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肌球蛋白重链基因Arg719Gln突变与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调查中国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基因突变情况,评估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特点与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对5个独立的肥厚型心肌病家系进行β-MHC基因突变扫描,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β-MHC基因3-27及40号外显子,通过单链构像多态性及测序检测突变,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其他家系成员。结果:发现一家系先证第19号外显子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单链构象多态性异常,测序分析表明该患β-MHC基因第719密码子位置发生G→A转换,使精氨酸(Arg)变为谷氨酰胺(Gln)。该患临床表现胸痛,心悸及反复发作晕厥,超声示室间隔轻度不对称肥厚和左房扩大,母亲及姐姐皆有相似临床症状且都已于38岁猝死。此外,在其他4个家系中还发现了位于β-MHC基因上的ACT63ACC,TTT244TTC多态位点,但与疾病无明显相关。结论:β-MHC基因Arg719Gln错义突变位于肌球蛋白重链的头杆结合部,该部位系肌球蛋白的重要功能区。该突变表型症状重,发病早,预后差,并与心房扩大和心房纤颤相关,提示该突变是致肥厚型心肌病的恶性突变,另一方面,研究表明同一突变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结合其他4个家系均未发现错义突变的结果,支持肥厚型心肌病的异质性遗传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对5个肥厚型心肌病家系的先证者进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阳性结果患者进行家系调查,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型。结果在1个家系中发现Arg723Gly杂合突变,而正常对照组同一位置未见异常,此为我国患者中首次发现Arg723Gly突变。结论β-肌球蛋白重链可能是我国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常见致病基因之一。Arg723Gly所致肥厚型心肌病外显率高、临床症状出现较早、进展较快、易发生心力衰竭、预后较差,心脏室、房扩大也较常见,是一种恶性突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对4个肥厚型心肌病家系的先证者以及90名健康人进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阳性结果患者进行家系调查,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型。结果在1个家系中发现Arg694Leu杂合突变,而正常对照组同一位置未见异常,此为我国患者中首次发现Arg694Leu突变。结论β-肌球蛋白重链可能是我国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常见致病基因之一和主要致病基因之一。Arg694Leu所致肥厚型心肌病外显率较高,临床症状出现较晚,进展慢,预后较好,猝死及心腔扩大少见,是一相对良性突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携带心脏肌钙蛋白I基因(TNNI3)Arg145Gln错义突变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对529例非亲缘关系的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307例正常对照进行panel二代测序,检测肌小节基因TNNI3、MYH7、MYBPC3、TNNT2、MYL2、MYL3、TPM1和ACTC1,发现的突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对携带TNNI3基因Arg145Gln突变的先证者进行家系筛查,完善临床评估,进行基因型及临床表型分析。结果在529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共2例携带TNNI3基因Arg145Gln错义突变,均为男性,青年发病,室间隔厚度均大于25mm。其中1例病史20年,于37岁就诊时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阵发房颤/房扑,NYHA心功能III级,随访于41岁猝死;另1例于32岁发病半年后就诊,同时携带MYH7基因Ala426Thr突变,临床表型较轻,随访8年后出现流出道梗阻征象,其5名携带TNNI3基因Arg145Gln突变和(或)MYH7基因Ala426Thr突变的家系成员均无心肌肥厚。在307例正常对照中未检测到上述突变。结论 TNNI3基因Arg145Gln突变所致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型存在差异,但仍可导致心血管恶性结局,在自然病程早期进行诊断、启动规范诊疗及随访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中国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基因突变情况,评估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特点与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对5个独立的肥厚型心肌病家系进行βMI-IC基因突变扫描,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β-MHC基因3~27及40号外显子,通过单链构像多态性及测序检测突变,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其他家系成员.结果发现一家系先证者第19号外显子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单链构象多态性异常,测序分析表明该患者β-MHC基因第719密码子位置发生G→A转换,使精氨酸(Arg)变为谷氨酰胺(Gln).该患者临床表现胸痛、心悸及反复发作晕厥,超声示室间隔轻度不对称肥厚和左房扩大,母亲及姐姐皆有相似临床症状且都已于38岁猝死.此外,在其他4个家系中还发现了位于β-MHC基因上的ACT63ACC、TTT244TIC多态位点,但与疾病无明显相关.结论β-MHC基因Arg719Gln错义突变位于肌球蛋白重链的头杆结合部,该部位系肌球蛋白的重要功能区.该突变表型症状重,发病早,预后差,并与心房扩大和心房纤颤相关,提示该突变是致肥厚型心肌病的恶性突变.另一方面,研究表明同一突变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结合其他4个家系均未发现错义突变的结果,支持肥厚型心肌病的异质性遗传特点.  相似文献   

6.
7.
目的:MYBPC3基因突变是肥厚性心肌病(HCM)的常见原因,本研究对导致HCM的一种新型的MYBPC3基因突变进行研究。方法:纳入了1例HCM患者及其家系中的8个亲属,同时纳入13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HCM患者家系及对照组成员进行基因测序,同时对HCM患者家系进行谱系分析、临床评估和基因分型。结果:在患者家系中,患者母亲及外祖父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基因测序发现患者及该2名亲属均存在MYBPC3基因p.Ile852Val杂合突变,其余5名亲属及健康对照组均无此突变。患者及其母亲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但表现并不相同,外祖父长期卧床,症状较重,有严重胸闷气喘,在研究过程中猝死。结论:MYBPC3基因p.Ile852Val杂合突变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该突变为一种新型的导致HCM的基因突变,且携带该突变的HCM患者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鉴定一个肥厚型心肌病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根据肥厚型心肌病(HCM)已知的13个致病基因,每个基因选取3个微卫星(Marker)标记对该家系进行筛查分析,对不能排除的基因采取PCR一直接测序技术进行鉴定。结果13个候选基因中仅CRP3不能被排除,测序未发现该基因外显子有任何突变。结论已知的13个肥厚型心肌病致病基因不是该汉族家系的致病基因,该HCM家系很可能由一新的致病基因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对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对8个肥厚型心肌病家系的先证者进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阳性结果患者进行家系调查,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型特点。结果在1个家系中发现Val606Met杂合突变,而正常对照组同一位置未见异常。结论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可能是我国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常见致病基因之一。Val606Met错义突变位于肌球蛋白重链的肌动蛋白结合位点,该部位系肌球蛋白的重要功能区,其临床表型的异质性,提示多因素参与了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携带MYH7基因Arg453Cys突变及TNNT2基因Arg102Trp突变的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患者的临床表型及预后特点。方法 在接受过全外显子组测序的986例HCM患者中,分析携带上述两个突变的HCM患者的临床表型特点,并通过随访分析预后。结果 在986例HCM患者中发现6例(0.6%)患者携带MYH7基因Arg453Cys突变,患者平均诊断年龄为(24.3±7.5)岁,发病年龄较小;随访过程中5例出现病情进展,其中2例出现心血管死亡。986例HCM患者中发现3例(0.3%)患者携带TNNT2基因Arg102Trp突变,均表现为轻度肥厚,平均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maximum wall thickness, LVMWT)为(17.33±2.05) mm;2例出现病情恶化,1例因心力衰竭死亡。结论 MYH7基因Arg453Cys突变和TNNT2基因Arg102Trp突变在我国HCM患者中相对常见,虽然携带突变的患者临床表型异质性较大,但发生心血管死亡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1.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易感基因的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肥厚型心肌病可能的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定位分析。方法应用PCR/SSO方法,分析4个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家系的亲代和子1代HLADQA1DQB1单倍型,以Lods法分析未知的易感基因或致病基因与HLADQ基因的连锁情况。结果发现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与HLADQA1与DQB1单体型之间存在连锁,其图距为零分摩,提示易感基因与HLADQA1与DQB1之间距离很近。结论根据家系分析结果,初步认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除βMHC突变之外,可能还存在一个易感基因,它位于HLADQA1与DQB1之间。  相似文献   

12.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调查徐军,马文珠,王敬良,杜福昌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以室间隔和左室肥厚为特征的原发性心肌疾病,该病存在家族性聚集倾向,但家族性与散发性HCM的发病比例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初步了解国内家族性HCM的发病情况,并对其遗传特点进行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国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相关致病基因,揭示致病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在60例门诊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中进行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基因突变扫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功能区外显子基因片断,测序检测突变,对阳性结果者进行家系调查,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其他家系成员。结果:在一患者及其家系中发现位于β-MHC基因第18号外显子的663密码子位置发生C→T转换,使精氨酸变为半胱氨酸,该突变以前未见报道,在另两个患者及其家系中同样在663密码子位置发生C→A转换,使精氨酸变为组氨酸,3个家系基因型类似但临床表型不同。前者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外显率100%,而后者临床表现则相对轻微,呈不完全外显,另外57例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未发现异常。结论:β-MHC同一位置基因突变表现为不同的临床表型,提示即使是在同一种族(中国人群)中肥厚型心肌病亦存在异质性遗传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国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利用目标区域重测序技术,对一个中国肥厚型心肌病家系先证者的64个与遗传性心肌病相关的基因进行筛查。Sanger测序验证可疑突变位点并筛查家系成员8例和正常个体100例,同时分析家系突变携带者4例的临床表型特点。结果本家系中包括先证者在内的4例存活家系成员携带MYBPC3基因c.1377del C突变,在100例正常对照中未发现此突变。携带者中有2例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均表现为室间隔肥厚,另外2例为无症状携带者,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均未见异常。家系中有3例猝死,4例有晕厥史,3例发病年龄小于40岁,2例在40岁后发病。结论基因检测在肥厚型心肌病鉴别诊断和家系筛查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编码心脏肌钙蛋白T的TNNT2基因是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的主要致病基因之一,其Arg92Trp变异是HCM的常见致病突变,但是目前尚未有TNNT2突变的基因敲入小鼠模型.本研究的目的 是通过建立基因敲入小鼠模型,研究Arg92Trp突变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遗传病因学提供一个新的、需进一步研究的候选致病基因。方法收集2018年8月就诊于本院的1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其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然后对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先证者的外周血样本进行基因二代测序及分析,筛选出三个候选致病基因:LAMA2、TTN和OBSCN,最后对家系中12例成员进行候选致病基因的Sanger测序验证及遗传传递分析。结果 OBSCN基因编码的第6 721位苯丙氨酸突变为亮氨酸的杂合突变可能是该家族潜在致病病因,该突变位点可能损害该基因的功能。结论 OBSCN基因可能是这个家系的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7.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以左心室和(或)右心室及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其临床表现变异较大,从无症状到黑朦、晕厥、心绞痛到严重心衰以至猝死,猝死常发生于年轻患者,可为其首发症状.该病有50%以上发病呈家族聚集性,故称之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  相似文献   

18.
家族性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3例报告德州市市立医院(253012)李世军例1:男,66岁。阵发性胸闷气短40年,加重2年。经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例2:女,24岁,系例1的长女。健康查体时发现心脏扩大,心脏听诊有杂音。心电图及...  相似文献   

19.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MYBPC3基因突变筛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关系。方法:对6个家系先证者行肌球连接蛋白-C基因(MYBPC3)筛查,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MYBPC3基因13、15-16、26、及27号功能区外显子片断,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对阳性结果者家系中其他成员及健康对照组同一位置筛查,分析患者基因型及临床表型特点。结果:在2个家系中,同时发现MYBPC3基因Val896Met杂合突变,而健康对照组同一位置未见异常,2家系中共6人携带此突变,其中发病5例;该突变可能为我国汉人FHCM家系中首次发现。结论:MYBPC3是我国汉族FHCM患者的常见致病基因;MYBPC3基因Val896Met突变所致肥厚型心肌病外显率高、临床症状出现较晚、进展缓慢、出现明显年龄依赖性特点,为一种良性突变。  相似文献   

20.
肥厚型心肌病 (HCM )是以左心室和 (或 )右心室及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其临床表现变异较大 ,从无症状到黑朦、晕厥、心绞痛到严重心衰以至猝死 ,猝死常发生于年轻患者 ,可为其首发症状。该病有 5 0 %以上发病呈家族聚集性 ,故称之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 (FHC)。传统的诊断方法只能在心肌出现不可逆病理改变之后才能做出诊断 ,且不能预测猝死发生的危险性 ,因此若能在此前对预后做出判断 ,并对高危患者进行干预 ,意义十分重大 ,基因突变的研究使这成为可能。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FHC是一种基因多态性疾病 ,编码肌小节蛋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