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飞行员24 h动态心电图情况.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了188例健康疗养的飞行员.结果 发现ST段改变情况及24 h心率与普通人群基本一致.除窦性心动过速、过缓及不齐外,有各种心律失常者共59人,占31.4%,比普通人群为低.结论 房早和室早的P0.5范围分别为<250次/24 h和<315次/24 h,可作为我国健康飞行人员的参考数值.此外,还观察到个别飞行员有偶发成对房速、成对室早或短阵室速,此可追随观察,定期检查,以利于保障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记录患者在24 h的动态心电图,以了解患者在安静和动态情况下的心电图变化,以确诊疾病。方法采用美国DEL MAR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对北京世纪坛医院1 009例住院及门诊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可以提高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准确性。结论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检测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提高了诊断准确率,满足了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CI发生情况分为无脑梗死组(n=41)与脑梗死组(n=19).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24 h...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 2 0 0 0年 2月以来 ,使用Holter -star 96 16型三导联 2 4h动态心电图记录盒 ,对 5 82例病人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监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5 82例患者中 ,男 2 95例 ,女 2 87例 ,其中冠心病192例 ,高血压病 93例 ,胸闷原因 85例 ,心悸原因 75例 ,心律失常 87例 ,高血压心脏病 9例 ,风心病 13例 ,糖尿病 8例 ,头晕原因 6例 ,胆结石 9例。年龄<4 0岁 5 6例 ,4 0岁~ 6 0岁 190例 ,>6 0岁 339例。2 熟悉记录盒的结构记录盒外观为 14 0mm× 90mm× 30mm ,重量为2 4 5g的长方形盒子。一端有导联线电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4h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GY-H12M型动态心电图检测系统,并详细按时记录24h活动情况及临床症状。结果心律失常检出率为94%,复杂的心律失常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发生率占80%。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特别是重度中毒,常可引起心肌损伤,心肌损伤的证据是心肌酶升高和心电图异常,由于心电图方便,及时,且临床上常作为监测手段,但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文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观察86例显示显示:中毒愈重,心肌损害愈重,心电图ST段压低愈明显。心动过缓,传导阻滞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何达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381-2381
目的 探讨万次以上室性早搏(VPB)/24 h与性别、年龄、职业及基础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5 339例动态心电图(DCG)中万次以上VPB心电图特征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 万次以上VPB 98例,检出率1.8%.男46例(46.9%),女52例(53.1%);农民52例(53.1%),60岁以上32例(32.7%);冠心病32例(43.9%),高血压病11例(11.2%),扩张型心肌病10例(10.2%),心肌炎8例(8.2%),肺心病4例(4.1%),其他22例(22.4%).结论 万次以上VPB多见于老年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4 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监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00例,分别应用常规的心电图监测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监测,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监测结果。结果:在所有患者完成监测的情况下,常规的心电图监测确诊有58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心律失常阳性率是58%;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确诊有96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心律失常阳性率是96%;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明显比常规心电图监测结果准确,且患者的室早二联律、三联律、室性早搏、房早二联律、三联律、房性早搏、心房纤颤、短阵室速、窦性停搏、短阵房速、窦房的传导受阻、束支的传导受阻以及房室的传导受阻检出率皆比常规的心电图检出率高,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监测价值较高,监测敏感性较好,能有效提高心律失常的检测准确性,有利于尽早治疗以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影响,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452-453
目的探究24h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将接受常规心电图的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24h动态心电图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率、常规心电图与24h心电图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性与室性早搏、房性与室性早搏成对、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监测相比,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疾病检出率较高,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运动平板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冠心病患者90例为实验研究对象,运用运动平板心电图的方式,在此基础上还同时运用24 h动态心电图的方式对患者病情症状检测确诊,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对90例患者予以不同的方法检测诊断,运动平板心电图的准确性指标(88.89%)、敏感性指标(96.67%)分别高于24 h动态心电图的各项指标(68.89%、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方式特异性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运动平板心电图对冠心病病情症状诊断的方式更好,能够保证诊断数据的准确性,但是其与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的差异性相同。为了提高诊断信息的可靠性可以将两种检测诊断方法共同应用,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24h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监测诊断的对比。方法:选取于2016年7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9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是进行常规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并对比本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结果:24h动态心电图的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的诊断阳性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两种心电图的冠心病、房性早搏早发、室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诊断阳性率差异性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在监测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要比常规心电图更加灵敏和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向阳 《临床医学》2012,32(11):59-60
目的比较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来信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疑诊为冠心病患者50例,均采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并分别进行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运动平板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为45.45%,敏感性为87.18%,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为64.29%,敏感性为75.00%,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平板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动态心电图 (DCG)做为重要的无创性心血管疾病检查方法 ,已广泛用于临床 ,它是日常生活中发现冠心病 (CAD)和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的惟一方法。心肌缺血发作的初始心率 ,称为心肌缺血阈值 (IT) ,IT的变异度 (V)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冠状血管张力的高低。现将我院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将无锡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照组患者给予24 h静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患者S T-T 改变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S T-T改变阳性率为76.0%(38/50);对照组患者S T-T改变阳性率为34.0%(1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有效检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存在的S T-T 改变,有利于及时诊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散点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用于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130例同时接受散点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的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各65例,分别施以散点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两种方法检测,观察不同诊断方法用于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准确率为100%(65/65),高于散点图诊断准确率的64.62%(42/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943,P<0.05)。结论 24 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检测效果突出,比之散点图更能提升诊断成效,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起搏器植入术治疗,术后均进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心功能。比较两种方式诊断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 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于12导联常规心电图(78.33%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起搏器植入术心律失常诊断中,24 h动态心电图应用价值显著,通过实时监测患者心功能,能够提高心律失常检出率,减少漏诊,在有效时间内展开治疗,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收治的78例起搏器植入术治疗患者,分别采用12导联心电图(列为A组)、24 h动态心电图(列为B组)进行监测。比较2组方案的起搏器功能异常率、心律失常检出率、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变化及术后心肌缺血检出情况。结果B组起搏器功能异常率、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47.4%、80.8%,均分别高于A组的7.7%、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B组24 h内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全程每5 min时段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及24 h内相邻正常RR间期之差均方根值(RMSDD)分别为(137.25±15.98)、(132.92±15.43)、(39.25±11.36)ms,分别高于A组的(91.39±14.36)、(87.15±17.61)、(21.65±9.2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术后心肌缺血ST-T改变检出率为26.9%,高于A组的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进一步提高起搏器功能异常、心律失常检出率,其HRV敏感性较高,且有助于提高术后心肌缺血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冠心病临床诊断辅助检查方法选择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17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24 h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同时向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比较患者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评价。结果 24 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阳性检出率为78.63%(92/117),高于常规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71.79%(84/1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动态心电图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早发及房性早搏早发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24 h动态心电图的实用性及准确性评分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检查的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状态能够精准呈现,为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的差异。方法选取接受起搏器植入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两种方法对其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心律失常检测结果与敏感度、特异度等情况。结果 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组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50.0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1,P0.05)。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准确性(96.00%)、特异度(98.00%)、敏感度(96.00%)与常规心电图检测的准确性(54.00%)、特异度(58.00%)、敏感度(62.00%)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2、23.31、17.42,P0.05)。结论 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准确性、敏感度较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高原高血压24h动态血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原高血压24h动态血压变化.方法应用美国Spacelabs90207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了60例高原高血压24h动态血压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60例高血压病(EH)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高原高血压患者24h血压节律与EH基本相同,两组患者夜间血压水平均明显下降,但高原高血压以DBP增高为著;高原高血压患者与EH患者24h血压曲线白昼(600~2200)及夜间(2200~600)曲线均呈重叠、交叉状态.结论凡移居高原前血压正常,移居高原后血压持续增高,能除外原发和继发性高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显示血压波动曲线呈长柄杓型,且以DBP增高为著,提示为高原高血压.返回平原后血压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