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胃肠道巨大脂肪瘤(瘤体直径>3.0 c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近10年在我院经内镜下切除15例有症状的胃肠道巨大脂肪瘤患者,5例亚蒂型(基底直径<2.0cm)中2例经由息肉切除术切除,3例采用多步切除术切除;10例为广基型(基底部直径>2.0 cm),经由次全切除术切除.结果内镜下成功切除15例胃肠道巨大脂肪瘤(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无穿孔和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内镜检查随访1~8年无复发.结论胃肠道巨大脂肪瘤可在内镜下由圈套器安全有效地切除.  相似文献   

2.
张威庆  李伟  赵卫东 《山东医药》2011,51(19):99-100
目的进一步提高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0例消化道息肉(356枚)患者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0.5 cm的无蒂和亚蒂息肉采用高频电灼或热活检钳法切除;0.5~2.0 cm的息肉:无蒂息肉采用1∶10 000肾上腺素盐水注射法联合高频电圈套法切除,亚蒂或有蒂息肉采用高频电圈套法切除;〉2.0 cm息肉采用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圈套法切除(对息肉头部、不能用圈套器一次套住者采用分叶切除法)。结果内镜下息肉切除率达98.5%(257/260),无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对171例患者随访6~12个月,5例多发性结肠息肉患者结肠内发现〈0.5 cm息肉9枚。结论根据息肉直径、形状及部位选择手术方法可提高息肉摘除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镜下电切治疗高风险息肉的预处理技巧、方法和效果.方法:本组患者131例,发现高风险息肉共145枚(包括大肠宽蒂息肉、大息肉、表面充血显著、基底有明显血管通过、内镜下暴露不佳等息肉);对于大肠宽蒂息肉(蒂部直径>1cm)电切治疗前用尼龙圈套器套扎息肉蒂部;对于>2cm有蒂息肉电切前(蒂部直径<1cm)金属钛夹闭息肉蒂部;对于2.0-3.0cm广基/亚蒂息肉先于息肉基底部黏膜下注射,充分抬举后进行切除;对于息肉表面充血显著、基底有明显血管通过、内镜下暴露不充分的大息肉,术前联系手术室,先试行结肠镜下切除,如果切除困难,立即腹腔镜治疗,观察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经尼龙圈套器套扎后切除10枚,经金属钛夹钳夹后切除32枚,经息肉基底部黏膜下注射后切除60枚,于手术室结肠镜切除31枚,于手术室腹腔镜切除12枚,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肠大出血及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有效的预处理有助于高风险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切的治疗,可提高治疗的安全性,避免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结肠镜下高频电圈套器联合尼龙绳套扎和/或钛夹钳夹摘除大肠宽蒂、大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结肠镜下宽蒂息肉先予尼龙绳套扎其息肉根部,再予高频电圈套器凝切;大息肉(直径大于2.0cm者)先予钛夹2-3枚在息肉根部钳夹,然后再用高频电圈套器分块凝切.结果:结肠镜治疗大肠息肉788例、其中宽蒂、大息肉156例(宽蒂67例、大息肉89例),经予上述方法进行内镜下摘除,一次性切除息肉102枚(65.38%),分次切除54枚(34.62%),均获满意疗效,其中即刻出血2例(1.28%),立即给予内镜下血凝酶喷洒、电凝和/或钛夹,即时止血,无迟发出血.全部病例无1例穿孔.结论:经结肠镜高频电圈套器摘除消化系宽蒂、大息肉前给予尼龙绳套扎和/或钛夹钳夹息肉根部,明显减少了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突破了以往内镜治疗息肉关于大小、宽蒂等禁区,避免了手术引起的创伤,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注水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UEMR)治疗结直肠无蒂大息肉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内镜中心行UEMR治疗的37例结直肠无蒂大息肉(直径 2 cm)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首先向肠腔内注水,完全浸泡息肉,然后采用圈套器切除息肉。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完成UEMR,其中35例息肉一次性完整切除,2例息肉行分次切除。3例患者术中出现少量出血,均成功采用热凝止血。术后均未发生出血、穿孔。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切除部位息肉出现复发。结论 UEMR是结直肠无蒂大息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经内镜金属夹钳夹后电凝切除治疗胃肠宽蒂大息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和穿孔,直径>2cm尤其是蒂基部直径>1cm者,因电凝不充分或机械性切割,易产生即时或术后出血,甚至穿孔。金属夹因其牢固的钳夹作用,已成为内镜下治疗多种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我们利用其良好的止血特性对25例胃肠宽蒂大息肉先行钳夹,然后电凝切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内镜下圈套切除巨大结肠直肠息肉170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巨大结肠直肠息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无蒂息肉采取逐渐切除的方法,有蒂息肉则横断切除蒂的方法.结果内镜下圈套切除170例患者,共切除大的(≥3cm)息肉176颗,这些切除的息肉称为"巨大”息肉.出血是息肉切除术仅有的并发症占24.1%,除1例需住院止血,其他所有出血都经过内镜下治疗止血.切除的息肉组织学均为腺瘤,同时伴有恶变的占12.3%.132例患者随访在6mo以上结论内镜下切除巨大结肠直肠息肉是可行的和安全的.因息肉复发率较高,所以要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肿瘤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利用染色、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探测病变范围及侵犯深度,对位于黏膜层及黏膜肌层的早期癌、癌前病变、黏膜下肿瘤、侧向发育型息肉、无蒂或亚蒂巨大息肉、息肉癌变等病变行EMR治疗。结果 病灶最大直径6cm。2例早期食管癌、1例早期贲门癌、1例早期大肠癌及2例胃中、重度异型增生经EMR及透明帽负压吸引EMR切除,观察3-18个月无复发;31例黏膜下肿瘤经EMR和透明帽负压吸引EMR,均完全切除;对13例侧向发育型息肉及21例亚蒂和无蒂大息肉及局部癌变息肉采用EMR或分片黏膜切除术切除。术中出血5例,出血率7.04%,经内镜治疗停止。1例4.5 cm腺瘤术后3个月复发。结论 在超声内镜、色素内镜及放大内镜的指导下,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部分消化道早期癌、癌前病变、侧向发育型及无蒂或亚蒂臣大息肉、局部癌变息肉及黏膜肌层的肿瘤,足一项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尼龙绳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术或金属钛夹联合高频电切术在切除结肠粗蒂息肉中安全性与疗效。[方法]收集经过结肠镜检查发现大肠粗蒂息肉(直径≥1.0cm)患者78例,分为尼龙绳组(A组,n=38)、金属钛夹组(B组,n=40)。A组使用尼龙绳套扎息肉基底部后再用高频电圈套器行息肉电凝电切术:B组使用钛夹夹于息肉基底部再用高频电圈套器行息肉电凝电切术。[结果]A组、B组息肉均一次性切除,均未出现肠穿孔;术后并发出血的患者A组1例、B组2例,术后并发感染的患者A组1例、B组1例;2组安全性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使用尼龙绳或钛夹辅助切除大肠粗蒂息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吸引圈套法切除消化道息肉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频电凝切除术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有效方法。然而部分病人息肉的形态为基底部宽大,另有部分病人息肉无蒂或体积较大,一次圈套的部位与息肉大小难以控制,因此成为治疗中的难题。我们采用内镜下吸引圈套息肉切除法(endoscopic aspiration snare polypectomy,EASP)成功地治疗了宽基、无蒂或体积较大息肉,现报道如下: 一、病例选择:(1)宽基息肉用圈套器直接圈套失败的病例;(2)无蒂息肉直接圈套时圈套丝离消化道粘膜太近的病例;(3)直径大于3cm息肉需采用分块切除的病例。 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经结肠镜对大肠息肉患者76例作高频电凝切除术.方法采用CF-30I,CF-240I结肠镜,PSD-20型电凝器及SD型圈套器,按常规结肠镜检查送达盲肠,然后边退镜边检查,对多发性息肉分次由高位至低位逐一切除.根据不同类型的息肉采用不同方法圈套切除,常用方法是①直接圈套法悬垂状息肉;②顺套法向口侧匍匐的息肉;③逆套法向肛侧匍匐的息肉;④分次圈套法广基息肉及直径3cm以上的有蒂息肉;⑤密接法不在悬于肠腔的长蒂大息肉;⑥钳除法<0.4cm的息肉,用热活检钳凝除.电凝功率调至25W~30W,电切功率调至25W,电切息肉时应缓慢收缩圈套丝,切忌用力过猛以防勒断息肉,采用边凝边切边收紧圈套丝的方法,每次通电3s~4s左右,反复进行至息肉切下为止,切下的息肉原则上当时取出,并送病检.结果息肉以直肠、乙状结肠为最多,其中直肠36颗,乙状结肠28颗,降结肠19颗,横结肠17颗,升结肠13颗,盲肠11颗.息肉大小息肉直径在0.3cm~3.5cm之间,其中<1cm共86颗,1cm~2cm23颗,>2cm15颗.本组单发息肉有42例,多发息肉有34例,均一次切除,其中最多一次切除13颗.病理本组管状腺瘤42例;绒毛状腺瘤8例;混合性腺瘤2例;炎性息肉21例;腺瘤癌变3例,2例直径>2cm,1例直径<1cm,其中2例追加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切片残蒂基部未见癌细胞.随访本组76例电切术后均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3mo回来复查者29例,经结肠镜检查均无复发.结论①内镜医生要熟练掌握结肠镜操作技术,熟练掌握高频电凝发生器治疗操作技术,与助手配合要默契;②术前必须作出凝血时间测定,对体弱、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应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息肉切除;③肠道准备非常重要,要求清洁度达到良好,检查中如发现肠道积粪多,应重新清洁灌肠;④发现息肉后,治疗前应先换气,即先吸尽肠道内气体后再注入气体2~3次,以防气体爆炸.圈套息肉前应调节旋钮或改变患者体位,使息肉位于5~6点钟方位,息肉被圈套后切忌用力过猛,以防勒断息肉蒂出血,息肉应悬于肠腔,如为长蒂大息肉可采用"密接法”切除.选用适当的凝切指数,边凝边切边收紧圈套丝,每次通电3s~4s,反复进行至息肉切下为止,严防电凝时间过长而诱发局部肠穿孔.⑤术后要求患者严守医嘱,不过早进食粗糙食物,以防止残蒂焦痂过早脱落引起出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内镜诊治技术的发展,目前经内镜息肉切除方法主要包括普通活检钳钳取、热活检或圈套器高频电息肉切除术、EMR以及ESD。冷圈套器切除息肉类似于采用普通活检钳直接钳取切除息肉,与传统息肉切除术区别是切除息肉过程中未使用高频电流。为了进一步评价冷圈套器行内镜下息肉切除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应用特点等问题,现将我院行内镜下冷圈套器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息肉,特别是大息肉因有恶变倾向,故主张早期切除.直径<2 cm的息肉,内镜下切除容易,但对直径>3cm或蒂部直径>1 cm的息肉,因其血管粗大,内镜下缺乏有效的阻断血供方法,而不能进行内镜下切除,一般均选择外科手术治疗[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结肠镜下使用止血夹协助高频电圈套器或IT刀切除大肠宽蒂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用圈套器或IT刀切除宽蒂大息肉前后使用止血夹钳夹蒂柄治疗大肠宽蒂息肉56例,随访观察术后出血、穿孔情况.结果 本组56例大肠宽蒂息肉均一次性切除成功,术后未出现出血、穿孔并发症.结论 止血夹能有效防止切除宽蒂大息肉后并发的出血和穿孔.结肠镜下使用止血夹协助高频电圈套器或IT刀切除大肠宽蒂大息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背景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广泛用于结直肠息肉切除,但其黏膜下注射可延展病灶,使之难以被圈套器套入.注水内镜黏膜切除术(underwater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UEMR)需吸气后以水浸没息肉,有时影响息肉暴露.改良型UEMR将EMR与UEMR优点合二为一,有利于息肉整块切除.目的探讨改良型UEMR提高结直肠息肉整块切除率、减少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07/2019-06在我院内镜科行改良型UEMR治疗的59例结直肠息肉及同期行UEMR治疗43例的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改良型UEMR治疗的59例研究组共发现76个病灶, UEMR治疗的43例对照组共发现65个病灶.巴黎分型均为(Is、Ⅱ),息肉大小在1cm直径3cm.手术方式:退镜观察发现息肉后向肠腔内注入温生理盐水,完全浸泡息肉,将息肉置于6点钟方向,黏膜下注射美兰抬起病灶,采用合适的圈套器予以电切除,创面视病灶大小给予钛夹夹闭,切除的标本结晶紫染色后送病理.结果59例研究组的患者均成功完成改良型UEMR,76例息肉中64例息肉2cm,均行整块切除;12例息肉2-3cm有5例整片切除,7例行注水分片粘膜切除术(underwaterendoscopicpiecemealmuscosalresection,UEPMR).研究组总整块切除率为91%,2cm整块切除率为100%, 2-3 cm整块切除率为42%. 43例对照组的患者也均成功完成UEMR, 65例息肉中58例息肉2cm,其中49例患者一次性切除,9例出现息肉残留追加氩等离子体血浆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7例息肉大小2-3cm,有2例整片切除,1例出现息肉残留追加APC治疗,另外5例行UEPMR或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对照组整块切除率为76%,2cm整块切除率为84%,2-3cm整块切除率为14%.改良型UEMR研究组有9例患者术中出现少量渗血,UEMR对照组中13例患者术中出现出血,采用热活检钳烧灼或钛夹钳夹止血.两组术后均未发生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期间研究组发现2例切除部位息肉复发,均为分片切除术后,对照组UEMR有9例切除部位息肉复发.结论改良型UEMR使用水中注射液体垫不仅可以清晰暴露息肉大小边界,选择合适的圈套器,达到整块切除.同时液体垫垫高息肉,水中间断性吸引可以使圈套器更完整套住息肉的根部,相对于UEMR,改良型UEMR是结直肠息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完整切除率高、复发率低,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尼龙绳套扎加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老年大肠带蒂息肉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选择经结肠镜检查发现大肠息肉直径≥1 cm蒂部直径>0.8 cm带蒂息肉患者113例,共123枚息肉,均在内镜中心行尼龙绳套扎加高频电凝切除术,根据年龄分成老年组及青中年组,其中老年组42例,息肉50枚;青中年组71例,息肉73枚。观察两组息肉的好发部位、息肉性质、经内镜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息肉好发部位均位于乙状结肠,均在内镜下成功切除,其中青中年组3例发生术中少量出血,两组其他患者均未发生术中内镜下不可控制出血、术后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术后病理发现老年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病率高于青中年组(P<0.05)。结论尼龙绳套扎加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老年大肠带蒂息肉创伤小且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7.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等),消化道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须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凝切除术,而在切除上述病变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尤其对息肉直径>2 cm粗蒂或亚蒂(其滋养血管相应较粗)、无蒂的宽基息肉,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风险更大,为高频电凝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8.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等),消化道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须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凝切除术,而在切除上述病变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尤其对息肉直径>2 cm粗蒂或亚蒂(其滋养血管相应较粗)、无蒂的宽基息肉,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风险更大,为高频电凝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等),消化道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须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凝切除术,而在切除上述病变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尤其对息肉直径>2 cm粗蒂或亚蒂(其滋养血管相应较粗)、无蒂的宽基息肉,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风险更大,为高频电凝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20.
正现已明确息肉切除术可有效中断腺瘤至腺癌进展从而降低结直肠癌发展的风险[1]。而该操作也是内镜医师的基本技能。多样化的息肉切除技术和设备因医疗水平及内镜医师经验的不同,导致切除方式上具有一定差异。一般而言,活检钳钳除和冷圈套器切除是结直肠小息肉常推荐的切除方法,热圈套器切除为较大息肉的治疗方法,而热活检钳已不再受青睐。如今绝大多数息肉可以在内镜下切除,对于切除较困难的息肉还需不断改进切除技术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