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牛磺酸对锰染毒大鼠纹状体神经组织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SD健康雄性大鼠16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15、20 mg/kg 3个剂量的染锰组和9个牛磺酸干预组,每组12只大鼠,余6只用于对照组、染锰组、牛磺酸干预组作电镜观察.干预12周后,开颅分离出大鼠纹状体,分别进行Tunel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水平测定.结果 染锰组和牛磺酸干预组纹状体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50、200 mg/kg牛磺酸干预对10、15、20 mg/kg染锰组大鼠纹状体细胞凋亡指数有降低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纹状体透射电镜观察可见,15 mg/kg染锰组部分神经细胞出现核固缩等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200 mg/kg牛磺酸干预可减轻其细胞凋亡程度;染锰组大鼠纹状体DA、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150、200mg/kg牛磺酸对10 mg/kg染锰组大鼠纹状体DA和5-HT水平增加效果显著(P<0.05).结论 锰可致大鼠纹状体神经组织细胞出现程度不同的细胞凋亡,降低纹状体中DA和5-HT的水平.牛磺酸在一定程度上对锰诱导的大鼠纹状体神经组织细胞凋亡及DA和5-HT的减少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锰染毒大鼠模型,探讨不同剂量牛磺酸对不同剂量锰染毒大鼠纹状体活性钙调素(CaM)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锰染毒组(10、15、20 mg/kg 3个剂量组)和干预组(按正交实验设计分9个组)。干预时间结束后,比较各实验组大鼠纹状体活性钙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10 mg/kg锰染毒组的活性CaM含量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锰染毒组随着染毒剂量的加大,活性CaM含量呈下降趋势。干预组中的牛磺酸剂量为150、200 mg/kg时,对10 mg/kg锰染毒大鼠纹状体活性CaM含量有调节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锰可影响大鼠纹状体活性钙调素含量,且其影响与锰染毒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锰染毒12周大鼠体内锰的组织分布特点,以及高锰蓄积对纹状体的病理损伤。[方法]SD雄性大鼠(n=10)腹腔注射Mn Cl·4H2 2O,15 mg/kg体重,1次/d,5 d/周,持续染毒12周,同时设置对照组(n=10),腹腔内注射与染毒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周期相同。染毒结束,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两组大鼠(n=2)大脑纹状体病理改变;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检测两组大鼠(n=8)各组织内锰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染毒12周后,除肺、小脑外,肝、胃、小肠、结肠、直肠、脾、肾、大脑、睾丸、心脏、毛发均有锰含量增高(P<0.05)。染毒组大鼠大脑组织锰含量[(1.29±0.05)μg/g组织]高于对照组[(0.65±0.13)μg/g组织](P=0.001)。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纹状体神经元内大量脂褐素沉积。[结论]锰在慢性锰中毒大鼠多组织贮留,主要影响消化系统、肾脏、睾丸以及大脑。锰的神经毒性可能与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砷对小鼠小脑单胺神经递质浓度影响,为探讨砷的神经毒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7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s2O31、2、4 mg/L染毒组及牛磺酸干预组(As2O34 mg/L+牛磺酸150 mg/kg和维生素C干预组(As2O34 mg/L+维生素C 45 mg/kg),每组10只(高剂量染砷组20只),连续染毒60 d,取小脑,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小脑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浓度。结果对照组小鼠小脑NE、DA和5-HT浓度分别为188.96、45.30、148.42 ng/g;As2O31、2、4 mg/L染毒组小鼠小脑NE、DA和5-HT浓度分别为92.65、12.36、147.26 ng/g和37.18、9.44、105.0 ng/g及22.35、7.40、65.58 ng/g。染砷组小鼠小脑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牛磺酸和维生素C干预组小鼠小脑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明显高于染砷组。结论牛磺酸和维生素C能拮抗砷致小鼠小脑5-HT、DA和NE浓度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脱锰前后全血中PARK2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及其与大鼠运动、记忆功能的关系。[方法]60只健康成年SPF级SD大鼠(6周龄,160~180 g)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锰组(1 mg/kg)、高剂量锰组(5 mg/kg),每组20只。以5 m L/kg体积大鼠腹腔注射MnCl_2染锰,隔天1次,连续4周。每组随机抽取10只大鼠进行转棒和Y迷宫实验分别检测运动和记忆功能;麻醉后取全血,石墨炉原子吸收仪检测全血中锰质量浓度(后称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全血中PARK2基因表达情况。各组余下大鼠停止染锰,继续常规饲养5个月后操作同前。期间每月对大鼠进行乙醚麻醉后取内眦静脉全血动态检测血液中PARK2表达变化。[结果]染锰1个月后:与对照组[(2.10±0.15)mg/L]比较,高[(5.31±0.23)mg/L]、低[(3.13±0.16)mg/L]剂量组大鼠血锰浓度增高(P0.05);高、低剂量组大鼠PARK2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6.83±1.97、13.15±3.84,均低于对照组(26.05±3.66)(P0.05);高剂量组大鼠转棒距离[(743.56±99.66)cm]低于对照组[(1 547.09±192.53)cm](P0.05);大鼠全血锰浓度与转棒距离(r=-0.74)、全血PARK2表达(r=-0.57)均呈负相关(均P0.05),全血PARK2水平与转棒距离呈正相关(r=0.61,P=0.02)。脱锰5个月后:高剂量组大鼠血锰浓度[(2.54±0.20)mg/L]较前下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1.80±0.09)mg/L](P0.05);高剂量组大鼠转棒距离为(1 105.73±132.23)cm,较染锰1个月时增加(P0.05)。[结论]亚急性锰染毒大鼠脱锰后,全血PARK2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及运动功能可恢复,PARK2基因可能作为锰致大鼠运动功能损伤的潜在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氯化镉染毒大鼠亚慢性肾损伤的影响,为镉中毒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低剂量染镉组,第3组为高剂量染镉组,第4组为姜黄素干预组。周一至周五每天进行染毒,第1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第2~4组分别腹腔注射3、6、6μmol/kg氯化镉溶液;每周一、三、五染毒前2 h进行干预,第1~3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第4组皮下注射50 mg/kg姜黄素,注射容积均为5 m L/kg;连续处理6周,最后一次染毒结束后24 h,检测尿乳酸脱氢酶(LDH)、尿碱性磷酸酶(ALP)及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尿蛋白含量,血清尿素氮(BUN)含量,肾皮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肾细胞内ROS水平及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染镉组大鼠的体重增长幅度均降低;高剂量染镉组大鼠尿蛋白、血清BUN含量,尿LDH、ALP、NAG活性,肾皮质MDA含量均增加[分别为(2.51±0.57)g/g肌酐、(32.82±4.99)mmol/L,(1 180.54±293.55)、(211.53±46.39)、(104.94±18.58)U/g肌酐,(4.59±0.67)μmol/g蛋白],肾皮质GSH含量,SOD、GSH-Px活性均下降[分别为(26.75±6.92)μmol/g蛋白,(35.65±6.27)、(62.91±20.50)U/mg蛋白],肾细胞内ROS的含量升高[(527.50±60.12)平均荧光强度],细胞凋亡率增大[(41.88±4.10)%];姜黄素干预组与高剂量染镉组比较,各项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给大鼠亚慢性染镉可对肾脏产生明显的氧化损伤作用;姜黄素处理对镉引起的肾损伤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慢性锰染毒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对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含量的影响,探讨血浆BDNF含量作为锰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效应生物标志的可行性。[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低(5 mg/kg)、中(10 mg/kg)、高(20 mg/kg)剂量染猛组,腹腔注射染毒,每周5 d,连续18周。分别于染毒第6、12、18周,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于第18周末次染毒24 h后,采血并分离血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大鼠血浆锰及BDNF含量。[结果]在第6周的水迷宫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下降(均为P〈0.05);在第12、18周测试中,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延长,而各染锰组的穿越平台次数均下降(均为P〈0.05)。与对照组血浆锰含量[(13.16±5.45)μg/L]相比,低、中、高剂量染锰组的血浆锰含量均升高[分别为(55.84±11.62)、(82.21±8.26)、(115.58±21.31)μg/L,均为P〈0.05);与对照组血浆BDNF含量[(232.64±75.37)ng/L]相比,中、高剂量染锰组的血浆BDNF含量均下降[分别为(145.80±46.14)、(93.21±44.92)ng/L,均为P〈0.05]。血浆BDNF含量与穿越平台次数呈正相关,与逃避潜伏期及血浆锰含量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慢性锰染毒可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并降低血浆BDNF含量,血浆BDNF似可考虑作为锰染毒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的效应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8.
牛磺酸对锰致大鼠前额皮质神经毒性损害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锰致大鼠前额皮质神经毒性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 取SD雄性大鼠104只,分为4组:(1)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2)染锰组:每天腹腔注射氯化锰溶液15 ms/ks,连续3个月.(3)牛磺酸预防性干预组:染锰剂量和方法与染锰组一致;腹腔注射牛磺酸溶液200 mg/kg,与染锰同时进行,每周3次,连续3个月.(4)牛磺酸治疗性干预组:染锰剂量和方法与染锰组一致;在连续染锰3个月后停止染锰,再给予腹腔注射牛磺酸,每周3次,连续注射3个月.观察大鼠前额皮质神经元的细胞凋亡并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 (1)锰对大鼠前额皮质的神经元有诱导凋亡的作用,染锰组凋亡率[(20.2±4.3)%]明显高于对照组[(1.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磺酸预防性干预和治疗性干预后,细胞凋亡率下降,与染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染锰组MDA含量较对照组升高,SOD活力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染锰组相比,牛磺酸预防性干预组SOD活力增加,MDA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内锰通过氧化应激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牛磺酸抑制锰对神经元凋亡的诱导,通过抗氧化而发挥抗锰神经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硫酸铟亚慢性经口染毒对大鼠的肾脏损害作用。方法选取4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硫酸铟低剂量组(52.3 mg/kg)、中剂量组(104.6 mg/kg)和高剂量组(261.4 mg/kg),每组8只。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1次/天,5天/周,连续染毒8周,染毒结束后收集24 h尿液;次日处死前称重,并收集血液和肾脏。采用试剂盒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肾组织微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和尿液中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血液、尿液和肾组织中的铟含量;采用HE染色对肾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期间,各组大鼠一般状况正常,体重稳定增长,在染毒第7周和第8周时,高剂量染毒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1.27±0.55)、(0.40±0.01)和(0.30±0.06)μg/L],3个剂量组大鼠血铟[(44.10±23.10)、(52.08±21.03)和(67.42±45.98)μg/L]、尿铟[(0.72±0.13)、(2.75±0.15)和(4.31±0.33)μg/L]和肾铟含量[(1.36±0.83)、(1.52±0.49)和(2.87±0.20)μg/g]均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染毒组大鼠血清中Cr明显高于对照组[(66.06±18.62)μmol/L和(46.53±7.95)μmol/L,P0.05],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大鼠血清BUN含量[(3.98±0.82)mmol/L和(4.09±0.71)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4.77±0.49)mmol/L,P0.05];3个剂量组血清和尿液中β2-MG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3个剂量组大鼠血清T-AOC水平[(4.87±2.36)、(4.50±2.33)和(4.00±3.29)U/m L]和肾组织GSH水平[(6.41±1.86)、(5.06±2.09)和(2.77±2.64)μmol/(g pro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20±5.43)U/mL和(14.74±6.47)μmol/(g prot),P0.05];中、高剂量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炎症性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肾小球肿胀、肾小管结构异常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结论硫酸铟灌胃染毒会引起大鼠肾脏铟的蓄积、发生氧化损伤、病理改变以及功能障碍等。  相似文献   

10.
贾克  徐兆发  徐斌 《卫生研究》2008,37(1):8-10
目的观察MK-801和牛磺酸对锰引起的纹状体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酰胺酶(PAG)的活性变化和纹状体谷氨酸能神经元含量的影响。方法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第1组为对照组,皮下注射0.9%的氯化钠;第2组为单纯染锰组,皮下注射0.9%的氯化钠;第3、4组为预处理干预组,分别皮下注射0.3μmol/kg的MK-801和1mmol/kg的牛磺酸。皮下注射2h后,第1组腹腔注射0.9%的氯化钠,第2~4组腹腔注射200μmol/kg的氯化锰,染锰25天,MK-801和牛磺酸隔日注射一次,共预处理13次。最后一次染毒后24h,每组取4只,将大鼠用乙醚麻醉,经左心室灌流固定后采集脑组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纹状体谷氨酸能神经元含量。将每组另外6只大鼠直接处死,切取脑纹状体,测定GS和PAG的活性。结果单纯染锰组与对照组比较,纹状体Aa(%)和IOD明显升高,P<0.01;纹状体GS活性降低,PAG的活性升高;MK-801预处理干预组与单纯染锰组比较,纹状体Aa(%)和IOD明显降低,GS活性明显升高,PAG活性降低;牛磺酸预处理干预组纹状体Aa(%)和IOD降低,GS活性明显升高。结论MK-801和牛磺酸对锰致大鼠Glu-Gln环路紊乱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苯乙烯在不同染毒期限和染毒剂量下对大鼠神经系统多巴胺递质含量及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动物,雌雄各半。苯乙烯急性染毒剂量为600mg/kg,亚急性染毒剂量为150~600mg/kg,恢复组在苯乙烯染毒后正常饲养3周,L-dopa组在苯乙烯染毒同时腹腔注射600mg/kgbw的L-dopa。方法监测动物尿中苯乙烯代谢物苯乙醇酸(MA)和苯乙醛酸(PGA)的含量作为苯乙烯染毒的内剂量,测定苯乙烯染毒大鼠不同脑区多巴胺(DA)含量及参与多巴胺代谢的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的变化。结果尿中的PGA和MA含量与染毒剂量均呈正相关,由于存在一定的环境本底,MA比PGA在作为苯乙烯染毒内剂量的指标上更有代表性。视网膜、垂体和纹状体中的DA含量在苯乙烯染毒下显著降低,垂体中的MAO活性增加,而纹状体和视网膜中的MAO活性减小。结论苯乙烯可以通过多巴胺通路产生对机体的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山茱萸多糖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40 mg/kg,对照组大鼠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 ml,连续6周;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从第1 d开始分别给予0.14 g/kg、0.28 g/kg山茱萸多糖灌胃,均为1次/d,连续6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2 ml灌胃,连续6周。用药结束后,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检测海马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跳台结果模型组[(54.90±5.40)、(126.55±13.38)s、(2.80±0.79)、(2.30±0.95)次]与对照组[(27.50±4.68)、(198.85±14.70)s、(1.60±0.52)、(1.30±0.48)次]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组[(30.40±4.50)、(1.70±0.67)s、(189.88±7.99)、(1.40±0.70)次]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海马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检测结果显示,海马中NE、DA、5-HT含量模型组[(0.371±0.076)(0.579±0.086)(0.477±0.094)μg/g]与对照组[(0.547±0.096)、(0.762±0.085)、(0.650±0.066)μg/g]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组[(0.483±0.069)、(0.686±0.104)、(0.640±0.079)μg/g]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山茱萸多糖能够提高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7,8-氧化苯乙烯(SO)在不同染毒剂量下对大鼠多巴胺(DA)神经递质含量及单胺氧化酶(MAO)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SO染毒剂量分别为1/4LD50(500mg/kg),1/8LD50(250mg/kg)和1/16LD50(125mg/kg)。空腹灌胃染毒,1次/d,持续染毒2周。染毒结束后取血及脑组织,测定DA含量及MAO活力。结果中剂量组大鼠血中MAO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剂量组大鼠血中MAO活力高于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脑中MAO的活力均比对照组增高,低、中、高剂量组脑中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8-氧化苯乙烯可致血MAO活力升高,提示,单胺类递质的变化有可能参与了7,8-氧化苯乙烯的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生素E(VE)对PM_(2.5)急性染毒致大鼠心血管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玉米油对照组(溶剂对照组)、VE对照组、PM_(2.5)染毒组(8.0 mg/kg,以体重计,下同)、PM_(2.5)+VE低、中、高给药组,剂量分别为15.0、30.0、60.0 mg/kg。VE给药组均经VE灌胃28 d后,气管滴注PM_(2.5)悬浊液染毒,隔天1次,共3次。末次染毒24 h后,腹主动脉取血,分析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心肌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含量。结果溶剂对照组IL-1β、IL-6、TNF-α、HS-CRP、GSH、GSH-Px、MDA、T-SOD、NO、ET-1及Cx43分别为(68.73±6.21)μg/L、(15.86±0.45)μg/L、(41.12±7.66)μg/L、(1.29±0.26)μg/L、(15.30±2.52)μmol/L、(492.29±28.28)、(10.19±0.74)μmol/L、(272.98±8.59)U/m L,(3.22±0.22)μmol/L、(0.28±0.021)μg/L、(0.42±0.04)μg/L。PM_(2.5)染毒组IL-1β[(1 155.98±100.28)μg/L]、IL-6[(24.94±2.06)μg/L]、TNF-α[(821.45±14.26)μg/L]、HSCRP[(3.10±0.28)μg/L]、MDA[(15.88±1.41)μmol/L]和ET-1[(0.38±0.03)μg/L]的释放量升高,GSH[(4.62±0.37)μmol/L]、GSH-Px[(289.28±30.65)]、NO[(0.97±0.074)μmol/L]、Cx43[(0.26±0.10)μg/L和TSOD[(239.26±4.97)U/m L]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M_(2.5)染毒组相比,VE给药组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缓解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急性PM_(2.5)染毒可引起大鼠心血管损伤,导致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肌缝隙链接蛋白的变化,而VE喂饲对PM_(2.5)引起的大鼠急性肺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NaAsO2)与氟化钠(NaF)联合染毒对大鼠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只健康成年清洁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对照(蒸馏水)组和低(1/50 LD50,0.75 mg/kg)、高剂量亚砷酸钠(1/25 LD50,1.5 mg/kg)染毒组及低(1/20 LD50,25 mg/kg)、高剂量氟化钠(1/10 LD50,50 mg/kg)染毒组以及低剂量亚砷酸钠(0.75 mg/kg)+低剂量氟化钠(25 mg/kg)联合染毒组、低剂量亚砷酸钠(0.75 mg/kg)+高剂量氟化钠(50 mg/kg)联合染毒组、高剂量亚砷酸钠(1.5mg/kg)+低剂量氟化钠(25 mg/kg)联合染毒组、高剂量亚砷酸钠(1.5 mg/kg)+高剂量氟化钠(50 mg/kg)联合染毒组,每组10只。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6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测定逃避潜伏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脑组织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氟砷联合染毒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脑组织中DA含量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而脑组织中5-HT含量无明显变化。氟砷联合染毒对大鼠逃避潜伏期、大脑皮质中DA和5-HT含量、脑组织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均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氟砷联合有可能通过脑组织中DA含量降低及神经细胞凋亡率升高影响大鼠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2-二甲基-3-羟基-4-吡啶酮(deferipone,DFP)和牛磺酸联合作用对染铝大鼠大脑皮层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70只健康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以灌胃方式染毒,其中,阴性对照组给予1 ml生理盐水,连续8周;铝染毒组、牛磺酸干预组、低剂量DFP干预组、高剂量DFP干预组、牛磺酸+低剂量DFP干预组和牛磺酸+高剂量DFP干预组在前4周分别给予281.40 mg/kg三氯化铝溶液,后4周分别给予1 ml生理盐水、400 mg/kg牛磺酸、13.82 mg/kg DFP、27.44 mg/kg DFP、400 mg/kg牛磺酸、400 mg/kg牛磺酸;牛磺酸+低剂量DFP干预组和牛磺酸+高剂量DFP干预组给予400 mg/kg牛磺酸6 h后分别给予13.82、27.44 mg/kg DFP,每天1次。测定大鼠大脑皮层SOD、GSH-Px活力和MDA含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铝染毒组大鼠大脑皮层SOD和GSH-Px活力均较低,而MDA含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铝染毒组相比,在单独干预组中,仅高剂量DFP干预组可以显著提高SOD和GSH-Px活力,降低MDA的含量;牛磺酸干预组可以显著提高GSH-Px的活力水平以及降低MDA含量。在DFP和牛磺酸的联合作用下,大鼠大脑皮层的SOD和GSH-Px活力水平以及MDA含量均基本恢复正常。其中,与牛磺酸干预组和低剂量DFP干预组比较,牛磺酸+DFP干预组可以显著提高SOD和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且以牛磺酸+低剂量DFP干预组尤为显著。结论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牛磺酸和DFP联合干预可以对染铝大鼠大脑皮层的抗氧化系统起到保护作用,且效果优于牛磺酸或DFP单独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铝染毒大鼠脑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42只健康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铝染毒组和低、中、高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及牛磺酸预防组,每组7只。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每天1次,每周5d。前4周铝染毒组和低、中、高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及牛磺酸预防组染毒281.40 mg/kg三氯化铝,其中,牛磺酸预防组染毒4h后给予400mg/kg牛磺酸;后4周,铝染毒组给予1 ml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和牛磺酸预防组分别染毒200、400、800、400 mg/kg牛磺酸。测定大鼠脑组织中SOD活力、GSH-Px活力和MDA含量。结果与铝染毒组相比,各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及牛磺酸预防组大鼠脑组织SOD、GSH-Px活力均升高,MDA含量降低;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牛磺酸对铝染毒大鼠受损脑组织抗氧化系统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胍丁胺和尼莫地平对锰引起的大鼠脑纹状体谷氨酰胺合成酶、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和脑皮质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32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单纯染锰组,第3,4组分别为胍丁胺和尼莫地平预处理干预组,连续干预并染锰4周.最后1次染毒后24h,将每组大鼠直接处死,断头取脑,在冰浴下分离脑纹状体和皮质,应用比色法测定脑纹状体中谷氨酰胺合成酶、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和脑皮质中Na -K -ATP酶和Ca2 -ATP酶的活性.结果 在单纯染200 umol/kg的氯化锰组中,谷氨酰胺合成酶[(50.41±5.47)U/(min·g·pro)]、Na -K -ATP酶(2.13±0.15)umol/(h·mg)、Ca2 -ATP酶(0.56±0.28)umol/(h·mg),3种酶与对照组比较活性明显降低(P<0.01),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72.24±9.38)umol/(min·g·pro),与对照组比较活性明显升高(P<0.01);而21.9umol/kg的胍丁胺和2.4mmol/kg的尼莫地平预处理干预组与单纯染锰组比较,谷氨酰胺合成酶、Na -K -ATP酶、Ca2 一ATP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 胍丁胺和尼莫地平对锰致大鼠兴奋性毒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14d乐果染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探讨钙离子稳态在该影响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HR,灌胃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0、12.5、25和50mg/kg,每天1次,连续14d。尾袖法测定大鼠血压,第15天处死动物,无机磷酸根法和RT-PCR检测酶活力和基因表达。[结果]25mg/kg以下乐果染毒大鼠血压升高,当剂量达到50mg/kg,大鼠血压没有显著升高的变化。染毒结束后,25mg/kg染毒组大鼠心肌Ca2 -ATPase活力显著升高,达到(2.32±0.33)μmolPi/(mg蛋白·h);50mg/kg组大鼠心肌Ca2 ATPase活力和Na -K -ATPase均显著升高,分别为(2.36±0.62)和(2.74±0.52)μmolPi/(mg蛋白·h)。Ca2 -ATPase基因表达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上调,剂量>25mg/kg时,表达值为(1.24±0.11),差异有显著性(P<0.05);50mg/kg乐果可诱导兰尼碱受体(RyR)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达值分别为(1.49±0.27)和(0.96±0.16)。[结论]乐果引起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变化规律与接触剂量有关,一定剂量范围的可以升高。钙离子的代谢紊乱可能是乐果引起的心血管毒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基汞致大鼠脑氧化损伤及牛磺酸对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染汞组、高剂量染汞组和牛磺酸干预组。周一至周五每天进行染毒,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低剂量染汞组腹腔注射4μmol/kg氯化甲基汞,高剂量染汞组和牛磺酸干预组腹腔注射12μmol/kg氯化甲基汞;每周一、三、五染毒前2h进行预处理,对照组、低剂量染汞组和高剂量染汞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牛磺酸干预组皮下注射1mmol/kg的牛磺酸;连续进行4周,最后一次染毒后,处死大鼠。取大脑皮质测定:活性氧(ROS)、巯基、羰基、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高汞组大鼠的体质量增长幅度降低(P〈0.05,P〈0.01);ROS分别是其1.8和3.9倍(均P〈0.01);SOD和GSH-px的活性均降低;巯基的含量降低;羰基的含量升高;MDA增加;细胞凋亡率分别升高3.4和10.0倍。牛磺酸干预组与高剂量染汞组比较,ROS的生成量降低了17%;SOD、GSH-px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巯基、羰基和MDA的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细胞凋亡率为高汞组的44%。[结论]甲基汞可导致脑氧化损伤,牛磺酸对甲基汞所致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