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院从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统一方法进行监测。结果 1998~2000年从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均低于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结论 我院从事放射工人人员个人剂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解2015-2020年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使用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对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进行定期检测,并对人均年有效剂量、年集体有效剂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5-2020年该医院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9~1.69 mSv/a,6年人均年有效剂量均值为0.79 mSv/a。提示,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4.
职业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能反映其防护效果并能动态了解和掌握其工作变化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监测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测量,评估放射管理效果并降低职业危险。方法 采用热释剂量计测量和记录我院放射工作人员2007年到2012年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并行方差分析。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75 mSv,与2001年到2006年度持平,介入科年有效剂量与其他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院放射管理效果良好,6年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保持在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水平的对策。方法 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及体检结果进行检测、分析及讨论。结果 2007年、2008年我院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27 mSv、0.60 mSv,低于全国人均年有效剂量。不同工种放射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有所不同,从事介入治疗和核医学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68 mSv、0.63 mSv,略高于其他人员。血常规异常率在< 1mSv与≧ 1mSv组分别为7.89%和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X片、腹部B超、妇科检查均未发现与受照剂量相关的异常表现。结论 我院受检人员职业照射水平是安全的,但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今后应改善防护条件,不断完善卫生监督管理体制,进而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加强放射工作人员在放射诊疗活动中的防护意识,提高工作技能,改善辐射防护状况。方法 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放射工作场所进行辐射防护检测,对比分析测量结果,了解医院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接受情况和放射工作场所辐射状况。结果 核医学科(ECT)和介入放射科(DSA)工作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接受剂量大,工作场所剂量检测数据较高。结论 核医学科(ECT)和介入放射科(DSA)工作场所比其他射线装置工作场所(CT室、放疗科、普放科)的辐射防护要求及难度要高,要重点监控,放射工作人员更要加强辐射防护安全意识,提高技能,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江苏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指环个人剂量计及胸章个人剂量计测量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手部及全身剂量当量。结果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手部年剂量均值为55mSv,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因介入手术的不同手部剂量存在较大差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年个人剂量均值为2.317mSv。结论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高于普通放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院放射工作人员所受电离辐射水平和防护措施效果。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3年~2012年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分析,比较不同工种放射性工作人员所受电离辐射水平差异。结果 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56 mSv/a,从2003到2010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2011、2012两年间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升高。在各个工种中,核医学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最高,为1.56 mSv/a,其次为介入治疗人员1.39 mSv/a,最低的为放射诊断人员0.26 mSv/a。结论 我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当量处于较低水平,核医学科和介入治疗应作为放射防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对2018—2021年甘肃省某医院重离子放射工作相关人员个人剂量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监测人员个人受照剂量均低于医院规定的管理目标值;经Fisher''s精确检验,临床工作人员与运行维护人员个人剂量分布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仍需进一步加强重离子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防护意识,完善医院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调查大连市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异常事件的原因。方法 对该医院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对同一工作场所、当事人、同一批次剂量计以及剂量计检测过程进行调查或复查监测。结果 本次异常监测数据明显高于2006-2011年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检测机构的检测方法或能力可靠;剂量计的质量合格;剂量计的存放位置安全;工作场所的射线泄漏水平未见异常。结论 两次监测数据异常,疑为人为故意照射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省级三甲医院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水平,为建立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97名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资料,对不同诊疗科室人员外照射剂量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全年个人剂量最高值为3.8 mSv,≤0.20 mSv的人数为26人(26.8%),0.2~1.0 mSv之间60人(61.9%),≥1.0 mSv11人(11.3%).个人剂量最高值为PET CT(正电子融合X射线体层扫描)工作人员. 结论 各科室外照射防护水平均达到国家标准,放射治疗和放射诊断个人剂量水平最低,PET-CT个人剂量水平最高,暂未发生放射性职业病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医院核医学科放射工作人员的手部受照剂量水平.方法 现场调查核医学科操作人员的操作、防护用品穿戴以及现场防护情况,发放指环热释光剂量计监测核医学科分装、注射放射工作人员的手部剂量.结果 核医学科操作人员个人剂量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年有效剂量最大为1.12 mSv,但手部最大年剂量可达41.3 mSv,接近国家标准中手部年剂量不超过50 mSv的要求.结论 该医院核医学操作人员的手部职业受照水平处在比较高的水平,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对手部剂量的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放射诊断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医院从事放射性工作的职业人群不断增加。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能客观地反映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受照水平,对于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评价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效果以及提高放射防护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2007年期间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保障我市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与安全,为放射防护评价提供剂量依据,现就牡丹江市449名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广东省某一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水平,评价其放射卫生管理和放射防护效果。方法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要求,采用热释光方法监测并分析。结果2007年度统计结果表明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其年剂量当量均小于标准限值20mSv,其中临床介入及心内科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和集体剂量当量是各工种中最高的:X射线诊断、临床介入和放射治疗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低于广州市区省级医院同工种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结论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是符合要求,是安全的,但对人均剂量大于省调查水平(2mSv)的临床介入及心内科等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放射防护知识培训,降低人员的受照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某医院2007—2017年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医院行政部门的放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卫生标准,采用热释光法测量,评价从事诊断放射学、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其他医学类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用SPSS22.0统计分析。结果 该医院2007—2017年共监测666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62 mSv·a-1,集体剂量为34.51 man·mSv。2010年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为1.08 mSv·a-1;2011年大剂量值占比最高,为18.87%。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大剂量占全部工作人员的53.49%。监测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最多,共263人次,且人均年有效剂量的平均值最高,为0.82 mSv·a-1,不同工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满足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较低且逐年下降。介入放射学仍是高风险辐射岗位,且个人防护意识有待提高。放射技师及护理人员岗位流动性大,需加强此类人群的放射防护培训。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某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采用热释光监测法对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分析2009-2016年剂量水平.结果显示,8a累计有效监测949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0mSv/a.各年份人年均有效剂量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最高;年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做出了规定,为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基于多种原因,沈阳军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虽然开展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现对沈阳军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