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3例,依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48例,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后跟踪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112.37±13.47)min vs(180.73±19.25)min]、术中失血量更少[(45.76±7.29)mL vs(300.17±29.33)mL](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2.53±4.46)vs(73.76±9.31)](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跟踪随访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降低且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对高血压所致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且临床预后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开颅组和内镜组,开颅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内镜组手术时间为(1.5±0.8)h、术中出血量为(40.0±19.7)m L,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内镜组血肿平均清除率为(92.6±9.4)%,显著高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GCS评分3~5分者住院时间为(11.5±1.5)d,GCS评分6~8分者住院时间为(7.8±2.2)d,GCS评分9~13分者住院时间为(3.0±1.2)d,均显著短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20%(χ2=4.15,P0.05)。结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神经内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血肿清除率、不良事件(再出血、颅内感染及引流管脱出)发生情况、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血肿清除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9.51%(8/41),观察组为2.44%(1/41),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6.34%(19/41)患者恢复良好,24.39%(10/41)轻度残疾,12.20%(5/41)重度残疾,9.76%(4/41)植物生存,7.32%(3/41)死亡;对照组70.73%(29/41)患者恢复良好,19.51%(8/41)轻度残疾,7.32%(3/41)重度残疾,2.44%(1/41)植物生存。观察组预后较对照组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提高血肿清除效果,减少术中失血量,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行微创血肿清除术(MIHR)治疗在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患者手术方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洛阳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神经神经内镜组和显微镜组各39例。神经内镜组患者在神经内镜下实施MIHR术,显微镜组患者在显微镜下实施MIHR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3 d、7 d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昏迷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和预后优良率。结果 神经内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开长度、总住院天数分别为(104.72±22.39) min、(1.89±0.41) cm、(14.38±2.31) d,明显短于显微镜组的(167.45±29.44) min、(2.73±0.52) cm、(16.72±2.37) d,术中总出血量为(74.59±18.47) m L,明显少于显微镜组的(138.62±20.5...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以下简称小骨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以下简称内镜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徐闻县人民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接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前者全部实施小骨术,后者全部实施内镜术,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82例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经侧裂-岛叶入路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24 h内意识明显好转24例,72 h内清醒21例,于2周内清醒者34例;术后再出血3例,术后6个月GOS评分:良好39例,中残23例,重18例,植物生存0例,死亡2例。结论: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经侧裂-岛叶入路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符合微创原则,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6月岑溪市人民医院治疗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采用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2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前和术后3周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手术3周后颅内压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周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预后良好率为84.0%,高于对照组的56.0%(P<0.05)。结论 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微创、高效的特点,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且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较小,能改善预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河南医学研究》2019,(2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立体定向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6个月,以格拉斯哥预后系统(GOS)评估预后。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和预后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立体定向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彻底清除血肿,减少并发症和再出血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学创新》2015,(7):140-142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9年5月-2014年5月收治25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施行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68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185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24 h复查CT,血肿完全清除119例,残留血肿量≤10 m L者87例,10 m L<残留血肿量≤20 m L者46例,1例残留血肿量25 m L。术后6个月根据GOS量表恢复评定,5分71例,4分95例,3分55例,2分24例,1分8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一般采用传统的非手术治疗,在出血严重的情况下需采取手术治疗,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显微操作技巧、手术时机及处理好术后各种术后并发症,是减少死亡率和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差异。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成微创组(66例)和开颅组(66例)。微创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疗法,开颅组则接受开颅血肿清除疗法。比对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GOS)分级、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及血肿清除情况,记录其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差异。结果微创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入住ICU时间均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GOS优良率及血肿清除率分别为63.6%和83.3%,明显高于开颅组的40.9%和65.2%(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明显低于开颅组的16.7%(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血肿清除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患者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经内镜与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随机选取的2014年6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54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7例.实验组经内镜行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显微镜下行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基本手术指标、疗效及预后.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P>0.05).实验组血肿清除率(95.5%)并发症发生率(7.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2±5.4)分等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但再出血率(11.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内镜与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各具优势,临床可根据患者病症实际择优选择手术方法,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抓阄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4).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5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具体治疗方案分为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组(研究组)和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平均血肿清除率和术后第3个月GOS评分等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手术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脑内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具有快速、微创、高效和疗效好等特点,是一种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的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119-122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优势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为小骨窗组,30例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为大骨瓣组。比较两组术后24 h GCS评分、血肿清除率、术后1个月GOS评分、术后6个月Barthel指数、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两组术后GC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2)两组术后血肿量均显著低于术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6个月,小骨窗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大骨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骨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大骨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能达到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相似的血肿清除率,但患者术后并发症更少,远期预后更好,可能与其创伤小、对脑组织影响更小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参考组(保守治疗组),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2周、4周、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血肿体积、巴氏指数(BI)评分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患者术后血肿体积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脑损伤,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颅术,研究组接受神经内镜下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日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为2组(n=30)。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的NIHSS评分、BI评分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的NIHS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的NIHSS评分、BI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中央沟下点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C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基底节区HCH患者分为A、B两组,各48例。A组行颞中回入路手术治疗;B组行经中央沟下点入路手术。对比两组术前和手术次日血肿量;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7 d时的NIHSS评分;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FAM评分;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肿量水平均低于术前(均P<0.05),但两组患手术前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术后7 d时的NIHS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术后3个月时的FAM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略低于A组(10.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中央沟下点入路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HCH临床疗效更佳,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可作为临床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4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并按照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2)。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26/3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3.13%(17/3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