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环肺静脉电隔离(CPVI)术中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和三磷酸腺苷:ATP),在检出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非肺静脉触发灶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12月色浙江邵逸夫医院心内科所有患者接受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CPVI术136例患者,其中87例消融前后分别应用ISO+ATP诱发房颤,Lasso导管置于右上肺静脉口、消融导管置于左上肺静脉中,结合冠状静冰窦导管判断房颤的触发灶,然后通过消融验证。结果87例首次接受导管消融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吏用ISO+ATP后16例证实有非肺静脉房颤触发灶。其中,消融前诱发8例房颤、1例房性心动过速(房塞)、1例频发房性早搏(房早)。2例消融前诱发的患者CPVI术后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ATa)仍存在,余8例及5例消融前未被诱发者CPVI后再次诱发时又检出非肺静脉触发灶。其中,9例为房颤(起源上腔静脉5例、冠状静脉窦内靠近口部1例、左心房后壁2例、不明1例),3例房性心动过速(均为冠状挣脉窦口起源)和1例频发房性早搏(上腔静脉起源)。14例患者在相应非肺静脉触发灶部位消融后心聿失常均终止,且不再被诱发。2例起源不明的房颤患者电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随访2年,单次手术或功率为87.5%(14/16)。结论静脉注射ISO+ATP可简单有效地检出阵发性房颤非肺静脉触发灶。 相似文献
2.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7,(4)
目的观察环肺静脉电隔离(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CPVI)基础上,行非肺静脉(non-pulmonary veins,non-PV)触发灶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的效果,探讨non-PV起源的PAF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的PAF患者108例,依据电生理检查及RFCA过程分为CPVI组和non-PV+CPVI组,分析腔内电生理以及RFCA过程的特点,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观察RFCA的成功率。结果入选的108例患者共计行RFCA125人次,14例行2次RFCA,3例行3次RFCA。依据电生理检查及RFCA过程分为CPVI组(88例),non-PV+CPVI组(20例)。术后平均随访1年,共计90例成功,累积成功率83.3%;non-PV+CPVI组18例成功,累积成功率90%;CPVI组72例成功,累积成功率81.8%。Non-PV触发灶中,上腔静脉占15例,界嵴2例,房间隔1例,左心耳1例,右心耳1例。结论 non-PV触发灶是PAF常见原因之一。在CPVI基础上行non-PV触发灶消融治疗PAF的成功率较单纯CPVI更高。 相似文献
3.
局灶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肺静脉消融治疗是近年房颤研究的一项重要突破 ,虽然目前还只是在少数中心开展 ,但进展相当迅速。特别是近一年多来 ,消融靶点和终点的改变、新型标测系统的应用以及新型消融器械的问世使其成为一个极为活跃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此进展作一综述。1 肺静脉消融的新靶点———肺静脉开口1.1 肺静脉点状消融的局限性[1] 虽然点状消融肺静脉内的异位灶或环状消融肺静脉开口部 (或近端 )均能治疗肺静脉起源的局灶性房颤 ,但在 2 0 0 0年之前绝大多数中心采用前一种方法 ,其原因可能与此前肺静脉环状消融的方法学和… 相似文献
4.
1994年Swarts报告的“类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开创了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房颤的先河。同年 ,Haissaguerre报道 3例单点消融根治局灶性房颤 (简称房颤 ) ,并提出了房颤可能与“局灶性触发”有关。 1996年 ,Haissaguene等进一步对 4 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行心房线性消融 ,发现消融后心房电活动由无序变为有序、房颤发作程度减少、出现频发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 ,且常见房早引发房颤 ,经过进一步的电生理检查后证实 ,这些房早均有其局灶性起源部位 ,其中多数位于肺静脉开口部 ,射频消融这些异位灶后房颤也随… 相似文献
5.
导管射频肺静脉口环状消融治疗局灶性心房颤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例女性患者,33岁,局灶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起源部位位于右上肺静脉(RSPV)口。第一次于RSPV内行点状消融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最早兴奋点(较体表心电图P‘波提早57ms0,即刻成功,但术后3日复全周后仍有房颤发作而行第二次手术。术中因各种方法都不能诱发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与房颤,而行RSPV口环状消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局灶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诊断和射频消融治疗。方法 :反复发作阵发性局灶性房颤患者4例 ,两次房间隔穿刺经Swartz鞘分别置入 2根标测电极于左、右上肺静脉。在房颤发作时标测 ,以诱发房颤的房性期前收缩局部电位较体表心电图P’波起点最为提前处 (spike p’≥’370ms)为消融靶点。消融终点是以消融前诱发方案不能再诱发房颤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结果 :4例均在肺静脉内标测到异位兴奋灶。距离肺静脉口 0 .5~ 1.5cm ,3例位于右上肺静脉 ,1例位于左上肺静脉。靶点处spike p’ =70~ 2 15ms ,行温控 5 0~ 5 5℃× 4 6~ 32 0s射频消融。术后随访 10~ 12个月 ,2例房颤无复发 ,2例加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房颤转复 1年后复发。术中 1例左心耳穿孔致急性心包填塞经手术修补完全康复 ,1例在消融时右上肺静脉口痉挛随访期间无症状。结论 :局灶性房颤通过射频消融房性期前收缩起源点 ,可达到根治阵发性房颤的目的 ,但手术有一定难度和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导管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进行冷冻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冷冻消融治疗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结果存Lasso标测电极指导下了.用Arctic Circler冷冻消融导管在肺静脉开口附近进i了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直至肺静脉电位消失。1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10例术中维持窦性心律,3例术中有短阵心房颤动发作,但均能自行终止。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例于冷冻消融进行中终止心房颤动,1例未能在消融治疗中终止.在消融完成后行体外直流电复律1次,成功转为窦性心律,消融成功率为93.3ck(14/15)。共对15例心房颤动患者的54根肺静脉进行了电隔离,其中36根肺静脉单用环状冷冻导管消融4次~6次即能达到肺静脉的完全电隔离.18根肺静脉用环状冷冻导管消融后,需用普通射频消融导管在环形冷冻线上补点消融后才成功隔离肺静脉。术中、术后均无急性肺静脉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10个月,11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心房颤动复发,其中4例需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维持窦性心律,4例心房颤动复发。消融后即刻选择性肺静脉造影和术后6个月核磁共振扫描检查均未发现肺静脉狭窄。结论导管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是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心房颤动(房颤 ) ,是近年来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的热点 ,我们应用普通射频消融导管 ,通过消融肺静脉口 ,对 6例局灶性房颤患者成功地实施了肺静脉与左心房之间的电隔离。一、资料与方法6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4 1~ 6 3岁 ,有阵发性房颤病史3~ 10年 ,心电图示频发“PonT”房性早搏 (房早 ) ,房早诱发短阵房颤 ,持续数分钟和数小时不等。房颤发作频繁 ,3~ 4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 ,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射频消融术。主肺动脉造影显示肺静脉解剖位置后 ,两次房间隔穿刺放置 7F 10极Lass…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肺静脉隔离足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主要策略.但是部分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房颤为非肺静脉起源.本文对非肺静脉起源阵发性房颤消融效果进行中长期随访研究.方法 入选25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其中女性62例,平均年龄(53±2)岁,行电生理检查,共发现27例(占10.5%)为非肺静脉起源(非肺静脉起源组),包括起源于上腔静脉(16例,占59.3%),左心房后壁(4例,占14.8%),界嵴(2例,占7.4%),冠状静脉窦(2例,占7.4%),卵圆窝(1例,占3.7%),左心耳(1例,占3.7%),左心房游离壁(1例,占3.7%).其余患者为肺静脉起源组.非肺静脉起源组中,所有病例的触发灶均在初次消融术中成功消融.4例(14.8%)需行2次消融术,其中3例为上腔静脉起源,1例为左心房后壁起源.肺静脉起源组52例(22.7%)需行2次消融术,6例需3次消融术.结果 非肺静脉起源组随访(40±12)个月,有25例(92.6%)无房颤复发,肺静脉起源组随访(44±12)个月,185例(80.8%)无房颤复发.结论 在房颤某些亚群的治疗中,标测并消融非肺静脉起源的触发灶非常重要.而且对于该类病人,中长期的随访证实中长期成功率较高,提示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有较好的中长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心房颤动 (房颤 )是近年来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的热点 ,但由于复发率较高以及出现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 ,对其方法学有很大争议。近来我们对 1例局灶性房颤通过射频消融左肺静脉口成功的造成肺静脉与左心房之间的电隔离 ,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患者男性 ,6 3岁 ,有阵发性心悸病史 10年 ,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 (房早 ) ,可见“P在T上”房早诱发短阵房颤 ,持续数分钟和数小时。平时房颤发作频繁 ,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此次因发作房颤入院。入院诊断 :阵发性房颤 ,冠心病、陈… 相似文献
12.
13.
经导管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治疗心房颤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冷冻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择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4例,采用北极圈冷冻消融导管冷冻消融肺静脉-70℃8min,Lasso导管标测肺静脉电位,肺静脉电位消失为消融成功。结果13根肺静脉均隔离成功,多数肺静脉3~6次即可完成隔离,平均(4.3±2.1)次,只有例4患者左肺静脉共干消融8次才成功完成隔离。消融温度近端(-85.2±-2.9)℃,远端温度(-75.4±-3.6)℃。消融时间(255±17)min,X线曝光时间(35.3±7.5)min。结论经导管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可以有效地治疗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14.
近来一些文献报告非肺静脉的异位冲动(non-PV ectopic beats)也可以诱发心房颤动(AF),这些部位大多发生在上腔静脉(SVC)、左房自由壁(LPFW)、右房的界嵴(CT)、冠状窦口(CSO)、和房间隔(IAS)等部位,但非肺静脉区域(non-PVarea)发生的阵发性AF(PAF)的病例少,电隔离的疗效及预后尚不肯定,相关文献报告甚少.我们在对PAF进行射频消融过程中,经历了1例异位冲动起源于CSO的PAF,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起源于肺静脉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环状电极 (Lasso电极 )标测指导起源于肺静脉的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与结果 2 0 0 1年 5~ 12月 ,12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 ,男 8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47 8± 14 9)岁 ,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在Lasso电极指导下标测肺静脉 ,以确定诱发房颤的房性早搏起源处。确定房性早搏的消融靶点后 ,在有房性早搏或冠状窦远端起搏或右心耳起搏下寻找优势肺静脉电位 (PVP)放电消融 ,或肺静脉口环状消融。消融终点设定为 :①肺静脉电位振幅明显减低或消失 ;②肺静脉自律性电位与心房电活动无关 ;③诱发房颤的房早消失。结果成功隔离 2 6条肺静脉 ;其中左上肺静脉 12条 ,右上肺静脉 8条 ,左下肺静脉 5条 ,右下肺静脉1条。有 2例仅消融 1条肺静脉 ,均为左上肺静脉 ;8例消融2条肺静脉 ,消融 3条与 4条肺静脉者各 1例。术程 (196 4±6 5 8)min ,X线曝光时间 (5 2 0± 14 4 )min。术后随访 2~ 8个月 ,有 1例频发房早发生 ,经口服胺碘酮后房早消失 ;4例有房颤短阵发作 ,其中 3例接受口服药物 (2例服用胺碘酮 ,1例服用索他洛尔 ) ,1例植入有抗房颤程序的DDDR起搏器 ,能够有效抑制房颤发作。术中选择性肺静脉造影发现 6例有轻度肺静脉狭窄 ,其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目前正处于一个转折时期。其突出标志有两个:其一,几乎所有国际领先心电生理中心报道的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成功率均已达90%左右,并且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降至2%以下;其二,全球范围内已形成了一场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热潮。根据新近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的结果,2002年全球范围内仅181家心电生理中心就完成了5050例的房颤导管消融术。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9,(4)
目的评价采用STSF导管进行肺静脉隔离(PVI)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纳入48例行PVI的药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STSF消融导管的24例为STSF组,同期使用普通压力导管(CF导管)的24例患者作为CF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即刻肺静脉-心房电隔离成功率、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消融时间、术中盐水灌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亚组分析评估两组合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的术中灌注量、术中急性心衰、使用利尿剂情况。结果两组即刻成功率与窦性心律维持率无差异。与CF组比较,STSF组手术及消融时间有明显缩短的趋势,但未达统计学意义。与CF组比较,STSF组X线透视时间明显缩短[(7.8±3.1)min vs (11.2±6.3)min;P=0.02];灌注量更低[356(340,364)ml vs 700(620,772)ml;P=0.00]。两组均未发生并发症。CF组房颤合并心衰的患者10例中有2例术中发生心功能恶化,5例术后需要静脉使用利尿剂缓解症状,而STSF组6例心衰患者仅有1例术后需要静脉使用利尿剂,术中无急性心功能恶化发生。结论应用STSF导管进行PVI治疗安全、有效。术中流体负担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9.
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治疗心房颤动的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对心房颤动 (房颤 )机制的突破性认识在于发现大多数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是由某一局灶的异位激动所触发 ,局灶异位激动可以来自上腔静脉、终末嵴、冠状静脉窦、Marshall静脉 (或韧带 )、房间隔或左房后壁 ,但 80 %~ 95 %以上的异位激动在肺静脉内这一观点已获公认 ,因此有人将这种房颤称之为肺静脉触发性房颤 (pulmonaryveintriggeringatrialfi brillation)。 1998年以来 ,尤其是 2 0 0 2年以来 ,国内外有关资料均显示 ,针对触发病灶的肺静脉消融 ,可以使 6 0 %~ 80 %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1 3 ] 。在消融肺静脉治疗房… 相似文献
20.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心房颤动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报道19例局灶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结果,其中药物治疗无效且发作频繁(>1次/日)的阵发性房颤17例、慢性房颤2例。17例患者尚同时合并有频发房性早搏(简称房早)(动态心电图显示>700个/日)。同步记录高位有房、冠状静脉窦及左、右上肺静脉电图。根据房早或房颤开始发作时的心房激动顺序确定异位兴奋灶部位,以局部双极电图较体表心电图P'波起点最提前处为消融靶点。成功标准为消融后6Omin内房早/房颤消失及随访期内可以无须药物而维持窦性心律。结果:92.6%(25/27)的异位兴奋灶位于肺静脉,其中尤以双上肺静脉居多(21/25)。随访2.4±3.7个月后有13例患者(68.4%)达上述成功标准,其房早数目由术前的3720±2741个/日降至216±139个/日,除1例发生心房穿孔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房颤效果较好,可以作为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