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刺补泻之说,鉴于虚实之存在。而针刺时之虚实,只注意到形体、疾病方面,忽略经络经气的虚实,由于针刺手法的运用,必然产生感应,此种针感,必须从经络经气的活动来决定,即“气至有效”之能,但不存在补泻问题。  相似文献   

2.
不同补泻针法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很多,针刺手法是主要因素之一。补泻针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针刺手法,是指采用适当的针剌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平衡阴阳的方法,它是在捻转、提插等基本针刺手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补泻针法包括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分别用于虚证、实证、无明显虚实之证或虚实夹杂之证。目前对补泻针法的量化研究刚刚起步,尚不成熟,且近年来很少有人将相对量化的补泻针法应用于不同病证的疗效情况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3.
补泻通涩法治疗乳糜尿二则彭玉叶(安徽省郎溪县人民医院中医科242100)关键词:膏淋;乳糜尿;补泻通涩法乳糜尿属中医之“白浊”、“膏淋”,大致可分虚实两类。然虚实一体又为该症最常见的病机。笔者在治疗这类疾病中,常补泻通涩配合使用,以冀虚补实泄,寒通漏...  相似文献   

4.
补泻同用针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常遇到患者证情并非单纯的虚证或实证。或是因虚致实或因实致虚、虚中挟实或实中挟虚、虚实错杂之证,且有虚实之间孰重熟轻、因果转化、标本缓急等矛盾。在针刺治疗时,施用补的手法则不利邪之外达,施用泻的手法又会使正气更虚,平补平泻虽折衷且有补泻双重作用,但往往因不完全符合辨证而疗效很差。笔者在临床上法前辈之经验,谨守中医辨证原则,施用补泻同用的针刺  相似文献   

5.
认为慢性肾脏疾病蛋白尿是虚实夹杂的病证,治疗需要虚实结合。重用莲须固涩精气,辅以金银花、黄芩、赤芍、牡丹皮、小蓟、栀子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之药,补泻并施,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6.
损益是古代常用的互相对立而又彼此统一的概念,“损有余补不足”被古人视为“天之道”,其对中医学补虚泻实的治疗思想影响甚深,在针刺治疗中体现尤为明显。经过对出土《脉书》的分析,可知针刺补泻思想经历了一个从损益观念到脉的虚实,再到砭刺补泻,最终形成针刺补泻的逐渐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推拿是以中医基本理论和经络腧穴理论为依据,以补虚泻实、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在治疗上分为温、通、补、泻、汗、和、散、清八法,在临床操作中强调补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运用推拿补泻治疗疾病的记载,《灵枢·刺节真邪》~[1]:"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实者泻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  相似文献   

8.
通过整理研究民间疗法捻肚 (实属推拿 ) ,发现将脾胃病按中医辨证分为虚、实、虚实挟杂三型 ,以手法轻重分补泻治疗 ,理法中规 ,简便易行 ,疗效可靠。治疗消化系统常见病 156例 ,结果治愈 4 3例 ,显效 55例 ,有效 3 7例 ,无效 2 1例 ,总有效率 86 .4 %。  相似文献   

9.
五步推拿法辅治小儿腹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五步推拿法加减辅助内服中药治疗小儿腹泻,据证之虚实运用相应的补泻手法,有促进药物吸收、增强疗效、缩短疗程的作用,而且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患儿容易接受,更宜于服药困难的小儿,并举验案五则以证之。  相似文献   

10.
论推拿补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影响推拿补泻的各类因素,就手法的轻重、方向、频率、作用时间及作用部位或穴位,以及患者体质等作了分析。认为推拿的补泻作用一取决于手法的性质和量,二取决于被刺激部位或穴位及体质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