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u Hai 《北京医学》1999,21(5):285-287
目的观察高血压伴或不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纤溶系统的变化。方法观察了47例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20例无缺血性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纤溶系统的变化,并与24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PA和纤溶酶原明显低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1);而PAI和D一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高血压病患者(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1);单纯高血压病患者t-PA和纤溶酶原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PAI和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有血纤溶功能异常,尤以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更为明显。血栓形成和血纤溶功能异常可能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和纤溶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发色底物、免疫比浊和凝固等方法定量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凝血酶(A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聚体率(PAgT),分别与对照组凝血纤溶各项指标比较。结果脑梗死组PAgT、D-D、Fbg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AT低于对照组;tPA低于对照组(P<0.01);PAI-1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及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指标的变化及意义,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检测100例高血压病患者、100例高血压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内皮素-1(ET-1)、α-颗粒膜蛋白(GMP-140)、11—去氢血栓烷B2(11-DH-TXB2)、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含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ET-1、GMP-140、11-DH-TXB2、FIB、t-PA、PAI-1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及纤溶功能失衡,并与病情进展,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给予参考组患者单纯纤溶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74.4%,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考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中风复元方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风复元方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证属气虚血瘀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基础治疗组、血塞通组、中风复元方组),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变化.结果:中风复元方组治疗后tPA含量显著提高,优于血塞通组和基础治疗组,而PAI含量降低,和血塞通及基础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血塞通组和基础治疗组治疗前后tPA、PAJ含量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风复元方通过调节患者的纤溶水平达到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纤溶系统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纤溶系统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对象为Ⅰ、Ⅱ、Ⅲ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7例,正常对照者41例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的活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t—PA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PAI-1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纤溶系统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并脑梗塞患者的凝血纤溶系统活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NIDDM并脑梗塞血凝纤溶动态变化,有利于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60例NIDDM和28例NIDDM并脑梗塞患者进行血凝纤溶动态图测定。结果 显示NIDDM并脑梗塞凝固启动时间(CST)明显加快,最大凝固程度(MCE)、一个钟凝固程度(FCE)、纤维蛋白原的含量(CEF)均明显增高;平均溶解程度(AFE)明显加快。结论 表明NIDDM并脑梗塞患者有明显的高凝血状态及纤溶系统活性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蒙古族高血压人群血浆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 分别对62例蒙古族患者、54例汉族高血压患者、42例汉族正常人采晨起空腹静脉血,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含量。比较各组间年龄、性别与Fbg、t-PA、PAI-1的相关性及其在各组间的差别。结果汉族、蒙古族高血压、汉族正常组的年龄性别与Fbg、t-PA、PAI-1无相关性,汉族高血压组与汉族正常组比较Fbg、PAI-1均高于汉族正常组t-PA低于正常组;蒙古族高血压族与汉族正常组比较t-PA低于对照组;但蒙古族高血压组与汉组高血压组比较只有t-PA较汉族高血压低,Fbg、PAI-1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血浆纤溶活性降低:蒙古族高血压患者较汉族高血压患者血浆纤溶活性的降低,主要与t-PA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激素替代治疗 (HRT)对绝经后高血压妇女血压及凝血纤溶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择绝经后轻、中度高血压妇女 5 0例 (绝经后高血压组 ) ,随机均分为降压治疗亚组和联合治疗亚组。降压治疗亚组给予福辛普利 10mg/d或加吲达帕安 2 .5mg/d ;联合治疗亚组的降压治疗同前组 ,同时选择 7 甲基异炔诺酮 (替勃龙 ) 2 .5mg/d接受HRT治疗。两组平均治疗 9个月。观察血压、凝血纤溶及抗凝指标的变化。另设绝经后正常血压妇女 2 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绝经后高血压组 11脱氢血栓烷B2 (11DHTXB2 )增高 5倍 ,前列腺素E2 (PGE2 )增高 1.5倍 (P值均 <0 .0 1) ,蛋白C活性 (PC :A)明显下降 (P <0 .0 5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原 (tPA :Ag)增高 (P <0 .0 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 1(PAI 1)比值上升 (P <0 .0 1)。提示绝经后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凝血倾向。降压治疗亚组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 ,凝血纤溶平衡无明显变化。联合治疗亚组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 ,11DHTXB2 下降 4 4 % ,PGE2 上升 34% ,活化的凝血因子FⅦ (FⅦ :C)下降 15 % ,PC、抗凝血酶 (AT)、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无明显变化 ,纤溶酶原 (PLG)增加12 % ,tPA、PAI 1分别下降 2 9%和 4 % ,D 二聚体 (D D)及纤  相似文献   

11.
凝血、纤溶系统功能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的改变与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探讨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的水平和活性在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7例脑卒中患者,同时选择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的含量、纤溶酶原(PLG)的活性、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的含量及活性。结果:脑卒中患者tPA为(12.5±6.3)μg/ml,PLG为(89.6±14.3)%,都明显低于对照组(18.2±6.1)μg/ml,(110.2±10.5)%(P<0.05);而PAI为(36.7±9.6)μg/ml,TAFI为(120±37.6)μg/ml及TAFIa(186.6±77.2)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是(26.5±7.10)μg/ml、(95.1±28.3)μg/ml、(132.42±30.6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体凝血纤溶功能的异常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TAFI具有抑制纤溶的作用,提示在脑卒中的发病中是个独立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面依法检测88例缺血性脑卒中及96例健康体检者血浆Hcy水平,运用免疫火箭电泳法和ELASA法,分别测定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健康对照组部分凝血、纤溶指标。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及部分凝血、纤溶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含量、抗凝血酶Ⅲ活性下降率、活化蛋白C敏感性下降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同时存在纤溶、凝血异常。(2)血浆Hcy与凝血、纤溶功能异常有一定相关性,两者可能都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心病(CAD)合并高血压病(HP)患者体内纤溶系统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CAD患者11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8例;UAP合并HP患者42例;另选正常对照组48例.将所有CAD患者按照有无心绞痛事件发生分为有心血管事件组(56例)和无心血管事件组(60例),所有受试者采血测定纤溶酶原激活酶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SAP患者PAI-1、FIB水平分别为(389±90) AU/L,(4.70±1.1)g/L,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67±80) AU/L,(3.6±1.0)g/L,P<0.05];SAP患者t-PA水平为(234±70) IU/L,明显低于对照组[(285±90) IU/L,P<0.01)].UAP患者PAI-1、FIB水平明显高于SAP患者(P<0.05);UAP患者t-PA水平明显低于SAP患者(P<0.01).合并HP的UAP患者PAI-1、FIB水平明显高于不合并HP的UAP患者(P<0.05);合并HP的UAP患者t-PA水平明显低于不合并HP的UAP患者(P<0.05);有心绞痛事件发作者(56例)PAI-1、FIB明显高于无心绞痛发作者(60例,P<0.05);而t-PA水平明显低于无心绞痛发作者(P<0.05).结论 CAD患者体内存在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尤其是在合并HP的UAP者或心绞痛发作者体内更加明显,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可能在心绞痛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而HP可能促进了这一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15.
妊娠肝炎患者纤溶系统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10例晚期妊娠合并肝炎(简称妊娠肝炎)患者和1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进行血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检测。结果提示妊娠肝炎组tPA非常明显升高(P<0.001),PAI和α_2-PI略为降低(P>0.05),从而导致PLG降解增加,PL及FDP显著升高(P<0.001及<0.01)。为妊娠肝炎患者的出血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宋秋环 《基层医学论坛》2014,(16):2110-2111
目的对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给予纤溶酶治疗,观察组39例给予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应用纤溶酶联合血栓通具有显著疗效,可促使患者脑部微循环改善,抑制血小板凝集,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患凝血纤溶状态的改变,探讨各指标对于肝炎的指示作用。方法:对正常人和各类肝炎患检测凝血因子、AT、PC、PS等29项指标以反映凝血抗凝系统状态;检测t-PA、PL、PAI、PLG、FDP、α2PI、DD、C、Fg、PAP:Ag、DD不改变外,其余各类肝炎患各指标与正常人比较均有显差异;各指标均与肝炎的严重程度相关;AT/α2PI比率均<1;α2PI低于正常人的40%时,病人可出现出血,AT<20%预后不佳;vWF:Ag/Ⅷ:C比值升高提示患有并发DIC的可能。结论:肝炎患抗凝活性下降,存在着纤溶;各指标可用于评价肝脏损伤,防治出血,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8.
19.
孙荣春  杨文东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401-4402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浆凝血和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指标的变化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检测非妊娠妇女(50例)、正常妊娠(50例)和HDCP妇女(95例)血浆内皮素-1(ET-1)、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11-去氢血栓烷B2(11-DH-TXB2)、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含量,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正常晚孕组血浆ET-1水平高于正常非孕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GMP-140、11-DH-TXB2、FIB、t-PA及PAI-1水平均高于正常非孕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CP患者血浆ET-1、GMP-140、11-DH-TXB2、FIB、t-PA及PAI-1水平均高于正常非孕组/正常晚孕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DCP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内皮功能损伤、血小板的活化、高纤维蛋白血症和浆纤溶功能的低下。降压治疗时,应予以保护血管内皮、抗血小板活化、降低纤维蛋白原及提高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溶酶注射液100U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缓慢静滴,1次/d。连用10d。用药期间停用其他溶栓、抗凝、抗纤溶及血小板抑制剂,评价临床疗效及有关实验室指标。结果:纤溶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过溶栓、降纤、调节纤溶系统使纤维蛋白原降低,从而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及缓解临床症状.未发现因出血而终止治疗的患者。表明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结论:纤溶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过溶栓降纤调节纤溶系统,使纤维蛋白原降低,从而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及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