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颌下腺结石症的临床与X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57例颌下腺结石症的临床与X线特征的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颌下腺结石症的诊断依据及确定治疗方案。方法对57例患者常规拍摄口底横断牙合片,颌下腺侧位片,以及颌下腺插管造影侧位片。结果口底横断牙合片发现结石19例,38例在插管造影检查中有结石存在,术后证实为泥沙状。结论单纯取石术后,复发率较高,建议在颌下腺造影检查中Ⅱ、Ⅲ期的患者均应手术摘除颌下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颌下腺导管癌的CT影像特征,提高颌下腺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颌下腺导管癌的CT征象并复习文献。结果 CT特征为颌下腺区平扫不规则低密度肿块,增强动脉期肿块为明显不均匀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3例散在点状钙化。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结论 CT对颌下腺导管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生Swiss雄性小鼠66只,哺乳到19日龄,断乳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只。实验组饲料及饮水中加用颌下腺粗提物,在25~58日龄期间,每隔3日取2~3只小鼠的颌下腺,采用放射性受体分析法测定其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结果表明,实验组颌下腺重量及其EGF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饲料及饮水中加用颌下腺粗提物对小鼠颌下腺的增长及颌下腺中EGF的产生及含量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颌下腺分泌液对结膜上皮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培养正常兔结膜细胞,传代接种后分别加入兔颌下腺及泪腺组织培养上清液,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样本的细胞生长周期时相,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颌下腺细胞培养上清液对结膜上皮细胞具有促生长作用,且与其所加入的量相关,增加其细胞生长曲线的峰值,提高S期及G2期细胞的百分比,减少G1期细胞的百分比,但这些作用略低于泪腺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结论]兔颌下腺组织培养上清液能促进培养的兔结膜上皮细胞的分裂、增殖,并维持其正常的细胞形态及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颌下腺恶性肿瘤较少见,但其病理类型较多.目前,国内外有关颌下腺恶性肿瘤CT诊断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22例颌下腺恶性肿瘤的CT表现,旨在探讨和总结颌下腺恶性肿瘤的CT征象,以提高其CT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颌下腺结石发生的临床和病理相关性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光镜下观察颌下腺腺体的病理变化,对颌下腺结石患者进行临床、X线片及病理资料复习,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颌下腺结石发生与性别、病程、细菌感染、口腔环境密切相关。结论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预防颌下腺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改良颌下腺摘除术应用于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7例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研究组29例。研究组行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颌下腺摘除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予以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效果颇佳,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颌下腺肿瘤及颌下腺结石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高,容易诊断,治疗方式虽较多,但只需摘除颌下腺腺即可根治.颌下腺摘除术手术因术野小,并涉及到面神经下颌缘支、颌外动脉及面前静脉,易发生并发症[1].为此,我院自2008年以来对手术进行了改进,采用保留颌外动脉及面前静脉的下颌下腺摘除术并和传统下颌下腺摘除手术进行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7年 4月以来 ,我们对颌下腺手术局麻方法作了改进 ,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 ,麻醉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将就诊的颌下腺包块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A组 1 5例 ,其中颌下腺慢性炎 9例 ,颌下腺混合瘤 4例 ,颌下腺囊肿 2例 ,男 6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48.4岁。B组 1 5例 ,其中颌下腺慢性炎 1 0例 ,颌下腺混合瘤 3例 ,颌下腺囊肿 2例 ,男 5例 ,女 1 0例 ,平均年龄 49.2岁。两组病人一般情况类似 ,无显著差异。无麻醉手术禁忌症方法 :按常规术前准备用药 ,禁食。术前 30min肌注鲁米那钠 2mg/kg ,阿托品 0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纯负压引流对颌下腺及肿物切除术后切口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1998年2月~2006年12月实施颌下腺及肿物切除术病例共124例,单纯负压引流组71例(A组),切口置引流片加压包扎53例(B组).比较二者对颌下腺及肿物切除术切口愈合的差异.结果 A组69例Ⅰ期愈合,2例出现积液及延迟愈合;B组41例Ⅰ期愈合,12例出现积液及延迟愈合(12/5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颌下腺及肿物切除术单纯负压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舒适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28例颌下腺摘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改进颌下腺摘除的传统术式。方法 :在患者站立平视的状态下确定手术切口 ,切口设计在颌下区最隐蔽处。将颌下腺导管内插入探针或细软型塑料导管 ,深约 3~ 5cm。术中在游离颌下腺时 ,通过触摸可判断颌下腺导管的位置。凡未穿颌下腺的颌外动脉、面前静脉只结扎腺支 ,将动、静脉与腺体分离 ,予以保留。结果 :2 8例颌下腺摘除术中 ,18例颌外动脉、2 6例面前静脉予以保留。人体正常结构的完整性也得到保存。结论 :改进的颌下腺摘除术式优于传统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下颌下腺在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是医学界长期以来探讨的课题之一。本文分别对下颌下腺的结构和神经支配,下颌下腺中所含的生物活性肽,下颌下腺所分泌的因子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神经内分泌激素对下颌下腺合成和释放肽类因子的调节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41例(151侧患眼)接受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和分析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发生率及其预防的相应护理措施。结果:自体颌下腺移植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血管危象、移植颌下腺导管堵塞、涎瘘和舌下神经暂时性麻痹,针对上述并发症提出护理相关措施。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预防和减轻自体颌下腺移植术后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颌下腺结石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雅琴 《吉林医学》2008,29(16):1396-1397
目的:探讨颌下腺结石发生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性及其发病机理。方法:光镜下观察颌下腺腺体的病理变化,对颁下腺结石患者进行临床、X线片及病理资料复习,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颌下腺结石发生与性别、病程、细菌感染、口腔环境密切相关。结论: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预防颌下腺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切除颌下腺对大鼠睾丸膜联蛋白5(annexin 5)表达的影响.方法:切除大鼠颌下腺,分别于术后14、28和42d处死大鼠,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大鼠睾丸annexin 5表达及分布的改变.结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切除颌下腺14d和28d后,实验组大鼠睾丸annexin 5的表达分别升高了27.5%和35.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切除颌下腺42d后,实验组大鼠睾丸annexin 5又恢复到与对照组几乎相同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nnexin 5在大鼠睾丸中的分布未见明显改变,但实验组annexin 5免疫组化显色较深,说明annexin 5的表达升高,这与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颌下腺切除影响大鼠睾丸annexin 5的表达,颌下腺切除早期(14、28 d)颌下腺分泌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缺乏,而造成睾丸内annexin 5表达的升高.颌下腺切除后期(42 d),机体内因颌下腺切除而缺乏的某些物质在体内又重新得到了补偿,对睾丸annexin 5的影响消除,睾丸annexin 5的表达也恢复到正常水平.其内在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6.
姚声  周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3,(5):117-117
目的分析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情况,为该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因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就诊的病人176例,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176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病人中选择保守治疗36例,选择经口内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术60例,选择下颌下腺摘除术75例,5例在经口结石取出术后再次手术摘除下颌下腺。结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阻塞性下颌下腺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经口导管结石取出术、下颌下腺摘除术。需依据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难易程度及腺体功能损害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颌下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的颌下腺.方法 回顾46例摘除颌下腺治疗OSAS的颌下腺资料,包括患者颌下腺病史综合与体检,以及颌下腺影像学研究,术中观察到的颌下腺形态和走向、体积测量,病理学检查,并与正常颌下腺进行对照,研究探讨OSAS患者的颌下腺.结果 症状:46例患者均有咽喉部紧缩梗阻感,常有呼吸不畅,睡眠时打鼾,憋气;口底颌下区两侧触及颌下腺肿大,质地均匀较软;影像学:CT和MRI均显示颌下腺在下颌骨下缘以下;颌下腺最小者长度为3.5cm,宽3cm.体积:24~40cm3;病理检查:排除肿瘤,腺泡细胞测量直径均值为:58.56μm.结论 OSAS患者均有颌下腺向下移位并肿大,即颌下腺下垂,是一种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进颌下腺摘除的传统术式。方法:在患者站立平视的状态下确定手术切口,切口设计在颌下区最隐蔽处。将颌下腺导管内手入探针或细软型塑料导管,深约3~5cm。术中在游离颌下腺时,通过解摸可判断颌下腺导管的位置。凡未穿颌下腺的颌外动脉、面前静脉只结扎腺支,将动、静脉与腺体分离,予以保留。结果:28例颌下腺摘除术中,18例颌外动脉、26例面前静脉予以保留。人体正常结构的完整性也得到保存。结论:改进的颌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铅中毒对小鼠颌下腺的毒性作用及对神经生长因子基因 (NGF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实验性铅中毒模型 ,通过光镜与电镜观察颌下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应用地高辛标记的人 NGF DNA探针 ,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 ,定量分析铅对小鼠颌下腺 NGF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验性铅中毒小鼠体重下降 ,血铅浓度升高 ,颌下腺铅含量增加。光镜和电镜结果呈现铅中毒小鼠颌下腺腺叶萎缩 ,纤维增生 ,腺间质血管扩张 ,腺间隙增加。粗面内质网扩张 ,线粒体肿胀。图像分析结果表明 ,铅中毒小鼠颌下腺纹状管和颗粒曲管直径减少。原位杂交的结果显示 ,铅中毒小鼠颌下腺颗粒曲管和纹状管的杂交信号显著减弱 ,颌下腺组织中 NGF m RNA表达减少。结论 :铅对小鼠颌下腺具有毒性作用 ,影响颌下腺 NGF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20.
颌下腺为三大唾液腺之一 ,70 %的唾液是由颌下腺分泌的 ,传统的观点认为 :颌下腺是典型的外分泌腺。但是 ,到目前为止的研究表明 ;颌下腺也是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种类最多的器官之一 ,因此 ,颌下腺既是外分泌腺也是内分泌腺。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为主要病理生理的疾病 ,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种胰岛素以外的内分泌紊乱 ,本文对于颌下腺在糖尿病时功能及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的研究情况给予综述。1 颌下腺的正常形态结构及分泌功能光镜下 ,颌下腺实质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 ,分泌部以浆液性腺泡为主 ,少数为混合性腺泡或粘液性腺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