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交通性脑积水治疗中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的颅脑外伤病例,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预后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手术在外伤后2~6个月内进行。全组病例颅骨塑性满意,术后无感染、分流管堵塞、过度分流等并发症。术后意识、精神症状、神经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脑膨出、脑积水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时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同期采用腰大池-腹腔分流(LPS)联合颅骨成形术治疗去骨板减压术后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1月同期行LPS联合颅骨成形术治疗的30例去骨板减压术后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3 d复查头部CT,脑室缩小25例,无明显改善5例。术后随访1年,临床症状改善28例,无改善2例。术后过度分流3例,经多次重新调整分流阀压力后好转。术前有癫痫发作5例中,4例好转,1例无明显变化。术后无颅内感染、引流管堵塞、分流管外露、颅内出血。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后交通性脑积水,若无明显手术禁忌,同期行LPS联合颅骨成形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并发脑积水的治疗体会。方法通过对10例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进行评估筛选,采取同期同侧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结果10例患者中,在术后1个月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好转,病情持续好转;3个月后7例患者可搀扶行走,生活部分自理,其余3例生活需依靠轮椅;无1例感染,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并发脑积水患者进行早期评估,选择适应证,采取同期同侧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能持续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告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反常性脑疝2例,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于反常性脑疝的认识。方法 收集2015年6月-2020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发生2例去骨瓣减压术后后期突发反常性脑疝患者的资料。2例均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例为腰大池引流后,另1例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均出现减压皮瓣凹陷侧瞳孔散大,意识障碍加重。结果 1例经过腰穿紧急注入生理盐水40 mL,体位调整为头低脚高、头偏向颅骨缺损侧卧位,及输液扩容约4 h解除脑疝,意识状态好转;另1例分流后患者同样经体位调整,输液扩容治疗,瞳孔于处理后约10 h恢复,于恢复后第2天行颅骨修补治疗。结论 颅脑手术去骨瓣减压应早期修补,合并脑积水者修补分流一期手术为佳;过度引流及腰大池引流有反常性脑疝发生可能。出现反常性脑疝要及时正确诊断及治疗,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同期实施脑室一腹腔分流术(VPS)和颅骨修补术15例(同期组),先行VPS再行颅骨修补术28例(先VPS组),先行颅骨修补术再行VPS16例(后VPS组)。结果同期组、先VPS组和后VPS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0%、85.7%和81.3%,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VPS组术后分流管堵塞和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和7.1%)均明显低于同期组(分别为33.3%和26.7%;P〈0.05)和后VPS组(分别为18.8%和31.3%;P〈0.05)。结论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的患者建议选择先行VPS再行颅骨修补术,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积水行颅骨缺损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接受治疗的70例外伤后去骨瓣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脑室径(V)与双顶径(Bp)的比值(V/Bp值)。按Salmon外伤性脑积水分流术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Salmon疗效评估有效率为58.1%(36/62例)。8例经药物及间断性腰穿或腰大池持续引流后脑积水好转,仅行颅骨成形术;34例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成形术;2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症状无明显好转,拔除分流管后患者自动出院;16例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颅内压下降、骨窗下陷后,再次行颅骨成形术;4例行颅骨成形术后脑积水症状明显好转,V/Bp值较术前下降;6例先行颅骨成形术,术后1周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外伤后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可先行药物及间断性腰大池穿刺或腰大池持续引流,根据颅内压及脑脊液变化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同期或分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成形术,亦或仅需直接行颅骨修补术即可重新建立新的脑脊液循环平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对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脑积水及脑组织颅骨缺损疝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8例大骨瓣减压术后出现颅骨缺损、脑积水及脑组织颅骨缺损疝的患者,于术后2个月内一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治疗.观察术后及6~24个月后随访结果. 结果 术后10d复查头颅CT示脑积水消失31例,明显缓解7例;38例患者中线结构均居中,缺损区钛网修补满意,外观良好.随访6~24月,平均13月,复查头颅CT脑积水消失30例,明显好转6例,脑积水复发2例,经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脑积水消失.结论 早期一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治疗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颅骨缺损及脑组织缺损疝可取得良好效果,不增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疗效,并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恩施州民族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7月~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A组)予早期同期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15例(B组)予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2周后再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 A组24例中术后有效22例,有效率91.6%,分流感染1例,感染率4.1%;B组15例术后有效12例,有效率80%,分流感染4例,感染率26%。两组共39例患者中均无分流过度、颅内出血、脑脊液漏、切口感染、修补材料外露、硬膜下积液或血肿等并发症;35例获随访6个月至2年,无分流管阻塞、滑脱、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较分次手术的疗效显著,并可降低分流感染的发生率,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有效的、经济实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在去骨板减压术后脑积水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30例早期同时行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去骨板减压术后(60.4±15.6)d内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术后神志及神经功能改善27例(90.0%),出现分流管梗阻并腹腔感染1例(3.3%),无颅内感染病例;术后随访3~6个月,其中20例恢复良好(66.7%),6例中等残疾(20.0%),3例重度残疾(10.0%),1例死亡(3.3%)。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患者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是脑外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有10%的去骨瓣重型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我科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采用脑室-腹腔(V-P)分流同时行颅骨修补术治疗此类患者10例,其中发生硬膜外血肿3例,经及时处理后痊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是脑外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有10%的去骨瓣重型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我科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采用脑室-腹腔(V-P)分流同时行颅骨修补术治疗此类患者10例,其中发生硬膜外血肿3例,经及时处理后痊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颅骨缺损同期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将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6例,早期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B组17例,分次手术。结果术后有效率、分流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流不足、皮下积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较分次手术的疗效显著,并可降低分流感染的发生率,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有效的、经济实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是脑外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有10%的去骨瓣重型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我科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采用脑室-腹腔(V-P)分流同时行颅骨修补术治疗此类患者10例,其中发生硬膜外血肿3例,经及时处理后痊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期和同期分流修补术治疗颅脑损伤减压术后交通性脑积水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解放军第425医院2013-03—2017-03收治颅脑损伤减压术后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分期组(42例)和同期组(42例),分别采用分期和同期分流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GCS评分和GO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同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分期组(P0.05);同期组术后GCS评分和GOS评分均显著高于分期组、术前(P0.05);同时同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分期组(P0.05)。结论分期分流修补术用于颅脑损伤减压术后交通性脑积水患者治疗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临床预后;而同期分流修补术应用则能够控制临床症状,降低颅内压,促进脑室缩小,并有助于减轻伤残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伴脑膨出的颅骨缺损患者早期颅骨修补术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5例去骨瓣减压术后伴脑组织膨出患者先行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待脑组织复位后再行早期颅骨修补术。结果25例患者均早期顺利完成颅骨缺损修补术,且术后无1例出现颅高压症状。结论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术能使伴脑组织膨出的颅骨缺损患者顺利完成早期颅骨修补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后2个月内)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病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病例资料,随机分为同期组28例(早期进行一次性手术,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缺损修补术),分期组20例(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分流术术后1~3个月再以相同方法进行颅骨缺损修补)。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前后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分期组比较,同期组病例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缩短,出血减少,皮下积液发生率下降。结论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后2个月内)采用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病例,手术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离体骨瓣与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128例大骨瓣减压患者行早期颅骨修补,采用离体骨瓣与成形钛网修补颅骨,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对去骨瓣减压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早期颅骨修补使患者的意识及神经系统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并发症主要有感染,皮下积液,骨吸收。结论对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行早期颅骨修补可尽早恢复患者颅腔生理的完整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钛网修补和自体骨瓣修补各有其优缺点,皮下积液,感染为二者共有的并发症,骨吸收见于自体骨瓣修补,实际应用中应因人而异,个体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行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2-05—2013-09于我院治疗的57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处理,对照组分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处理。观察并记录2组一般情况、治疗前后神经系统评分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皮瓣游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GOS评分、GCS评分、Fugl-Meyer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上述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良好率(58.62%)明显高于对照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9,P=0.0042);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9%(2/29),对照组为35.72%(1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P0.05)。结论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行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创伤为神经外科常见病,其残伤率和病死率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首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手术救治及去骨瓣减压是缓解颅内高压及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方法。但术后脑积水、脑膨出在此类患者中较常发生,且对患者的意识、神经功能及预后有明显影响。既往的治疗方法是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 peritonealshunt,VPS)^[1],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本文旨在探讨早期联合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脑外伤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09—2013年救治脑出血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并同侧硬膜下积液15例,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再行颅骨缺损修补,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4例;年龄54~72岁,平均63岁;均为高血压脑出血行去大骨瓣术后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患者硬膜下积液均位于去骨瓣减压同侧,经多次复查呈进展状态。脑积水多为慢性交通性脑积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