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总结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改良后矢状入路骶会阴肛门成形术Ⅰ期根治新生儿中位肛门直肠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新生儿先天性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中位28例,高位10例;女5例,男33例.分为Ⅰ期组(中位畸形不伴严重畸形)和分期组(高位畸形和不符合Ⅰ期根治条件的中位畸形).Ⅰ期根治手术采用改良后矢状人路肛门成形术;分期手术采用造瘘-根治(Pena术)-关瘘.观察伴发畸形、胎龄和出生体重、根治手术时年龄和根治手术时间,比较总住院时间、总费用.统计并发症,随访术后肛门功能临床评分.结果 Ⅰ期组22例;分期组16例,10例高位畸形,6例中位畸形(2例早产儿,2例伴脊柱畸形,2例严重心脏畸形),两组平均胎龄、出生体重、第一次手术年龄和根治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近期并发症Ⅰ期组1例发生肠梗阻、肠穿孔,骶部伤口皮肤愈合情况与分期组相同;远期并发症分期手术较多,包括直肠黏膜脱垂和污粪.Ⅰ期组随访16例,术后肛门功能临床评分优为12例,良4例.Ⅰ期组住院时间(12.06±0.85)d,住院费用(10681.1±1759.5)元,显著低于分期组(P<0.0001).结论 改良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保留提肛肌与耻骨直肠肌环联合体,对新生儿中位肛门直肠畸形Ⅰ期根治手术临床近期疗效等同于以往的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骶会阴肛门成形一期手术与三期常规手术在治疗新生儿高位肛门直肠畸形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8例采用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手术的新生儿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一期手术(A组)和三期手术(B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A组21例均接受一期手术,2例失访,19例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87.72%;B组27例中,肠造瘘后放弃后续手术或失访4例,23例全程完成三期手术,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88.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一期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同样可达到常规三期手术的效果,且有护理方便、病程短、费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后随访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5.
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腹骶会阴肛门成型术治疗高位肛门闭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骶会阴肛门成型术治疗新生儿高位肛门闭锁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97年10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7例高位肛门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均一期行腹骶会阴肛门成型术.结果 随访6个月至3年,16例患儿肛门功能正常.1例腹部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经伤口缝合后痊愈.16例患儿扩肛数月,排便正常,1例失访.结论 选择性进行I期腹骶会阴肛门成型术治疗高位肛门闭锁,手术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中直肠尿道瘘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治疗锁肛的术式-后矢状入路骶会阴肛门成形术(Pe(n)a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后矢状人路骶会阴肛门成形术即Pena术,是治疗锁肛的一种术式,适应于患儿已行结肠造瘘术或新生儿期的高位、中位肛门闭锁合并直肠尿道瘘或直肠阴道瘘的肛门闭锁、直肠闭锁。  相似文献   

9.
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先做结肠造瘘,再行肛门成形,最后关瘘,3次手术显然增加了手术和麻醉并发症的风险。我院2006年2月~2006年12月对8例新生儿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施行了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均一期完成手术,术后初步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舟状窝会阴瘘是小儿外科中常见的畸形之一,术后并发症如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瘘管复发颇为多见。我们自1994年~2002年共收治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舟状窝、会阴瘘患儿26例,均采用直肠末端旋转、倒“V-Y”肛门成形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26例,舟状窝瘘16例,会阴瘘9例,阴唇瘘1例,均为中、低位瘘。年龄3d~4岁,其中2例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彩超检查为室间隔缺损),1例为右位心。1.2手术方法全麻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后置“F-8”号导尿管。肛门隐窝两侧用7号丝线对称缝合两针,备作牵引线,正常…  相似文献   

11.
自 1994~ 1999年 ,我院对 11例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舟状窝瘘术式进行改良 ,采用会阴经直肠内瘘管修补肛门成形术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1例均为女性 ,其中6个月~ 1岁 6例 ,1岁半~ 2岁 4例 ,4岁 1例。瘘口位于舟状窝部。入院时自瘘口排便顺利 8例 ,排便困难 3例。 11例瘘口均无红肿 ,瘘口直径 0 .5~0 .7cm。安静状态下直肠盲袋注水B超探查 ,盲端距肛切迹皮缘 0 .7~ 2 .0cm。经瘘管碘水造影显示继发性巨结肠 5例。术前针刺肛迹凹陷 ,均具有收缩反射存在。2 .手术方法 取截石位 ,于会阴部针刺肛迹皮肤 ,在收…  相似文献   

12.
后矢状位肛门直肠成形术后便秘原因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研究无肛畸形胎鼠直肠盲端神经元细胞分布情况 ,探讨后矢状位肛门直肠成形术 (PSARP)后便秘发生原因。方法 选用 2~ 3个月龄 ,体重 2 5 0~ 30 0g健康Wistar大白鼠 12只 ,其中雌鼠 8只 ,雄鼠 4只。实验组雌鼠为 5只 ,对照组为 3只。雌雄交配后第 11d对实验组 5只雌鼠使用乙烯硫脲 (ethylenethiourea ,ETU)灌胃 (1%乙烯硫脲溶液 ,12 5mg/kg) ,对照组孕鼠在同一天使用等量蒸馏水灌胃。第 2 2d对两组孕鼠剖宫取胎 ,形态学研究取实验组及对照组各一只孕鼠 ,获实验组无肛胎鼠 6只 ,正常 5只 ,对照组胎鼠 10只。对胎鼠盆腔进行正中矢状切片 ,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免疫组化研究将两组剩余孕鼠 (实验组 4只 ,对照组 2只 ) ,获胎鼠实验组无肛、正常和对照组各 2 7只、16只和 2 1只 ,取胎鼠直肠盲端 ,利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和S 10 0蛋白标记肠壁内源性神经元细胞及胶质细胞 (SP)法 ,分别对肌间神经元、粘膜下神经元及胶质细胞进行计数并与对照组对比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无肛胎鼠盆腔正中矢状切面可显示直肠盲端的形态。直肠盲端与对照组直肠肌间神经元细胞数分别为 2 .0 9± 0 .5 0 ,2 .74±0 .5 1;直肠盲端与对照组直肠粘膜下神经元细胞数分别为 0 .72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前矢状入路直肠肛门成形术治疗女婴无肛前庭瘘的疗效。方法自会阴前矢状入路游离瘘口,游离直肠侧壁及直肠后壁,保留直肠末端瘘口不受损伤,保证瘘口内括约肌结构完整,使直肠末端置于外括约肌中心无张力重建会阴体,恢复女童正常会阴外观。结果本组86例一期手术获成功,经近远期随访,会阴体外观及肛门功能均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前矢状入路直肠肛门成形术治疗女婴无肛前庭瘘,直视下重建肛门直肠,完整保留了直肠瘘口及直肠盲袋,获得了满意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4.
改良pena手术治疗先天性中高位肛门直肠闭锁6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采用改良pena术式即经后矢状人路直肠盲端经耻骨直肠肌环拖出行一期肛门成形术。结果术后2例因并发症死亡,66例存活,其中切口Ⅰ期愈合63例,3例切口感染,后经换药治愈。随访61例,失访5例,随访时问6个门至7年10个月。术后肛门功能为优32例,占52.46%;良26例,占42.62%;差5例,占8.20%。术后肛门功能高位畸彤组的优良率与中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男性组与女性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结论先天性中高位肛门直肠闭锁行改良pena肛门成形手术,创伤小,疗程短,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术后能获得良好的控便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Ⅰ期成形术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后矢状位肛门直肠成形术日前已成为高位肛门闭锁的标准手术方法之一,但术后大便失禁的控制仍不理想。约半数前列腺后瘘管的男孩有明显的污便,只有1/4的患儿大便控制正常。为改善高位肛门闭锁患儿的治疗效果.我们尝试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Ⅰ期肛门成形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在高位肛门闭锁成形术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对高位肛门闭锁患儿行Ⅰ期肛门成形术的价值。方法 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患儿10例,男孩8例,年龄分别为1~3d的4例;年龄6个月并在新生儿期行乙状结肠造瘘的患儿4例;女孩2例,年龄分别为1d和3个月,为合并直肠闭锁的肛门闭锁和一穴肛畸形。对于6例无造瘘患儿,术中首先腹腔镜监视下,游离直肠,分离结扎断离直肠尿道(阴道)瘘管;然后通过盆底肌肉中心形成隧道,将直肠从中脱出,与会阴皮肤吻合。对于行乙状结肠造瘘手术后的4例患儿,腹腔镜下关闭断离瘘管后,切除造瘘口以远的直肠,将近端的结肠从盆底肌肉中心形成隧道脱出。结果 10例患儿均在腹腔镜辅助下Ⅰ期完成肛门成形术,腹腔镜手术操作时间平均67.8min(45~90min),出血量平均8.3ml(5~20m1),无需要输血者。未出现明显的术中并发症,所有患儿术后恢复顺利,于术后11d去除尿管和膀胱造瘘管,无尿道瘘憩室发生,1例乙状结肠造瘘手术后的患儿发生腹部切口感染。术后随访3至26个月,1例患儿手术后1个月出现肛门狭窄,于术后3个月行狭窄段切除术治愈。另外9例无并发症发生,目前患儿排便控制功能良好。结论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是治疗高位肛门闭锁有效方法,有手术打击小、处理直肠泌尿系瘘方便、辨认盆底肌中心准确、对肌肉损伤小等优点,免除患儿分期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肛门闭锁舟状窝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32例先天性肛门闭锁舟状窝瘘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平均年龄11个月(4个月~1岁8个月),均通过保留瘘管肛门成形术治愈,其中2例术后出现肛周伤口感染,经5~7d局部理疗、外涂碘伏后痊愈。32例随访6个月~5年,肛门会阴外观正常,无肛门狭窄及复发肛瘘,肛门排便功能评定结果均为优。结论保留瘘管肛门成形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肛门闭锁舟状窝瘘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大便失禁的生物反馈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大便失禁的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多种先进的客观检测手段,通过不同侧面对21 例肛门闭锁患儿肛门直肠功能进行综合评定,并根据患儿不同的控制机制异常,选择性进行加强肛周肌肉力量、改善直肠感觉阈值等5 种方法的生物反馈训练。结果 接受生物反馈训练的中低位畸形患儿临床评分由3.7 ±1.0 提高至5.7 ±0 .5,而高位畸形由2.3 ±1.0 提高至4 .6 ±0 .5。经过训练之后,代表肛周肌肉力量、直肠功能和直肠肛管综合控制能力的指标均有非常明显的改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针对性的生物反馈训练方法对于治疗肛门闭锁术后大便失禁效果非常显著,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院采用纵形切口肛门成形术治疗低位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院2006年5月及2008年3月收治2例一穴肛患儿,均行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阴道尿道成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