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管理相关证据,以其为医护人员和相关利益者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证据金字塔式方法,对国内外数据库中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管理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检索,包括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及系统评价,检索时间为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证据。结果 共纳入文献21篇,包括指南8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9篇,从睡眠障碍评估、非药物干预、药物治疗以及健康教育4个方面总结出21条证据。结论 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管理证据可为医护人员开展睡眠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最佳证据的应用,需结合医护人员的专业判断,综合考虑患者的需求和偏好、应用证据的具体情境,分析证据与实践的差距,以便制订符合我国临床实践的痴呆患者个性化睡眠障碍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国内外关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 为医护人员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开展睡眠障碍规范化评估和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PIPOST模式将临床问题转化为循证问题, 根据"6S"证据模型, 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和专业协会网站中与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非药物管理有关的文献, 包括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指南及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12月17日。由2名接受过循证护理系统培训的研究人员独立完成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及汇总。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 其中2篇临床决策、1篇证据总结、5篇指南、6篇系统评价、2篇随机对照研究。最终从多学科协作、危险因素识别、评估与监测、转诊、心理行为干预、运动管理、补充疗法7个方面总结了25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目前关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 医护人员可遵循最佳证据对患者睡眠障碍症状进行标准化评估, 并根据临床情境和患者意愿选择合适的干预方案, 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汇总痴呆患者睡眠障碍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指南库、专业学会及数据库中的指南、系统评价及原始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对证据进行提取和整合。结果 :共纳入文献31篇,汇总出评估、干预方法、对照护者的指导3个方面、29条证据。结论 :目前证据大多来自国外,应进一步转化为本土化证据,并开展高质量原始研究丰富证据,以指导最佳实践。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相关研究,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数据库,回顾文献,对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情况进行概述,并归纳和总结其测评工具、影响因素、负性影响以及干预措施。结果当前成熟量表用于测评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有帕金森病睡眠量表、Epworh嗜睡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RBD筛查量表。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帕金森病病情严重程度、夜间运动症状、夜间非运动症状、药物使用、合并原发性睡眠障碍,且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生存质量,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运动疗法、认知行为干预、光线疗法、针灸疗法等。结论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其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负性影响。需根据帕金森病患者个体化情况、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睡眠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与心理状态和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非痴呆患者9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问卷测评患者认知功能、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经测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性痴呆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均呈正相关性(P<0.05);研究组血管性痴呆患者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经认知功能与心理状态和睡眠障碍各自量表评分数据存在相关性,负性心理状态和睡眠障碍可增加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因此,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态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适合中国ICU浅镇静患者非药物睡眠干预方案,以提高ICU浅镇静患者的睡眠质量。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ICU患者睡眠管理相关的证据,采用Jonna Briggs Institute 2010证据等级与推荐工具对证据进行分级和推荐,初拟ICU浅镇静患者非药物睡眠干预方案,通过德尔菲法将方案本土化。结果构建的ICU浅镇静患者非药物睡眠干预方案包括实施的前提条件、ICU浅镇静患者非药物睡眠干预方案的构成及具体实施方法2个部分、11个维度、30条实施策略。结论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的ICU浅镇静患者睡眠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用于临床ICU患者的睡眠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和非AD痴呆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2例AD患者和42例非AD痴呆患者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定睡眠障碍状况,对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AD和非AD痴呆患者均存在睡眠障碍,早醒和白天身体功能2个量表因子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入睡时间、夜间苏醒和总睡眠时间3个因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D和非AD痴呆患者存在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睡眠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本院耳鼻喉科行同步放化疗的9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干预。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入睡时间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安眠药物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入睡时间评分及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入睡时间各项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放化疗期间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肿瘤科医护人员对睡眠障碍的干预意识及实施干预措施的现状,为制定肿瘤患者睡眠障碍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2名肿瘤科一线医护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收集资料,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肿瘤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且影响疾病的预后;肿瘤科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的睡眠障碍关注不足,对发生睡眠障碍的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方法无规范的流程和标准;受访医护人员均反映缺乏睡眠障碍相关知识,希望得到培训。结论:肿瘤科医护人员应该主动关注患者的睡眠障碍,加强医护人员睡眠障碍相关知识的培训,制定系统、科学、实用的睡眠障碍治疗护理干预体系,建议肿瘤专科医院开设心理干预门诊或睡眠障碍门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索汇总成人危重症患者非药物睡眠管理的证据, 为ICU医护人员进行睡眠干预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指南网站中关于成人危重症患者非药物睡眠管理的相关文献, 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 由2名经过循证培训的研究者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总结。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 包括临床指南3篇、系统评价9篇以及随机对照试验1篇。汇总出21条最佳证据, 涉及加强护士教育和培训、改善病区环境、减少睡眠中断、合理选择机械通气模式及促进身心放松5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汇总的证据可为成人危重症患者非药物睡眠管理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ICU医护人员应基于证据, 在充分考虑科室人力资源及实际情况, 并结合患者需求, 审慎地将证据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收集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实验组8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生理干预、心理干预、改善环境、调整睡眠时间、选择合适药物,规范执行时间、适当使用镇静安眠药等综合护理睡眠干预措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均存在睡眠障碍;睡眠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自身比较有显著改善;并且睡眠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睡眠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心衰患者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非药物干预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数据库,搜集非药物干预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包括1223例患者,涉及9种非药物干预方法(音乐疗法、综合护理干预、中医情志、音乐疗法+中医情志、中药枕疗法、耳穴压豆、眼罩+耳塞+音乐、眼罩+耳塞、常规护理)。针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眼罩+耳塞、眼罩、综合护理干预优于常规护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排序图显示:眼罩+耳塞>眼罩>综合护理干预、音乐疗法+中医情志>中医情志>音乐疗法>常规护理。针对Richards-Campbell睡眠量表(RCSQ)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眼罩+耳塞+音乐、中药枕疗法、耳穴压豆优于常规护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排序图显示:眼罩+耳塞+音乐>中药枕疗法>音乐疗法>耳穴压豆>常规护理。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在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眼罩+耳塞、眼罩、综合护理干预、音乐疗法+中医情志都可能是有效的干预方式,建议未来开展更多非药物干预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效果的RCT。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睡眠障碍的现状,分析了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病人睡眠的药物和非药物干预方式,旨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80例睡眠障碍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其睡眠障碍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采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180例冠心病患者中,入睡困难者111例,占61.67%;入睡困难伴长时间觉醒者89例,占49.44%;睡眠时间明显减少者61例,占33.89%.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是疾病本身导致的不适、病区环境不适、疾病原因造成的强迫体位不适.180例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安眠药物应用及PSQI总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睡眠障碍的冠心病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睡眠障碍的现状,分析了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病人睡眠的药物和非药物干预方式,旨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共进行5周,干预前和干预期满后用MMSE评定认知功能、FMA评定运动功能、BI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MMSE、FMA、B1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干预较常规治疗护理方法更能促进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于菏泽市定陶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3例CH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睡眠状态分为正常组和睡眠障碍组,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比较,选择差异的指标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配偶情况、营养不良、睡眠环境、心功能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活动耐力下降、抑郁、呼吸障碍、药物不良反应、不良睡眠习惯均为影响CHF患者睡眠障碍的单因素(P 0. 05)。经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可知,活动耐力下降、抑郁、呼吸障碍、药物不良反应、不良睡眠习惯均为影响CHF患者睡眠障碍的独立因素(P 0. 05)。结论:CHF患者睡眠障碍可受到活动耐力下降、抑郁、呼吸障碍、药物不良反应、不良睡眠习惯等因素独立影响,临床应针对以上因素进行合理干预,以期改善患者睡眠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RevMan5.0软件评价运动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探讨不同运动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为今后有关运动干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研究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8月28日,收集有关运动干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随机对照实验,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应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应用ReMan5.0软件进行合并效应量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9篇随机对照研究,共9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运动能够改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总体睡眠质量,合并效应量分析为:睡眠总分[均数差(MD)=-2.41,95%CI(-3.05,-1.76),P<0.001];主观睡眠质量[MD=-0.13,95%CI(-0.45,-0.16),P<0.001];睡眠潜伏期[MD=-0.50,95%CI(-0.66,-0.43),P<0.01];睡眠时间[MD=-0.4,95%CI(-0.58,-0.21),P<0.01];睡眠效率[MD=-0.40,95%CI(-0.62,-0.18),P<0.01];睡眠干扰[MD=-0.18,95%CI(-0.28,-0.08),P<0.01];睡眠药物使用[MD=-0.29,95%CI(-0.48,-0.10),P<0.01];日间功能[MD=-0.29,95%CI(-0.44,-0.13),P<0.01]。 结论 运动能够提高睡眠障碍患者的总体睡眠质量、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减少睡眠药物的使用、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能改善老年人的日间功能,但对其主观睡眠质量及睡眠干扰的影响效果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应用药物结合心理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4±8)岁,对照组中男31列,女19例,平均年龄(53±7)岁。观察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由心理方面的权威专家与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人员一同商定心理干预计划,进行1次/d,连续连续进行5次,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PSQI评分情况、患者的疗效评价,即睡眠障碍症状消失、睡眠时间延长、睡眠障碍症状无改变,还有2组患者的睡眠结构包括非快眼动相(NREM)的S1~S4期以及快动眼相(REM)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结果:对照组的PSQI评分情况为85.32分,观察组的评分为10.97分,患者的睡眠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观察组的疗效评价为总有效率48%,对照组总有效率则为96%,在睡眠结构上,NREM和REM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效果显著,而且还可以修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何云燕  安中平  金奕  姜萍 《天津护理》2012,20(6):359-36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昼夜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判断270例脑卒中患者的睡眠情况,对165例存在睡眠障碍(PSQI7分)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综合护理前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晨起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夜间脉压高于非睡眠障碍患者,夜间血压下降平均值低于非睡眠障碍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综合护理干预后睡眠质量优于干预前(P0.05);综合护理对于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明显,可使其更加平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使患者血压平稳,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