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房颤)及其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抗凝治疗情况。方法采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208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存活的164例非瓣膜病性房颤(包括华法林抗凝治疗34例,抗血小板治疗130例)以及另行采集的36例一级预防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随访1年。分析70例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基本情况,并依据预防等级、年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水平、1年内是否继发出血进行分组比较,并分析与稳态时华法林剂量相关的因素。结果 164例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脑栓塞患者中,华法林抗凝组患者年龄、入院NIHSS评分明显低于抗血小板组,INR、1年内颅内外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抗血小板组(均P0.05)。70例抗凝治疗患者中,与二级预防相比,一级预防的患者年龄、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物出血评分(HAS-BLED评分)和1年停用华法林的比例明显降低,身高、体质量和华法林初始剂量明显增高(均P0.05);与65岁的患者相比,≥65岁患者的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评分和HAS-BLED评分明显增高,华法林初始剂量和稳态华法林剂量明显降低(均P0.05);INR 1.5~2.0的与INR 2.1~3.0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1年内未继发出血的患者比较,1年内继发出血的患者入院NIHSS评分明显增高,初始INR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稳态时华法林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与初始华法林剂量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对于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脑栓塞患者而言,华法林抗凝治疗较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风险高。对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而言,一级预防较二级预防的患者年龄更轻、服药依从性好;低抗凝强度(INR 1.5~2.0)与传统抗凝强度(INR 2.1~3.0)在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出血风险方面无明显差别;年龄较轻患者华法林初始剂量及稳态时剂量均较高,但脑卒中风险及出血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大连西部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180 d后二级预防药物和行为修正的依从性现状及依从性下降原因。方法 调查2014年4月1日~2015年1月31日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对于抗血小板药聚集药物、他汀药物、降压药物、降糖药物、抗凝药物治疗的使用率、戒烟行为修正率并随访180 d。结果 入组患者中使用他汀等药物及抗凝药物依从性偏差,分别是50.1%和40.4%; 不同药物二级预防依从性下降的原因不同; 180 d后随访发现急性脑梗死发生率为6.4%。结论 医生应关注患者有明确循证医学依据的二级预防药物及行为修正的依从性,并了解其下降的原因,采取针对措施提高患者药物治疗及行为修正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心房颤动(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凝治疗现状。方法选取2012-07—2015-07在我院住院确诊的179例老年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既往是否有房颤病史,分为既往有房颤组和既往无房颤组,对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组患者既往有房颤组的风心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既往脑梗死的比例高于既往无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单独应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有房颤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比例高于既往无房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NR值达标率均较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房颤并发脑梗死的抗凝治疗率及INR值达标率均较低,对出血的担忧和监测INR值的不便影响了抗凝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40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北京市部分二级医院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现状,为改进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现况调查,研究对象为以自愿形式参加的北京市4家二级医院中急性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住院患者,调查其住院期间以及出院3个月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现况.结果 人选患者共458例.其中408例完成3个月随访.住院期间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率为93.7%,3个月随访发现.抗血小板药物的院外治疗依从性差,应用率明显下降,为69.6%(P=0.003);男性(OR=1.708),95%CI 1.083~2.691及TIA患者(OR=1.954,95%CI1.046~3.649)成为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差的促进因素.结论 北京市部分二级医院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临床医生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药物的依从性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他汀类药物应用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北京市部分二级医院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他汀类药物应用现状,为改进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研究对象为北京市4家二级医院中诊断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住院患者,调查患者住院期间以及出院3个月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现况。结果:入选患者共458例,其中408例完成了3月随访。住院期间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比率为35.6%;出院3月,他汀类药物的用药比率降为22.3%,与住院期间相比有明显差异(p<0.001);而依从性差的原因与患者的性别、经济负担、学历、危险因素的存在与否及脑血管病亚型(脑梗死或TIA)均无明显相关。3月随访发现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9%(20例),冠脉综合征0.5%(2例),且22例血管事件复发患者中仅有9.1%(2例)坚持他汀治疗。结论:北京市部分二级医院脑血管病医生对他汀类调脂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与卒中降脂指南尚有距离,同时我们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依从性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武汉城区脑血栓形成二级预防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治疗率以及控制率的现状.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 收集了2008年12月~2009年2月武汉钢铁公司参加体检的离退休职工1716例,从中筛选出128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回顾性调查其基本情况、生活习惯、既往史和服药史.记录调查对象的体检结果,包括血压、血脂和空腹血糖等.结果 纳入调查对象的脑血栓形成患者平均年龄(67.1±7.99)岁.有吸烟史者共52例,已戒烟者21例(40.38%);有饮酒史者共40例,已戒酒者24例(60%);超重者46.09%,肥胖者12.5%;从不运动者22.66%,偶尔运动者39.06%;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为83.62%,治疗率74.14%,控制率为27.59%;血脂异常的知晓率为40%,治疗率1.43%,控制率为18.57%;糖尿病的知晓率为43.4%,治疗率28.3%,控制率为37.74%.结论 武汉城区脑血栓形成二级预防问题多,危险因素控制率低,特别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低.二级预防工作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重庆南部地区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现状.方法 通过软件抽样,了解10个街道和乡镇,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首次脑卒中,在重庆南部地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全部经CT/MRI证实,出院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回顾其治疗经过,了解其出院后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用药情况.结果 (1)出院1个月的患者,对危险因素知晓率明显高于随后的调查,随时间推移,患者知晓率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患者对血糖、血脂、心脏病始终保持在比较恒定的知晓水平.而对血压、体重控制、戒烟限酒等生活习惯方面,知晓率有较大起伏.(2)特异药物选择比较随意,特别中成药、扩管药物、神经保护的大量使用,一方面使患者医疗费用耗费巨大,经济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患者对二级预防抓不住重点,使二级预防效果大打折扣;再者患者服药情况也不理想.结论 患者对脑血管危险因素知晓率有待提高,用药有待规范.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南部地区二级预防工作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华法林用于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2例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抽签随机分为2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餐后口服;观察组采用华法林片口服。观察2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凝血指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2组患者溶栓的疗效;比较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和栓塞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APTT、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T(37.43±10.16)s、INR(2.83±0.62)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29.87±10.27)s、(1.97±0.53)显著较高(P0.05),NIHSS评分(13.45±4.32)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17.35±5.41)分显著较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6.13%、栓塞事件发生率9.68%较对照组51.61%、35.48%显著较低(P0.05)。结论华法林对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具有较好的溶栓作用,可以降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栓塞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抗凝治疗是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脑卒中二级预防重要策略,但其最佳启动时机尚无一致性意见。近年的循证医学证据发现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早期启动抗凝治疗较延期抗凝治疗更具优势。本文拟对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抗凝治疗的启动时机进行综述,以期在平衡减少脑卒中复发与降低出血性转化风险的基础上,为此类患者选择更合理的抗凝治疗启动时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二级医院的资源用于社区卫生,创立可推广的防治脑卒中的应用、管理模式。方法与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培训社区医生,提高社区医生防治脑卒中的技术水平;二级医院医生进入社区与居民进行直接的脑卒中防治知识宣教,提高社区居民防治脑卒中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双向转诊解决了社区脑卒中病人看病难、住院难问题;卒中溶栓病例逐年增加。全区14家社区医院医生对脑卒中防治知识的合格率从培训前的20.8%、49.4%提高到培训后的84.8%、96.6%。接受宣教的社区居民对脑卒中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社区医生和社区居民对二级医院医生下社区举措的欢迎度分别达到100%。上海市松江区近三年脑卒中的首次发病和死亡呈控制趋势。结论利用二级医院资源指导社区防治脑卒中的方法,具有控制地区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率作用,可能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防控卒中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尤以非瓣膜性房颤为著。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临床常见,且病情重、出血转化率高、复发率高,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药物,可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口服抗凝药可减少房颤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抗血小板治疗对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也有一定的二级预防作用。鉴于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特有的临床特征,选择适宜的药物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二级预防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改进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89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二级预防药物的服药率.结果 在89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有632例,合并糖尿病者有220例,既合并有高血压又合并糖尿病者有177例.入选的899例患者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者占91.9% (826例),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脑梗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用调脂药物者占77.2%(694例),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脑梗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2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服用降压药者占95.4%(603例);2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服用降糖药者(包括使用胰岛素)占84.5%(186例);177例既合并有高血压又合并有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中均用药者占83.1%(147例).结论 住院期间脑梗死患者抗栓药物服用率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用药尚不令人满意,临床医生应对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治疗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情况,为卒中二级预防工作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地连续纳入乌鲁木齐地区缺血性卒中患者242例,记录患者从住院开始到出院12个月内的服药情况、停药原因.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12个月时抗血栓药物服用率为55.8%(135/242),民族(OR=4.007,95%CI=1.768~9.080)、文化程度(OR=2.953,95%CI=1.493~5.840)、支付方式(OR=0.189,95%CI=0.060~0.594)、血脂异常病史(OR=0.424,95%CI=0.217~0.831)与依从性相关.患者在出院12个月时调脂药物的服用率为59.9%(145/242),文化程度(OR=3.613,95%CI=1.844~7.082)、支付方式(OR=0.254,95%CI=0.091~0.711)、血脂异常病史(OR=0.340,95%CI=0.179~0.648)与依从性相关.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在出院12个月时降压药的服用率为71.9%(138/192),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12个月降糖药物的服药率为64.8%(59/91).抗血栓药物、调脂药物依从性差主要原因为症状改善停药、认为无须服药等.降压药物、降糖药物依从性差原因主要为检查指标好转、认为无须服药等.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普遍偏低,提醒临床医生应对患者的二级预防用药加强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二级预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出院后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治疗组93例,2组均应用拜阿司匹林100mg,1次/d,并且对于其他卒中危险因素均给予积极干预.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d.以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作为研究终点,随访2年.结果 治疗组缺血性脑卒中的2年复发率(12.4%)明显低于对照组(22.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理、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跟踪随访观察研究H2H健康教育模式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二级预防的作用。方法根据ACC(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提出的H2H(Hospital to Home)健康教育模式,对62例脑梗死患者在规范用药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跟踪随访一年。配比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结果 H2H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了医院、家庭及社会对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改善了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身体健康,(1)规范了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用药,健康教育组患者规范用药率(67.7%)较对照组(29%)明显提高(P=0.002);(2)改善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组患者生活评分(18.26±3.48)高于对照组患者(16.10±3.53)(P=0.018)。(3)减少了患者可能的危险因素,降低了脑梗死发生率,健康教育组患者脑梗死复发率(0)较对照组(22.6%)明显减少(P=0.011)。结论 H2H健康教育模式对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出院时未处方口服抗凝药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提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出院的合并NVAF的AIS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出院医嘱记录,将患者分为处方抗凝药组和未处方抗凝药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出院时未处方抗凝药的相关因素。结果共278例患者纳入分析;出院时处方抗凝药组52例(18.71%),未处方抗凝药组226例(81.29%)。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合并冠心病、入院前使用抗凝药物和左心房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75岁是出院时未处方抗凝药的危险因素(OR=3.693,95%CI 1.541~8.851,P=0.003);住院天数≥9d(OR=0.224,95%CI 0.083~0.608,P=0.003)、左心房直径≥39mm(OR=0.322,95%CI0.164~0.632,P=0.001)是出院时处方抗凝药的保护因素。结论合并NVAF的AIS患者出院时处方口服抗凝药的比例较低,年龄≥75岁是出院时未处方抗凝药的危险因素,住院天数≥9d、左心房直径≥39mm是出院时处方抗凝药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冠脉支架术后低强度抗凝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预防脑卒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64例因稳定性冠心病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接受冠脉支架术的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患者,分为低强度抗凝治疗组(LIA组,n=86,华法林剂量滴定至INR1.5~2.0)和常规抗凝治疗组(CIA组,n=78,华法林剂量滴定至INR 2.0~3.0),同时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随访1a后比较组间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外周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CIA组相比,LIA组脑卒中/TIA或周围动脉栓塞事件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LIA组9.3%vs.CIA组15.4%,P0.05)。结论低抗凝强度华法林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是房颤患者冠脉支架术后预防脑卒中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华法林在60岁以上老年脑梗死并房颤患者中长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05—2015-05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房颤伴脑梗死高危患者40例,长期应用华法林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变化及出血情况。结果治疗1周、1个月、3个月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5个月,牙龈出血1例,皮肤黏膜瘀斑2例,消化道出血1例,出现痰中带血1例,出现脑梗死1例,未出现脑出血及其他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华法林在60岁以上老年脑梗死伴非瓣膜性房颤中应用效果显著,出血不良反应小,梗死发生率低,且老年抗凝强度INR维持在1.8~2.5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诊科住院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合并脑梗死(CI)患者继发出血转化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急诊病房及急诊ICU收治住院的155例诊断为NVAF的患者,分为非脑出血转化组(n=120)和脑出血转化组(n=35),比较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脑出血转化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脑出血转化组(P=0.042,P=0.027);脑出血转化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相较于非脑出血转化组更高(P=0.015),而既往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预防CI的比例较后者更低(P=0.041),两组患者中CHA2DS2-VASc≥2分者接受抗凝治疗(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比例仅为7.38%(11/149);在影像学检查上,脑出血转化组的患者以出血性梗死表现为主(30/35,85.71%),大面积脑梗死、前循环梗死及皮质梗死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脑出血转化组的患者(分别为P<0.01,P=0.022,P<0.01)。结论糖尿病是NVAF患者并发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两组CI的NVAF患者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率低,脑出血转化组的患者在发病前接受此项干预治疗率更低且病情更严重;大面积脑梗死、前循环梗死、皮质梗死为脑出血转化常合并的影像学特点,早期识别及严密监测能避免患者病情的持续恶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01—2018-01就诊于福建省老年医院的房颤合并脑梗死的高龄患者115例,分为卒中相关性肺炎组和非卒中相关性肺炎组,探讨引起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建立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评估模型。结果入院NIHSS评分(OR=1.15,P=0.25)、血胆碱酯酶水平(OR=1.09,P=0.047)、吞咽障碍(OR=0.39,P=0.03)是高龄房颤患者脑梗死后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综合应用上述3个指标对高龄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价值较高(AUC=0.62,P=0.03)。结论血胆碱酯酶、入院NIHSS评分、吞咽困难是高龄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综合应用上述3项指标能更好预测高龄房颤合并脑梗死人群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