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李丽丽 《陕西中医》2021,(4):449-451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Fugl-meyer、Ashworth评分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作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加巴氯芬片治疗,观察组则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陈秀娟 《新中医》2021,53(3):140-143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组给予平衡针灸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运动能力、自理能力、肌电图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2.50%高于对...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甜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89-2090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康复作用.方法:将40例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针刺治疗,对照组应用康复运动疗法,两组病例数及用药均相同.在临床上观察肌张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CN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积分(即巴氏指数MBI)、下肢运动功能积分(Fugle-Meyer)的变化来评定疗效.结果:针刺对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是有效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对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肢运动功能等方面的改善亦是有效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效果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是治疗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有效方法之一.其疗效与康复运动疗法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针刺拮抗肌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外周刺激,反射性诱发拮抗肌肌张力的产生和增强,以抑制主动肌过高的肌张力,使二者趋于协调.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甜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89-2090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康复作用.方法:将40例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针刺治疗,对照组应用康复运动疗法,两组病例数及用药均相同.在临床上观察肌张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CN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积分(即巴氏指数MBI)、下肢运动功能积分(Fugle-Meyer)的变化来评定疗效.结果:针刺对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是有效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对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肢运动功能等方面的改善亦是有效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效果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是治疗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有效方法之一.其疗效与康复运动疗法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针刺拮抗肌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外周刺激,反射性诱发拮抗肌肌张力的产生和增强,以抑制主动肌过高的肌张力,使二者趋于协调.  相似文献   

5.
肌张力增高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后遗症,在我国,约有8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肌张力增高[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今后的生活质量.西医对本病尚无有效治疗办法,同时西药又有较多副作用.中医针刺不仅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异常增高的肌张力,还能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笔者收集整理了近年来关于针刺治疗该病的相关文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刺协调肌张力平衡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6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作者采用协调肌张力平衡的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 64例 (治疗组 ) ,并与传统针刺法治疗的 36例 (对照组 )作了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显效 2 7例、进步 33例、无效 4例 ,总有效率 93.75 % ;对照组显效 8例、进步 2 2例、无效 6例 ,总有效率 83.33%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对于Barthel指数的改善 ,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 (P <0 .0 1)。说明协调肌张力平衡的针刺方法对于脑卒中痉挛瘫痪有较好的疗效 ,优于传统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张力平衡叩击法结合Rood技术降低脑卒中股四头肌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例。对照1组采用张力平衡叩击法治疗;对照2组采用Rood技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张力平衡叩击法结合Rood技术治疗。3组均以6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利用ISOMOVE仪器中CPM模块评定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张力,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因疗效不佳,无法坚持治疗等原因,治疗组、对照2组各剔除1例。显效率治疗组为79. 31%(23/29),对照1组为40. 00%(12/30),对照2组为58. 62%(17/29),治疗组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3组治疗后峰力矩体重比的数值及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结论:张力平衡叩击法结合Rood技术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的肌张力,其疗效优于单用张力平衡叩击法或Rood技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能量体外冲击波联合经筋针刺治疗脑卒中肌张力增高的效果。方法: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1例。两组均给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试验组加用经筋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上下肢FMA、MBI及MM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屈指肌群、屈腕肌群、屈肘肌群肌张力评分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能量体外冲击波联合经筋针刺治疗脑卒中肌张力增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疗法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和针药结合治疗组,前者单用巴氯芬治疗,后者在服用巴氯芬的基础上结合抗痉挛针法治疗,用改良Ashworth法评定肌张力的程度和临床疗效。结果:针药结合治疗组肌张力分级与单纯药物治疗组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方法在改善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10.
对近年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中西医治疗研究报道进行综述,指出针灸、推拿、中药及物理疗法在本病治疗中有独特优势,建议采取量化指标和设定标准化对照,以增加研究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于1997年~1998年,运用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肺心病,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均为本院内科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12例,男、女各6例;治疗组15例,男9例,女6例。两组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12.
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应用血府逐瘀汤配合常规治疗.治疗颅内血肿97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92例全部为住院患者,其中男128例,女64例;年龄13~76岁,平均40岁。入选条件:①有明确颅脑外伤史;②全部病例入院时经头颅CT或MRI检查显示颅内血肿,幕上血肿〈30ml,幕下血肿〈10ml,均不考虑手术者;③格拉斯哥评分(GCS)≥6分。交通事故伤113例,  相似文献   

13.
高黏血症多见于高血压、脑血栓、颈椎病及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等慢性病中,也可单独存在,中医辨证为血瘀.笔者收集红细胞压积增高型高黏血症48例,以活血化瘀的代表方血府逐瘀汤治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针刺组33例,对照组39例。针刺组在西药治疗的同时,应用体针、头皮针和颞三针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进行西医药物治疗。结果:针刺组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有效率为82.1%,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同时60岁以下患者有效率优于60岁以上患者(P〈0.05),病程在3个月以下患者有效率明显优于3个月以上患者(P〈0.01)。结论:针刺结合西药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比单纯西医药物好,而且年龄轻、病程短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合谷透三间穴降低中风后遗症全手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组加用合谷透三间穴,对照组加传统合谷穴。治疗前和治疗后15天及治疗后30天,分别采用Ashworth量表和FMA量表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shworth量表评分及FMA量表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刺合谷透三间穴对缓解中风后全手肌张力增高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改善手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二陈汤加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3月~1999年12月,笔者应用二陈汤加味治疗偏头痛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玉锋  张炜  张宝丽  高明霞 《新中医》2018,50(4):121-125
目的:观察活血逐瘀汤对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患者12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疼痛开始时口服芬必得胶囊,疼痛消失时停止服用;观察组内服中药活血逐瘀汤,每个周期服用10天;均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记录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症候积分;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2.58%,高于对照组4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及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IL-6、PGE2、PGF2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逐瘀汤可显著改善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证候、疼痛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可以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症。  相似文献   

18.
2003~2004年,笔者对4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在常规抗炎、平喘、化痰等治疗手段下,辅助以血府逐瘀汤治疗,并设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肖琰萍  龚旺梅 《新中医》2018,50(7):192-19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偏头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实验组采用针刺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2组均治疗1月。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SF-36评分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RS、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R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F-36的8个维度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F-36的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头痛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