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报告神经外科患者使用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预防癫痫致高氨血症脑病(hyperammonemia encephalopathy,VHE)性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丙戊酸钠致VHE出现意识障碍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VHE性意识障碍患者的肝功能、血氨浓度、药物浓度、脑电图等特征性变化.结果 本组患者出现专科难以解释的急性亚急性意识障碍,血氨浓度升高,丙戊酸药物浓度及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脑电图广泛慢波增多、δ波θ波活跃、出现三相波,予以停用丙戊酸钠,同时予以精氨酸降血氨处理,血氨浓度下降,患者意识同时出现好转.结论 临床使用丙戊酸钠期间,应定期复查丙戊酸药物浓度、血氨浓度、肝功能,脑电图出现特征性变化时,要高度重视高氨血症脑病性意识障碍的存在,以免耽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报告1例罕见的丙戊酸钠相关性高血氨脑病患者,探讨颅脑术后患者血丙戊酸钠药物浓度监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左侧颞叶肿瘤切除术后预防性应用丙戊酸钠致高血氨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分析意识障碍原因。结果 患者为31岁女性,体重偏轻,以发作性四肢抽搐起病,行左侧颞叶肿瘤切除术后,患者1周内逐渐出现谵妄及意识障碍,并伴肢体抽动、肢体偏瘫,加量丙戊酸钠及脱水剂甘露醇不缓解,复查头颅CT及MRI 未见明显脑干病变、大面积脑梗死、脑内弥漫性病变及再出血,检测血氨及血丙戊酸钠浓度示轻中度增高,明确病因后,停用丙戊酸钠,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肢体瘫痪逐渐恢复,预后良好。结论 对应用丙戊酸钠术后预防癫痫的病人,在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血丙戊酸钠与血氨浓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颅脑肿瘤术后丙戊酸钠相关性高血氨脑病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颅脑肿瘤术后使用丙戊酸钠并发高血氨性脑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位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伴有血氨升高、脑电图异常,及时停药后,临床症状及脑电图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颅脑肿瘤术后使用丙戊酸钠应积极观察意识状态,当排除颅内原发病,且伴有血氨升高,应及时停药,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丙戊酸脑病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以便早期发现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本院确诊的丙戊酸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结果 5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智能障碍及肢体共济失调,脑电图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慢波,血氨部分升高,及时停药后症状改善。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停用丙戊酸钠,是治疗丙戊酸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丙戊酸脑病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以便早期发现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本院确诊的丙戊酸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结果 5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智能障碍及肢体共济失调,脑电图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慢波,血氨部分升高,及时停药后症状改善。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停用丙戊酸钠,是治疗丙戊酸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围术期使用丙戊酸钠注射液与高血氨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6月在围术期使用丙戊酸钠注射液预防癫痫的46例患者的血氨水平及其他临床特征。结果 出现高氨血症的患者24例,血氨水平正常的患者22例。两组患者间用药前血ALT及DBIL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两组间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氨血症组与正常组间的血药浓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氨血症组有3例患者出现急性意识障碍。所有患者除血氨水平外,其他各项检验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高氨血症组患者用药后血ALT与血氨水平呈中等程度正相关。结论 尽管肝功能指标和丙戊酸血药浓度与使用丙戊酸后的血氨升高有一定关系,但安全的治疗范围并不一定能规避潜在不良事件的发生,建议临床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视频脑电监测在鉴别开颅术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PONES)与术后应用丙戊酸钠所致高氨血症性脑病(VHE)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开颅术后意识障碍的患者,经头颅CT、心电图、电解质、血糖及血气分析等检查,排除常见原因所致意识障碍,行视频脑电监测及血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检测,诊断为PONES 3例,VHE 5例.比较两种疾病的脑电变化特征.结果 3例PONES患者脑电图显示:间歇性全脑同步暴发痫样放电,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略低于治疗量,肝功及血氨正常.5例VHE患者脑电图显示:广泛性背景脑电抑制,各导联散在三相波增多,血氨明显升高,肝功正常,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略高于治疗范围.PONES组加大丙戊酸钠用量;VHE组停用丙戊酸钠并加精氨酸降血氨治疗后,脑电明显改善,意识恢复.结论 视频脑电监测是诊断PONES的特异性检查,对开颅术后PONES与VHE具有重要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长期使用丙戊酸钠(VPA)会升高血氨。高氨血症在临床上可能常见,但导致高氨血症脑病(VHE),罕见且病情危重,其症状广泛而不典型,容易误诊为精神情绪症状恶化或非惊厥性癫痫发作恶化。本文报道我院1例颅骨缺损成形术后使用丙戊酸钠预防癫痫导致VHE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丙戊酸钠用于癫痫治疗可有效控制全身性癫痫的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和强直-陈挛性发作,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指征和良好的耐受性,近三十年来成为神经内、外科医师临床一线抗癫痫药物,尤其在颅脑损伤术后、颅脑损伤后预防和控制癫痫发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报道称[1-2]丙戊酸钠可致高氨血症脑病(valproateinduced hyperammonemic encephalopathy,VHE),是丙戊酸钠少见副作用,患者表现为癫痫发作加重、共济失  相似文献   

10.
丙戊酸钠(VPA)脑病是一种少见的抗癫痫药物副反应,其典型表现为意识障碍、共济失调、扑翼样震颤、癫痫发作频率增加及EEG弥漫性慢波与癫痫样放电增多。VPA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可能与VPA诱发高血氨症导致脑代谢与功能障碍有关。VPA脑病多数预后良好,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神经外科术后早期癫痫的治疗及病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常规应用丙戊酸钠进行预防后仍出现术后早期癫痫的治疗方法及病因。方法对幕上开颅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应用丙戊酸钠进行癫痫预防。对预防后出现术后早期癫痫者立刻给予丙戊酸钠(15mg/kg)静脉注射,同时增加丙戊酸钠静脉维持剂量[1.5mg/(kg·h)],观察20min,无效者再次给予丙戊酸钠(18mg/kg)静脉注射。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并分析术后早期癫痫与疾病、手术损伤、颅内出血及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等关系。结果全组29例病人,丙戊酸钠治疗有效23例(79%),30min内控制癫痫发作,无复发;无效用其他药物6例(21%),测得最高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为150mg/L,无明显副作用。全组病例中20名患者在癫痫发生后首次丙戊酸钠静注(15mg/kg)后10min,所测丙戊酸钠血浓度低于70mg/L,全部应用丙戊酸钠针剂控制癫痫者血药浓度大于80mg/L。同时分析此29例病人,发现术后早期癫痫65%发生在术后6h内,平均手术时间为5.2h。72%早期癫痫患者为右侧额叶病变,72.4%早期癫痫患者在术中有侧裂静脉及额叶回流至矢状窦静脉损伤,31%术后早期癫痫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脑内血肿。结论丙戊酸钠在治疗术后早期癫痫中效果肯定,无明显副作用。预防后仍出现术后早期癫痫与疾病部位、术中静脉损伤、术后颅内出血、脑水肿、手术时间及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偏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丙戊酸钠治疗各型癫痫122例,丙戊酸钠治疗各型癫痫的有效率为83%。多数患者的有效血浓度范围为30~120μg/ml,有效剂量为10~60mg/kg·d,对癫痫患者,应据其临床发作情况,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参考丙戊酸钠血浓度调整剂量。  相似文献   

13.
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预防术后癫痫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对比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预防术后癫痫的作用、毒副反应以及和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前瞻对照性研究 ,选择幕上开颅手术病人 ,苯妥英纳组 72例 ,丙戊酸钠组 80例 ,术前术后分别规则服用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 ,监测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和术后癫痫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共 15例术后发生早期癫痫 ,10例 (10 /15 )达到有效血浓度 ;其中 ,苯妥英钠组 6例 (8 3 % )发生早期癫痫 ,2例达到有效血浓度 ,丙戊酸钠组 9例 (11 3 % )发生早期癫痫 ,8例达到有效血浓度 ;远期癫痫发作 7例中丙戊酸钠组 5例 ,苯妥英钠组 2例。苯妥英钠组 11例 (15 3 % )及丙戊酸钠组2例 (2 5 % )出现了毒副反应。经χ2 检验 ,两组术后癫痫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术后未发癫痫组和癫痫发作组间药物血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苯妥英钠组毒副反应发生率高于丙戊酸钠组。结论 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预防控制术后癫痫无差别 ,苯妥英钠毒副反应较丙戊酸钠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和丙戊酸钠对癫痫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4年我院收治的癫痫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奥卡西平与丙戊酸钠单药治疗,测定患者血浆Hcy和ADMA水平并与健康人群比较。结果两种药物单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而血浆Hcy与ADM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时间与血浆Hcy与ADMA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奥卡西平与丙戊酸钠均能有效治疗癫痫,缓解症状,但药物治疗会导致患者体内Hcy与ADMA水平升高,长期服用应当监测血清Hcy、ADMA指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抗癫痫药物性脑病指在癫痫治疗过程中由抗癫痫药物诱发的与药物相关的脑病,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致死亡。该病发生率低,临床表现呈非典型性,容易被忽略甚至误诊,及时明确诊断是争取合理治疗的关键。传统与新型抗癫痫药物所致脑病不尽相同,本文围绕不同抗癫痫药物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改变、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进行综述,发现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其中丙戊酸钠脑病、托吡酯脑病、唑尼沙胺脑病、吡仑帕奈脑病以高血氨脑病最为常见,卡马西平脑病可表现为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苯妥英钠脑病可表现为小脑综合征。脑电图改变以背景活动减慢、放电波形增加为主,缺乏特异性。发病机制与药物本身的作用机制相关,其中奥卡西平与拉莫三嗪可通过阻滞钠通道发挥作用,唑尼沙胺、托吡酯、丙戊酸钠、吡仑帕奈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血氨显著升高。治疗原则以抑制吸收、促进排泄和对症治疗为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作者报告3例肝功正常,在用丙戊酸钠治疗时引起高氨血症的成年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3例均为局限性癫痫伴有全身强直一阵挛性发作,联合应用了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和丙戊酸钠等药物.后者的用量为750-2000毫克/日.高氨血症的主要表现是:1.体重减轻、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2.脑病的表现:如嗜睡、扑翼样震颤、构音困难、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  相似文献   

17.
<正>丙戊酸脑病(valproate-induced hyperammonemic encephalopathy, VHE)是指使用丙戊酸后诱导的高氨血症脑病,典型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次数增加等[1],大部分VHE患者合并血氨增高[2]。现报道一例不伴血氨增高的VHE患者,并归纳总结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治疗,以提高临床对其认识。1 病例报告患者女,26岁。因“反复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障碍6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围手术期预防癫痫发作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51例围手术期患者应用丙戊酸钠后的血药浓度,评估丙戊酸钠预防围手术期癫痫的疗效。结果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范围内(50~100μg·mL~(-1))36例,占70.6%,术后患者均未出现癫痫症状;高于正常治疗浓度范围(100μg·mL~(-1))9例,占17.8%;低于正常治疗浓度范围(50μg·mL~(-1)) 6例,占11.6%。结论丙戊酸钠在预防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癫痫发作有良好的疗效,可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进行个体化给药,使丙戊酸钠维持在有效治疗浓度,对神经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癫痫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正丙戊酸钠相关性高血氨性脑病(valproate-induced hyperammonemic encephalopathy,VHE),即丙戊酸钠脑病,是丙戊酸钠的一个严重不良反应,比较少见。本文报道2例VHE,总结诊治经验。1病例资料病例1:51岁女性,因间断性头痛3个月于2018年3月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癫痫患儿疗效改善、不良事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11-2015-11收治癫痫患儿124例予以回顾性分析,按临床不同治疗方案分成2组,行单纯丙戊酸钠治疗的56例患儿为对照组,行拉莫三嗪和丙戊酸钠联合治疗的68例患儿为观察组,对2组疗效改善、不良事件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癫痫发作次数均减少,其减少幅度均比对照组显著(P0.01);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37.50%(P0.01);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TG、TC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癫痫患儿行拉莫三嗪和丙戊酸钠联合治疗能够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和不良事件发生,且促进预后改善,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