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点、镜下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方法 回顾性地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患者64例UC患者进行内镜及临床分析.结果 64例住院病例中,男女之比为1.76:1,平均发病年龄44.7岁,高峰年龄段为20~6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血便、腹痛.大肠镜检查以黏膜充血、糜烂、溃疡为主要表现.病变范围以侵犯直肠及乙状最多,主要予SASP/5-ASA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论 UC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结肠镜表现,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确UC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葛洋 《临床医药实践》2009,(5Z):1691-1692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点与内镜表现。方法:选取81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结肠镜下病变部位和特点以及活检组织病理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UC主要症状表现为腹泻(85.19%)、腹痛(71.60%)、黏液脓血便(62.96%);病变分布主要位于直肠乙状结肠(40.74%)、直肠(28.40%)及左半结肠(24.69%);镜下表现结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颗粒状改变者72例(88.9%);活检病理结果: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隐窝炎、隐窝脓肿、糜烂及溃疡形成有58例(71.6%)。结论:UC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结肠镜下主要表现为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或伴溃疡形成,病变主要分布在直肠、乙状结肠和左半结肠;结肠镜和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老年溃疡性结肠炎18例与非老年溃疡性结肠炎70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老年(≥60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非老年(20-59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腹痛、腹泻及发热较非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见,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消瘦及贫血多见,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中病情轻度的占33.3%,中重度占66.7%。而非老年组分别为60.0%和4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癌变率为11.1%,非老年为1.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较非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重,癌变率高于非老年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统计我科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169例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为主要临床症状,本组病理组织检查未发现癌变者,均有固有膜活动期非特异性炎症,治疗以内科用药治疗为主,2例并发穿孔转手术治疗,男性患者居多。结论溃疡性结肠炎以肠外表现相对较多,通过掌握临床特点,治疗主要以氨基水杨酸盐及皮质类固醇为主,强调患者定期复查肠镜,结肠镜及活检病理组织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发生穿孔、肠梗阻、癌变时需用紧急外科手术治疗,病变主要位于左半结肠、乙状结肠、直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3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果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为主要临床症状,以内科治疗为主,结论通过掌握临床特点,结肠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加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了解,解除临床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UC的临床治疗方法,提高诊治的效果。方法统计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52例住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相关资料,总结治疗方案及其临床发病特点。结果治疗用药主要予糖皮质激素或/及SASP/5-ASA治疗为主,病理组织检查均有固有膜活动期非特异性炎症,52例中未发现癌变者,1例并发穿孔转手术治疗,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结论结肠镜及活检病理组织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病变主要位于乙状结肠、直肠、左半结肠,本组患者病程相对较短,来院就诊主要以腹泻、黏液血便、腹痛为主,肠外表现相对较多,治疗主要药物以氨基水杨酸盐及皮质类固醇为主,要强调患者定期复查肠镜。  相似文献   

7.
刘闻莺  韩敏  陶玙婧  刘欣艳  杨根妹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614-1615,1618
目的探讨近年来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与非老年UC患者临床特点差异,为临床诊治老年UC患者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83例UC患者临床资料及内镜学资料。以发病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作为分组标准,分为老年组65例和非老年组118例。结果 UC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老年组患者腹胀、贫血较非老年组患者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腹泻、腹痛、血便、黏液便、里急后重、消瘦、发热、肠外表现、并发症、内镜下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在活动期清蛋白降低者(40.00%,26/65)较非老年组(19.49%,23/118)多见(F=27.857,P=0.000)。老年组中55例(84.62%)结肠病变范围局限在脾曲以下,而非老年组患者有90例(76.27%)患者病变范围局限在脾曲以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17,P=0.002)。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重视老年UC患者的临床特点,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资料,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总结溃疡性结肠炎72例临床资料。结果 72例UC中,男女之比为1.48∶1,平均发病年龄(40.24±11.56)岁,高峰发病年龄30~39岁。临床表现以腹泻(80.56%)、黏液脓血便(72.22%)和腹痛(65.28%)为主,肠道外表现及并发症少见,无结肠癌变患者。病变多位于直肠、乙状结肠及左半结肠(62.5%)。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在不同病情的UC患者中,差异有显著性。治疗以水杨酸类和类固醇激素为主。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逐年上升,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是及时、正确诊断的关键。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对评价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有意义,内科治疗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经电子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溃疡性结肠炎116例临床资料,分析病变部位、内镜下表现、治疗及转归。结果结肠镜下表现主要是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内镜和病理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结论 UC是一个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多数患者经过内科综合治疗能进入缓解期,在治疗规范性和服药依从性需进一步加强,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0.
康复新液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48例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均分为A、B组。A组用康复新液 思密达 生理盐水混合后保留灌肠,每天2次;B组用粉碎柳氮磺胺吡啶 思密达 生理盐水混合后保留灌肠,方法同A组。治疗1月后用结肠镜复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5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伴发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两者关系。方法 分析、总结7例(男3例,女4例;年龄48~83岁,平均66岁)确诊为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同时伴发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肠镜报告、病理报告等,追踪其治疗效果。结果 7例患者既往无慢性腹泻病史;因原发病在较长时间内(6~20天,平均15天)接受1~3种广谱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大便常规检查均见多量的粘液和红白细胞;大便细菌培养均为阴性;5例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结肠镜及病理检查可见特异的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表现;按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治疗后,病情可得到控制,其中 3例需要使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愈合良好。结论 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可同时伴有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可能与它们有相似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付丹  陈霞  付冰 《现代临床医学》2005,31(5):338-339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收集62例确诊溃疡性结肠炎(UC)病例,对其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62例UC临床主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等,结肠镜检示病变呈连续性、弥散性分布,病变范围直肠、乙状结肠占45.4%,左半结肠占46.8%.治疗上根据病情轻重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和(或)激素治疗,缓解率高.结论:UC近年发病例数明显增加,临床表现较典型,病变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及左半结肠多见.目前以内科治疗为主,个别危重症治疗无效者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点,指导诊治。方法对确诊为UC的长垣及其周边封丘、滑县等地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UC患者以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黏液或黏液脓血便发生率最高87.2%。病情以轻、中度多见(85.6%)。病变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及左半结肠为主。结肠镜下黏膜充血、糜烂、溃疡。治疗药物为5-氨基水杨酸联合益生菌及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锡类散灌肠治疗,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论河南省长垣地区UC患者以中青年为主,轻、中度病情居多,并发症多为结肠息肉,肠外表现少。病变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左半结肠多见。5-氨基水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锡类散局部灌肠效果好。确诊根据临床表现、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结肠镜检查对病变部位、范围,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药加庆大霉素激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血性黏液便、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结肠和直肠慢性疾病,随着结肠镜检查的广泛开展和对本病认识的加深,国内报道病例明显增多,我们采用槐花汤加减加庆大霉素、激素混悬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袁超  陈星星  喻群力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7):2565-2566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组(39例)和美沙拉嗪对照组(36例),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肠镜下黏膜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和结肠镜下黏膜炎症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血便、溃疡、充血水肿和血管模糊好转或消失。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UC可显著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下特点。方法:对5年来肠镜检出的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及内镜下表现复杂多样,急性活动期占71.4%,病变以直,乙状结肠型和左侧结肠型多见,结论:内镜检查可确定溃疡性结肠炎病变的范围、程度、分期和无癌变,为临床治疗提高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分析经结肠镜发现、病理确诊的25例缺血性结肠炎的相关资料,所有病例均在腹痛等症状出现后5d内行结肠镜和病理检查。结果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25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50岁以上20例(80%),大多有基础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血便及腹泻等,病变多数位于左半结肠。结肠镜分型:一过型20例,狭窄型4例,坏死型1例。结论缺血性结肠炎应早期行结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诊断。一过型、狭窄型内科保守治疗,坏死型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郑凯  沈洪  陈静  戴路明  姚宏凤 《河北医药》2013,(14):2238-2239
患者,男,31岁。因"腹痛伴黏液脓血便间作2年余"2009年10月首诊于我院。患者2007年因解黏液脓血便至南京市某三甲医院就诊查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此后间断服用。至我院后查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图1),病理见黏膜组织中度慢性炎,活动性,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疾病,我院1993~2007年结肠镜检查8566例,检出溃疡性结肠炎232例,现就其内镜下表现、病理和治疗后的转归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下及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近十年来确诊的20例缺血性结肠炎的相关资料,所有病例均于初诊或再次就诊时行全结肠镜及病理检查,并于首次检查后2周至2个月内复查全结肠镜,观察其内镜下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大多表现为左下腹疼痛及左下腹压痛,临床确诊率35%,内镜下病变与正常肠段之间有明显的界限,病变粘膜充血、糜烂、出血甚或纵行或匐行浅溃疡。一过性炎症者18例,狭窄型2例,未见坏疽型,内镜确诊率90%,病理学检查多无特异性。结论 结肠镜检查是缺血性结肠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