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李玲 《中国公共卫生》2013,29(5):694-696
目的 探讨苯并芘(BaP)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细胞)周期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BaP染毒16HBE细胞后,检测细胞增殖率,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NA损伤相关基因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和p53改变.结果 BaP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功能;BaP染毒后细胞S期延长,0、5、10、20、40、80μmol/L剂量组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18.25%、39.59%、40.96%、41.89%、42.82%、43.16%;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均显示BaP作用后ATM和p53蛋白表达增加,当BaP作用剂量达到40 μmol/L时,ATM基因相对表达量为(3.0±0.21)、p5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3.2±0.1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BaP能明显延长16HBE细胞的S期,而ATM和P53基因在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s-LR,MC-LR)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6HBE细胞分别暴露于终浓度为0(对照)、1、10、20、30、40μg/ml的MC-LR溶液24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将16HBE细胞分别暴露于终浓度为0(对照)、2.5、5、10μg/ml的MC-LR溶液培养24、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c)、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前凋亡蛋白(Bax)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MC-LR染毒组16HBE细胞的存活率较低,凋亡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MC-LR染毒浓度的升高,16HBE细胞的存活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凋亡率呈上升趋势;随着MC-LR染毒时间的延长,16HBE细胞的凋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当暴露时间一定时,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MC-LR染毒组16HBE细胞Bax和Cyt-c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下降(除外2.5μg/ml MC-LR染毒24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MC-LR染毒浓度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16HBE细胞Bax和Cyt-c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MC-LR能诱导16HBE细胞发生凋亡,并引起Cyt-c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抗氧化维生素C(Vitamin C,Vit C)和维生素E(Vitamin E,Vit E)对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抑制内皮细胞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HSP70)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对照组不染毒,染毒组以不同浓度BaP(0、0.1、0.5、1、5、10μmol/L)染毒24h,VitE和VitC预处理组以100μg/ml的VitE和VitC预处理6h后,再以不同浓度BaP(0、0.1、0.5、1、5、10μmol/L)染毒24h,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HSP70表达的改变。[结果]BaP抑制了内皮细胞HSP70的表达;VitE和VitC预处理组内皮细胞HSP70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结论]VitE和VitC具有抵抗BaP抑制内皮细胞HSP70表达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在苯并芘(Benzo[a]pyrene,BaP)诱导细胞恶性转化中,聚-ADP-核糖水解酶(PARG)缺失对组蛋白表达所起的作用,为BaP所致肺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BaP诱导的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细胞)和同样处理的PARG基因缺失细胞(shPARG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40μmol/L BaP处理24 h后,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对比观察2种细胞恶性转化前后染色质结构的变化,再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BaP诱导的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后组蛋白表达水平的情况。结果经BaP染毒后,16HBE细胞内染色质结构出现转变,细胞核异常,常染色质减少、异染色质增多,而shPARG细胞内的上述变化表现不明显;16HBE细胞还出现了组蛋白H2A和H1表达水平降低、H2B表达水平升高、H3和H4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的现象,shPARG细胞内上述4种组蛋白的表达则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受BaP作用的细胞会出现染色质结构改变和组蛋白表达水平异常的现象,而PARG缺失可对抗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石英粉尘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表达白介素17A(IL-17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0、12.5、25、50、100μg/ml石英粉尘染毒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24、48 h,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以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内CTGF mRNA相对表达水平;用CTGF siRNA干扰16HBE细胞12 h后,加入0、25、50μg/ml石英粉尘染毒48 h,并设同样剂量石英粉尘染毒的16HBE细胞为对照组,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7A的含量。结果与24 h染尘组比较,石英粉尘染毒16HBE细胞48 h后细胞毒性作用更明显,其细胞存活率随石英粉尘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P0.05);同时细胞内CTGF 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细胞分泌IL-17A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呈剂量-效应关系,50μg/ml染毒组细胞内表达CTGF mRNA和分泌IL-17A的水平达到最高;与同样剂量石英粉尘染毒的16HBE细胞相比,25、50μg/ml石英粉尘诱导CTGF siRNA干扰组细胞分泌IL-17A的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CTGF可显著降低石英粉尘诱导16HBE细胞表达IL-17A的水平,提示CTGF可能参与调节石英粉尘致肺部炎性及纤维化的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气PM2.5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内钙稳态的影响。方法以50、100μg/ml大气PM2.5对16HBE细胞进行染毒,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并用终浓度为100μg/ml的钙离子拮抗剂肝素钠进行干预,即设生理盐水对照组、50μg/ml PM2.5组、100μg/ml PM2.5组、肝素钠组、50μg/ml PM2.5+肝素钠组、100μg/ml PM2.5+肝素钠组,分别染毒3、6、24 h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荧光强度。结果 100μg/ml PM2.5染毒16HBE 3 h后,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和50μg/ml PM2.5组;当加入胞内游离钙离子拮抗剂肝素钠后,100μg/ml PM2.5+肝素钠组钙离子荧光强度低于100μg/ml PM2.5组。100μg/ml PM2.5染毒16HBE 6 h后,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PM2.5染毒16HBE 24 h后,50μg/ml PM2.5组、100μg/ml PM2.5组、50μg/ml PM2.5+肝素钠组、100μg/ml PM2.5+肝素钠组的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均高于对照组,且100μg/ml PM2.5组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高于50μg/ml PM2.5组。50、100μg/ml PM2.5染毒组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钙离子荧光强度升高,染毒6、24 h后的钙离子荧光强度均高于染毒3 h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气PM2.5可能刺激16HBE细胞释放胞内钙库,导致胞内游离钙离子荧光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p73在苯并(a)芘[B(a)P]致人肺纤维细胞株MRC-5和人肺腺癌细胞株H1299(p53-null)周期阻滞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0(溶剂对照)、8、16、32、64和128 μmol/L的B(a)P分别处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RC-5和H1299细胞24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两种细胞系的生长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细胞百分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p53,p73,p21和Gadd45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8、16、32、64μmol/L B(a)P染毒组MRC-5细胞和H1299细胞的增殖活性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6μmol/L B(a)P染毒组MRC-5细胞和32 μmol/LB(a)P染毒组H1299细胞的增殖活性达到峰值,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40%和30%.与溶剂对照组比较,8、16、32、64和128μmol/L的B(a)P染毒组MRC-5细胞的p53.p73和p2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细胞阻滞在G1期.与溶剂对照组比较,8 μmol/L的B(a)P染毒组H1299细胞p73和p21基因mRNA表达的表达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阻滞在G1期;但各处理组Gadd45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定浓度B(a)P可通过p53介导引起MRC-5细胞周期G1期阻滞,而对于p53缺失的H1299细胞,其细胞周期G1期阻滞可能依赖于p73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乙酸铅、氯化镉单独或联合染毒对小鼠睾丸支持细胞(15P-1细胞)乳酸(L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P-1细胞分设对照(空白培养基)组和乙酸铅(0.05~160μmol/L)单独染毒组、氯化镉(0.05~160μmol/L)单独染毒组,染毒24 h后,测定细胞存活率。后续实验分别设对照(空白培养基)组和乙酸铅(1~60μmol/L)单独染毒组、氯化镉(0.5~30μmol/L)单独染毒组及乙酸铅(1、10、20μmol/L)+氯化镉(0.5、5、10μmol/L)联合染毒组,染毒24 h后,测定细胞内葡萄糖摄取量、乳酸脱氢酶(LDH)活力以及细胞内、外LD浓度和p H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5~160μmol/L乙酸铅和2.5~160μmol/L氯化镉分别单独染毒组15P-1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0.5~10μmol/L氯化镉染毒15P-1细胞内的葡萄糖摄取量较高(P0.05)。与相同浓度乙酸铅+氯化镉染毒组比较,仅0.5μmol/L氯化镉单独染毒组细胞内葡萄糖摄取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1、10μmol/L乙酸铅染毒、各浓度氯化镉染毒及10μmol/L乙酸铅+5μmol/L氯化镉染毒组15P-1细胞内的LD浓度较高,而20~60μmol/L乙酸铅染毒及20μmol/L乙酸铅+10μmol/L氯化镉染毒组15P-1细胞内的LD浓度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1~30μmol/L乙酸铅染毒及15、30μmol/L氯化镉染毒15P-1细胞外的LD浓度均较低,而0.5、5μmol/L氯化镉染毒及1μmol/L乙酸铅+0.5μmol/L氯化镉染毒组15P-1细胞外的LD浓度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10~60μmol/L乙酸铅染毒及5~15μmol/L氯化镉染毒15P-1细胞内的p H值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20~60μmol/L乙酸铅染毒及各浓度氯化镉染毒15P-1细胞外的p H值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乙酸铅+氯化镉染毒组15P-1细胞内、外的p H值均较高(P0.05)。与相同浓度乙酸铅+氯化镉染毒组比较,1、10、20μmol/L乙酸铅单独染毒组及0.5、5、10μmol/L氯化镉染毒组细胞内p H值较高,而1、10、20μmol/L乙酸铅单独染毒组及0.5、10μmol/L氯化镉单独染毒组细胞外p H值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乙酸铅染毒15P-1细胞内的LDH活力较低,而各浓度氯化镉染毒15P-1细胞内的LDH活力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乙酸铅+氯化镉染毒组15P-1细胞内LDH活力均较高(P0.05)。与相同浓度乙酸铅+氯化镉染毒组比较,1、10、20μmol/L乙酸铅单独染毒组及5、10μmol/L氯化镉单独染毒组细胞内的LDH活力较高(P0.05)。结论乙酸铅对生精系统的损伤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LDH活力进而抑制细胞内乳酸生成来实现,而氯化镉则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内LD转运到细胞外供给精子发生需要的能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多氯联苯1254(Aroclor 1254)、苯并(a)芘(BaP)及其联合作用下人胚肺(HEL)二倍体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规律及其可能的意义.方法 培养HEL细胞,作如下处理:Aroclor 1254处理组:细胞接受不同剂量Aroclor 1254(6.25、12.50、25.00、50.00 μmol/L)处理24 h;Aroclor 1254 BaP联合作用组:细胞先按Aroclor 1254处理组方案预处理,24 h后37℃恢复1 h,再以50 μmol/L BaP染毒2 h;同时设立苯并(a)芘(50 μmol/L,染毒2 h)和DMSO(10 mL/L)分别作为阳性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利用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blot)检测HEL细胞中HSP70、β-actin的表达水平,采用灰度比(HSP70/β-actin)定量分析.结果 Aroclor 1254处理组,不同浓度多氯联苯1254(6.25、12.50、25.00、50.00 μmol/L)处理后,灰度比分别为0.98±0.05、0.97±0.09、0.99±0.06、0.95±0.08,与溶剂对照组(0.99±0.05)及阳性对照组(1.01±0.06)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联合作用组,灰度比随多氯联苯1254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调,分别为0.89±0.03、0.83±0.02、0.81±0.05、0.72±0.03,与溶剂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 HSP70表达下降可能与多氯联苯1254增强BaP代谢活化产物的遗传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SiO_2)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细胞)存活率和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表达的影响。方法 (1)以质量浓度为0~100 mg/L纳米SiO_2处理16HBE细胞24.0 h,以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2)将16HBE细胞分为6组:溶剂对照组(予等体积溶剂处理)、微米SiO_2对照组(予终质量浓度为20 mg/L微米SiO_2处理),5、10、20 mg/L纳米SiO_2组(予相应终质量浓度的纳米SiO_2处理),姜黄素组(先予终浓度为10μmol/L的姜黄素处理2.0 h,再予终质量浓度为20 mg/L的纳米SiO_2处理)。各组细胞经处理后,分别于培养4.0、12.0和24.0 h时间点收获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细胞中PARP-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以免疫印迹法检测PARP-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1)随着纳米SiO_2处理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下降,呈剂量-效应关系(P0.01)。(2)在12.0和24.0 h时间点,纳米SiO_2刺激后,16HBE细胞的PARP-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出现剂量依赖性下降(P0.01);与同时间点溶剂对照组比较,5、10、20 mg/L纳米SiO_2组16HBE细胞在该2个时间点的PARP-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在12.0和24.0 h时间点,20 mg/L纳米SiO_2组16HBE细胞的PARP-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同时间点的微米SiO_2对照组(P0.05);姜黄素组16HBE细胞的12.0 h时间点上述2个指标均高于20 mg/L纳米SiO_2组(P0.05)。结论纳米SiO_2刺激可导致16HBE细胞存活率下降并呈剂量依赖性;PARP-1表达的下调可能是纳米SiO_2致16HBE增殖抑制的机制之一。姜黄素对纳米SiO_2诱导的16HBE的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及其代谢产物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MEHP)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脂肪代谢的影响,及其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DEHP(31.25、62.5、125、250、500、1 000μmol/L)、MEHP(3.125、6.25、12.5、25、50、100、250μmol/L)、完全培养基(阴性对照)、0.1%(体积分数)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处理HepG2细胞24 h、48 h和72 h,采用MTT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不同浓度的DEHP(10.0、250.0μmol/L)、MEHP(4.0、100.0μmol/L)、完全培养基(阴性对照)、0.1%(体积分数)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0.5 mmol/L油酸(阳性对照)处理HepG2细胞48h,油红O染色法观察HepG2细胞脂肪累积。不同浓度的DEHP(2.0、10.0、50.0、250.0μmol/L)、MEHP(0.8、4.0、20.0、100.0μmol/L)、完全培养基(阴性对照)、0.5 mmol/L油酸、0.5μg/m L布雷德菌素A处理HepG2细胞24 h和48 h,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固醇元件调节蛋白(SREBP-1c)、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PT1A)、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MLYCD)和脂肪组织三酰甘油水解酶(ATGL)的蛋白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250.0~1 000.0μmol/L DEHP及50.0~250.0μmol/L MEHP染毒组HepG2细胞存活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48 h后,10.0、250.0μmol/L DEHP染毒组与4.0、100.0μmol/L MEHP染毒组HepG2细胞内可见红色脂滴,且伴有脂滴融合现象。与阴性质对照组相比,250.0μmol/L DEHP或100.0μmol/L MEHP染毒HepG2细胞24 h,50.0~250.0μmol/L DEHP或4.0~100.0μmol/L MEHP染毒HepG2细胞48 h,使CPT1A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250.0μmol/L DEHP或4.0~100.0μmol/L MEHP染毒HepG2细胞48 h使MLYCD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0.0μmol/L DEHP与20.0~100.0μmol/L MEHP染毒HepG2细胞24 h,10.0~250.0μmol/L DEHP与0.8~100.0μmol/L MEHP染毒HepG2细胞48h,可使ATGL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HP及MEHP染毒可引起HepG2细胞发生脂肪堆积,其过程可能与脂肪酸β-氧化受阻及三酰甘油水解受到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基因(latent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binding protein 2,LTBP2)在氯化镉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the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16HBE)氧化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分别用10、20、30、40 μmol/L氯化镉处理16HBE细胞24 h,用30 μmol/L 氯化镉处理16HBE细胞12、24、48 h,利用qRT-PCR法检测细胞LTBP2基因表达变化。针对目的基因设计特异性shRNA序列,退火并组装到慢病毒载体pCDH上,构建16HBE稳定LTBP2低表达细胞株。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 结果 30、40 μmol/L处理组细胞LTBP2 mRNA相对表达与氯化镉浓度为0 μmol/L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氯化镉染毒剂量的增加,LTBP2mRNA表达逐渐升高(P<0.01)。30 μmol/L氯化镉分别处理16HBE细胞24、48 h,细胞LTBP2 mRNA基因相对表达与氯化镉未染毒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浓度氯化镉处理16HBE及LTBP2低表达细胞株16HBE-shLTBP2不同时间,与16HBE相比,氯化镉处理的16HBE-shLTBP2 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 结论 LTBP2低表达细胞减弱镉致细胞氧化损伤毒性,提示LTBP2基因可能在镉致细胞氧化损伤过程中发挥促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作用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DNA损伤与着色性干皮病F、G蛋白[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F,G(XPF,XPG)]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表达的关系。方法用B[a]P(0,1,2,4,8,16,32,64μmol/L)染毒16HBE细胞24h,用噻唑蓝(Methylthiazoletetrazolium,MTT)法检测B[a]P对细胞的毒作用。用Comet实验检测细胞DNA损伤并以Olive尾矩值(Olive Tail Moments,OTM)评价DNA损伤程度。用Western-blot检测XPF、XPG和ERCC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a]P浓度大于4μmol/L的各组细胞活性均显著性降低(P<0.05)。各染毒组细胞DNA损伤程度则明显增高(P<0.05)。在不同浓度B[a]P染毒细胞中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有差异。在1μmol/L和2μmol/L B[a]P组细胞XPF、XPG表达增高,且2μmol/L组XP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染毒剂量增大(32,64μmol/L),XPF和XPG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ERCC1表达随染毒剂量的增高而逐渐增加,在16μmol/L达到峰值,随后逐步下降。回归分析显示XPF、XPG和ERCC1的表达与OTM值之间决定系数分别为0.691、0.745和0.642。结论B[a]P引起的XPF、XPG和ERCC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与DNA损伤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cdk5、p35和p53基因表达量在As2O3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中的改变,为探讨As2O3神经毒性的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大鼠神经元分为未处理对照组,DMSO溶剂对照组,1、5、10 μmol/L As2O3染毒组,分别用1、5、10 μmol/L As2O3溶液染毒,未处理对照组只加入培养液.染毒8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神经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cdk5、p35、p53基因的表达.结果 1、5、10 μmol/L As2O3染毒组神经细胞活力抑制率分别为16.77%、19.72%、27.81%.与未处理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5和10μmol/L As2O3染毒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cdk5、p35、p53基因的表达量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各组间p35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k5和p53基因表达量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和10 μmol/L As2O3染毒组cdk5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处理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和10 μmol/L As2O3染毒组p53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处理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 μmol/L As2O3染毒组p53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DMSO溶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k5、p35和p53可能参与了As2O3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乙酸铅和氯化镉对小鼠初级精母细胞(GC-2 spd)的联合毒性效应。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GC-2 spd细胞分别暴露于0(对照),不同浓度(10、20、40、80μmol/L)乙酸铅和(或)不同浓度氯化镉(1、2、4、8、16μmol/L)染毒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采用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20μmol/L乙酸铅及500μmol/L ROS保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分别与不同浓度氯化镉(0、1、2、4、8、16μmol/L)联合染毒24 h后的RO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0μmol/L乙酸铅染毒组GC-2 spd细胞的存活率上升,40、80μmol/L乙酸铅染毒组和2、4、8、16μmol/L氯化镉染毒组的细胞存活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μmol/L乙酸铅染毒组和1μmol/L氯化镉染毒组的细胞存活率均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除10μmol/L乙酸铅+1μmol/L氯化镉染毒组和20μmol/L乙酸铅+1μmol/L氯化镉染毒组GC-2 spd细胞的存活率升高外,其他联合染毒组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μmol/L乙酸铅+2μmol/L氯化镉组GC-2 spd细胞的存活率无明显变化。与相应浓度氯化镉单独染毒组相比,1μmol/L氯化镉+10、20μmol/L乙酸铅染毒组GC-2 spd细胞的存活率均升高,而1μmol/L氯化镉+40、80μmol/L乙酸铅染毒组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2μmol/L氯化镉+20μmol/L乙酸铅染毒组的细胞存活率升高,而2μmol/L氯化镉+40、80μmol/L乙酸铅染毒组的细胞存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μmol/L氯化镉+10、20、40、80μmol/L乙酸铅染毒组的细胞存活率均无明显变化,细胞基本全部死亡。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氯化镉染毒组GC-2 spd细胞的ROS水平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应浓度氯化镉单独染毒组相比,500μmol/L NAC与不同浓度氯化镉联合染毒组、20μmol/L乙酸铅与不同浓度氯化镉联合染毒组GC-2 spd细胞的ROS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酸铅和氯化镉对GC-2 spd细胞毒性具有交互作用,表现为乙酸铅对低浓度氯化镉的GC-2 spd细胞毒性具有拮抗作用,对高浓度氯化镉的GC-2 spd细胞毒性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多氯联苯1254(Aroclor 1254)、苯并(a)芘及其联合作用对人胚肺(HEL)二倍体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培养HEL细胞,作如下处理:Aroclor1254处理组:细胞接受不同剂量Aroclor1254(6.25、12.50、25.00、50.00μmol/L)处理24 h;Aroclor 1254 BaP联合作用组:细胞先按Aroclor1254处理组方案预处理,24 h后37℃恢复1 h,再以50μmol/L BaP染毒2 h;同时设立苯并(a)芘(50μmol/L,染毒2 h)组和DMSO(10 mL/L)组分别作为阳性对照和溶剂对照。采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测定DNA损伤情况,并用Dunnett-t检验分析各组彗星的Olive尾矩(OTM)的差异。结果Aroclor1254处理组,不同浓度多氯联苯1254(6.25、12.50、25.00、50.00μmol/L)处理后,OTM值分别为0.79±0.24、0.82±0.19、0.87±0.23、0.94±0.26,与溶剂对照(0.78±0.11)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苯并(a)芘组OTM值(1.86±0.25)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联合作用组的OTM值随Aroclor1254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分别为2.29±0.41、2.37±0.37、2.39±0.5、3.01±0.76,且与溶剂对照组、苯并(a)芘组相比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HEL细胞DNA的损伤可能与多氯联苯1254预处理后,协同增强苯并(a)芘的遗传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染毒对GC-2 spd细胞半胱氨酰天冬氨酸酶(caspase)蛋白及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处于对数生长期的GC-2 spd细胞暴露于含终浓度为0(溶剂对照)、50、100、200μmol/L DEHP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caspase-3、caspase-8、caspase-9 m 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caspase-3蛋白酶原(procaspase-3)、procaspase-8、procaspase-9的表达。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100μmol/L DEHP染毒组GC-2 spd细胞caspase-3 m RNA的表达水平和200μmol/L DEHP染毒组GC-2 spd细胞caspase-8 m RNA的表达水平及50、200μmol/L DEHP染毒组GC-2 spd细胞caspase-9m RNA的表达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对照组比较,100、200μmol/L DEHP染毒组GC-2 spd细胞procaspase-3、procaspase-8、procaspase-9的表达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DEHP染毒浓度的升高,GC-2 spd细胞procaspase-3、procaspase-8、procaspase-9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DEHP体外染毒可能通过启动caspase-8和caspase-9进而激活下游caspase-3级联反应,最终诱导生精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体外染毒对人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0、穿孔素(perforin,PFP)和颗粒酶B(granzyme B,Gr B)水平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成年人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淋巴细胞,分别暴露于含终浓度为0.00(对照)、5.00、10.00、20.00、30.00μmol/L亚砷酸钠的培养基染毒12、24、48 h。采用HE染色法鉴定染毒模型;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IL-6、IL-10、PFP和Gr B的水平。结果与不同时间的对照组相比,5.0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淋巴细胞的存活率均升高,而10.00~30.0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淋巴细胞的存活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同浓度亚砷酸钠染毒12 h比较,20.00、30.0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24 h及10.00~30.0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48 h淋巴细胞的存活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0~30.0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12 h组和各浓度亚砷酸钠染毒24 h组及20.00、30.0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48 h组淋巴细胞分泌的IL-6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30.0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12 h组和20.00、30.0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24 h组及10.00~30.0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48 h组淋巴细胞分泌的IL-10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0~30.0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12、24 h组及各浓度亚砷酸钠染毒48 h组淋巴细胞分泌的PFP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同浓度亚砷酸钠染毒12 h比较,各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淋巴细胞分泌的PFP水平均升高,除10.0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24 h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30.0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12 h组和20.00、30.0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24、48 h组淋巴细胞分泌的Gr B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亚砷酸钠染毒12、24、48 h后淋巴细胞分泌的IL-6、IL-10、Gr B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砷暴露可诱导IL-6、IL-10、穿孔素及颗粒酶B表达水平升高,导致细胞因子分泌平衡紊乱,此可能在砷致免疫系统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