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患者 ,女 ,2 1岁 ,因额部左侧发际处白斑 2个月来我科就诊。 2个月前 ,患者发现左侧额部发际处有白斑一片 ,但无明显增大 ,无瘙痒。患者自诉患有甲亢 3个月。检查 :体温正常 ,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皮肤微湿。突眼不明显。颈部增粗 ,可触及肿大的甲状腺 ,并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触诊质软 ,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率 90次 /分钟 ,律齐 ,心尖区未闻及杂音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科情况 :额左侧发际处白斑 2 0cm× 1 8cm大 ,呈瓷白色 ,界清 ,边缘色素较正常肤色稍浓 ,患处毛发变白 ,但局部皮温不高 ,无脱发。实验室检查 :T3 5 2nmo…  相似文献   

2.
毛囊黏蛋白病临床少见,最近诊治1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38岁.全身瘙痒9个月,脱发3个月.患者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瘙痒,6个月前头皮出现散在丘疹、头屑增多,3个月前患者前额及枕部开始脱发.外院曾诊为"瘙痒病",给予抗组胺药及头皮外用药(不详)治疗,瘙痒减轻,但脱发无缓解,渐波及整个头部,近1月来脱发情况无改善.既往体健,无外伤手术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可,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头部毛发稀疏,大部分毛发长度1~2 cm,其间有大量1~2 mm断发,部分毛囊内可见2~3根毛发.头皮部分区域皮肤肥厚,其余部位皮肤无异常(图1).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观察先天性三角形脱发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厦门市儿童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诊治的10例先天性三角形脱发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及皮肤镜特征。结果 10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2个月至6岁4个月。6例患儿出生时或者出生后1月内发现脱发,4例为4个月至6岁。脱发情况:5例位于左侧额颞部,3例位于右侧额颞部,2例位于头顶部。患儿脱发区均可见毳毛样毛发,拉发试验均阴性,其中1例毳毛样毛发区散在正常毛发。皮肤镜检查:脱发区边界较清,可见大量毳毛样毛发,周围为正常毛发,未见黄点征、黑点征及感叹号状发。7例曾因脱发就诊于皮肤科,其中5例被诊断为斑秃,2例被诊断为皮脂腺痣。结论 先天性三角形脱发常见于儿童,好发部位为左侧额颞部。脱发区正常毛发被细的毳毛样毛发代替是该病的特点,皮肤镜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腋毛癣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27岁,因"左侧腋毛白色附着物1个月余"就诊。患者1个月前发现左侧腋毛上出现白色附着物,无自觉症状,用沐浴露清洗不能去除。用剃毛刀剔除后新生腋毛再次出现附着物,并逐渐增多,遂来就诊。查体:系统检查无异常。左侧腋窝皮肤无异常,腋毛上包绕白色胶质样鞘状物,触之坚硬不易剥离(见图1)。实验室检查:取患处腋毛压碎后加生理盐水,置奥林帕斯油镜下观察,可见不规则菌鞘包绕毛干(见图2)。诊断:腋毛癣。治疗:嘱剔除患处腋毛,注意保持腋下清洁干燥。予改性几丁生物喷雾喷患处皮肤,2次/d。1个月后复诊新生腋毛无异常。2个月后打电话随访未复发。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主因脱发2年,发干上有白色半透明聚集物2个月,于2010年11月17日就诊。患者2年前曾因脱发,口服维生素B2、B6、西咪替丁,外用复方硫洗剂(自配)等,症状无明显改善;2个月前发干上出现白色套状物,无瘙痒。患者既往体健,无咬指甲、拔毛发等不良癖好。家族中无类似症状患者。  相似文献   

6.
蜱叮咬1例     
患者男,65岁。因胸部出现一肿物约8d,有轻度压痛,伴瘙痒,于2005年7月25日至我科就诊。患者1周前曾到山区游玩,返回后即发现左侧乳房下方有一小麦粒大呈袋状的肿物,浅灰褐色,质柔软,周围皮肤红肿,有轻压痛,与皮肤粘连处似数根毛发缠绕。当时因未明确诊断,所以未予任何处理。1周后由于肿物显著增大,遂至我科就诊。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乳房下方有一肿物,呈深灰蓝色,约绿豆大,周围有水肿性红晕,触之柔软,与皮肤粘连处似数根毛发缠绕(图1),结合有山区游玩史及肿物形态考虑为蜱叮咬。随即用棉签浸汽油,反复涂搽蜱假头部,10…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患者男,25岁,因双侧眉毛反复脱落并眉毛、睫毛颜色变浅5年于2011年2月来诊。患者自诉5年前冬季无明显诱因左侧眉尾处眉毛脱落,数日后无意中发现眉毛脱落处周围眉毛及同侧睫毛变浅黄白色,睫毛不脱落,局部皮肤不变白,无不适感。患者未在意,未诊治。约2个月后对侧眉毛、睫毛亦出现类似改变,双侧病变程度不一。身体其他部位皮肤、黏膜未见色素改变,不伴有脱发或白发。至来年夏季眉毛脱落  相似文献   

8.
匐形发一例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因发现右侧颈部皮下黑色线状物1个月。于2015年7月24日来我院就诊。1个月前患者家属发现患者右侧颈部皮下黑色线状物,患者无不适,未治疗。患者否认外伤及人为因素。患者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颈部近下颌缘处一条略突起的线状物,长约7~8cm,宽不足1 mm。部分线状物呈黑色,表面皮肤菲薄,可透见皮下黑色物似毛发。部分线状物呈灰黑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7岁.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头部突然脱发,各指(趾)甲逐渐变白,无自觉症状.曾口服B族维生素、谷维素、胱氨酸、精乌胶囊等药物1个月,近半月脱发区已有散在毛发生长,但指(趾)甲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报告1例线状皮肤红斑狼疮。患者男,36岁。左下颌部红斑,头皮红斑脱发3个月。体格检查:左下颌带状红斑,呈"Y"字形分布,边界清楚,皮损表面附着少许白色鳞屑。头皮纵向带状红斑,皮损处毛发稀疏,毛囊萎缩凹陷。左下颌皮损病理检查示:角化过度伴角栓形成,局部角化不全,灶性棘层萎缩或轻度肥厚,基底层细胞液化变性,带状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及附属器周围亦见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浸润。诊断:线状皮肤红斑狼疮。予羟氯喹治疗后皮损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1.
报告1例线状皮肤红斑狼疮。患者男,36岁。左下颌部红斑,头皮红斑脱发3个月。体格检查:左下颌带状红斑,呈"Y"字形分布,边界清楚,皮损表面附着少许白色鳞屑。头皮纵向带状红斑,皮损处毛发稀疏,毛囊萎缩凹陷。左下颌皮损病理检查示:角化过度伴角栓形成,局部角化不全,灶性棘层萎缩或轻度肥厚,基底层细胞液化变性,带状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及附属器周围亦见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浸润。诊断:线状皮肤红斑狼疮。予羟氯喹治疗后皮损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患者,男,25岁,未婚。因头枕部及颞部斑状脱发2周,来我院就诊。2周前患者偶然发现颞部出现散在斑片状脱发,自觉洗头脱发数量明显增加,整体发量减少,无瘙痒、疼痛等不适。患者有不洁性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家族史,发病前无生殖器、皮肤及黏膜异常。皮肤科查体:头顶、后枕部及颞部可见散在灶状的脱发斑(图1),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脱发斑豌豆到蚕豆大,呈虫蚀状,脱发区未见明显红斑、鳞屑,拉发试验阴性,眉毛未见异常,全身皮肤黏膜未见明显皮损。毛发镜检查:脱发区域可见明显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毛囊角栓,空毛囊,部分毛发变细,未见明显锥形发及断发,无黑点征。实验室检查:①血清学检查:RPR滴度实验阳性(滴度>1∶32);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血清梅毒密螺旋体抗体阳性(20.55 S/CO;≥6为阳性);抗HIV抗体阴性。其他检查肝肾功、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无异常,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轻度过度角化伴角化不全,毛囊及附属器周围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可见浆细胞,偶见中性粒细胞(图2)。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6岁,未婚同居。因头部斑状脱发1月就诊。患者1个月前理发时发现枕部多处片状脱发,未予重视,近来脱发区增多来本所门诊就诊。患者有非婚性行为史:平素体健,无生殖器破溃史,近无发热、头痛、骨关节酸痛等不适。查体:发育好,精神佳。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无肝脾肿大。皮肤科情况:枕、头顶、颢部10多个蚕豆、铜板大片状脱发,边缘不规则如虫蚀状,脱发区皮肤不萎缩,上有稀疏毛发。眉毛、腋毛、胡须无脱落。躯干、四肢未见异常皮疹。  相似文献   

14.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73岁。主因左侧头皮、前额发际处灰黑色浸润性斑块3个月余,于2014年7月10日就诊。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侧头皮出现无痛性淡褐色斑块,后颜色加深。曾于外院诊断为湿疹,给予依巴斯汀片10 mg每日1次口服,卤米松软膏每日2次连续外用数周,未见明显疗效。追问病史,患者为农民,无明确放射性核素等异常物质接触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皮肤科检查:左侧头皮、前额发际处见一5 cm×6 cm的灰黑色斑块,其上部分毛发脱落,表面略粗糙,触硬,浸润明显,略增厚(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正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0岁,因左枕部脱发2个月,颈部脱发1个月于2008年7月7日就诊.患者2个月前发现左枕部一脱发斑,中间一黑色丘疹,曾于当地医院行头皮内注射(具体不详)后无好转.1个月前发现颈部一脱发斑,脱发斑中间有一增生物,无疼痛、瘙痒.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6岁。无明显诱因脱发7个月余。外院以"斑秃","雄激素性脱发"治疗,无效。脱发呈弥漫性,全头拉发试验阳性,实验室及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急性休止期脱发。予烟酰胺、葡萄糖酸锌、叶酸营养支持治疗后拉发试验转为阴性,毛发已完全再生。  相似文献   

17.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74岁。主因左侧大腿内侧近腹股沟处皮肤肿物30年,于2014年4月1日就诊。30年前患者发现左侧大腿内侧近腹股沟处一蚕豆大小皮肤肿物,无自觉症状,肿物逐渐增大至鸡蛋大小,未诊治。既往体健,否认家族成员有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增大,其他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大腿近腹股沟处可见一个鸡蛋大小的皮赘样肿物,肤色,表面光滑,呈脑回状,质地柔软,无压痛,  相似文献   

18.
扩张孔1例     
患者男,24岁.因左腰部黑色角质栓2年,增大3个月于2007年1月9 日来我科就诊.患者2年前偶然发现左侧腰部皮肤有一粟粒大黑色角质栓,周围皮肤无红肿,除偶觉局部轻度瘙痒外,无其他不适.近3个月来,该皮损明显增大并轻度隆起,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否认家族成员中有类似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腰部皮肤有一绿豆大的圆彤黑色角质栓,嵌于皮肤的孔状凹陷内,周围皮肤无红肿(图1A),该角质栓质地硬,触之其基底呈黄豆大的质地坚实的结节,无压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生物标志物预测雄激素性秃发(AGA)患者的疗效。方法:307例AGA患者在脱发边缘区拔取生长期毛发,测量磺基转移酶(SULT 1A1)活性[用吸光度(A)值表示],并询问患者年龄、脱发家族史及体重指数(BMI)。予以2%米诺地尔外用,每日2次,每次1 mL,连续治疗6个月。在基线、治疗6个月时进行全局照相评估,根据患者治疗前后脱发面积和程度的变化判断疗效,将患者分为3组,无效组为病情未控制,脱发继续加重;控制组为病情得到控制;改善组为毛发有再生。结果:治疗6个月后,每例患者测量4根毛发时,改善组与控制组、无效组之间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控制组与无效组之间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_(10)=0.000,P_(1-1)=0.028,P_(0-1)=0.702);每例患者测量8根毛发时,改善组与控制组、无效组之间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控制组与无效组之间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_(10)=0.000,P_(1-1)=0.021,P_(0-1)=0.775)。不同疗效积分之间的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值与性别、年龄、脱发家族史、BMI、就诊时脱发严重程度和拔取毛发的部位无相关性。结论:检测SULT 1A1活性可以预测米诺地尔的疗效,4根毛发的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82.6%;8根毛发的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87%。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2岁。因双耳后头发出现白色结节样改变2个月就诊。患者数年来坚持每日洗发,头发逐渐干枯、毛糙,2个月前发现双耳后头发出现白色结节样改变,头皮处无明显瘙痒、疼痛及红肿。患者曾怀疑患头虱,但未行特殊治疗,密切接触者及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出现。体检: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均正常。皮肤科情况:双耳后头发见沿发干排列的小米粒大小白色结节,结节粗糙,与头发粘连(图1)。头部皮肤无异常,其余部位头发及全身毛发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取患处头发光镜下检查:见结节发干皮质膨胀,部分断裂、蓬松,犹如两支画笔相对嵌接,无结节处毛发正常(图2)。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光镜检查结果,诊断为局限型获得性结节性脆发症(trichorrhexis nodosa,TN),嘱患者定期洗发、护发,减少头发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