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早期判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28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3例和轻症急性胰腺炎(MAP)15例两组,另选择1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对照组(CG),分别测定血清IL-6和ICAM-1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1)发病24 h 内入院的SAP患者血清IL-6和ICAM-1浓度与MAP患者及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MAP患者与CG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入院时SAP患者血清IL-6浓度与MAP患者及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入院后SAP患者的血清IL-6浓度逐渐下降,5 d后与MA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入院2 d后 SAP患者血清ICAM-1的浓度升高最明显,以后逐渐下降,但与MAP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血清IL-6和ICAM-1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有早期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各种炎症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早期的表达及对治疗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AP患者49例,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18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组(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11例;分别检测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PCT及炎症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白介素-6(IL-6)变化。结果入院第1天WBC明显升高,但各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时PCT和WBC在MAP组和MSAP组指标最高,与其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第7天达高峰,与其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随住院时间延长,CRP和IL-6均明显升高,各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及相关炎症指标在AP早期诊治过程中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D-二聚体(D-dimer,D-D)、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价联合四项实验室指标早期评估AP病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6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 85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组(MSAP) 3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 27例,统计入院24 h PCT、D-D、CRP、IL-6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病情严重程度与PCT、D-D、CRP、IL-6的相关性。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评价PCT、D-D、CRP、IL-6及联合四项实验室指标对SAP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24 h内SAP患者PCT、D-D、CRP和IL-6水平显著高于MAP、MSAP组(P 0. 05); MSAP组D-D、CRP和PCT水平显著高于MAP组(P 0. 05);而MAP与MSAP组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PCT、D-D、CRP、IL-6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63、0. 57、0. 53、0. 46,P 0. 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分析示,PCT、D-D、CRP、IL-6及联合四项实验室指标的AUC分别为0. 90、0. 85、0. 85、0. 83、0. 95;对应灵敏度分别为88. 89%、88. 89%、96. 30%、70. 37%、92. 59%;特异度分别为83. 19%、70. 59%、59. 66%、89. 92%、88. 24%; PCT、D-D、CRP、IL-6对应临界值分别为1. 40 ng/ml、1. 65μg/ml、118 mg/L、221 pg/ml。结论 PCT、D-D、CRP、IL-6可有效评估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PCT是SAP的最佳预测因子,联合四项实验室指标可进一步预测SAP。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与急性胰腺炎(A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对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AP患者64例,将其分为轻症AP组41例(MAP组)、重症AP组23例(SAP);另选取健康体检者7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第1、3和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HCY、TNF-α和IL-6水平,同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标准Ⅱ(APACHEⅡ)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入院第1天MAP组和SAP组血清HCY、TNF-α和IL-6水平均升高(P<0.01),其中SAP组升高更加明显(P<0.01);入院第3天时MAP组和SAP组血清HCY、TNF-α和IL-α水平均明显升高达到峰值;经常规治疗后(入院第7天),两组HCY、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下降.HCY、TNF-α和IL-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HCY、TNF-α和IL-6水平与AP的发生、发展相关,早期密切观察血清HCY、TNF-α和IL-6水平变化对评估AP的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动态观察血浆内毒素及其诱生细胞因子TNF-α、IL-1β水平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AP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联合应用Ranson标准、APACHEⅡ评分和Balthazar CT分级系统将17例确诊为AP的患者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13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4例,并于入院后第1、2、3、4、5天连续监测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血清TNF-α、IL-1β水平.结果 SAP组患者内毒素水平于入院后第2天起较MAP组显著升高,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于入院后第1天和入院后第5天较MAP组显著升高(P < 0.05).AP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于入院后第4天起与血清TNF-α水平呈直线正相关,AP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自第2天起与IL-1β水平呈直线正相关.结论内毒素及其诱生细胞因子水平的高低与AP病情严重程度一致.因此这些指标在判断MAP和SAP以及衡量AP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和胰腺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方法:6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和SAP组。利用ELISA法检测1、3、6、12 h血清、胰腺组织匀浆中TNF-α、Ang-Ⅱ、IL-10的水平。结果:SAP组血清、胰腺组织中Ang-Ⅱ水平较SO组明显升高(P0.05)。SAP组胰腺组织TNF-α水平明显升高,3 h达到高峰,而血清TNF-α水平1 h明显升高,6 h达高峰,与SO组比较,各时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胰腺组织IL-10水平各时点较SO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IL-10 3 h开始升高,12 h达高峰。结论:Ang-Ⅱ、TNF-α、IL-10在SAP大鼠胰腺组织及血清中平行产生,且均明显升高,表明Ang-Ⅱ参与胰腺炎过程,通过打破促/抗炎失衡,进而加重胰腺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背景:我国急性胰腺炎(AP)发病率逐年上升,病死率居高不下,探索可用于判断AP病情严重程度的血液生化指标对AP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血清胰蛋白酶原-2(TAT-2)和血细胞比容(HCT)在AP病情严重程度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8年6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5例AP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组、中重度急性胰腺炎(MSAP)组、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TAT-2、HCT,并行BISAP评分、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SAP的价值。结果:四组间TAT-2、HCT、BISAP评分、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AP组TAT-2、HCT明显高于MAP组、MSAP组、对照组(P 0. 05),MSAP组TAT-2、HCT明显高于MAP组、对照组(P 0. 05),MAP组TAT-2、HCT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ROC曲线分析示,TAT-2、HCT以及两者联合预测SAP的敏感性分别为69. 7%、84. 7%、88. 5%,特异性分别为95. 3%、67. 8%、65. 1%,AUC分别为0. 858、0. 783、0. 875。结论:TAT-2、HCT可有效评估AP病情的严重程度,两者联合检测更有助于进一步预测SAP的发生,对于AP的治疗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长武 《山东医药》2011,51(3):60-61
目的 观察TNF-α、IL-6及IL-8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60例AP患者(AP组)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7d后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血清及TNF-α、IL-6及IL-8水平,同时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P组入院时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重症(SAP)者显著高于轻症(MAP)者(P均〈0.05);治疗7d后AP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其中SAP患者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TNF-α、IL-6及IL-8均与AP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其血清水平有助于AP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90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MS分为MS组(n=178)和非MS组(n=412),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根据AP严重程度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n=317)、中度重型急性胰腺炎(MSAP)(n=171)、重型急性胰腺炎(SAP)(n=102),比较3组患者的MS成分指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均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向有序分类资料采用趋势χ~2检验,双向有序分类资料采用Goodman-Kruskal Gamma分析。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BMI与AP严重程度的关系;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MS与AP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MS合并AP最常见的病因为高脂性(48.3%)和胆源性(24.7%),SAP更易合并MS(χ~2=141.519,P0.001),AP合并MS患者有着更高的临床系统评分、更多的局部和全身并发症、住院时间更长、ICU入住率与病死率更高(P值均0.05)。随着MS成分(超重、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增加,AP严重程度随之增加(G=0.540,P0.001)。不同AP严重程度组间比较,BMI(F=9.291,P0.001)、HDL-C(χ~2=40.35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SAP较MAP、MSAP患者有着更高的BMI、更低的HDL-C(P值均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是AP病情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1.091,95%可信区间(95%CI):1.041~1.143,P0.001]。根据AP严重程度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设立MAP组对比非MAP组为模型1,SAP组对比非SAP组为模型2。结果显示,模型1中MS患者发生非MAP是MAP的5.867倍(OR=5.867,95%CI:3.072~11.207,P0.001);模型2中MS患者发生SAP是非SAP的7.214倍(OR=7.214,95%CI:3.018~17.244,P0.001)。模型1和2均显示HDL-C为AP病情发展的保护因素(OR=0.593,95%CI:0.387~0.910,P=0.017; OR=0.314,95%CI:0.160~0.614,P=0.001)。结论 AP入院时合并MS提示患者预后较差,其中BMI和HDL-C水平与患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1(Ang-1)对小鼠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P组、Ang-1治疗组(各18只)。AP组:腹腔注射雨蛙素50μg/kg,1次/h,共7次,制成AP模型;Ang-1治疗组:同法制作AP模型,之后腹腔注射100μg/kg的Ang-1;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上述各组小鼠在作相应处理后分别于9、18、24 h各取6只,摘眼球取血处死,取胰腺组织观察其病理变化并评分(Schmidt法),检测小鼠血清淀粉酶(AMY)、TNF-α、IL-6。结果 AP组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血清AMY、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Ang-1治疗组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血清AMY、TNF-α、IL-6水平较AP组下降(P均<0.05)。结论 Ang-1可明显减轻雨蛙素诱导的小鼠AP的炎症反应及胰腺损伤,其作用机制与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6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动态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清C反应蛋白(CRP)、脂肪酶(LPS)、白细胞介素(IL)1β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水平及变化,评价多种指标联合检测在AP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进行治疗的AP患者86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39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47例。于入院第1、3、5、7天分别采集患者血清,另选取1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RP、IL-1β和ICAM-1水平,干片速率法测定血清LPS的浓度。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MAP组患者入院第1天的CRP、IL-1β和LP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4.126、-60.135、-364.153,P值均0.001);SAP组患者入院第1天的CRP、ICAM-1、IL-1β、LP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1.355、-25.728、-89.422、-415.840,P值均0.001);各检测指标浓度的峰值出现在入院第1天或第3天,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浓度呈进行性下降;与MAP患者相比,SAP患者血清中CRP、LPS、IL-1β和ICAM-1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联合检测患者血清CRP、LPS、IL-1β和ICAM-1水平对于AP严重程度的早期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背景:急性胰腺炎(AP)发病过程中常伴有胰腺微循环障碍、凝血和纤溶系统改变,血小板参数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目的:探讨老年AP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特点以及乌司他丁(UTI)治疗对血小板参数和病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年龄≥60岁的AP患者217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AP(MAP、MSAP和SAP)。比较、分析各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参数(PLT、MPV和PDW)以及常规治疗与UTI治疗组间血小板参数和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与MAP组相比,MSAP、SAP组入院时PLT较低(P0.01),MPV、PDW较高(P0.05);治疗1周后,MSAP、SAP组PLT显著增高(P0.01),MPV、PDW显著降低(P0.05)。与常规治疗相比,MSAP、SAP组UTI治疗后PLT显著增高(P0.01),MPV、PDW显著降低(P0.01),总有效率显著提高(MSAP:92.3%对81.2%,P0.01;SAP:90.0%对80.8%,P0.01)。结论:老年MSAP、SAP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变化与MAP患者明显不同,可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UTI可有效降低血小板活性,对老年AP患者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病情恶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黄石市中心医院2011年9月-2014年1月收治的AP患者153例,同时选取1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153例AP患者分为72例SAP组和81例MAP组;在所有AP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SIRS患者和48例非SIRS患者,对以上各组患者进行相关血清指标的监测。结果 AP组患者在第1天、第4天和第7天的血清PCT、hs-CRP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AP患者与MAP患者相比,在第1天、第4天和第7天PCT、hs-CRP和IL-6水平均较高(P0.05);SIRS患者和非SIRS患者相比,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hs-CRP和IL-6水平对于AP病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PCT水平的监测有助于判断AP患者的感染严重程度,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新亚特兰大分类,重新评价常用的生化指标对AP严重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4年8月因AP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新亚特兰大分类,将患者分为轻症AP(MAP)、中重症AP(MSAP)及重症AP(SAP)。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价各指标对预测AP严重度的价值。结果 87例AP患者和26名健康对照者纳入本研究。54例(62.1%)为MAP,23例(26.4%)为MSAP,10例(11.5%)为SAP。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48 h白蛋白、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C反应蛋白是预测AP严重度的独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只有C反应蛋白的曲线下面积0.8,鉴别MAP与MSAP/SAP时C反应蛋白最佳界值为57.9 m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8%和94.4%。结论当采用亚特兰大修正标准进行AP分类时,住院48 h C反应蛋白仍是预测疾病严重程度非常有价值的指标。血清白蛋白、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对预测疾病严重度也可能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胰腺炎(AP)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5例小儿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n=77),中度重型急性胰腺炎(MSAP)(n=25),重型急性胰腺炎(SAP)(n=3),对比分析MAP组与MSAP组间低年龄组(2~9岁)(n=36)与高年龄组(10~17岁)(n=69)及复发组(n=17)与非复发(n=88)的临床特征。从数据库随机抽取成人初发AP 10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因、实验室指标、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治疗结局。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校正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及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向有序分类采用趋势χ2检验,双向有序分类变量采用Goodman-Kruskal Gamma分析;对于累计风险的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结果 105例AP患儿中,主要病因包括特发性31例(29. 5%)、胆源性27例(25. 7%)、外伤20例(19. 0%)、高脂性11例(10. 5%)、病毒感染10例(9. 5%)、药物6例(5. 7%),其病因构成比与成人组存在明显差异(χ2=99. 282,P 0. 001)。小儿组与成人组比较,其严重程度较成人组轻(Z=-2. 325,P=0. 020);小儿组胰腺坏死比成人组低(3. 8%vs 12. 4%,χ2=5. 184,P=0. 023)。小儿MAP组入院24h的CRP(Z=-6. 406)、血脂肪酶(Z=-3. 096)、WBC(Z=-2. 762)、血糖(t=3. 298)比MSAP组低(P值均0. 05);血钙高于MSAP组(t=3. 43,P=0. 001)。随访期间共有17例(16. 2%)患儿再次发生AP,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复发率增加(χ2=6. 503,P=0. 011),急性复发性胰腺炎(ARP)以女性(82. 4%)多见(χ2=12. 241,P 0. 001),初次AP合并胰腺坏死复发率更高(χ2=6. 572,P=0. 01),高脂血症是小儿ARP最常见的病因(χ2=5. 533,P=0. 019),随着时间推移复发风险最高,病毒性和药物性的复发风险最低(P=0. 028)。结论小儿AP病因以特发性与胆源性为主,病情相对成人较轻,预后较好。女性、初次AP合并胰腺坏死、高脂血症是ARP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微小RNA-551-5p(miR-551-5p)、微小RNA-126a-5p(miR-126a-5p)表达水平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7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AP(MAP组) 63例和重症AP(SAP组) 64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3组血清miR-551-5p和miR-126a-5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AMS)及脂肪酶(LPS)水平;利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miR-551-5p及miR-126a-5p水平与患者Ranson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CHEⅡ)评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iR-551-5p及miR-126a-5p水平对AP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AP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血清TNF-α、IL-6、IL-18、CRP、AMS、LPS水平、Ranson及APCHEⅡ评分显著升高(均P 0. 05),MAP组血清IL-6、IL-18、AMS、LPS水平、Ranson及APCHEⅡ评分显著升高(均P 0. 05);与MAP组比较,SAP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Ranson及APCHEⅡ评分显著升高(均P 0. 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iR-551-5p与TNF-α、IL-6、AMS、LPS水平、Ranson及AP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值依次为0. 755,0. 684,0. 531,0. 519,0. 712,0. 679,均P 0. 05);血清miR-126a-5p与IL-6、IL-18、AMS水平及Ranson评分呈正相关(r值依次为0. 711,0. 678,0. 628,0. 701,均P 0. 05);血清miR-551-5p、miR-126a-5p诊断SA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809、0. 800,截断值分别为2. 01、1. 54,敏感度分别为73. 1%、85. 3%,特异性分别为82. 8%、72. 4%;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 965,敏感度为96. 5%,特异性为82. 4%;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血清AMS、LPS、miR-551-5p、miR-126a-5p是AP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高水平miR-551-5p及miR-126a-5p可能反映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是评估SAP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ApoB/ApoA1预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AP患者130例。依据亚特兰大标准将患者分为MAP组(n=63)、MASP组(n=33)和SAP组(n=34)。比较三组患者血钙(Ca)、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ApoB/ApoA1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患者ApoB/ApoA1与Ca、CRP、BUN的相关性;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ApoB/ApoA1预测AP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SAP组患者ApoB/ApoA1、CRP、BUN高于MSAP组及MAP组,但SAP组的Ca水平明显低于MSAP组及MAP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poB/ApoA1与CRP、BUN、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呈正相关,与Ca呈负相关。MSAP组及SAP组治疗前、治疗后7 d及治疗后14 d ApoB/ApoA1均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B/ApoA1可在早期评估AP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B/apolipoprotein A1, APOB/APOA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早期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9年8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初次发病且发病至就诊时间在72 h内资料完整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145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n=85)、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n=40)、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n=20)。整理分析患者入院24 h内的PCT、FIB、血脂7项[包括TC、TG、HDL、LDL、LP(a)、APOB、APOA1]的指标,并计算APOB/APOA1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APOB/APOA1、PCT、FIB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评估早期AP病情的价值。结果入院24 h内SAP组、MSAP组患者的APOB/APOA1、PCT、FIB均明显高于MAP组(P0.05),而SAP组与MSAP组比较,APOB/APOA1明显升高(P0.05),PCT、FIB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B/APOA1、PCT、FIB与AP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5、0.544、0.330,P0.01); APOB/APOA1、PCT和FIB及指标联合后评估SA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899、0.801、0.653、0.929。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85.0%、90.0%、70.0%、100%;特异度分别为88.0%、71.2%、60.8%、75.2%;APOB/APOA1、PCT和FIB对应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66、1.29ng/ml、5.53 g/L。结论 APOB/APOA1、PCT、FIB与A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对SAP早期病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IL-18与AMY、LPS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庆  吴春健  刘杰 《山东医药》2008,48(1):99-100
49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对照组为30例健康人.采用ELISA双夹心法检测IL-18,速率法检测淀粉酶(AMY),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脂肪酶(LPS).发现起病时MAP组和SAP组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AP组又明显高于MAP组;MAP组和SAP组血清AMY、LP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疾病早期联合检测IL-18、AMY、LPS诊断MAP组、SAP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认为联合检测有助于AP的早期诊断、病变程度的判断、治疗效果的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cICAM-1)和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胰腺炎(AP)诊断、分型和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AP患者,其中轻症型(MAP)36例,重症型(SAP)24例,和20例其他急性腹痛患者,连续6d采用ELISA法测定其cICAM-1水平变化。并用比浊法测定入院后第1、3、7和14天血清CRP水平。结果SAP组患者cICAM-1水平显著高于MAP组和其他急性腹痛组(P0.05),而MAP组与其他急性腹痛组患者间cICAM-1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患者cICAM-1浓度-时间曲线呈下降型,SAP患者浓度时间曲线呈逐渐上升或降而复升型。AP患者入院第1周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急性腹痛组(P0.05)。SAP组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MAP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cICAM-1和CRP有助于更快速诊断AP和有效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