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牙隐裂又称牙微裂,通常是指牙表面有细微的而肉眼不易发现的裂隙(纹),这种裂纹是深入至牙本质的结构性裂纹,其位置接近牙髓,常是引起牙痛的原因之一。临床上较常见,而往往易被忽略,导致牙病。隐裂多见于恒磨牙。笔者利用自制钢丝治疗磨牙牙隐裂,同时以全冠修复作为对照,通过5a的临床观察,疗效可靠,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牙隐裂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由于牙冠表面裂纹细小常不易发现,如治疗不及时,则容易造成劈裂,直至拔除。对1999~2004年隐裂牙患者50例55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牙隐裂是一个慢性过程,在临床中较常见。根据近年的临床总结,本人对106颗临床诊断为牙隐裂的牙齿.采用综合治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牙隐裂又称不全牙裂,是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诊断,常常导致误漏诊而延误治疗时机,是导致成年人牙齿劈裂,继而牙齿缺失的一种主要疾病。现就我们近年来在门诊中收集到的隐裂牙16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牙隐裂又称为不全牙裂或牙微裂^[1]。裂纹常渗入到牙本质结构是引起牙痛的原因之一,裂纹常不易发现,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牙拔除。本文对1996年~2002年在我院治疗的部分病例80例患者,80颗颗隐裂牙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牙隐裂的磨牙及前磨牙的临床表现,探讨发病原因及不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8颗出现牙隐裂的磨牙及前磨牙行临床调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进行至少3年的随访。结果:牙隐裂发生频率为:下颌第一磨牙&;gt;上颌第一磨牙&;gt;上颌前磨牙&;gt;上颌第二磨牙&;gt;下颌第二磨牙&;gt;下颌前磨牙。调查发现患牙的同位牙中,对侧同位牙41颗牙,占16.5%,对颌同侧同位牙27颗牙。占10.1%,对颌对侧同位牙9颗牙,占3.6%有隐裂或因隐裂而发生的牙齿折裂。治疗方法中高嵌体对于有牙髓活力的隐裂牙,全冠对于无牙髓活力的隐裂牙治疗效果最佳,治愈率达93.1%。结论:牙隐裂的有较高的发病率,应针对引起牙隐裂的病因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牙隐裂的临床综合治疗及疗效。牙隐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非龋性庆病,常被漏诊、误诊,临床应结合主诉、视诊、叩诊、冷热诊以及碘酊涂色综合诊断。隐裂牙一般好发于上颌第一磨牙,好发部位为近远中向窝沟正中裂。方法:根据牙隐裂的不同程度和不同临床表现,对100例隐裂牙进行调颌、充填、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复查。以临床症状消除无接管、无松动、牙体完整,能行使正常咀嚼功能,X片示牙周及根周无明显病变为成功标准。结果:100颗隐裂牙治疗成功率达88%,其中调颌治疗成功率50%,充填治疗成功率62.5%,报管治疗后全冠修复成功率95%。结论:牙隐裂有多种诱发因素,与牙齿结构的薄弱环节、咀嚼力过大以及创伤颌作用密切相关。早期牙隐裂的细小裂纹与正常发育沟难以区别,漏诊、误诊率高,保留患牙防止折裂的关键是早期发现、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牙隐裂的早期治疗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隐裂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常不易被发现。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诊断,常被误漏诊而延误治疗时机,是导致成年人牙劈裂、继而牙齿缺失的一种主要疾病。牙隐裂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理已有定论,涉及牙髓症状的隐裂牙的治疗也有肯定的治疗方法。作者观察了一组尚未出现明显牙髓症状、牙冠仍完整的早期牙隐裂的患者,给予他们综合治疗并进行2年以上的跟踪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牙隐裂8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晶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2):2937-2938
目的:观察牙隐裂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对80例并发牙髓病或根尖病的隐裂进行治疗,包括对患牙调整,消除颌创伤。为防止患牙折裂,对其进行结扎丝环扎或粘带环,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并进行全冠修复。结果:本组中成功72例,有效6例,无效2例。结论:对牙隐裂患者及时恰当的综合治疗,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牙隐裂治疗63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隐裂牙72颗,男40例48颗,女23例24颗,年龄23~65(平均44)岁。1.2诊断标准根据《牙体牙髓病学》的诊断标准[1]: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发生隐裂的牙位、隐裂发生的部位及有无咬硬物史。1.3治疗方法(1)调颌:包括降低咬牙合,消除陡峭的牙尖和斜面,削减较深的发育沟裂。(2)修复:对隐裂早期较浅还没有牙髓病变的,通过完全磨去裂纹然后用树脂修复,或行全冠修复。(3)根管治疗:当牙隐裂较深已经引起牙髓病变时行完善的根管治疗。治疗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必须彻底降低咬牙合;②…  相似文献   

11.
对我院近几年来牙隐裂误诊误治25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均经口腔检查视诊、叩诊、牙髓活力测试、碘酊染色试验及咬合试验证实,均为后牙牙隐裂。上颌第一磨牙14例,下颌第一磨牙6例,上颌前磨牙5例,本组男16例,女9例,年龄33~68岁,其中20例为院外转诊患者,5例来自院内门诊。主要临床表现:单纯冷热刺激敏感,咀嚼时隐痛7例,牙髓炎症状9例,慢性根尖周炎5例,急性根尖周炎4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牙隐裂的磨牙及前磨牙的临床表现,探讨发病原因及不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8颗出现牙隐裂的磨牙及前磨牙行临床调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进行至少3年的随访。结果:牙隐裂发生频率为:下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前磨牙>上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下颌前磨牙。调查发现患牙的同位牙中,对侧同位牙41颗牙,占16.5%,对颌同侧同位牙27颗牙,占10.1%,对颌对侧同位牙9颗牙,占3.6%有隐裂或因隐裂而发生的牙齿折裂。治疗方法中高嵌体对于有牙髓活力的隐裂牙,全冠对于无牙髓活力的隐裂牙治疗效果最佳,治愈率达93.1%。结论:牙隐裂的有较高的发病率,应针对引起牙隐裂的病因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仇美琴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459-7459
目的分析牙隐裂病例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牙隐裂伴尖周炎病例先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再用结扎丝环扎牙颈部,调牙合,观察2周左右无反应后,行备牙、取模,最后全冠修复。结果 130颗牙隐裂尖周炎患牙,治疗成功118颗;8颗因根尖感染加重及4颗因根吸收而发上根折而拔除,成功率为90.77%。结论对牙隐裂伴尖周炎病例,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修复是可靠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牙隐裂牙的对侧同名牙的患病情况,并早期对其进行治疗.方法 在治疗156颗牙隐裂牙的同时,详细记录其对侧同名牙的有关情况,并对这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6颗牙牙体中无症状者占67.30%,有异常情况者占32.70%.结论 当一侧牙体出现牙隐裂时其对侧同名牙患牙隐裂的可能性增大,有必要对这些牙体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后牙纵裂1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门诊2005/2008年收治的后牙纵裂13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87例,女43例,年龄15~65岁。其中30~60岁99例。患牙分布情况:第一磨牙发生纵裂最多78例(60.0%),其次为第二磨牙37例(28.5%),第二双尖牙13例(10.O%),第一双尖牙2例(1.5%)。本组中做过牙体,牙髓治疗者105例,牙隐裂16例,牙面高度磨损,有高尖陡坡者3例。临床  相似文献   

16.
正隐裂牙是牙裂综合征中活髓牙发生牙裂的特殊病例[1],是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在隐裂牙的早期,裂纹一般仅在牙釉质内,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病变进展,裂纹加大加深,侵犯到牙本质、牙髓腔,出现牙齿敏感、疼痛,严重者牙齿裂开[2]。牙隐裂具有隐匿性、渐进性和不可复性的特点,是继龋病和牙周病之后导致牙缺失的第3大因素[3]。本文选取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100例(共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牙隐裂的致病因素及保存治疗的分析。方法:对68例隐裂牙在塑料全冠保护下行根管治疗后,再行铸造或烤瓷全冠修复。结果:隐裂牙成功率为94.1%,疗效显著。结论:采取保存修复治疗的方法修复隐裂牙,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961-4962
选取本院口腔科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就诊的牙隐裂患者120例146颗牙。所有患者均实施全冠修复,比较修复前后的牙裂缝探诊深度(TCD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齿松动度(TM)以及并发症。结果行全冠修复1、2年后TCDD、SBI值均显著低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TM 1度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修复前(P<0.05);修复后1、2年发生慢性牙髓炎、根尖炎并发症的比例显著低于修复前,两两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冠修复牙隐裂能有效的阻止牙列继续缺损,固定因牙微裂而引起牙松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全冠治疗对早期牙隐裂牙体牙髓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建军 《实用医学杂志》2000,16(11):962-963
目的:探讨早期牙隐裂采用全冠固位对保护牙髓及恢复咀嚼功能的可靠性与必要性。方法:39例患牙以中线为界分成两组A(左)19例,B(右)20例。A组以全冠保护,B组予以调颌,磨除凶裂线间接盖髓术后复合树脂充填。结果:A组1例牙髓坏死并发尖周炎,治俞率94.7%,B组4例并发牙髓炎,2例牙体折裂,治愈率87.5%,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早期牙隐裂以全冠修复对保护牙髓防止隐  相似文献   

20.
正牙隐裂早期的裂纹细小且患者无明显不适,直到牙隐裂引起了患者的明显不适症状才会就诊,如冷热刺激、咬合不适甚至出现严重牙髓炎症状。牙髓炎也是牙隐裂患者的常见并发症[1]。根管治疗属于目前治疗牙髓炎的主要方式。本研究比较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根管治疗在隐裂性牙髓炎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口腔科门诊接诊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160例(160颗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