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35例非慢乙肝患者为对照组,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数目,将54例慢乙肝患者分为Ⅰ组31例和Ⅱ组23例,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BⅠ组HRV时域指标测值PNN50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CHB Ⅱ组各项测值均降低.其中SDANN(P<0.02)、rMSSD(P<0.05)、PNN50(P<0.01)有非常显著意义.SDNN阳性率指标:CHBⅠ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而CHB Ⅱ组与对照组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在慢乙肝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HRV减低可作为慢乙肝患者中高危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脉压(PP)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EH患者110例同时监测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按照PP分为3组:A组35例(PP〈5.33kPa),B组38例(5.33kPa≤PP≤8.00kPa),C组37例(PP〉8.00kPa),3组均测定时域指标HRV的SDNN(24h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ANN(每5min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rMSSD(正常相邻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的平方根)、PNN50(相邻R—R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并进行3组间时域指标比较瞍相关性分析,统计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B组与A组比较SDNN、SDANN明显降低(P〈0.01),rMSSD降低(P〈0.05);C组与A组比较HRV各时域值均显著降低(P〈0.01);B、C两组比较中HRV各时域值存在差异(P〈0.05)。恶性率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随PP增大而增加。HRV时域指标SDNN、SDANN与PP呈负相关。结论:EH患者PP增宽可能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易发基础,PP增宽与HRV下降存在相关性。因此,临床治疗要注意缩小PP,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改变的观察,了解其临床意义;探索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AMI患者HRV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AMI患者126例和与其匹配的正常对照组60例的年龄、性别等,AMI患者分为美托洛尔组(n=71)及对照组(n=55)。测定2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3个月的24hHRV;对美托洛尔组治疗前后24hHRV时域指标进行多方面分析。结果 ①AMI组HRV各项时域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AMI组中前壁梗死各项HRV时域指标虽较下壁梗死低下,但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②AMI组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HRV时域指标较无室性心律失常者显著降低(P〈0.05)。②应用美托洛尔(25mg/日)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对不同部位、年龄、性别AMI患者HRV各项时域指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美托洛尔可显著改善降低的HRV,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具有普遍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峻  黄燕  鞠文东 《海南医学》2005,16(9):11-12
目的 探讨以心悸就诊的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77例心悸患者,根据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室早1频次分为心悸频发室早组(10例)、心悸偶发室早组(25例)、心悸无室早组(42例)进行比较,观察HRV的时域指标和室性心律失常。结果 心悸患者HRV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心悸频发室早SDNN、SDANN明显低于偶发室早组(P〈0.001),心悸并发室早组除SDANN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心悸无室早组(P〈0.01)。结论 心悸患者HRV减低,反映了心悸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心悸患者室早的发生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在室性心律失常危险性分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111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Lown分级分为0-Ⅳ级B,其中Ⅰ-Ⅱ级为A组,Ⅲ-Ⅳ级B为B组,进行HRV时域分析.结果(1)SDNN、SDANN、SDNNndex、RMSSD、PNN50及HRVTI各测值随Lown分级级别增高而降低,与Lown分级呈负相关(P<0.05~0.01).(2)B组SDNN、RMSSD、PNN 50、HRVTI各测值较A组显著降低(P<0.05~0.01),而SDANN、SDNNindex无显著降低(P>0.05).结论室性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与自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尤其与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的程度有关,HRV分析有助于对室性心律失常危险性分级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DCM患者55例,均行24h动态心电图(Hoher)检查,依据有无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A组(n=25)均伴有室性心律失常者,B组(n=30)不伴有室性心律失常者,并设立正常对照组c组(B=35),对各组分别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并对其中的SDNN、SDANN、PNN50、LF、HF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和B组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指标与c组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较B组降低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CM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率变异性降低有关,且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指标可成为DCM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左室肥大(LVH)、室性心律失常(VA)与心率变异性(HRV)在冠心病(CAD)中的相关性。方法:98例CAD患者分为伴LVH组和无LVH组,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LVH组室性早搏(VP)(Lown级别)、室性心动过速(VT)发生率明显增高,SDNN、SDANNIndex、PNN50、RNSSD等线性地时域指标均降低。提示:CAD LIVE患者较不伴LVH者更易发恶性心律失常;HRV下降也较后者明显。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 (Holter)中Lown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简称恶性心律失常 )与心率变异性 (HRV)的关系。【方法】 16 3例研究对象AMI发病后第 2周末作Holter检查和HRV分析 ,按Holter中有无恶性心律失常分为 2组 :①恶性心律失常组 ( 42例 ) ;②对照组 ( 12 1例 )。【结果】①恶性心律失常组第 2周末HRV时域分析指标SDNN、SDANN、SD、rMSSD、PNN50 及频域分析指标TF、LF、HF较对照组小 ,频域分析指标LF/HF比值较对照组大 ,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②第 2周末HRV指标总体标准差 (SDNN)≥ 5 0ms的研究对象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SDNN <5 0ms者 ,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HRV值减小有关 ,提示HRV减小可作为预测AMI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探讨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大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的关系。方法:用超声心动图对124例高血压患者测定左心室肥大,并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结果:伴左心室肥大的高血压组(A组)和无左心室肥大的高血压组(B组)的HRV分析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A组的复杂性心律失常(Lown氏分级≥Ⅲ级以上)的发生率(68.75%)显著高于B组(15.78%),P<O.005。其中尤以成对的室早、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两组比较P<O.01及P<0.005。结论: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大存在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心率变异性检查,了解患病毒性心肌炎伴室性心律失常孕妇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方法:以动态心电图中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 5项指标对18例患病毒性心肌炎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孕妇及2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作室性心律失常的孕妇24小时心率变异性作对照分析。结果:病毒性心肌炎伴室性心律失常孕妇24小时时域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病毒性心肌炎伴室性律失常孕妇存在着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心率变异性检查对于妊娠期室性心律失常的良、恶性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4月~2012年4月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72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心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其血流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不良反应较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心率震荡在高血压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中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对高血压病并发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良性(30例)及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组(30例),同时取30例健康人群做对照组,行24hhoher检查,计算HRT的震荡初始值(TO)、震荡斜率(Ts),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别。计算TO≥0mm、TS≤2.5ms/RR、TO≥0mm+TS≤2.5ms,/R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良性及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组T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组TS低于良性组(P〈0.05),TO高于良性组(P〈0.05)。TS≤2.5ms/RR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TO≥0mm,TO≥0mm+TS≤2.5ms/RR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最高,敏感性、阴性预测值最低。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有显著的HRT变钝现象,其中合并不良室性心律失常者更加显著,TS可作为高血压病并发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塞(AMI)心率变异性(HRV)的演变特点及其在卫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焊的变化。方法:对60例AMI患者和76名健康成人行24h HRV(时域、频域、散点图)分析,根据AMI后HRV检测先后和合并PVT与否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并对12例随访MI患者的HRV行自身对比研究,结果:AMI患者HRV多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慧星型散点图比例较对照组亦显著降低(P<0.01)。AMI后早期(<24h)SDNN,SDANN,SDNNindex, 三角指数、ULF即显著降低,并与TP、VLF、LF一同呈现先降低后不全恢复态势,其测值以24h-7d时段或7d-21d时段为最低,其它指标呈降低趋势,HRV多数指标在4个不同检测时间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例AMI患者HVR指标复测时绝大多数较初测时有不同程度提高,SDNN呈显著升高(P<0.01),合并短阵室和心肌缺血者除SDNN,SDANN外其它指标测值在分组比较中均相比为最低,但无这显著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HRV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随时间推移呈逐步恢复的演变,表明AMI患者自主神经受损,AMI后同时存在PVT和心肌缺血者的HRV降低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2周)心率变异性(HRV)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LownⅢ级以上)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AMI患者,按修正Lown分级标准分类,分成2组:AMI组(23例,LownⅡ级以下)和恶性组(37例,LownⅢ级以上合并AMI),发病后第2周作Holter检查和HRV分析;另选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AMI组HRV多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组HRV明显低于AMI组。结论HRV的下降反映了AMI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与恶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率变异性(HRV)改变特点。方法:采用HRV的时域分析法对25例DCM病者、22例非DCM心衰病者及24例健康人进行HRV对比分析。结果:DCM病者HRV各时域指标SDNN、TRIA、SDNN5、SDANN、PNN50、RMSSD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001)和非DCM心衰组(P均为0.001以下);DCM病者HRV降低程度与心功能级别显著相关,而与室性心律失常、左室舒张期末径、心胸比例无关。结论:DCM病者心脏植物神经改变可能是一种器质性损害;对DCM患者,HRV降低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冀彬玲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201-201
目的:探讨妊娠期心电图室性心律失常(PVC)出现率与临床关系。方法:对69例孕妇(按妊娠周期分成三组)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分析。结果:伴PVC者23例(33.33%),多见于妊娠24~32周者。且怀孕伴PVC组HRV指标较怀孕无PVC组明显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妇女怀孕期大部分指标均明显降低,但与妊娠周期无关,怀孕伴室性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相对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有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24h心率变异性,并与95例临床检查无心脏病者对照。结果心力衰竭存在心率变异性缩小。以心功能Ⅳ级的HRV缩小阳性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提示心功能Ⅳ级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其HRV也显著缩小(P〈0.05)。心力衰竭伴与不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HRV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功能损害程度与HRV异常相一致。故HRV可作为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以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方法:对36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血胆碱脂酶活性(CHE),阿托品用量,血钾,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CDH)、血磷酸肌酸肌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等指标与其他无室性心律失常的36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CHE差异显著(P〈0.05),血钾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阿托品用量差异显著(P〈0.05),有关血清酶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室性心律失常组CK和CK—MB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机磷中毒程度、低血钾、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阿托品的大量应用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发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HRV)的相关性,以及提高HRV是否对心律失常有治疗意义。方法:对53例AMI患者进行了HRV分析。按Lown分级标准Ⅱ级以下(不含Ⅱ级)为A组,Ⅱ级或以上为B组,A组35例,B组1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检测HRV,尔后B组服阿替洛尔25-50mg/d,治疗7天后复查动态心电图及HRV。结果:B组与A组相比,HRV各参数均有降低,但仅低频带(LF)和低频与高频比值(LF/HF)的差异显著,而B组用阿替洛尔治疗后HRV明显提高,且心律失常明显减少,仅31.3%(5/16)患者的Lown分级在Ⅱ级以上。结论:本研究提示AMI伴发室性心律失常者HRV降低,用阿替洛尔治疗而不加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提高HRV的同时,对多数室性心律失常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 所有病例均于AMI后4周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HRV检查指标包括mRR,SDNN,SDANN,rmSSD,PNN50指数.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对比,HRV明显降低.18例发生室性心动过速与正常对照组对比,HRV降低非常显著(P<0.001),与未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相比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HRV降低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明显关系,HRV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