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消渴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经4周持续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本组60例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显然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30例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下降幅度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消渴丸治疗90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昌杰  谭文红  付清平  兰鹏  陆玉雄 《广东医学》2008,29(12):2105-2106
目的观察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分别采用消渴丸治疗及格列喹酮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的空腹、餐后2h血糖以及中医症状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观察组血糖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渴丸能有效改善症状,降低血糖,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方法 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分别采用消渴丸治疗及格列喹酮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的空腹、餐后2 h血糖以及中医症状疗效。结果 治疗前血糖水平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观察组血糖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消渴丸能有效地改善症状,降低血糖,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尿蛋白影响。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除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外,按常规剂量降糖,试验组加用六味地黄丸口服,10丸/次,3次/d,28d为1个疗程,每3个疗程为1个疗效观察周期。结果:试验组在加用六味地黄丸后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总胆固醇和尿素氮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味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老年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味水煎服,对照组给予西药地西泮片和谷维素作对照,15 d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以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味治疗老年失眠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四妙丸治疗慢性腰痛(CLBP)阴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四妙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分别观察用药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CLBP患者疼痛分级平均降低(4.32±0.98)分,对照组平均降低(2.68±0.8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四妙丸治疗慢性腰痛阴虚湿热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补肾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4例患者(糖尿病肾病),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7例,分别采用常规西药(对照组)以及常规西药+补肾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常规西药+补肾益气汤+六味地黄丸)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尿白蛋白排泄量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常规西药),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补肾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单纯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加服六味地黄丸,治疗时间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六味地黄丸联合克龄蒙治疗卵巢早衰临床观察. 方法:将109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61例. 对照组单纯予克龄蒙治疗,治疗组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克龄蒙治疗. 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 结果: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疗效,但治疗组总有效率(91.80%)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两者有显著性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SH、E2、LH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P<0.05);治疗组血清FSH、E2、LH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 P<0. 05). 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克龄蒙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克龄蒙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结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肝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肝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六味地黄丸结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对照组予以阿仑膦酸钠治疗,24周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密度及疲劳量表(FS-14)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骨密度和疲劳值均逐渐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疲劳值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结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肝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更有效减轻疼痛、缓解疲劳,临床综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与奥氮平联合治疗中老年肾阴虚型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中老年肾阴虚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心理疏导及舍曲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与奥氮平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紧张素II(Ang II)水平及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CRP、SOD、Ang II水平、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浆CRP、Ang II水平、HAMA评分及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SOD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与奥氮平联合治疗中老年肾阴虚型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六味地黄丸,逍遥丸联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2例口服Vitc0.23次每天,vitE0.1,3次每天,氨甲环酸250mg,3次每天治疗组61例口服氨甲环酸250mg,3次每天,六味地黄丸8丸2次每天,逍遥丸8丸2次每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更好,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氨甲环酸、六味地黄丸、逍遥丸联合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消渴康颗粒联合盐酸吡咯列酮片对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型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74例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7例。两组均行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用盐酸吡咯列酮片30 mg,每日1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渴康颗粒,1剂,每日3次温服。治疗12周。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检测空服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餐后2 h血糖(2 h 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30%(36/37),对照组为62.16%(23/3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积分及FBG、2 h PG、TC、TG、HDL-C、LDL-C水平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渴康颗粒与盐酸吡咯列酮片合用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型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较小肾结石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104例较小肾结石患者,抽签法分观察组(六味地黄丸联合金匮肾气丸加减)与对照组(口服排石冲剂)各52例,比较肾功能及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及24h尿蛋白低,血浆白蛋白高;临床有效率高,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较小肾结石能提高整体疗效且改善不适症状,达到控制疾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六味地黄丸 (汤 )出自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将《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减去肉桂、附子 ,由熟地、山茱萸、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6味组成。现就该方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糖尿病席银平[1] 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辅助治疗 2型糖尿病 4 8例。与对照组 4 4例相比较 ,2组均服用二甲双胍 1 5g d ,治疗组 4 8例加服六味地黄丸 ,结果 :治愈组治愈 32例 (6 6 7% ) ,有效 9例 (18 8% ) ,无效 7例 (14 6 % ) ;对照组治愈 10例 (2 2 7% ) ,有效 16例 (36 4 % ) ,无效 18例 (40 9% ) ,结果表明 ,六味地黄丸对于…  相似文献   

16.
杨秋媛 《吉林医学》2010,31(16):2444-2445
目的:探讨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消渴丸,对照组口服优降糖,比较两组疗效和症状改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更为明显(P<0.05),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稳定血糖的作用,是治疗糖尿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皮雌二醇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POP)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治疗的POP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经皮雌二醇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利维爱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骨钙素水平、腰椎2~4椎体骨密度(BMD)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钙素水平和骨密度(BMD)均增高,VAS评分降低(均P0.05)。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情况,治疗组治疗后的骨钙素水平和骨密度(BMD)更高、VAS评分更低、临床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经皮雌二醇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POP临床疗效优于利维爱,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肾阴亏虚型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阴亏虚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C)、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显效率分别为86.0%和66.0%,有效率分别为98.0%和8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FBG、2Hpg、HbA1C、FINS、HOMA-IR、WBISI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BG、2h PG、HbA1C、FINS、HOMA-IR、WBIS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可明显减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肾阴亏虚型)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六味地黄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六味地黄丸.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压、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3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2)3个月后,治疗组的UAER、α1-MG、β2-M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可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蛋白的排出,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雷公藤制剂合六味地黄丸治疗激素依赖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激素依赖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组采用雷公藤制剂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结论:雷公藤制剂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激素依赖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