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NBI放大内镜联合EUS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检查的94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进行普通白光内镜检查的基础上进行NBI放大内镜结合超声内镜检查,记录早期食管癌在普通白光内镜、NBI放大内镜模式下的不同表现,同时根据术后病理检查标准,确定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在不同内镜模式下的检出情况及EUS检查对食管病变浸润深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94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经普通白光内镜模式、NBI放大内镜模式及病理检查共发现病灶107处,其中癌前病变43例,食管炎症53例,早期食管癌9例,食管癌侵及肌层2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经NBI放大内镜检出率(86.54%),显著高于经普通白光内镜检出率(67.31%)(P 0.05);普通白光内镜下,共发现77处食管病灶,包括黏膜发红34例,黏膜发白27例,红白相间16例;其中Ⅱa型17例,Ⅱb型18例,Ⅱc19例,Ⅱa+Ⅱc型23例; NBI放大内镜下,共发现97例食管病灶,呈IPCL改变,其中Ⅳ、Ⅴ1、Ⅴ2型92例,Ⅴ3、Ⅴn型5例;食管病变经EUS判定发现癌前病变28个,黏膜内癌2个,黏膜下癌7个,侵及肌层癌2个,其中癌前病变经EUS判定的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81.82%、准确性为90.24%;黏膜内癌+黏膜下癌经EUS判定的敏感性为77.78%、特异性为87.50%、准确性为85.37%。结论 NBI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内镜检查有利于清晰显示食管黏膜形态及血管网分布情况,提高了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同时准确判断食管病变浸润深度,为临床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5例患者采用普通胃镜及胃镜NBI检查食管,病灶取病理活检,食管癌及中重度异型增生者进入本研究,比较普通胃镜及胃镜NBI对食管癌及中重度异型增生的诊断价值,分析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NBI表现.结果 普通放大胃镜不易观察到食管上皮内血管,NBI观察食管黏膜呈淡青色,放大观察可清楚地观察到茶色的食管上皮内血管及青色的深层血管.NBI观察早期食管癌及异型增生病灶呈茶色,病灶处深层血管不能显示.5例中重度异型增生及2例m1癌病灶的上皮乳头内血管环(IPCL)均表现为IPCL-Type Ⅳ-1型改变,2例m2癌为IPCL-Type Ⅳ-2型改变;3例m3及1例sm1癌为IPCL-Type Ⅳ-3型改变;3例sm2及8例进展期癌为IPCL-Type Ⅳ-4型改变.结论 NBI可观察食管黏膜及黏膜下的血管改变,较普通胃镜更易发现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病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碘染色、窄带成像(NBI)内镜及超声内镜(EUS)在早期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前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行ESD治疗的早期食管鳞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术后病检结果作为病变诊断金标准,比较碘染色、NBI内镜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及病变范围判断有无差异;比较放大内镜结合NBI内镜技术(ME-NBI)、EUS对病灶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结果]NBI内镜对早期食管鳞癌的诊断率与碘染色内镜相同,对其癌前病变诊断率低于碘染色内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NBI内镜和碘染色内镜下早期食管鳞癌及其癌前病变范围分别为(2.88±1.40)、(3.22±1.65)cm,部分病变碘染色内镜下显示范围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NBI对早期食管鳞癌及其癌前病变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度高于EU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ESD前对非甲状腺功能亢进、过敏体质、颈部食管疾病患者行全食管碘染色内镜联合ME-NBI检查,以判断病变范围和浸润深度;单独运用EUS判断病变深度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联合染色内镜技术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准确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08/2011-09行普通白光内镜(WLE)检查发现食管黏膜可疑病变67例,患者72处病灶纳入研究,可疑病变包括食管黏膜粗糙、糜烂、颜色异常、微隆起等.所有病变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分析超声内镜联合染色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准确性.结果:72处局灶性病变中,病理组织学证实癌性病变16处(9处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7处病变行手术治疗).非癌性病变56处,为慢性炎症、轻-中度不典型增生.WLE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1.3%、66%、62.5%;超声内镜联合染色内镜对应值分别为:87.5%、98.2%、95.8%.结论:超声内镜联合染色内镜对食管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微探头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58例经常规内镜观察有食管黏膜粗糙、糜烂、颜色异常、微隆起等可疑病变,首次病检均示慢性炎症患者,再次内镜检查时,对可疑病灶行微探头超声检查,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观察病变部位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形态,并在其引导下对病变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将放大内镜下毛细血管袢的形态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8例常规内镜及活检为慢性炎症者经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并在其引导下对病变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鳞癌10例(17.24%),其中早期食管癌8例,高级别瘤变4例(6.89%),低级别瘤变16例(27.58%),食管炎28例(48.27%).食管癌组60.00%(6/10)为Ⅳ型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40.00%(4/10)为Ⅲ型IPCL;高级别瘤变组75.00%(3/4)为Ⅲ型IPCL,25.00%(1/4)为Ⅳ型IPCL;低级别瘤变组,50.00%(8/16)为Ⅲ型IPCL,43.75%(7/16)为Ⅱ型IPCL,6.25%(1/16)为Ⅰ型IPCL;食管炎组85.18%(23/27)为Ⅱ型IPCL,11.11%(3/27)为Ⅰ型IPCL,3.71%(1/27)为Ⅲ型IPCL.食管癌、高级别瘤变的IPCL与食管炎的ILC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微探头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食管早期癌及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6例食管早期癌及上皮内瘤变行ESD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内镜发现病灶,卢戈氏液(Lugol’s solution)染色和超声内镜检查,确定病变边界、范围和深度,无禁忌证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条件下行ESD。术后1、3、6个月内镜复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6例患者22处病变成功完成ESD治疗,手术成功率91.67%(22/24)。术后病理示6例12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术前诊断相符,3例原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共3处,其中2处为黏膜内癌,1处为原位癌。术前3例共3处黏膜内癌,2例共2处原位癌ESD术后病理与术前相符。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因术中出血及操作时间过长未能成功实施ESD。结论 ESD是治疗食管早期癌及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方法,其优势为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57例食管可疑病变患者分别接受FICE染色内镜、FICE染色放大内镜、2% Lugol液染色内镜、2% Lugol液染色放大内镜检查,并将内镜检查结果与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CIE染色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阳性率为92.6%(25/27),Lugol液染色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阳性率为88.9% (24/2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2);FICE染色放大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阳性率为96.3%(26/27),Lugol染色放大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阳性率为92.6% (25/27),两者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556).FICE染色放大内镜可清晰观察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形态并进行分型,早期食管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IPCL分型主要为Ⅳ和Ⅴ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食管炎主要为Ⅱ和Ⅲ型,正常食管主要为Ⅰ型;而2% Lugol液染色放大内镜尚不能清晰观察IPCL分型.FICE染色内镜模式下无不良反应发生;2% Lugol液染色内镜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 (33/257).结论 FICE染色放大内镜能准确判断早期食管癌病理分型,提高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是Lugol液染色内镜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不同内镜方法在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方面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白光内镜检查拟诊早期食管癌的患者,依次采用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分别使用IPCL分型和B分型方法)、超声内镜判断浸润深度,随后碘染取活检,其中活检病理提示中-重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食管癌的患者,以及虽然活检病理提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但白光或者NBI内镜高度提示食管癌的患者接受内镜或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最终病理(活检及手术病理的最高诊断)确诊为早期食管癌的患者共54例,针对这部分患者使用Kappa值统计上述不同内镜方式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准确性。 结果 NBI放大内镜下B分型与最终病理一致性好(Kappa=0.802),白光内镜(Kappa=0.596)和NBI放大内镜下IPCL分型(Kappa=0.601)与最终病理具有中等一致性,超声内镜与最终病理的一致性较差(Kappa=0.132)。在判断早期食管癌M1~M2浸润方面,B分型的准确率最高(86.7%,26/30),其次为白光内镜(76.7%,23/30)和IPCL分型(73.3%,22/30),超声内镜的准确率最低(30.0%,9/30),并且其过度判率最高(70.0%,21/30);在判断早期食管癌M3~SM1浸润方面,B分型的准确率最高(89.5%,17/19),其次为IPCL分型(78.9%,15/19)和白光内镜(73.7%,14/19),超声内镜的准确率最低(42.1%,8/19),并且其过度判率最高(52.6%,10/19)。 结论 白光内镜在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方面仍有较大临床价值;NBI放大内镜下的B分型和IPCL分型较白光内镜更有优势,其中B分型较IPCL分型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对于初学者更简单和易于掌握;超声内镜在判断黏膜及黏膜下各层浸润时的准确性不尽如人意,过度判率高,在单独使用时需谨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对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8年5月至11月北京友谊医院4056例患者进行常规内镜、NBI、碘染色检查食管,筛查到82例114处病变,对这些病变行NBI结合放大内镜检查并靶向取活检.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病灶的诊断价值,井比较IPCL分型与病理的一致性.结果 与NBI和碘染色相比,常规內镜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较易漏诊,尤其是平坦型病变.NBI和碘染色对病灶的检出率均较高(78.0%和79.8%),高级别黏膜內瘤变均主要表现为NBIⅡ级(80.4%)和碘染色I级(85.7%),低级别黏膜内瘤变主要表现为碘染色Ⅱ/Ⅲ级(66.0%),但NBI对其不具有特异性.高级别黏膜内瘤变以IPCL形态Ⅳ、V型表现为主(92.9%),低级别黏膜内瘤变以IPCLⅡ、Ⅲ型表现为主(89.4%),IPCL形态分型与病理诊断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碘染色及NBI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均有较高的检出率;NBI结合放大內镜观察IPCL形态,可能成为早期食管癌內镜下治疗及术后是否复发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 90例经内镜检查病理诊断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共138个病变,分别在普通模式和NBI模式下观察食管黏膜.用普通放大及NBI放大观察病变的腺管开口形态及毛细血管结构形态,然后应用1.2%碘液行全食管染色,对所有NBI阳性及碘染色阳性部位均取活检,所有病变均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再将病变NBI分级、碘染色分级分别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结果 普通模式下发现病变104个(75.4%),NBI模式下发现病变120个(87.0%),碘染色发现病变138个(100.0%).NBI模式对病变的检出率高于普通模式(P<0.05),而低于碘染色(P<0.01),但NBI模式对高级别黏膜内瘤变的检出率与碘染色无明显差别(P>0.05),主要差别在于NBI模式对低级别黏膜内瘤变的检出率低于碘染色(P<0.01).结论 NBI可清晰显示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的腺管开口及毛细血管结构形态,明显优于普通内镜,NBl技术与碘染色技术的有机结合可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联合超声微探头对早期食管浅表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联合应用超声内镜和超声微探头对121例共124处早期浅表型食管癌病灶行临床分期,并与术后及黏膜切除后病理分期相比较.结果 内镜超声检查对早期食管癌术前T分期总的准确率为82.3%(102/124).本组早期食管癌淋巴结总的转移率为5.0%(6/121),其中原位无一例淋巴结转移,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3%(1/78),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1.6%(5/43).结论 联合使用超声内镜及超声微探头对早期食管癌可以进行准确的分期,可以指导早期食管癌治疗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正常的食管黏膜应为鳞状上皮,长期的胃食管反流会使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替代,形成Barrett食管(BE).窄带成像技术(NBI)是近年来应用在内镜检查中的一项新技术,通过不同波长的窄带光波增加了黏膜上皮和黏膜下血管模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与放大内镜结合可以清楚地显示黏膜微血管和腺管结构形态,有利于判断病变性质[1,2].本研究采用NBI结合放大内镜与普通胃镜对发现的BE病灶进行观察和诊断,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其在发现和诊断Barrett食管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形态在食管表浅型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49处内镜下切除的表浅型食管病变资料,所有病变均根据井上晴洋方法进行IPCL分型,切除标本按照日本食道学会食管癌分级标准进行病理分析,探讨IPCL分型与病理间的关系.结果 249处病变中IPCLⅢ型22处,其中食管炎16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6处;IPCLⅣ型29处,其中食管炎11处、LGIN 4处、原位癌(m1)10处、肿瘤浸润黏膜内固有层(m2)4处;IPCL Ⅴ1型71处,其中m1期54处、m2期8处、肿瘤浸润黏膜肌层(m3)4处;IPCL Ⅴ2型48处,其中m1期8处、m2期34处、m3期4处;IPCL Ⅴ 3A型45处,其中m1期4处、m2期19处、m3期15处、肿瘤浸润黏膜下层上1/3(sm1)4处;IPCL Ⅴ3B型22处,其中m2期5处、m3期5处、sm1期3处、肿瘤浸润黏膜下层2/3(sm2)及以深9处;IPCL ⅤN型12处,其中sm1期2处、sm2及以深9处.结论 IPCL分型对食管表浅型病变的诊治有一定指导意义.IPCL Ⅴ1、Ⅴ2、Ⅴ,A型提示早期食管癌或m1~sm1期食管癌,可考虑行EMR或ESD; IPCL ⅤN型以sm2及以深食管癌多见;IPCLⅢ、Ⅳ、Ⅴ3B型病灶需要结合临床特点、活检、超声内镜等综合判定病灶性质或估计肿瘤浸润深度.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其预后与早期诊断密切相关。我们对90例可疑食管病变患者进行内镜下卢戈液染色,病理确诊为食管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再行超声内镜检查,探讨卢戈液染色联合超声内镜检查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色彩增强技术联合放大内镜诊断食管浅表性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色彩增强技术(FICE)联合内镜观察食管病变后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的改变,探讨FICE在食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患者先行普通胃镜检查,发现食管病变后再利用富士能EG-590ZW内镜行FICE观察,分析食管病变后食管上皮IPCL改变,并研究了31例浅表性食管病变的IPCL与病理组织学之间关系.结果 (1)FICE放大观察将IPCL分为4型:Ⅰ型IPCL分布均匀,形态规则,见于正常食管;Ⅱ型IPCL延长,主要见于食管炎;Ⅲ型IPCL出现扩张、波浪样弯曲、管径粗细不均以及不规则形态改变中的2至3种改变,主要见于食管上皮异型增生;Ⅳ型IPCL出现扩张、波浪样弯曲、管径粗细不均以及不规则形态改变中所有4种变化,主要见于食管鳞癌.(2)17例食管炎中15例IPCL表现为Ⅱ型、2例表现为Ⅲ型;10例食管上皮异型增生中8例IPCI表现为Ⅲ型、2例表现为Ⅳ型,表现为Ⅳ型的2例均为重度食管上皮异型增生;1例sml食管鳞癌IPCL表现为Ⅲ型;3例进展期食管鳞癌均表现为Ⅳ型.结论 FICE联合内镜能清楚显示食管黏膜IPCL,通过应用FICE联合内镜观察食管病灶的IPCL变化,可以很好地确定食管浅表性病变的性质,对食管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对早期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09年4月41例有食管病变、并需进一步确诊的患者,应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进行检查,根据食管鳞状细胞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鳞癌的特征对病灶作出诊断,并在相应部位取活检.将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的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1例患者的60个病变部位经扫描得到7281张共聚焦图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对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5.0%、88.6%和85.0%.对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早期鳞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5.7%、92.3%、90.0%和88.9%、96.1%、95.0%.结论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能有效诊断食管肿瘤性病变,尤其是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早期鳞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上皮内瘤变或早期食管癌(early esophageal cancer,EEC)患者内镜活检与内镜切除术后病理差异。[方法]收集经内镜活检诊断的182处食管上皮内瘤变或EEC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术前后病理结果,分析患者临床及内镜特点,探索发生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结果]活检提示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43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112例,EEC27处。术前活检与金标准比较总体符合率为68.7%(125/182),病理升级率为31.3%(57/182);LGIN组符合率为37.2%(16/43),HGIN组为73.2%(82/112),EEC组为100%(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变表面有结节、联合碘染色或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或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的靶向取检以及标本最长径与术后病理升级有关(P0.05)。[结论]内镜活检对于食管上皮内瘤变及EEC的病理诊断存在局限性,活检诊断LGIN发生术后病理升级较为多见,因此对于表面有结节及长径较长的病灶,联合碘染色或NBI或EUS进行靶向取检对提高术前评估准确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蓝激光内镜系统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昆山市中医医院112例疑似食管黏膜病变患者,分别采用普通白光内镜、联动成像技术(LCI)、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碘染色内镜和蓝激光成像技术(BLI)进行检查,并比较各项技术对病灶的检出率和对病灶边界的显示率。对BLI模式下的图像特征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病灶的检出及病灶边界的鉴别方面,BLI和碘染色内镜成像优于其他内镜技术。BLI模式显示,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在高级别及早期食管癌中以B1型为主,在低级别病变中以A型和B1型为主,在炎性病灶和正常黏膜中以A型为主。背景黏膜着色征在高级别及早期食管癌中均呈阳性,在低级别及炎性病变中阳性率分别下降至27.5%和24.3%,而在正常黏膜中无1例呈阳性。结论蓝激光内镜系统在食管病灶的检出率、病灶边界的界定上具有优势。此外,在BLI模式下观察病灶内的IPCL特征和背景黏膜着色征,有助于发现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放大染色内镜对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探讨黏膜微血管图像改变与组织学诊断的关系。方法收集214例常规内镜观察下有食管黏膜粗糙、糜烂、斑块、颜色异常、微隆起或凹陷等改变的患者及16例健康志愿者,应用2%Lugol液染色后进行放大内镜观察,根据内镜下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改变将放大内镜下黏膜象分为4型。对病变区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将内镜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0.4%(90/112)食管炎患者符合Ⅱ型表现,85.7%(12/14)早期食管癌患者符合Ⅲ型和Ⅳ型改变。早期食管癌组与正常组比较(Х^2=27.32,P〈0.05)和食管炎组比较(Х^2=50.3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黏膜癌与黏膜下癌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Х^2=14.00,P〈0.05)。结论微血管图像改变与组织诊断密切相关,放大内镜配合染色可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且有助于判断癌变浸润深度。  相似文献   

20.
背景:内镜下乙酸染色结合普通窄带成像(NBI)内镜能提高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率。目的:评价乙酸染色结合NBI在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7月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80例患者共检出236个怀疑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的病灶,分别用乙酸染色结合NBI(联合组)、单一NBI、靛胭脂染色的方法观察病灶腺管形态、微血管形态和黏膜白化时间,分析不同方法诊断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的价值。结果:联合组腺管形态的内镜图像清晰度明显优于NBI组和靛胭脂组(χ2=15.113,P=0.000;χ2=6.128,P=0.013),微血管形态的内镜图像清晰度亦优于NBI组(χ2=7.384,P=0.007)。联合组、NBI组、靛胭脂组对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总符合率分别为91.9%、89.0%、86.9%。联合组腺管形态的诊断率明显优于NBI组(χ2=4.490,P=0.034),而微血管形态无明显差异。联合组Ⅲ、Ⅳ、Ⅴ型腺管形态、Ⅱ、Ⅲ型微血管形态、黏膜白化时间30 s对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4.0%、92.8%、92.2%,特异性分别为87.4%、88.1%、88.0%,准确率分别为91.5%、91.1%、90.7%。联合组ⅤN型或高度不规则ⅤI型腺管形态、ⅢB型微血管形态和黏膜白化时间0~5 s预测浸润性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均较好。结论:乙酸染色结合NBI能清晰显示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的腺管和微血管形态,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有助于病变性质和浸润深度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