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腰椎跳跃式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跳跃式爆裂性骨折的机制和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采用椎管间接减压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方法 ,治疗腰椎跳跃式爆裂性骨折 14例。结果 术后骨折椎体高度明显恢复 ,椎管狭窄改善 ,经 6个月~ 4年 2个月随访 ,复位后椎体高度无丢失 ,无后凸畸形 ,Frankel分级获得 1~ 3级以上的改善。结论 腰椎跳跃式爆裂性骨折严重影响腰椎的稳定性 ,需及时手术治疗 ,经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和间接椎管减压 ,可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 ,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腰椎跳跃式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腰椎跳跃式爆裂性骨折的机制和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采用椎管间接减压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钌系统复位固定方法,治疗腰椎跳跃式爆裂性骨折14例。结果 术后骨折椎体高度明显恢复,椎管狭窄改善,经6个月~4年2个月随访,复位后椎体高度无丢失,无后凸畸形,Franker分级获得1~3级以上的改善。结论 腰椎跳跃式爆裂性骨折严重影响腰椎的稳定性,需及时手术治疗,经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和间接椎管减压,可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晏波  代立武  汤睿  朱传敏 《骨科》2012,3(3):127-129
目的分析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经椎板开窗椎管减压和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胸腰椎新鲜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复位,椎板开窗减压+经伤椎椎弓根向椎体前缘植入自体骨及同种异体骨或人工骨。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及生理弧度恢复满意,经随访18个月,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椎体无塌陷变形,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经椎板开窗减压复位+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新鲜爆裂性骨折,手术安全,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低,远期脊柱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62例.测量伤椎椎体前缘、中央及后缘高度压缩率变化,Cobb角改善情况;经伤椎椎弓根平面CT扫描,观察椎管减压及椎体内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术后全部患者经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经椎弓根植骨治疗24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患者。分析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伤椎椎体高度变化、Cobb’S角、椎管占位情况比及腰背部疼痛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术后12~24个月,未发现断钉及内固定物松动,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术前和术后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平移率、VAS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不增加软组织刨伤,并发症少,并且能获得更好的骨折复位以及避免后期椎体高度丢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骨折椎椎弓根同种异体骨植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同种异体骨植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53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X线片及CT检查,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结果 随访无排异反应,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椎体高度再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同种异体骨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后期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和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非融合内固定联合椎体自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对4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椎板小开窗,通过足形椎体打平器将骨块复位并塌陷,短节段椎弓根钉非融合内固定,术后佩戴腰围支具活动,术后10~15个月取出钉棒内固定系统。结果:47例椎体高度与正常椎体高度比值、Cobb角、椎管占位率及神经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术后及1.5年后随访,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短节段椎弓根钉非融合内固定,既能最大程度保留后柱结构,又能直接对骨折复位,减少椎体内空隙,加强了椎体强度,从而减少伤椎高度的丢失,有效防止腰椎后突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经椎弓根植骨结合GSS-Ⅱ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植骨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采用经椎弓根伤椎植骨,GSS-Ⅱ型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2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X线片及CT检查,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结果随访均未出现明显椎体高度再丢失,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伤椎植骨、GSS-Ⅱ型内固定后,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和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器治疗下腰椎(L3~5)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8例采用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器治疗下腰椎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及随访(取钉后)时椎体前高,椎体后高,椎管大小均显著恢复,神经功能障碍明显改善。结论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固定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能达到骨折复位、愈合、椎板减压、椎管塑形良好及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腰椎多节段骨折手术方式。方法采用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方法,恢复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弯曲,使后纵韧带复张,椎管间接减压或加用椎板切除减压,同时用神经剥离子将椎管前方骨块向前推压,治疗胸腰椎多节段骨折共17例。Ⅰ型(相邻型)12例,其中累及2个椎体10例,累及3个椎体2例;Ⅱ型(非相邻型)5例,损伤间隔1个正常椎体3例,间隔2个正常椎体2例。结果术后椎体高度、脊柱生理弧度明显恢复,经3个月~6年随访,复位后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无断钉、断棒,F ranke l分级获1~3级恢复。结论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影响脊柱稳定性,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能够恢复脊柱稳定性及生理弧度,为改善神经功能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1.
经皮微创相邻节段弓根钉植入治疗单节段胸腰椎脊柱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短节段弓根钉植入治疗单节段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2007年5月~2009年2月,对17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T126例,L19例,L22例)采用经皮微创弓根钉经伤椎和上位相邻椎体撑开复位固定。全麻后进行有效对抗牵引复位,利用C形臂X线透视机定位弓根钉进钉点并经皮小切口旋入弓根钉,然后在髂嵴肌深层潜行安装尾杆固定。术后2周、3个月、6个月测量伤椎椎体前高、Cobb氏角,拔钉时按Denis疼痛分级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17例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其Cobb氏角丢失存在,且以3例爆裂性骨折为明显(椎体高度80%~85%,Cobb氏角15°~28°),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术前(68.8±10.5)%,显著低于术后2周(98.2±1.5)%、3个月(95.0±2.5)%、6个月(85.0±4.7)%(q=20.429,P0.05;q=18.205,P0.05;q=11.882,P0.05)。伤椎Cobb氏角术前21.7°±5.1°,显著大于术后2周5.2°±1.0°、术后3个月7.9°±2.0°、术后6个月10.4°±2.6°(q=22.139,P0.05;q=18.517,P0.05;q=15.162,P0.05)。17例疼痛评分均在P2以下,内固定材料无松动、断裂。结论经皮短节段弓根钉技术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简单骨折的有效方法,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提出最佳手术时机,手术指标和手术方法,方法:对68例胸椎裂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行后路减压56例,经后入路椎弓根侧前方减压12例,采用“锤入法”或“潜挖法”切除从前方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的椎体碎块,采用Dicks椎弓根钉内固定15例,双哈氏棒固定42例,哈-鲁氏棒固定8例,鲁氏棒固定3例,并行椎间关节突植骨15例,结果:随访4个月至4年4个月,平均2年,术后内固定稳定,骨折复位佳,椎管有效径恢复,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较大恢复。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骨折块占据椎管容积1/3以上,椎管矢径小于10mm应积极进行手术椎管减压,后路复位固定,纠正后弓角,注意术中复位达到到以下三项标准:a. 压缩椎体张开80%以上,b。后弓角<10度;c椎体间脱位完全复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球囊扩张术在严重开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对26例(28椎)严重胸腰椎骨折先行脊柱内固定器系统固定,后经椎弓根气管插管球囊扩张、椎体内植入自体骨泥及颗粒骨.21例为新鲜骨折,5例为陈旧性骨折.损伤节段:T10 1例,T11 2例,T12 6例,L1 10例,L2例,L4 5例,L5 2例.24例为单椎损伤,2例为双椎损伤(T12、L1及L1、L5).术前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4例,D级3例,E级17例.17例(18椎)为压缩性骨折,9例(10椎)为爆裂骨折.结果 本组术中无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出血量为50~500 mL,平均120 mL;手术时间为120~210 min,平均140 min.术后住院时间为10~20 d,平均13 d.26例患者术后获3~30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Cobb角由术前32.3°±3.3°恢复至术后1.3°±0.5°,并维持稳定无变小.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由术前33.1%±5.3%恢复至术后99.6%±0.3%.疼痛视觉模拟法评分由术前(6.5±1.0)分恢复至术后(0.9±0.7)分.9例(10椎)爆裂性骨折椎管横截面积侵占率术前平均为60%(30%~80%),术后平均为1%(0~10%),复位率达90%.9例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至Frankel分级D级2例,E级7例,较术前改善1~2级.结论 气管插管球囊扩张、经椎弓根伤椎内骨泥、颗粒骨混合植骨联合椎弓根钉系统治疗严重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手术安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根据骨折类型不同,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89例,其中AF系统椎弓根钉内固定68例,Dick固定6例,ALPS固定8例,Luque棒固定2例,中华长城5例,并行植骨49例。结果随访9个月~3年6个月,平均2年。术后内固定稳固,骨折复位佳,椎管有效径恢复,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恢复。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如骨折块占椎管容积>30%以上,椎管矢径小于10mm及伴有脊髓损伤者应积极进行手术椎管减压复位固定,矫正后倾角,同时术中脊髓造影、C臂机监视复位应达到以下标准:压缩椎体扩张80%以上;后弓角<10°,恢复椎管容积及脊髓减压,椎体间脱位完全复位。  相似文献   

15.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53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8~54个月,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术前平均37.2%(12%~51%)和平均78.3%(32%~87%),术后恢复至平均94.3%(92%~97%)和平均97.5%(92%~99%)。术前Cobb角平均23°(13°~38°),术后平均5.1°(0°~10°)。脊髓神经损伤者术后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均恢复1级以上。结论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有效恢复脊柱序列及椎管容积,矫正后凸畸形,有利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后路复位长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长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植骨融合术治疗18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结果 18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椎体脱位及旋转、成角移位均完全纠正。Cobb角从术前平均29.9°±3.2°恢复至术后平均4.8°±3.2°、末次随访时平均6.6°±4.0°;伤椎椎体高度从术前平均54.3%±8.6%恢复至术后平均92.8%±8.1%、末次随访时平均91.2%±9.4%。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2例中1例恢复至B级,1例无改善;B级3例中恢复至D级2例,C级1例;C级6例中恢复至D级3例、E级3例;D级6例均恢复至E级;E级1例仍为E级。未见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螺钉位置不当。结论后路复位长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等综合治疗存在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的老年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方法14例60岁以上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60~71岁,平均65·4岁;发病部位T111例,T123例,L17例,L22例,L31例;按Jike骨质疏松分级标准,初级3例,Ⅰ级7例,Ⅱ级4例。均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支撑、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结果胸腰段脊柱正常生理曲度恢复,Cobb角术前平均24·5°(12°~31°),术后矫正到1·8°(1°~4°),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至少随访3个月,无内植物断裂及螺钉松动,无假关节形成,无明显腰背部疼痛。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早期可采用经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程度评分评估系统(TLOFSAS)与骨质疏松性骨折(OF)分型评估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可重复性与可信度.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5月于巴中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46例胸腰椎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以TLOFSAS与OF分型为标准,由6位脊柱外科医师分...  相似文献   

19.
经伤椎与跨节段固定治疗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段A3型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经伤椎固定与跨节段固定治疗无脊髓损伤胸腰段A3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无脊髓损伤的AO分型为A3型的52例胸腰段单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固定方法不同分为A、B两组.A组23例为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的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5.3±8.3)岁;伤椎分布:T_(11)1例、T_(12)9例、L_111例、L_2 2例.B组29例为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传统后路跨节段经椎弓根固定的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7.3±6.8)岁;伤椎分布:T_(11)1例、T_(12)7例、L_120例、L_2 1例.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年对患者临床疗效与影像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84个月,平均(37.4±10.9)个月.A、B两组比较,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年JOA、VAS平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Cobb角平均矫正度分别为13.7°±7.7°、8.8°±5.0°,术后2年平均矫正丢失度分别为2.9°±1.5°、5.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平均矫正度分别为(29.4±6.0)%、(21.7±6.9)%,术后2年平均矫正丢失度分别为(3.1±0.8)%、(6.6±3.0)%,而术后即刻伤椎后缘高度平均矫正度分别为(8.5±3.2)%、(6.1±1.8)%.术后2年平均矫正丢失度分别为(2.0±0.8)%、(3.4±1.0)%,两组伤椎前、后缘高度术后即刻平均矫正度及术后2年平均丢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即刻CT显示11例(47.8%)椎管内骨折块完全复位、12例(52.2%)复位后矢状径狭窄<1/3,复位效果优于B组(P<0.01).术后未出现神经损伤及与伤椎置钉有关的并发症.B组出现2例螺钉断裂.结论 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A3型骨折能获得更好的初期复位,术后2年矫正丢失较跨节段固定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制L型骨块复位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致骨块椎管内占位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对2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先用AF系统撑开恢复损伤节段的高度,再采用自制L型骨块打入复位器,使突出骨块复位,行AF系统骨折固定。结果24例均获随访,平均14(12-24)月。疗效评价:优20例,良1例,差3例,优良率为87.5%。术后1年Frankel分级:A级3例,为术前A级T12骨折者,余21例均可下地步行,其中1例术前B级的T12骨折患者出现痉挛步态,经锻炼后逐渐缓解。24例均于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结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致骨块椎管内占位患者,应用自制L型骨块复位器复位疗效好,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