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简称 DR)是眼科常见的致盲疾病之一 ,西医临床一般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 ,笔者采用中药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3 2例 (47只眼 )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 2例中男 2 1例 (3 1只眼 ) ,女 1 1例 (1 6只眼 ) ;年龄最小 3 8岁 ,最大 62岁 ,平均 5 2 .6岁 ;糖尿病病史最短 3年 ,最长 1 8年 ,平均 9.3年 ;就诊时间最短半天 ,最长 1 0天。均经散瞳检查眼底 ,其中 2 6例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背景性DR1 9例 (2 8只眼 ,视网膜静脉扩张 ,微动脉瘤 …  相似文献   

2.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萍  袁效涵  黄霞 《中医研究》2007,20(7):30-3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的严重并发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已有较多资料报道全身因素对DR发生、发展具有影响。2002-01-2005-04,我们科对激光光凝治疗后采用中药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52只眼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荣  王国琴 《中医研究》2008,21(5):36-3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即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和成年人中致盲的重要原因。DR的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50%以上,为世界公认的四大主要致盲眼病之一,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DR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已成为世界医学界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赵性荣 《光明中医》2013,(11):2317-2318
目的 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2月间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1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102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记录观察组治疗前、1个疗程、2个疗程血脂水平,比较治疗前后观察组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脂水平除TG有显著升高(P〈0.05),HDL-C降低(P〈0.05)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的TC、TG、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而HDL-C、APOA1水平均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与治疗前、1个疗程后相比较,HDL-C、APOA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前、1个疗程后的 TG、LDL-C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和肝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兵  傅丽丽 《国医论坛》1998,13(6):33-3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轻者伴有视物不清,重者可致失明.西医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家父傅万宝行医4O余年,对本病的治疗善从和肝入手,笔者习其治法,临床观察治疗该病32例,取得满意效果。1一但资料本组共32例,其中男性19例,37只眼,女性14例,24只眼;年龄22岁~42岁10例,42岁以上~60岁16例,60岁以上~70岁6例。2治疗方法和肝法,就是疏肝法与滋阴法相结合的冶疗方法。基本方:柴胡IOg,当归12g,构把子15g,白芍15g,苍术15g,知母129,佛手15g,生熟地各159,黄茂3Og,生山药ZOg,荣丝子15g,天花粉3Og…  相似文献   

7.
中药治疗糖尿病单纯型视网膜病变3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目前对此尚无根治和预防药物。自1996年8月~1999年9月,我们采用益气滋阴、清热化瘀中药治疗本病32例,并与西药组20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5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27岁~71岁,平均58岁,均符合糖尿病诊断,经眼科检查,符合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制定的单纯型机网膜病变(Ⅰ~Ⅲ期)分期标准。5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不愿或不能坚持服中药者列为对照组2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王娟 《世界中医药》2009,4(5):282-28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通过中医辨证治疗该病,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8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自1997年3月~1998年12月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8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67只眼,均系我院眼科住院病人。男性15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者40岁,最大者72岁,50岁以上者28例,占73.7%,50岁以下者10例,占26.3%;双眼同时患病?..  相似文献   

10.
邵永红 《吉林中医药》2012,32(5):464-46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祖国医学从阴虚、血瘀、痰浊等病机入手,以养阴、活血、化痰泄浊等为治疗大法,集内服、外用、针灸等多种治疗手段于一体,早期干预,对缓解眼干眼涩、视物模糊等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及改善远期预后方面显示了独特优势,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微血管并发症.中医理论认为,因虚致瘀、因湿致瘀、因燥致瘀、血瘀络阻滞是本病的重要病机,以活血化瘀通络类中药为主的药物在糖尿痛肾病的治疗中已得到普遍认可.目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和自拟经验方在本病的治疗中都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法在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中的应用近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急性出血性中风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危重,预后凶险,以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探讨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的治疗方法,仍是目前重要课题之一。近20多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显著减少了病死率,减轻了致残率,活血化瘀法在  相似文献   

13.
论活血化瘀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瘀血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机理之一 ,对糖尿病的转归、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合理运用活血化瘀法能够提高疗效 ,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活血破瘀法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血小板膜蛋白颗粒(GMP-140)、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属血瘀证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西医常规治疗,并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活血破瘀药物口服。疗程均为3周。结果:两组在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以及GMP-140,D二聚体均有改变,但治疗组变化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破瘀法可作为急性脑梗死血瘀证的重要辅助方法,并可有效改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粘、浓、凝、聚状态。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历来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DPN的病因病机,观察中医从"瘀"治疗DPN的临床疗效,说明"瘀"为DPN致病因素,活血化瘀法为DPN治疗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活血化瘀中药防治恶性肿瘤复发与转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瘀证是恶性肿瘤复发与转移的重要病理变化,应用活血化瘀中药辨证防治及其有效组分靶向治疗是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也可活血化瘀,且宜及早使用,选择适当药物,掌握合适剂量及合理给药途径,不仅不会引起颅内再出血,而且可改善脑部微循环,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解除脑组织受压,恢复神经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附应用水蛭、大黄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验案二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活血化瘀立法,辨证施治中药内服的方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诊治干预,从临床疗效、胃镜病检改变、血液流变学多角度综合探究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CAG患者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内服,3个月后进行胃镜及病理活检、血液流变学检查,以观察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7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75%。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疗法能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CAG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清任创制的诸多活血化瘀方剂,如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系补气和逐瘀之法结合于临床的具体运用,也是王清任创新精神的表现。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王氏活血化瘀诸方具有杀菌、消炎、止痛、镇静、改善血流变学、强心、抗凝、溶血栓、软化血管、软化并促进结缔组织吸收,缓解血管痉挛,减低血液粘稠度,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调节神经系统作用。笔者从医案举例、方药析义入手,目的在于继承王清任的创新精神,古为今用,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论王清任活血化瘀法的配伍用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 《福建中医药》2001,32(4):41-42
活血化瘀法 ,本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血实者宜决之”。瘀血既是病理产物 ,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 ,历来为医家重视 ,所治病证遍及各科、各系统。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尤其善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各种病证。他注重实践 ,反对侈谈和主观推测 ,主张著书立说“必须亲治其症 ,屡验方法 ,万无一失 ,方可传与后人”,“断不可徒取虚名 ,恃才立论……遗作杀人之事”(《医林改错·半身不遂论叙》)。因此他在所著《医林改错》一书中的许多方子 ,历经几百年 ,仍在临床被广泛使用。王清任十分重视“气血”在人体中的作用。他认为“气”和“血”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