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病毒载量和抗HCV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相对数量,与20例正常健康人做比较;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其外周血HCV病毒载量进行检测,分为3组进行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抗HCV水平,分2组进行比较分析。另外,分析HCV RNA载量及抗HCV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NK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低于正常人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正常人组;随着HCV RNA载量的增高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比例逐渐降低,CD8+T淋巴细胞比例逐渐增高。随着抗HCV水平的增高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比例逐渐降低,CD8+T淋巴细胞比例逐渐增高。结论 CH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存在着较严重的失调,随着HCV病毒复制和机体抗体水平的增高,患者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均越受到抑制,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越弱,导致病毒不能有效的被清除,使病情反复迁延,造成HCV病毒持续感染,从而促进了HCV感染的慢性化及疾病的进展,少部分患者甚至发生了恶变导致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宫颈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T细胞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水平及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选择南通市港闸区宫颈癌筛查中老年宫颈癌患者90例作为宫颈癌组,宫颈正常老年女性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reg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计算CD4~+/CD8~+比值。分析Treg细胞、CD4~+、CD8~+细胞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宫颈癌外周血Treg细胞、CD4~+T细胞、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外周血Treg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T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其中临床分期高、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者外周血Treg细胞、CD4~+细胞、CD4~+/CD8~+明显高于临床分期低、分化程度高、无淋巴结转移者,CD8~+细胞明显低于临床分期低、分化程度高、无淋巴结转移者;宫颈癌外周血Treg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4~+/CD8~+与宫颈癌年龄、宫颈癌类型、肿瘤直径、肌层浸润深度、脉管癌栓无关(P0.05)。结论老年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和T细胞亚群水平失调,外周血Treg细胞和T细胞亚群水平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4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64例健康者,采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以肝炎肝硬变下降最显著,急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变化不明显(P>0.05).HBV DNA(+)与HBV DN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机体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主要见于慢性病毒感染状态,其下降程度与病毒复制水平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该校附属医院80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结果,与另选的80例健康受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并于术后20 d复查肺癌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对比缓解者与未缓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NK细胞表达水平检测中,观察组CD3+、CD4+、CD4+/CD8+比值与NK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D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于术后20 d复查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根据结果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发现缓解组CD3+、CD4+、CD4+/CD8+和NK表达均较化疗前明显上升,CD8+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未缓解组各项指标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NK细胞与外周血T淋巴亚群对诊断、评价肺癌的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肝脏》2015,(7)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4例CHC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及30例健康对照者CD3+、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CHC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CD3+、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差异及其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变化,分析其在抗病毒疗程及随访中的变化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CHC组外周血CD3+、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CHC组抗病毒治疗后出现病毒学应答的患者外周血CD3+、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均明显高于应答不佳者(P0.01);停用干扰素1年后没有复发的患者CD3+CD8+T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复发的患者(P0.01),而CD3+、CD3+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检测CH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可作为预测患者抗病毒应答及应答后复发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及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T细胞、CD8~+T细胞、CD45RA~+T细胞、CD45RO~+T细胞的百分率以评价患者的免疫状态。方法试验组选择女性原发性乳腺肿瘤患者40例,其中Ⅰ期乳腺癌23例,Ⅱ+Ⅲ期乳腺癌17例;以女性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三色荧光免疫标记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统计分析各组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CD3~+T细胞、CD4~+T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Ⅱ+Ⅲ期患者明显低于Ⅰ期患者(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CD45RA~+T细胞明显减少,而CD45RO~+T细胞明显增多(P0.05);与Ⅰ期乳腺癌患者比较,Ⅱ+Ⅲ期乳腺癌患者CD45RA~+T细胞明显减少,而CD45RO~+T细胞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细胞亚群检测是评价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与肿瘤恶变的发生、发展及临床分期有一定相关性,随着病情的进展,机体免疫功能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的变化。方法纳入175例AMI并置入冠状动脉支架的患者,同时选择6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对AMI患者支架置入术前、术后第1 d、第7 d以及对照组人群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进行检测,比较AMI患者支架置入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TMP心肌灌注分级对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结果 AMI组患者冠脉支架置入术前、术后1 d、7 d及对照组间血CD3+、CD4+、CD4+/CD8+水平呈增高趋势,而血CD8+水平呈降低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P2-3组CD3+、CD4+、CD4+/CD8+高于TMP0-1组,而CD8+低于TMP0-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MI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构成异常,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构成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HCVRNA含量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以探讨HCV感染者PBMC中HCVRNA水平及其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128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HCVRNA含量进行了检测,同时检测CD3+、CD4+、CD8+、CD4+/CD8+。结果PBMC内HCVRNA阳性组与HCVRNA阴性组比较,前者CD3+、CD4+水平降低、CD8+水平增高,CD4+/CD8+比值下降大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丙型肝炎病毒侵染PBMC后可加重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以及与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以间接免疫荧光一流式细胞仪、ELISA法和RT-PCR检测了26例慢性HCV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其中HCV-RNA阳性17例,HCV-RNA阴性9例)。结果慢性HCV感染患者外周血CD_4~ 淋巴细胞亚群,CD_4~ /CD_8~ 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HCV-RNA阳性患者的CD_4~ /CD_8~ 比值明显低于HCV-RNA阴性患者(P<0.05)。结论提示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可能是HCV持续感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完全应答组55例、部分应答组71例、无应答组24例基线,治疗12周、24周、52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正常对照组CD3+、CD4+、CD8+T细胞数以及CD4+/CD8+比值均降低(P<0.05)。治疗前完全应答组、部分应答组及无应答组的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替比夫定治疗后,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在完全应答组及部分应答组均较无应答组升高(P<0.05)。在完全应答组内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自服用替比夫定12周起及其后各时间点较基线时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部分应答组内CD3+、CD4+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从服用替比夫定24周起较基线时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应答组治疗各时间点与基线相比较,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替比夫定治疗后可抑制其HBV复制,替比夫定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D老年大鼠脾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老年大鼠(10只)和青年鼠(5只)脾脏和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SD老年大鼠脾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阳性率的变化相一致,CD3+、CD4+、CD8+细胞阳性率均低于青年组水平,且CD4细胞阳性率均明显低于青年组(P<0.05);CD4+/CD8+比值均低于青年组,在脾脏CD4+/CD8+比值与青年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D老年大鼠脾脏和外周血T胞亚群阳性率均减少,且CD4+/CD8+比值明显降低,提示SD老年大鼠免疫功能的衰退和紊乱与T细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内科》2016,(3)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初诊病理确诊为NHL的患者60例作为NHL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对象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表达情况,比较对照组与NHL组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化疗前后表达的差异。结果 NHL患者化疗前CD3+、CD4+、NK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NHL患者CD3+、CD4+、NK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CD8+、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B-NHL组患者CD3+、CD4+、CD8+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Treg组患者(P0.01);NK、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Treg组患者(P0.01)。化疗前,化疗有效和无效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化疗有效患者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达情况明显改善(P0.05),而化疗无效组患者无明显变化(P0.05);化疗有效患者CD3+、CD4+、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化疗无效患者(P0.05或0.01)。结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以及化疗效果不同,检测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s, DAAs)治愈的初治型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 CHC)患者的T细胞免疫学特点及变化。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采用达拉他韦(daclatasvir, DCV)和阿舒瑞韦(asunaprevir, ASV)治愈的13例初治型CHC患者为研究对象,13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者以及CHC患者治疗前、治疗第24周及治疗结束后(随访第4周、第12 周、第24周)外周血中T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特征。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C患者治疗前T细胞、CD4+ T细胞及CD8+ T细胞PD1的表达显著增高(P均<0.05);T细胞及CD8+ T细胞CD3ζ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MFI)明显降低(P均<0.05);CD4+ T细胞CD3ζ MFI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DCV/ASV治疗第24周时及随访期,CHC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CD4+ T细胞、CD8+ T细胞的频率、PD1的表达、CD3ζ MFI均无明显变化;效应记忆型T细胞在总T细胞、CD4+ T细胞及CD8+ T细胞中的比例无明显变化;CD8+ T细胞中CXCR5+CD8+ T比例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CV/ASV治愈的初治型HCV-1b型CHC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型和功能未发生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4+CXCR5+PD-1+T淋巴细胞与血清球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转录因子无刚毛鳞甲复合体同源物样蛋白(Ascl)2的表达在慢性HC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5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住院或门诊初治CHC患者46例,另选取实验室健康成年实验人员以及本院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外周血中Tfh细胞在CD4+T淋巴细胞中所占比例及其亚群(CD4+CXCR5+PD-1+T淋巴细胞)变化,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球蛋白水平,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Tfh细胞中Ascl2 mRNA表达情况;分析各指标变化与HCV感染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CHC患者外周血Tfh细胞与B淋巴细胞呈正相关(r=0.582 3,P=0.011 2),外周血B淋巴细胞与球蛋白呈正相关(r=0.450 9,P=0.031 6),Tfh细胞与球蛋白呈正相关(r=0.583 5,P=0.038 3);CHC患者外周血Tfh细胞中Ascl2mRNA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19±0.666 vs 6.437±5.776,t=4.552,P=0.001 9)。结论 Tfh细胞与CHC患者血清中球蛋白的产生有一定的联系,转录因子Ascl2可能参与HCV感染过程中Tfh细胞的分化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配伍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对老年慢性丙肝(CHC)患者血清可溶性Fas、Fas配体(FasL)水平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CH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可溶性Fas、FasL水平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总应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外周血CD4~+T、CD4~+T/CD8~+T水平均显著降低,而CD8~+T细胞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T、CD4~+T/CD8~+T明显低于对照组,CD8~+T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配伍PEG-IFNα-2a对于老年CHC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调节血清可溶性Fas、FasL水平表达,纠正机体免疫失衡,促进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6例NSCLC患者、30例肺部良性疾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的表达,分析其与肺癌临床分期的关系,对患者随访2年,比较化疗后不同表达水平之间的生存率。结果 NSCLC组患者CD+3、CD+4/CD+8及NK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明显降低,而CD+8细胞比例则明显升高(P0.05);Ⅲ-Ⅳ期NSCLC患者CD+3及NK细胞比例较Ⅰ-Ⅱ期患者明显降低,而CD+8细胞比例则明显升高(P0.05);CD+3、CD+4/CD+8及NK细胞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715、-0.673、-0.593,P0.05),CD+8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672,P0.05);CD+4/CD+8上升组化疗后2年生存率为82.0%,明显高于未上升组5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分布异常,且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客观反映免疫功能状态及病情程度,对NSCLC的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方法:收集2006-9/2009-03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慢性HBV携带者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7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26例以及非乙型肝炎且无影响T细胞亚群疾患者34例(高血压15例, 冠心病9例, 非甾体药物相关性消化性溃疡10例)的外周血, 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慢性HBV携带者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及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组外周血中CD3+、CD4+、CD8+ T细胞计数及CD3+、CD4+ T细胞百分数及CD4+/CD8+(计数与百分数比)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或0.01), CD8+ T细胞百分数明显升高( P<0.05或0.01), 以上改变有统计学意义, 且不同组间对比也有不同程度的统计学差异( P<0.05或0.01).结论: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HBV感染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紊乱, 紊乱的程度与病情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病毒载量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情况。方法根据血清HCV RNA水平不同,将180例CHC患者分为低病毒载量组76例,3 lg copies/ml≤血清HCV RNA 6 lg copies/ml和高病毒载量组104例,血清HCV RNA≥6 lgcopies/ml。比较两组外周血Tfh细胞百分比、Tfh细胞表面PD-1阳性率、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表达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的差异。结果低病毒载量组和高病毒载量组血清HCV RNA水平分别为(4.5±1.2)lg copies/ml和(6.4±0.7)lg copies/ml,Tfh细胞表面PD-1阳性百分比分别为(26.2±2.2)%和(37.2±1.1)%,Tfh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9±0.7)%和(5.1±0.4)%,血清IL-21水平分别为(46.8±1.3) ng/L和(21.7±1.1)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病毒载量组和高病毒载量组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1.1±4.6)%和(37.6±4.4)%,CD8~+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4.0±3.1)%和(31.7±3.9)%,CD4~+T/CD8~+T细胞比值分别为(3.3±0.2)和(2.3±0.1),CD19~+B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6.7±3.9)%和(11.8±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病毒载量组和高病毒载量组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PD-1阳性率分别为(10.1±2.3)%和(2.4±0.6)%],CD8~+T细胞表面PD-1阳性率分别为(6.3±2.2)%和(1.0±0.3)%,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血清病毒载量的CHC患者外周血Tfh和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1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探讨它们对病情、抗病毒治疗应答和预后的关系,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肝脏》2017,(11)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NK细胞亚群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50例肝癌住院患者(原发性肝癌10例,继发性肝癌30例,合并其他肝脏疾病10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以10例合并其他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合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合并其他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继发性肝癌患者CD4~+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9.18±2.11)%比(35.68±0.56)%,P0.05],NK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1.45±1.69)%比(15.78±0.72)%,P0.01],其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合并其他肝病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细胞损伤者CD4~+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未损伤者[(45.90±5.96)%比(30.93±1.76)%,P0.05],CD4~+T淋巴细胞比例与ALT、AST均呈高度正相关(r=0.941、r=0.903,均P0.01),肝脏代谢功能受损者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正常者[(27.00±4.63)%比(34.01±7.98)%,P0.05],CD8~+T细胞比例与STB、PT均呈显著负相关(r=-0.596、r=-0.577,均P0.05)。继发性肝癌患者肝细胞损伤者CD4~+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未损伤者[(23.22±3.28)%比(33.24±2.29)%,P0.05],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未损伤者[(34.70±4.26)%比(25.84±1.99)%,P0.05],CD4~+/CD8~+比值与ALT、AST均呈显著负相关(r=-0.470、r=-0.424,均P0.05),肝脏代谢功能受损者CD4~+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者[(35.64±2.84)%比(25.56±2.57)%,P0.05],CD4~+/CD8~+比值与STB、PT均呈显著正相关(r=0.400、r=0.481,均P0.05)。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肝功能损伤密切相关,机体免疫平衡状态的维持对于保护肝癌患者肝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细胞免疫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4例HCC组和23例对照组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检测CD4+、CD8+、CD4+/CD8+、AFP和肝脏功能等指标。结果 HCC组CD4+、CD4+/CD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D8+高于对照组(P0.05)。54例HCC组中伴有门静脉癌栓者18例,T细胞亚群明显低于36例不伴有门静脉癌栓患者(P0.05);有无合并肝硬化和不同AFP水平比较T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C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与肿瘤细胞的侵袭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