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针对苏州市非急救医疗转运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方法:对开展转运服务的三家分站进行问卷调查和管理者访谈,了解分站运营情况。结果:各分站在苏州市急救中心的全力支持下,以专设的信息平台为支撑,积极推进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目前转运模式渐趋成熟,但还存在制度不规范、任务量不足、居民认知度低、“黑转运车”利益根基坚固等问题。结论:需针对非急救医疗转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分站内部管控、开拓转运任务渠道、扩大对居民的宣传、加强“黑转运车”治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胸痛急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胸痛中心建设为契机,率先将物联网、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信息技术引入胸痛中心的建设之中,并联合多家基层医院、干休所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军地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网络体系,将急救服务流程从院内延伸到院前急救和转运的过程中,在提升我国胸痛急救的服务能力、改善急救管理水平方面进行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上海市某区医疗急救保障工作为例,探讨在实际急救医疗保障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医疗急救保障工作质量的目的。方法将上海市某区近三年来公益性活动中的急救医疗保障记录本中数据导出进行分析。结果医疗急救保障需求呈逐年升高态势,公益性活动发生应急事件多为非致命性应急事件,公益性医疗急救转运效能只占院前120应急转运效能的0.4%。结论提出建立我国"公益性医疗急救保障专项建设"制度的建议:对医疗急救保障活动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构建医疗急救保障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实行公益性医疗急救保障活动信息上报备案制;建立省市级、区级联动的医疗急救保障信息化系统;设立医疗急救保障专项资金。  相似文献   

4.
运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fifth generation,5G)的低延时、高速率特点和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纂改特点,构建危重新生儿转运信息系统,实现了医疗资源和医疗数据共享,保障转运间医疗服务连续性,加强转运途中的实时急救指导。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建设了5G+区块链的危重新生儿转运信息平台,设计融合5G数据传输功能的新生儿转诊舱,建立了转出医院、医疗急救中心、接诊医院三位一体的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诊网络体系。所有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照护前移,实现了“上车即入院”,提升了危重新生儿转运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引入信息技术优化危重新生儿转运服务模式,降低转运过程中新生儿病死率。方法 建设基于5G技术的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协同平台,实现与医院系统的数据实时交互对接。结果 采用协同转运平台转运的325例次患儿中,案例耗时均减少了4 min,实现了“上车即入院”的转运目标。结论 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协同平台有效提高了危重新生儿的救治质量,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LeonardNovarro在 2 0 0 0年 1月的H&HN杂志上分析了美国用于急救医疗服务调度的KaiserPerma nente计划。KaiserPermanente计划是电话调度救护车转运患者的一套系统 ,是专为 140 0英里以外的非紧急患者转运制定行车路线的。但该计划还未正式实施就已引起了争议。位于科罗拉多州的Aurora美国医疗应答中心(AMRAmericanMdeicalResponse)就是利用位于威斯康星州PleasantPrairie的Pathways转运中心来转运患者的。与Aurora签定…  相似文献   

7.
公众对院前急救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呈现出高要求、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上海市院前急救业务需求逐年增长,非急救服务诉求大量涌现。非急救业务是患者的一种正当诉求,且有相当的数量,应当拓宽服务渠道,满足公众的服务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多元化的院前急救服务需求,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上海市开通了"962120"康复出院专线。"962120"专线开通后,"120"指挥中心急救电话的接听压力得到疏解,通过预约的非急救转运服务诉求得到了优先满足。  相似文献   

8.
120急救指挥中心是院前急救的重要平台。是加强院前急救医疗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降低社会残障人员比例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志。县级120急救指挥中心具有指挥、调度本辖区内医疗机构急救资源,统一受理“120”医疗紧急呼救信息、开展伤病员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人途中监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急救培训的现状以及参与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意愿,探讨促进大学生参与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意义与方法,为《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建立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志愿组织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北京市部分高校859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非概率抽样方式中的滚雪球抽样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大学生急救培训与急救医疗服务的参与意愿较高,50.3%的人已经参加过医疗急救培训,93.2%的人表示愿意学习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86.5%的人愿意到急救车上参与院前医疗急救辅助工作,主要的参与动机是学习到的急救技能得到实际的锻炼等,而主要的顾虑是参加急救服务造成的法律风险等。结论大学生群体是值得统筹利用的急救服务人力资源,重视对在校大学生的医疗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急救医疗服务中,对提高我国现场急救水平和全民健康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120急救指挥中心是院前急救的重要平台,是加强院前急救医疗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降低社会残障人员比例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志。县级120急救指挥中心具有指挥、调度本辖区内医疗机构急救资源,统一受理"120"医疗紧急呼救信息、开展伤病员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人途中监护,承担节日、重大活动医疗救护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职  相似文献   

11.
医院非医疗核心业务是为医疗核心业务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经济的保障。传统的非医疗核心业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公立医院必须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的新医改要求。非医疗核心业务运行的成本、效率、质量、模式将直接对医疗核心业务的有序开展和新医改目标的实现起着巨大的影响。社会化管理模式是在非医疗核心业务中引入竞争机制,把非医疗核心业务与社会上相同服务项目进行比较,作到非医疗核心业务服务理念、服务标准、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与社会接轨,是管理的社会化。医院非医疗核心业务推行社会化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公立医院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医疗服务保障的高效运行,确保了所有伤病员都享受到及时、安全、有效的紧急医疗救治和医疗保健服务。奥运期间。156个奥运场馆医疗服务站点、24家定点医院、奥运村综合诊所,使每一位涉奥伤病员均享受到了国际化、标准化、个性化、多样化、高水平的现场急救转运服务、医疗救治与医疗保健服务。残奥会期间,  相似文献   

13.
“120”是医疗急救的代名词。1240年,意大利怫罗伦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以伤员救护和转运为主的急救医疗服务组织,从那一刻起,“白衣天使”的身影便出现在世界各国的大街小巷里:从那一刻起.死神不再轻而易举地夺去美好的生命……随着“120”救护车的急救铃声,一个个危重病人被医务人员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相似文献   

14.
全国统一的急救电话号码是“120”。北京急救服务“120”是由北京急救中心统一管理调度,承担着全市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和首都重大意外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统一调度辖区内的卫生资源、现场急救、伤员转运以及国际、国内大型活动和会议的医疗保障任务。北京急救工作模式采用院前急救加院内急诊型,做到了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无缝隙链接,为成功抢救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促进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及时、高效的现场急救和安全的监护转运方案。方法采用电子问卷普查的调查方法收集资料,对我国院前医疗急救资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我国院前医疗急救机构2009年的基本情况及运行状况等方面的调查显示,全国"120"急救电话开通率为94.16%,但计算机调度系统的拥有率仅为24.54%;编制内人员仅占在岗总人数的71.75%;平均每个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的总收入177.10万元,总支出190.12万元;每个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仅有4.86辆救护车、1.52台呼吸机、1.79台除颤仪、2.12台心电图机;平均回车率达14.00%。结论我国院前医疗急救资源不足,必须增加财政投入和补充急救人员数量,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院前医疗急救资源。  相似文献   

16.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EM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主要包括现场急救、途中监护和安全快速转运。快速顺利地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一步治疗,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无治疗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首要环节,是急症患者能否获救并减少并发症的基本保证,也是院前急救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7.
王文静 《中国校医》2012,26(10):790-791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在院内抢救与转运过程的护理安全。方法总结分析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120例脑出血患者在院内抢救与转运护理过程中的病情变化以及医护人员再转运前要充分做好病情的评估,转运准备工作,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医护陪同与急救物品,转运速度与病情的观察。结果医护人员能够自觉有效的掌握脑出血患者在院内急救与转运护理安全,从而避免各种医疗安全隐患。结论急救与转运护理安全防范对脑出血患者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山东卫生》2008,(1):37-38
呼啸的救护车、忙碌的白衣天使、明亮的无影灯……120急救医疗服务以其发现、报告、反应、现场抢救、运输中监护、转运至院内救治六大功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命保障线。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急救医疗服务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急救医疗服务在1966年以前是被忽视的。到了70年代急救医疗服务受到了公立和私立机构的重视,形成了新的系统、新的队伍,成为新的医学专业。本文对美国急救医疗服务的进展进行评介,以期对我国急救医疗事业发展有所裨益。196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国家卫计委《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的规定,提出了如何按照这一原则对院前医疗急救进行指挥调度,在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中如何解决问题和规范操作,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为在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实际应用这一原则,提供了指南性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