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以内镜黏膜切除术(EMR)为基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和黏膜下肿瘤的新技术.但与EMR相比,ESD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出血的可能性明显增加[1].虽然ESD术后的迟发性出血并不常见,但迟发性出血可能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危险,严重者会导致失血性休克,因此预防、诊断和及时治疗术后的迟发性出血非常重要.近年我院内镜中心ESD治疗的1975例患者中18例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现将其临床诊治资料总结如下,为减少ES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较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1].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及普及,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诊断及治疗有了明显进展.大多数结直肠癌是由各类腺瘤最终发展为癌,此过程可能持续10年左右,因此早期切除肿瘤前体病变可以有效避免结直肠癌的进展[2].目前内镜下微创治疗的主要方法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黏膜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出血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215例因胃黏膜病变行ESD患者的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以下相关因素:(1)患者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既往服用抗凝药物等情况;(2)病变相关因素:病变大小、部位,表面溃疡或瘢痕情况,大体形态,病理类型;(3)操作相关因素:整块切除情况,创面喷洒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操作时间等因素.结果 纳入研究病例对应病变共有223处,有13例患者(13处病变)发生ESD术后出血,其中7例(53.8%)于术后24h内发生出血,5例(38.5%)于术后1周内发生出血,1例(7.7%)发生于术后第16天.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病变长度≥5.0 cm(OR值8.663,95%CI:2.081 ~ 36.075)是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病变大小为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较大病变,ESD术中与术后应予重视,同时应优化ESD术前评估使病变最小化以预防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进行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后出现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解放军101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由于胃黏膜病变进行内镜下剥离术后出血的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病理资料,以及临床的一般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相关因素、病变相关因素以及操作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的术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病变长度高于5.0 cm为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后出现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使用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的患者而言,病变的大小为在进行胃黏膜剥离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黏膜病变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发生迟发性穿孔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0年3月-2014年7月因食管黏膜病变接受ESD治疗的145例患者的相关情况。首先,对迟发性穿孔的发生率和临床操作过程进行评价。其次,对以下各项变量做出统计分析:患者相关因素(年龄、性别、主诉症状、伴发疾病情况);病变相关因素(病变大小、部位、形态、深度和病理类型);操作相关因素(手术时间、使用刀型、黏膜下注射药品、病变切除情况)。结果发生迟发性穿孔7例(穿孔组),对应病变8处。与未发生穿孔的138例(非穿孔组,143处病变)相比,病变的纵向长度、环周直径、环周范围及手术时间与迟发性穿孔的发生高度相关。病变的环周范围(3/4)是迟发性穿孔发生的预测因素。所有穿孔患者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康复。结论病变范围越大越易导致食管ESD术后迟发性穿孔的发生。对于发生术后穿孔的患者,积极的内科保守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者的康复,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临桂西城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PPB将1 200例患者分为DPPB组与非DPPB。收集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饮酒史及息肉部位、息肉大小、息肉病理类型、息肉形态与息肉数目,分析术后DPPB的危险因素。结果 1 200例结肠息肉患者内镜下切除术后发生DPPB 82例,发生率为6. 83%。单因素分析显示,DPPB组与非DPPB组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息肉大小、息肉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息肉≥1. 0 cm、息肉位于右半结肠均为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并发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 05)。结论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息肉≥1. 0 cm、息肉位于右半结肠是结肠息肉患者内镜下切除术后并发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正确识别高危患者,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预防性止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是一种治疗早期胃癌较为安全、微创的方法、近几年ESD治疗胃部病变的疗效逐渐得到认可、逐渐成为胃部癌前病变、早期癌症、间质瘤等的一线疗法。但ESD会引起出血、穿孔、狭窄等术后并发症,术后迟发性出血是ESD主要的不良事件之一,如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引以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了解胃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做好预防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就胃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危险因素,以期降低DPPB的风险。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结直肠息肉接受内镜下治疗的426例患者,其中行圈套摘除治疗262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128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36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血液生物化学指标、内镜和病理检查资料。根据内镜下治疗后是否发生DPPB,将患者分为DPPB组和未出血组。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26例患者中有21例发生DPPB(4.93%)。DPPB组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较未出血组更高(P0.05)。接受ESD治疗的患者DPPB发生率为11.11%,高于接受圈套摘除(2.29%)和EMR(8.59%)的患者(P0.01)。息肉位于直肠、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的患者DPPB发生率分别为9.26%、3.51%和3.4%,直肠息肉患者的DPPB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息肉患者(P0.05)。息肉直径0.9 cm的患者的DPPB发生率(7.6%)高于息肉直径≤0.9 cm的患者(1.14%)(P0.01)。有蒂息肉患者的DPPB发生率(6.73%)与无蒂息肉患者(2.9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患者的DPPB发生率(7.04%)高于增生性息肉患者(2.08%)(P0.05)。有术中出血患者的DPPB发生率(9.52%)与无术中出血患者(4.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直肠息肉、息肉直径0.9 cm、腺瘤性息肉及ESD治疗是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发生DPPB的危险因素。操作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危险因素并加以重视,有利于降低DPPB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结肠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及内镜下治疗的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结肠息肉EMR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统计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同时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结肠镜检查,并在术后结肠息肉出血部位或息肉基底溃疡面血管处或出血点周边黏膜处给予内镜下喷洒止血药物及金属夹钳夹治疗.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的资料后可知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长期透析、长期口服抗凝药、息肉≥1cm、多发息肉、腺瘤性息肉、无蒂息肉等是结肠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结论对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长期透析、长期口服抗凝药、息肉≥1cm、多发息肉、腺瘤性息肉、无蒂息肉等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应给予高度重视,并在内镜下给予有效的止血治疗,以减少迟发性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部病变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行胃ESD治疗的8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例的年龄、性别、病变直径、病变位置、手术持续时间、创面处理方式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总结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时间规律,为术前及术中评估出血风险提供参考。[结果]899例患者中,20例(2.22%)出现术后出血,其中90%发生在术后5 d内。单因素χ2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的出血发生率高于女性,病变直径≥3 cm的出血发生率高于病变直径<3 cm的患者,不同病变位置及创面处理方式的出血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使用止血夹(P=0.008,OR=4.487,95%CI:1.478~13.620)、病变直径≥3 cm(P=0.008,OR=3.376,95%CI:1.371~8.313)是胃ESD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未使用止血夹、病变直径≥3 cm的患者,胃部病变ESD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术后5 d是发生出血的危险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459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两组相关因素的差异,分析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459例患者中发生迟发性出血者27例;共切除息肉572枚,发生迟发性出血息肉42枚。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男性85.2%)、切除息肉数量(≥3枚者59.3%)、合并高脂血症(29.6%),息肉直径(≥10 mm者66.7%)、形态(有蒂81.0%)、病理类型(腺瘤型95.2%)、切除方式(EMR者90.5%)与迟发性出血显著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合并高脂血症,息肉数目、大小、形态为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男性患者、合并高脂血症、切除≥3枚息肉、息肉直径≥10 mm、息肉有蒂为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圈套器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肠道息肉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风险因素,并建立预测DPPB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行圈套器辅助ESD治疗胃肠道息肉的226例患者,其中DPPB患者10例(DPPB组)、未出血患者216例(未出血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止血夹预防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2020年8月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确诊为早期胃癌行ESD患者资料459例,将其分为病变切除后使用止血夹预防性夹闭创面的A组162例、病变切除后未使用止血夹夹闭创面的B组297例,观察术后2周患者是否发生出血。对患者进行单因素及亚组分析,分析每组患者的术后出血发生率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A组术后出血发生率3.1%(5/162),B组术后出血发生率8.1%(24/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8,P=0.036)。A组与B组进行亚组比较,肿瘤长径>20 mm时,两组术后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2/57)比15.3%(13/85),χ2=5.016,P=0.025];肿瘤位于胃下部时,两组术后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97)比10.4%(20/192),χ2=8.425,P=0.004];肿瘤浸润深度为M/SM1时,两组术后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5/157)比8.1%(23/285),χ2=4.072,P=0.044]。当肿瘤长径≤20 mm、肿瘤位于胃上/中部、肿瘤浸润深度为SM2时,A组与B组的术后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止血夹可预防早期胃癌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且主要体现在肿瘤长径>20 mm、肿瘤位于胃下部、肿瘤浸润深度在M/SM1的病变上,对肿瘤长径≤20 mm、肿瘤位于胃上/中部病变的预防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创面喷洒止血粉对迟发性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院、榆林市第二医院接受ESD治疗者作为研究对象,计划纳入试验组、对照组各100例,以随机信封方式在ESD手术开始后进行分组,ESD结束后试验组创面予止血粉喷洒,对照组则不予处理。主要观察试验组止血粉喷洒用时、用量及其不良事件,并对比分析2组的手术时间、迟发性出血(术后30 d内)发生率、早期迟发性出血(术后48 h内)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初始纳入200例患者,有1例中途退出、3例转外科手术,最终共有196例纳入数据分析,其中试验组97例、对照组99例,2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均>0.05)。试验组止血粉喷洒时间(68.78±19.75)s,用量(2.51±0.93)g,有1例(1.03%)出现止血粉输送管路堵塞,术后随访30 d未发生止血粉相关不良事件。手术时间试验组为(61.92±11.71)min,对照组为(59.76±11.01)min(t=1.330,P=0.185);迟发性出血发生率试验组为1.03%(1/97),对照组为8.08%(8/99)(P=0.035);试验组无早期迟发性出血,对照组发生率为6.06%(6/99)(P=0.029);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57±0.85)d,对照组为(4.86±1.37)d(t=1.778,P=0.077)。结论ESD术后创面喷洒止血粉能有效预防迟发性出血的发生,尤其是对早期迟发性出血的预防作用更为显著,但喷洒装置的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术后延迟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0年12月行ESD的205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基线资料、临床特征、出血情况.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出血组又分为早期出血组(≤术后24 h)和晚期出血组(>术后24 h),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早期胃癌病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ESD)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之间年龄≥60岁的418例早期胃癌病例(431处病变),分为ESD术后出血组和未出血组,评估的危险因素包括:病例基本情况、病变相关因素、手术相关因素。结果在本研究中ESD术后出血发生率为38/431(8.8%),多因素分析发现病变直径≥4 cm(OR=2.50;95%CI:1.12~5.58,P=0.026),手术时间≥70 min(OR=2.70;95%CI:1.30~5.80,P=0.008)是老年人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变大小和手术时间是老年早期胃癌病人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充分行ESD术前评估,最小化手术创面及缩短手术时间以降低术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部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发生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年龄≥60岁行胃ESD治疗术的患者644例,其中术后出血44例,同时按性别、年龄匹配选取44例未出血病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患者基本情况、病变特点,探讨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ESD术后出血率为6.83%,其中29例(65.9%)的术后出血发生在术后24 h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直径≥4.5 cm(OR=2.40;95%CI:1.02~5.62,P=0.045)是老年人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变直径≥4.5 cm是老年人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谨慎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并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6月至2015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及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的430例消化道早癌(449处病灶),按术后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内镜治疗情况及术后病理结果等因素与ESD术后出血的关系。结果 430例消化道早癌(449处病灶)行ESD治疗,16例(3.7%)发生术后出血。按是否发生术后出血分成出血组(n=16)和未出血组(n=433)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年龄(t=0.465,P=0.642)、性别构成(χ2=0.035,P=0.642)、是否有糖尿病(χ2=0.647,P=0.421)、是否有冠心病(P=1.000)、病灶大小(t=1.598,P=0.111)、是否≥2个病灶(P=1.000)、病变部位(χ2=6.183,P=0.289)、操作时间(t=1.335,P=0.201)、病理分级(χ2=0.687,P=0.709)、病变浸润深度(χ2=0.134,P=0.714)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是否有高血压病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3,P=0.02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病是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58,95%CI:1.227~9.186,P=0.018)。结论 高血压与消化道早癌ESD术后出血密切相关,伴有高血压者ESD术后出血风险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物内镜下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Pubmed、Cochrane、Embase、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与结直肠肿物内镜下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3版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对纳入资料的异质性进行分析,计算OR值和95%可信区间。 结果共纳入文献17篇,总例数6 689例,其中364例发生了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ESD193例,EMR119例,EPMR52例),总发生率为5.45%。Meta分析结果显示:肿物位于近端结肠(OR:1.83,95%CI:1.31~2.56;P=0.0004)、抗血栓药物使用史(OR:1.61,95%CI:1.19~2.18;P=0.002)、组织学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癌(OR:0.63,95%CI:0.45~0.89;P=0.009)、分块切除(OR:2.71,95%CI:1.32~3.51;P=0.002)、术中出血(OR:2.52,95%CI:1.56~4.10;P=0.0002)、未置入止血夹(OR:2.19,95%CI:1.20~3.99;P=0.01)、黏膜下重度纤维化(OR:3.67,95%CI:2.02~6.65;P<0.0001)为内镜下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病灶大小、病灶形态、是否有合并症不是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论结直肠肿物病灶位于近端结肠、抗血栓药物使用史、组织学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癌、分块切除、术中出血、未置入止血夹、黏膜下重度纤维化为内镜下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胃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胃黏膜病变行ESD的连续性患者120例、术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是否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将患者分为Hp阳性组、Hp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和内镜资料,以及ESD后4周、8周的溃疡大小、分期及瘢痕愈合率。[结果]对ESD后8周溃疡愈合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病变部位、局部合并溃疡或瘢痕、伴有Hp感染、术后创面大小与溃疡瘢痕愈合显著相关;随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术后创面大小、伴有Hp感染与溃疡瘢痕愈合显著负相关(P0.05)。ESD后4周时,Hp阴性组的溃疡面积显著小于Hp阳性组(P0.05);Hp阴性组的S1期愈合率高于Hp阳性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D后8周时,Hp阴性组的溃疡面积显著小于Hp阳性患者,而且S1期瘢痕愈合率显著高于Hp阳性组(P0.05)。进一步对不同时间的溃疡分期进行分析,术后4周、8周Hp阴性组的的整体溃疡愈合质量均显著高于同期Hp阳性组(P0.05)。[结论]Hp感染是胃黏膜病变ESD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而且影响了ESD后医源性溃疡的愈合速度和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