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梁英 《华夏医学》2002,15(6):779-780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 2 1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2 1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患儿中注射部位出血不止 18例 ;颅内出血 15例 ;皮下出血斑及便血 5例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贫血。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与生后未接受维生素 K注射、母亲饮食中维生素 K不足以及应用抗生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庆市部分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情况。方法:回顾分析了1998-2001年4年间收治的115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的一般情况,发病诱因,合并症,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等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的病死率为26.09%(30/115),合并颅内出血和脑疝是造成死亡和后遗症的主要原因,结论:要充分认识和重视婴儿性维生素K缺乏症,及早诊断和治疗,同时除在婴儿出生时肌注维生素K外,应在婴儿及乳母中大力推广口服维生素K1,以补充母乳中维生素K的不足,减少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病,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奕怀  彭盘俐 《广东医学》2007,28(7):1121-1122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67例儿科住院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的资料.结果 来自农村、腹泻、感染性疾病(除肠炎)、使用抗生素、肝功能异常、生后未注射过维生素K、低钙血症均是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的危险因素,腹泻、使用抗生素、肝功能异常、生后未注射过维生素K是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的高危因素.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升高.结论 认识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的危险因素,重在加强预防教育措施及用维生素K预防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婴幼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的病因,从而提出其预防及治疗措施,以减少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我院1990~2010年诊断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7例患儿中,23例为单纯母乳喂养,11例患病前婴儿及母亲均未使用过维生素K制剂;皮肤粘膜、肠道出血13例;颅内出血者15例;有贫血者24例.均采用维生素K1及输血等对症治疗.除1例病情严重自动放弃治疗,1例死亡外,其余25例均临床治愈及好转出院.结论 婴幼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使用维生素K1治疗近期效果良好,及时输血更为重要.孕母及婴儿预防使用维生素K可减少甚至避免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通过详细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鉴定预防接种偶合病毒性脑炎。方法 对江门市2003~2005年发生的4例引起争议的预防接种后偶合病毒性脑炎个案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4病例均为预防接种偶合病毒性脑炎病例,与预防接种无关。结论 各地在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利提高接种人员素质的同时,必须明确诊断预防接种不良事件和提高副反应的应急处理能力,另外还须对种儿童家长和公众做出明确的解释,消除公众的疑虑和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相似文献   

6.
目的描述1例乙肝及卡介苗疫苗联合接种后偶合死亡病例的调查经过,为类似事件处置提供参考。方法对定安县一起接种乙肝及卡介苗疫苗后偶合死亡的病例开展个案调查,通过收集病例出生情况、预防接种过程、接种单位及人员资质、疫苗冷链信息、患儿抢救记录以及尸检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儿出生后第35天,于2014年11月18日上午10时完成第2针乙肝疫苗与1针卡介苗接种,留观30 min无异常,家属于当天上午10时40分将其抱回家,11时30分左右家长发现患儿其口唇发绀、手脚冰冷,紧急送到辖区农场医院进行救治,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结合尸检及案情资料,海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调查诊断,受种者为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致感染性休克而死亡,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属于偶合症。结论接种疫苗偶合死亡常引起医疗纠纷及不良影响,有序协调、充分沟通、及时尸检、科学严谨、有法可依地处置此类事件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7.
曾冬伶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99-99,131
目的分析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远期免疫应答效果及影响因素,为加强免疫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县2003~2004年1~18岁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儿童为研究对象,选取1960例病例记录,满足父母或共同生活者中无乙型肝炎患者的条件,回顾性对比分析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基础免疫后1年抗体阳性率最高,随着年龄增长,抗体阳性率逐渐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通过对1~18岁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调查分析,掌握乙肝疫苗免疫后的抗体保护水平,更有效地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及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科收治的31例维生素K缺乏症确诊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13例(41.9%),颅内出血6例(9.7%),肺出血3例(9.7%)。单纯母乳喂养16例(51.6%)。治愈21例,好转8例,恶化1例,死亡1例。结论:临床工作中要注意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婴儿有维生素K缺乏症的可能。早期合理治疗及推广相应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特征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46例迟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36例,发生率78.3%。本组病例治愈32例,治愈率69.6%,死亡3例,病死率6.5%,病情好转自动出院9例(19.6%),无效放弃治疗2例(4.3%)。结论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以自发性颅内出血为特征。新生儿从出生至生后3个月定期小剂量补充维生素K1可预防本病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我院2003年-2006年收治的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18例患儿进行了分析,全组病例均为母乳喂养儿,日龄14d-75d,均表现为突发性高颅压、急速进展的贫血、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血性脑脊液。入院后予静注维生素K1及输新鲜血等处理。结果治愈14例,占77.8%;好转1例,占5.6%;1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放弃治疗。随访1年-4年,癫痫1例,智力低下并一侧肢体活动不灵1例;13例至今未发现任何后遗症。结论该病起病急,后遗症发生率高且严重。维生素K是其最根本的治疗,输新鲜血是一项强有力的措施,而该病之预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流动人员疟疾流行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全区网络直报疫情资料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疟疾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发热病人平均疟原虫阳性率为0·33%。80·62%的病人为本地居民外出到疟疾流行区务工感染所致。以从事护林/砍伐比例最高,占44·19%。结论加强返乡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巩固广西疟疾防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李剑  甄洪清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78-1578
为确保消费的饮食安全,更好地了解饮食业餐具消毒效果卫生状况,从而为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于2004年4~7月对邹城市所属中小型饮食业进行餐具消毒效果检测,共检测876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汕头市登革热定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定点监测为汕头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汕头市无登革热疫情,抗登革热病毒IgG、IgM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6、8、9、10月份,低谷在4、7、11月份,孳生情况随着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变化而变化;孳生场所以农村、暂时性容器为主。结论汕头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10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4.
韦华  袁孔现  李国忠 《安徽医学》2010,31(8):968-969
目的了解产科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以加强临床使用的管理。方法随机抽查铜陵市人民医院2007~2009年产科出院患者病历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达67%,头孢类药物是主要种类,以单独用药情况最多;多数品种DUI接近1。结论该院产科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须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控制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15.
何金庆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877-1878
目的评价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督促各医疗单位提高消毒灭菌效果,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辖区内的医疗单位已消毒或灭菌的用品进行抽样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这次采集使用中消毒液、无菌器械、物体表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共3556份,检测达卫生标准2955份,符合率为83、10%,不同样品检测达卫生标准百分率依次为97.37%、95.56%、86.25%、75.41%和62、49%。结论高州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用卫生指标评价,卫生站的符合卫生标准率低于医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合格率低于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器械。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海南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以防止医院感染。方法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医院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方法对医疗机构各科室的紫外线灯、高压蒸汽灭菌器、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室内空气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紫外线灯合格率为91.07%高压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95.98%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4.78%,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6.4%,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5.07%。结论医院消毒质量合格率与各级医护人员认真落实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有密切关系,应加强乡镇级卫生院和个体诊所的监测工作,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7.
阮发妹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264-1264
为了防止经餐具引起疾病的传播,引起人们对餐具传播疾病的重视,了解《食品卫生法》颁布发几年以来,餐饮餐具的消毒状况,儋州市于2005年对239家大中型宾馆酒店、中小型排档、个体饮食店进行抽查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惠州市电子、五金、电镀等企业生产车间中有毒物污染情况,以便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对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进行检测。结果2003~2004年共检测车间空气样品3625份,舍格3511份,总合格率为96.8%。其中锰尘舍格率最低,为82.2%;其次是三氯乙烯91.0%,氰化氢93.4%,甲苯97.1%,硫酸97.2%,铅烟98.2%,正己烷99.2%。苯99.3%,二甲苯99.6%,其他合格率为100%。结论惠州市部分电子、五金、电镀企业车间空气中有毒物的浓度较高,应改善生产车间的通风设施,做好工人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了解广东省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进展情况,为落实 201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措施修订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的通知》要求进行监测. 结果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为75.0%,非碘盐率20.1%;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5.3%;尿碘中位数为140μg/L,《20μg/L的比例为1.7%;8~10岁儿童智商平均为101.1. 结论广东沿海及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非碘盐冲销问题依然存在,碘缺乏病病情也未出现明显回升,非碘盐冲销严重地区学生的碘营养水平未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2010年实现全省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提高农村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个监测点一年分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每次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各一份。按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地面水58.90%比地下水33.20%合格率高;枯水期39.18%比丰水期25.95%合格率高,监测项目合格率最低的是总大肠菌群47.7%,菌落总数86.60%,不同处理方式水厂的监测结果 ,完全处理水厂合格率65.66%比未处理水厂合格率26.12%高。结论海南省农村饮用水微生物超标严重,农民饮用的绝大多数是未消毒处理的水,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