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脊柱化脓性骨髓炎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微创治疗1例的护理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男,61岁。因反复腰痛1 a伴高热4个月加重3 d入院。10 a前曾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长期服用醋酸泼尼松40 mg/d。腰痛病史1 a,对症治疗,效果欠佳,4个月前受凉后出现高热40℃,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腰椎MRI检查,确诊为菌血症、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经头孢吡肟、去甲万古霉素、大扶康联合治疗,体温控制效果欠佳。入我院时查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移植物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脊柱移植物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腰腹疼痛伴发热入院。曾于外院行超声、CT、实验室检查,按肠梗阻予胃肠减压、抗感染等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入我院急诊科后完善病原学、MR检查,结合既往腰椎金属支架固定术史,修正诊断为腰大肌脓(血)肿,考虑脊柱移植物感染所致。予局部穿刺置管引流,针对血培养、药敏试验结果予抗感染、补液、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缓解,家属要求回当地治疗。1个月后随访,当地医院确诊为腰椎金属支架固定术后移植物感染。予手术移除移植物并结合病原学检测结果予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结论移植物感染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提示对于有原因不明的全身感染症状、有移植物手术史的患者,在排除其他常见感染病因后,应考虑移植物感染的可能,宜完善相关检查,尽早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脊柱结核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外院误诊的老年腰椎结核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腰痛在外院就诊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腰4~腰5椎体陈旧性压缩性骨折,于全麻下行腰4~腰5椎体成形术,术后腰痛症状未缓解,并出现右下肢神经刺激症状,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腰4~腰5结核,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腰椎结核,予对症支持处理,6个月后复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论老年脊柱结核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重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选择恰当影像学检查方法,拓宽诊断思路,可减少老年脊柱结核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柱原发性化脓性感染的误诊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并误诊的脊柱原发性化脓性感染1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变位于胸椎2例,腰椎9例;均在院外误诊,误诊为胸(腰)椎结核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例,腰椎转移瘤1例。入我院初4例误诊为胸(腰)椎结核。本组5例保守治疗成功;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经腹膜后入路切开病灶清除术,4例行一期腰椎后路椎弓根系统固定、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术。随访10~24月,平均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脊柱原发性化脓性感染容易误诊,MRI检查可提供较多鉴别诊断信息,及时行腰椎穿刺活检是尽早明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脊柱原发性化脓性感染的误诊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我院收治并误诊的脊柱原发性化脓性感染1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变位于胸椎2例,腰椎9例;均在院外误诊,误诊为胸(腰)椎结核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例,腰椎转移瘤1例.入我院初4例误诊为胸(腰)椎结核.本组5例保守治疗成功;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经腹膜后入路切开病灶清除术,4例行一期腰椎后路椎弓根系统固定、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术.随访10 ~24月,平均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脊柱原发性化脓性感染容易误诊,MRI检查可提供较多鉴别诊断信息,及时行腰椎穿刺活检是尽早明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患者王某某,女,56岁,吉林省磐石市人,因"腰痛伴右下肢疼痛麻木半年加重两月余"于2012年5月28日入本院脊柱外科。患者自诉约半年前出现腰部疼痛并逐渐开始出现右下肢疼痛,自行对症保守治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近两个月来患者症状逐渐加重,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腰椎MRI示"腰椎椎管内占位",未给予特殊治疗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7.
游泽莉  陈德才 《华西医学》2011,(7):1119-1119
1病例介绍 患者女,80岁.因"腰背疼痛1年,加重1个月"入院.1年前患者因腰痛于当地医院行骨密度检查示"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X线片提示多发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术后疼痛完全缓解,生活自理.出院后患者间断予补钙及阿仑膦酸钠抗骨质疏松治疗.1个月前病情复发加重,腰痛明显,卧床不起.外院行X线片仍提示多发椎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APHO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其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1例误诊的SAPHO综合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前胸壁及胸背部疼痛3个月,加重半个月入院。病程中多次就诊外院,经多部位CT、MRI检查诊断为骨髓炎、骨肿瘤,予药物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入我院后经查体、实验室检查、胸部CT、骶髂关节CT、腰椎CT、腰椎MRI及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扫描,并经皮肤科和风湿科会诊,诊断为SAPHO综合征。予艾瑞昔布、骨肽注射液及唑来膦酸注射剂治疗,患者关节及胸腰部症状好转后出院。随访3个月,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 SAPHO综合征临床少见,若无典型皮损改变,极易误诊误治。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熟悉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掌握其诊断标准,对可疑患者尽早完善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扫描,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2例曾误诊的IP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老年女性因咳嗽、咳痰5年,伴气促1年,加重12 d,咯血3 d入院。曾多次在外院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及肺部感染等,入我院后经相关检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部感染,予相应治疗1周病情无好转。1例因乏力伴胸闷、呼吸困难1个月,发热、头痛4 d入院。当地医院考虑肺部感染合并缺铁性贫血,予相应治疗症状稍缓解。入我院后经相关检查诊断I型呼吸衰竭、肺孢子菌肺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1周效果一般。2例均行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找到大量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同时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继发性肺出血,确诊为成人IPH,分别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及输红细胞悬液等对症处理后病情好转。结论临床上对于双肺浸润性病变合并贫血患者,无论有无咯血表现,均需警惕IPH,完善支气管镜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罗秋艳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2):121-123
目的:探讨重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本例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做出护理诊断,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3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感染得到控制,创面基本愈合,血糖、血压稳定。结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合并2型糖尿病以切口不愈合、反复化脓、感染难以控制、骨内双腔形成特征,有效的切口护理、积极控制血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告 男,13岁.因烦渴、多饮、多尿2个月于2003-10-06入院.2个月前军训后出现烦渴、多饮、多尿,每日尿量7 000~10 000 L. 门诊查尿比重1.005,拟尿崩症收入院.9 a前不明原因出现颈部多个淋巴结肿大,后自行消退,诊断不祥.1 a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右肩胛骨痛,X线诊断为慢性骨髓炎,抗感染治疗效果差,予手术清除及抗感染治疗后才逐渐好转,清除物病理活检提示慢性骨髓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妊娠期脊柱结核的认识及诊断、治疗水平。【方法】报告1例以妊娠期腰腿痛为临床表现的脊柱结核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26岁。因腰骶部疼痛8个月加重伴右下肢疼痛5个月入住本院。患者于孕后约2个月始出现腰骶部疼痛,因担心X线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未行影像学检查及相应治疗,逐渐出现行走困难。足月剖腹产腰痛及右下肢疼痛无缓解,行影像学检查考虑腰椎结核,予以抗结核治疗两周后,于产褥期后行腰椎病灶清除+腰椎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并继续抗结核治疗,术后患者疼痛逐渐缓解。通过PubMed数据库以“妊娠期”和“影像学检查”为主题词检索到关于妊娠期可行MRI检查的报告。【结论】妊娠期腰腿痛可根据病情行MRI检查,以避免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母体和胎儿的健康。如考虑脊柱结核,妊娠时间在3个月内可根据情况考虑终止妊娠。若大于3个月,应选择适当的抗结核治疗并维持妊娠,一般在妊娠34~36周可考虑行剖宫产术,并根据病情可考虑是否同时行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脊柱矫正技术治疗慢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原理,以便于临床选择。方法对194例慢性下腰痛患者,这些患者均通过其他方法治疗慢性下腰痛至少2年,疗效不满意或复发;放射学检查提示有骨质增生,椎间盘变性(假性椎体滑移)位于L4~5,L5~S1或以上两个间隙,但无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其中179例应用美国脊柱矫正治疗,15例腰椎手术植骨融合治疗。治疗方法:单纯腰椎脊柱矫正(61例);腰椎脊柱矫正同时行腰椎牵引治疗(58例);脊椎矫正并予以消炎止痛等治疗(6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予以随访,随访0.5~2.0年,进行疼痛、功能的评估,并将脊柱矫正治疗与腰椎手术植骨融合术疗效及并发症的比较。所有的治疗方法均能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优117例(61%),良54例(28%),一般22例(11%),差0例。结论美国矫正治疗慢性下腰痛能有效的减轻疼痛,提高功能,是治疗慢性下腰痛的疗效确切的方法,对于严重慢性下腰痛需手术治疗植骨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收治并误行代谢手术的LADA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多饮、多尿3.5年,胃转流术后恶心、食欲缺乏、消瘦2年余,视物模糊及足趾麻木3个月就诊。病初在未明确病情的情况下予降糖治疗,后行胃转流术逐渐出现恶心、食欲缺乏、消瘦,入我院后完善胰岛细胞抗体(ICA)、馒头餐试验、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及胃镜等检查,诊断为LADA、胃转流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空肠溃疡、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及营养不良,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4个月后电话随访诉症状好转。结论糖尿病患者行代谢手术治疗逐渐增多,术前明确诊断尤为重要,临床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关注术后营养代谢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布鲁菌病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2例误诊为脊柱结核的布鲁菌病性脊柱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率为30%,平均误诊时间(7.86±2.30)d,误诊为胸椎结核5例,腰椎结核、颈椎结核各3例,颈腰椎结核1例。结合MRI、结核菌素试验、布鲁菌凝集试验等检查均确诊为布鲁菌病性脊柱炎,8例予抗布鲁菌、抗感染等治疗,4例予手术及对症治疗,后病情均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2年,均预后良好,病情未复发。结论临床遇及有腰背痛、发热等临床表现且抗结核治疗无效的患者,要考虑到布鲁菌病性脊柱炎的可能,尽早行相关检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术后骨转移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收治的脑星形细胞瘤术后骨转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例因脑星形细胞瘤术后11月余,瘫痪2周入院.2个月前始出现全脊柱烧灼样疼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查血白细胞略升高,全身骨放射性核素扫描示第2腰椎局部骨代谢降低,左右骶髂部放射性分布不对称;CT检查示脑右额叶区呈术后改变,第2腰椎处及骶髂处骨质未见明显异常,予抗感染治疗后出院.后因尿、便失禁再次入院,经CT明确诊断为全身广泛骨转移并肺部感染,治疗无效,死亡.结论:脑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及复发率均较高,预后差.该肿瘤颅外转移少、脊柱转移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过分依赖医技检查是本例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加强对肺放线菌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肺放线菌病1例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咳嗽伴咳痰半月余,外院诊断为肺部感染,予抗感染治疗症状好转,但停药后复发。此后2个月内两次入我院,血常规及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提示肺癌可能,应患者及家属要求行手术探查明确病灶性质,经病理检查诊断:肺放线菌病。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抗感染,随诊半年无复发。结论肺放线菌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极易误诊,积极多次行支气管镜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在干骺端骨髓炎伴化脓性膝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15例化脓性膝关节炎伴胫骨近端或股骨远端干骺端骨髓炎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关节腔清理术,同时予干骺端病灶清创,关节内引流、置管并术后持续冲洗治疗.结果 术后2~6 d患者体温正常,平均4 d;随访6~24个月,CR复查骨髓炎病灶消失,Lysholm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定为(85.2±10.9)分.结论 关节镜技术治疗干骺端骨髓炎伴化脓性膝关节炎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盘源性腰痛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例以左臀部、左大腿后侧疼痛10个月入院,1例以右臀部及下肢疼痛1年余入院。外院均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相关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转我院后经腰椎MRI检查提示腰椎退行性变和(或)腰椎间盘突出,结合症状体征、发病特点及疼痛部位与突出间盘神经根定位不符,确诊为盘源性腰痛。经腰椎等离子射频和(或)针灸及椎旁神经阻滞后痊愈。结论对于慢性腰痛患者应该考虑盘源性腰痛的可能,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注意辨别不典型症状、体征,及时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可一定程度减少临床误漏诊。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 病例1,男性,38岁,因胸背腰痛伴双下肢麻木活动不便2个月,加重6d就诊。曾作胸部X线照片检查提示无阳性X线征、腰椎X线照片检查提示:“腰椎肥大”;外院以“腰椎肥大”、“坐骨神经痛”治疗,症状未能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