月至1997年11月间住院病例。男23例,女17例;年四8~48岁,平均年龄23.6岁;病程:3月~11年,平均病程6.2年。直立调节障碍的临床表现:起立后跟前发思及头昏感10例,头痛8例,晕厥2例,心前区不适感3例,心悸2例,活动后面色苍白2例,无症状三s例。首发症状以肝或/及锥体外系损害为主要表现。眼科检查均见角膜后K—F氏环,血清用氧化酶减低。24小时尿铜增高。全部病例符合肝豆状核变性(HLD)诊断标准。二、方法卧立位血压,心率测定由3~4人合作完成,测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肝豆状核变性早期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早期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方法对200例确诊WD患者的首发症状、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及主要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年龄2~46岁,平均(17±8.6)岁,主要见于青少年;以神经系统损害起病者平均发病年龄(21.5±8.2)岁,以肝脏损害起病者平均发病年龄(13.7±8.6)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震颤(42.5%);脑型患者最多122例(61%);来诊时病程2d~24年,平均24个月;误诊为肝炎30例(15%);有阳性家族史45例,均为同胞一代发病。结论临床上发现以下特点病人时应对其进行WD的筛查:①不明原因且治疗效果不好的肝脏疾病,特别是儿童患者;②不明原因的运动障碍患者,尤其是年龄<40岁的锥体外系症状患者;③青少年期出现不明原因的性格改变、精神症状或智力下降者;④不明原因的溶血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反复发作,而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者;⑤不明原因的肾小管性酸中毒及反复或持续性血尿、水肿等肾脏疾病者;⑥不明原因的关节痛,经抗风湿治疗无效者;⑦青少年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变黑;⑧有WD家族史的青少年,尤其是同胞一代有发病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6.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神经心理学障碍刘国荣李月春李燕姜华吕培功我们对近7年来收集的15例有神经系统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8例无神经系统症状而仅有肝脏或肾脏损害的HLD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神经心理学测验,将其结果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2...  相似文献   

7.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若干问题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肝豆状核变性(也称Wilson病,WD)是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WD基因 ( 13914 1 )突变,其编码的蛋白 (ATP7B酶 )发生改变,导致血清铜蓝蛋白(CP)合成减少和胆道排铜障碍,铜离子在肝、脑 (尤其是基底节)、肾、角膜等沉积,表现为肝硬化、锥体外系症状、肾功能损害、角膜K F环等。WD好发于青少年,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 1∶30 000,发病率 15 ~25 /100万,杂合携带者频率 1∶100 [1];中国、日本、印度等国的WD远较西方国家多见。据李洵桦等 [2]统计,WD占我科神经遗传门诊的 10 14%,仅次于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WD作为…  相似文献   

8.
作者从精神科的角度,对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尤其是伴发的精神9障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发现情感和行为的障碍最为多见,同时从12例病人中也发现二级以上亲属的患病率较高以及青霉胺的过敏反应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9.
应用pCR1324探针(DI3S31)检测了中国人中TaqI和PvuII位点的多态性、多态片段及频率,分别为:TaqI位点,4.2kg(0.60)/6.5kb(0.40)(PIC 0.36);Pvu II位点,4.6kb(0.64)/6.5kb(0.36)(PIC 0.35);与白种人相似。由似二位点组成4种单体型,频率分别为0.26、0.34、0.15和0.25,PIC为0.72。应用此二位点及  相似文献   

10.
肝豆状核变性的基因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CR1324探针(D13S31)检测了中国人中TaqⅠ和PvuⅡ位点的多态性、多态片段及频率,分别为:TaqⅠ位点,4.2kb(0.60)/6.5kb(0.40)(PIC0.36);PvuⅡ位点,4.6kb(0.64)/6.5kb(0.36)(PIC0.35);与白种人相似。由此二位点组成4种单体型,频率分别为0.26、0.34、0.15和0.25,PIC为0.72。应用此二位点及RB/XbaⅠ和D13S26/HphⅠ位点对北方地区20个肝豆状核变性家系进行RFLP单体型连锁分析,确定了相关个体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5-01~2010-12收治的18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K-W检验和t检验。结果 18例患者中,肝型6例,神经型3例,肝神经型9例;K-F环阳性率为88.2%;血清铜蓝蛋白均降低;73.3%患者24 h尿铜升高;K-F环阳性率、铜蓝蛋白、24 h尿铜在不同临床类型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例患者腹部彩超异常,2例头颅CT异常,8例患者头颅MRI异常。14例应用青霉胺驱铜治疗,12例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结论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差异很大,应提高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认识,以早期诊断、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进一步认识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 ,降低误诊率。方法 :分析本院 1989年 3月~ 1999年4月收治的 2 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入院时主诉症状依次是神经系统症状、肾脏病症状、骨和关节症状 ,确诊时平均年龄 11 9岁 ,从发病到确诊平均时间 10 3个月。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对本病认识不足是确诊时年龄偏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 1980~ 1997年诊治的肝豆状核变性 (HLD)住院患者 2 3例 ,门诊患者 11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2 0例 ,女 14例 ;年龄最小 7岁 ,最大 3 9岁 ,平均 16岁。其中 15岁以下者 14例 ,17~ 2 2岁者 16例 ,3 0岁以上者 4例。1 2 临床表现  3 4例均缓慢起病 ,10例有明确诱因 ,分别为发热、饮酒、惊吓、外伤、妊娠。首发症状少年型 (7~ 15岁起病 ) ,学习成绩下降 12例 ,言语不清、流涎 8例 ,动作笨拙 10例 ,表情呆滞 4例 ,震颤 3例 ;晚发型 (2 0~ 3 0岁起病 ) :表情呆滞 2例 ,动作笨拙、言语不清 9例 ,流涎 …  相似文献   

14.
肝豆状核变性自1883年Westphal首先以“假性硬化症”为题报道两例,1921年Wilson氏发现一组患者有锥体外系受损的症状,如震颤、肌强直、言语缓慢、精神症状等,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有家族史和肝脏病变,注意到肝功能损害与中枢神经症状之间的关系以来,对其临床、病理、生化以及代谢方面的研究,已有  相似文献   

15.
应用pCR1324探针(D13S31)检测了中国人中TaqⅠ和PvuⅡ位点的多态性、多态片段及频率,分别为:TaqⅠ位点,4.2kb(0.60)/6.5kb(0.40)(PIC0.36);PvuⅡ位点,4.6kb(0.64)/6.5kb(0.36)(PIC0.35);与白种人相似。由此二位点组成4种单体型,频率分别为0.26、0.34、0.15和0.25,PIC为0.72。应用此二位点及RB/XbaⅠ和D13S26/HphⅠ位点对北方地区20个肝豆状核变性家系进行RFLP单体型连锁分析,确定了相关个体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关肝豆状核变性临床和病理的文献报导虽日益增多。但均以描述神经系统的病变为主,而报道其精神障碍甚少。因此,对精神科工作者来讲,如果能及时确诊以精神障碍为主的肝豆状核变性,以免造成误诊,实为  相似文献   

17.
肝豆状核变性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4-01~2011-01本院收治的5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该病从发病到确诊时间中位数2.6 a;临床表现以肝损害为主26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16例,二者兼有14例;角膜K-F环阳性42例,血铜蓝蛋白降低52例,头颅CT或MRI阳性31例。结论该病从发病到确诊时间长。临床表现主要以肝损害为主或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或二者兼有,血铜蓝蛋白测定、K-F环检查、头颅CT和MRI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肝豆状核变性 (HLD)又称Wilson病 (WD)。系P型ATP7B(P-ATP7B)基因缺陷引起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由于其临床症状多样化 ,发病初期往往不易诊断而延误治疗时机。现将 2 0例HLD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 1990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我科门诊及住院病儿 ,其中男 12例 ,女 8例 ,发病 4~ 14岁 ,其中 4~ 6岁 1例 ,至 10岁 13例 ,至 14岁 6例。 3例患儿的同胞兄妹中有本病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①有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 ;②铜氧化酶或血清铜蓝蛋白减低 (<2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我院1988~2008年收治的5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CT和MRI检查进行分析。结果铜代谢异常损害以肝脑为主。结论青少年患者以肝硬化、贫血、骨骼畸形、锥体外系损伤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无常见病因可寻,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尽早进行检查,以便能早期确诊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并发肌张力障碍持续状态(status dystonicus,S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WD并发SD患者的临床特征、重要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患者均表现为严重的全身型肌张力障碍发作,其中强直型13例,相位型2例。14例伴吞咽障碍、呼吸功能障碍、疼痛和虚脱。WD患者发生SD的主要诱因是铜螯合剂和感染。患者血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显著升高,脑MRI呈对称性豆状核,中脑、丘脑和桥脑异常信号伴脑萎缩。患者均在支持和对症治疗基础上,积极寻找和去除诱因,予适度镇静和麻醉,调整特异性抗肌张力障碍方案。随访有效4例,无效10例,死亡1例,总体预后不佳。结论 WD是导致SD的重要潜在病因之一。WD并发SD的临床特征是原有肌张力障碍异常运动和姿势的严重恶化,可伴多种内环境紊乱并发症。虽然及早治疗可终止发作,但本病复发率高,远期结局仍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