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耳起源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并不常见,多见于年轻人,常表现为持续性心动过速,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耳房速具有特征性心电图P波表现,目前导管射频消融手术为治疗心耳房速的重要手段,尽管电生理医生对心耳房速电生理特点的认识日渐深入,心耳结构的特殊性却限制了该部位房速消融的成功率。近年来,外科微创心耳切除证实为治疗心耳房速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2例心耳起源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表现为无休止、难治性。电生理检查分别提示为右心耳及左心耳起源,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后成功,术后无复发。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59岁,确诊为无休止性右心耳起源的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失败,遂行冷冻球囊导管冷冻隔离右心耳.采用28 m m冷冻球囊,最低冷冻温度-50℃,有效冷冻180 s,冷冻过程中房速终止.再行-50℃,180 s巩固消融1次.术后半年使用华法林抗凝,随访3年,未见房速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起源于左、右心耳处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比较少见,本研究报告14例起源于左、右心耳的局灶性房速的电生理特性和射频导管消融结果。方法 14例患者年龄为12~55岁,均有反复发作心悸和心动过速的病史,11例心动过速呈无休止发作,抗心律失常药物难以控制,其中3例伴明显左心室增大。电生理检查明确局灶性房速机制,其它机制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经详细的的电生理检查和心内标测排除。对14例患者均在房速时进行体表心电图分析和激动标测,在心动过速时双极和单极标测所示的最早心房激动部位处行射频导管消融。14例患者中,5例应用CARTO三维标测系统引导标测和消融;除3例患者外,其他11例患者均应用盐水灌注导管消融。结果 10例起源于右心耳的局灶性房速患者,房速时的P’波形态Ⅰ导联和Ⅱ、Ⅲ、aVF导联均为正向波,aVL导联P’波负向、正向、双向者分别是3例、3例和4例;V1导联负向波为主(7/10),V3~V6导联正向波为主(9/10),1例V1~V6导联P波全部为正向波。4例左心耳局灶性房速的P’波形态,Ⅰ和aVL导联均为负向波,Ⅱ、Ⅲ和aVF导联均为正向波,V1~V6导联均为正向波。10例右心耳起源房速均消融成功;4例左心耳起源房速2例消融成功,2例消融失败。14例均无围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在随访期间,右心耳起源房速复发1例,经再次消融成功;其他成功消融患者在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下无房速复发,3例左心室增大患者随访中左心室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起源于左、右心耳局灶性房速多呈无休止特点,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经射频导管消融心耳部(尤其是右心耳)起源局灶性房速有较高的成功率、较低的复发率和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起源于左、右心耳处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比较少见,本研究报告14例起源于左、右心耳的局灶性房速的电生理特性和射频导管消融结果。方法 14例患者年龄为12~55岁,均有反复发作心悸和心动过速的病史,11例心动过速呈无休止发作,抗心律失常药物难以控制,其中3例伴明显左心室增大。电生理检查明确局灶性房速机制,其它机制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经详细的的电生理检查和心内标测排除。对14例患者均在房速时进行体表心电图分析和激动标测,在心动过速时双极和单极标测所示的最早心房激动部位处行射频导管消融。14例患者中,5例应用CARTO三维标测系统引导标测和消融;除3例患者外,其他11例患者均应用盐水灌注导管消融。结果 10例起源于右心耳的局灶性房速患者,房速时的P’波形态Ⅰ导联和Ⅱ、Ⅲ、aVF导联均为正向波,aVL导联P’波负向、正向、双向者分别是3例、3例和4例;V1导联负向波为主(7/10),V3~V6导联正向波为主(9/10),1例V1~V6导联P波全部为正向波。4例左心耳局灶性房速的P’波形态,Ⅰ和aVL导联均为负向波,Ⅱ、Ⅲ和aVF导联均为正向波,V1~V6导联均为正向波。10例右心耳起源房速均消融成功;4例左心耳起源房速2例消融成功,2例消融失败。14例均无围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在随访期间,右心耳起源房速复发1例,经再次消融成功;其他成功消融患者在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下无房速复发,3例左心室增大患者随访中左心室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起源于左、右心耳局灶性房速多呈无休止特点,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经射频导管消融心耳部(尤其是右心耳)起源局灶性房速有较高的成功率、较低的复发率和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起源于右心耳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患者的电生理特点和冷盐水灌注导管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妊娠期和非妊娠期局灶性房速女性患者55例,因例数过少排除2例非妊娠期的右心耳房速和4例妊娠期的非右心耳房速患者后,其余49例中,妊娠期右心耳房速组患者6例(12%),其中4例(4/6)为轻重程度不同的心动过速心肌病;非妊娠期且非右心耳起源的房速患者43例(88%)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在三维系统指导下明确局灶性房速并标出最早激动部位,妊娠期右心耳房速患者行冷盐水灌注导管的零射线射频消融,对照组患者则均在非零射线下手术。术后3、6、12个月和以后每年在门诊进行评估,检查体表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并记录房速有无复发、有无手术并发症。妊娠期患者术后6个月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实验室检查(N末端B型脑钠肽原),并记录分娩情况。分析妊娠期右心耳房速的电生理特点,比较2组患者射频消融的疗效。结果妊娠期右心耳房速组患者年龄[(30.7±6.2)岁比(57.2±11.7)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房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0例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标测右和/或左心房,实时构建三维电解剖图.判断房性心动过速起源部位及类型.局灶性或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并于心房最早激动点或折返环的关键峡部消融.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右心房性8例,其中6例起源于右心房底部(冠状静脉窦口附近2例、间隔部1例、侧壁3例),2例起源于右心房上部(间隔部1例、后壁1例);左心房性2例均起源于左心房右上肺静脉口.所有病例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导管消融均获得成功,无并发症,随访5~2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应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标测房性心动过速,对判断房性心动过速起源及类型准确快速,能安全、有效指导射频导管消融,减少X线曝光时间,进一步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外科手术治疗一例王毅杜日映蔡振杰史俊忠薛玉生罗景兰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AT),在个别病例由于AT起源点位置特殊,导管射频消融(RFCA)无法奏效,需外科治疗。我科遇1例,经手术治疗成功,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14岁,因心悸、胸闷3...  相似文献   

9.
1例男性,29岁的发作性心悸患者,休息时发作,紧张和运动时减少或消失。超声示心脏扩大,第1次行电生理检查时诱发出心房扑动,消融右房峡部成功。但仍有心动过速发作,结合病史及临床发作特点,考虑为迷走神经性心动过速,予安定和力月西诱导睡眠后成功诱发出左房房性心动过速,消融成功。术后3个月超声示心腔正常。提示该患者为左房迷走神经性房性心动过速致心肌病。  相似文献   

10.
报道射频导管消融1例15个月患儿持续性左心房房性心动过速(A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起源于右心耳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RAAT)心电图、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138例经射频消融治疗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中有7例(5.0%)起源于右心耳,通过10极冠状静脉窦(CS)电极导管、高位右心房(HRA)电极导管、希氏束(HBE)电极导管和消融导管(ABL)记录其电生理检查结果、靶点位置,并记录和观察体表心电图房性P波形态(正向、负向、低平和双向)。结果7例RAAT患者平均年龄为(41.1±19.6)岁,病史(5.4±4.0)年,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房速持续性4例,阵发性2例,通过心房程序刺激诱发1例。体表心电图房性P波形态特征:所有患者V,导联P波负向,绝大多数下壁导联P波正向或双向,胸前导联P波由负向逐渐变为正向。心内电生理检查提示房速时HRA处A波最早,有效消融靶点较体表心电图P波提前(38.4±12.6)ms。6例患者消融成功,其中4例使用盐水灌注消融导管,随访3~12个月无房速复发,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RAAT相对少见(5.0%),有特殊的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表现,盐水灌注消融导管能提高消融成功率,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接触球囊标测系统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例局灶性房速患者,其中合并心动过速性心肌病2例,2例常规导管消融失败。在非接触球囊标测系统标测指导下对房速的最早激动点或同时对最早激动点至出口优势传导通路进行消融。术后进行随访。结果:5例右房房速被确诊。其中右心耳2例,窦房结旁(高位界嵴)1例,游离壁1例,冠状窦口附近1例。所有病例均消融成功,其中1例在右心耳处片状消融成功。全部病例没有并发症,随访无一例复发,2例心脏扩大者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非接触球囊标测系统指导局灶性房速导管消融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患儿女,11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6年,加重20余天入院。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示无休止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心脏大,左室射血分数0.31。三维电生理标测及右心耳造影显示房速最早起源点位于右心耳尖部,经射频消融及冷冻球囊消融无效,后经全麻下行外科右心耳切除,恢复窦性心率。射血分数升高至0.40~0.45。  相似文献   

14.
3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别为29,24,47岁,均因胸闷、心悸入院,心电图检查均提示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临床表现为无休止性房速,心电图提示2例为左心房(耳)来源,1例为右房来源,三维电生理标测显示3例均为心耳起源的房速,2例为左心耳房速,1例为右心耳房速,1例通过心内射频消融成功治愈,另2例通过"内外科杂交"手术,经胸腔镜途径精确钳夹消融成功。  相似文献   

15.
<正>2例持续性心耳房速诱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标测显示房速起源于右心耳根部及左心耳尖部,以冷盐水灌注大头导管低功率射频消融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心功能恢复正常,未再出现房速。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男,32岁。主因发作性心悸3年,加重1月于2012-03-29入院,病史3年未诊治,入院前1月心悸加重伴胸闷、气短、夜间不能平卧、咳嗽、浮肿。体格检查:T 36.2℃,P 112次/分,R 24次/分,BP 130/105 mm Hg(1  相似文献   

16.
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AT)长时间发作,可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药物治疗效果差。我科遇1例,经射频消融(RF-CA)治疗成功,现报道如下。患者女性,29岁,因心悸、胸闷10年,加重1年,曾在多家医院就诊治疗,诊断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7.
左心耳来源的房性心动过速非常少见,多呈持续性发作,药物疗效不佳,容易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电图表现为:Ⅰ和aVL导联P波倒置,Ⅱ、Ⅲ、aVF导联P波直立。左心耳来源的房性心动过速多为自律性增高或微折返机制,电生理检查可明确发生机制及房速的起源部位。导管消融风险较大,也可直接外科手术切除左心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大头导管法在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方法 对16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双大头导管法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16例右房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均消融成功,双大头导管交替标测更便于标到较体表P′提前至少25ms的成功靶点.结论 双大头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1例。方法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导致心衰。于2011年2月17日行射频消融术。常规置入冠状窦电极,希氏束电极和右心室电极。体表心电图示:V1导联P波向下,ⅠⅡⅢaVF导联P波向上。aVL导联P波双向。心内电图示A波2:1下传室波且冠状窦近端A波早于远端,希氏电极A波最早。考虑房速来自右房上部。从右股静脉进8.5SR0血管鞘用IBI 90 cm中弯温控大头在三尖瓣11点(左前斜45度)处标测到大A小V波且A波较冠状窦远端提前110sm。用功率30 W,温度55度消融。10秒内房速终止。但消融过程中温度很快达到,功率却不到5W。巩固消融160 ms。反复心房刺激未诱发房速。第二天复发,房波频率稍慢,位置不变。故改用IBI 110cm中弯冷盐水大头在同一靶点消融,功率30W温度43度,盐水流速为12ml/分。消融成功。一周后又发,改用三维(EnsiteNavx)系统标测,证实为右心耳中部房速。功率30W温度43度,盐水流速为20ml/分。反复消融成功。结果消融成功。结论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射频消融成功后预后佳。  相似文献   

20.
射频导管消融房性心动过速并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一例华伟马坚王方正田瑞国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7岁。因阵发性心悸4年入院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诱发出房性心动过速(AT),其频率为200次/分(图1),持续1~2分钟自动转为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