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通过X线头影测量软组织侧貌线距,评价并比较前导矫形联合固定矫治器与单纯拔牙对治疗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骨性错的疗效。方法:选取31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伴下颌后缩的病例。其中18例采用Ⅰ期固定式Twin-Block矫治器联合Ⅱ期固定矫治;13例采用传统单纯拔牙后直丝弓矫治进行治疗。在治疗前、Twin-block矫治完成后以及全部固定矫治结束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软组织侧貌线距测量分析。使用SPSS15.0软件包分别比较前导矫形组、单纯拔牙组治疗前、后的组内差异以及2组的组间差异。结果:前导矫形组下颌凸距、下唇厚度、颏唇沟厚度、上唇凸距在治疗前后差值改变均有显著性,单纯拔牙组在下唇厚度、下唇凸距、上唇凸距的治疗前后差值改变均有显著性。2组进行比较,下唇凸距治疗前、后差值的改变有显著性,而下颌凸距、上颌凸距、下唇厚度、上唇凸距、颏唇沟厚度在治疗前后差值的改变无显著性。结论:前导矫形联合固定矫治与单纯拔牙固定矫治相比,在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中的疗效相近,而前导矫形组对下唇凸度的改变大于拔牙组。  相似文献   

2.
变异型Herbst矫治器矫治下颌后缩的软组织侧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使用变异型Herbst矫治器来矫治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患者,对矫治前后的数据进行测量分析,评价该矫治装置对面部软组织侧貌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12例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变异型Herbst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根据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上的软组织测量标志点.测量分析治疗前后面部软组织的侧貌改变。结果:经变异型Herbst矫治器治疗后,面凸角、软组织鼻颏角、上唇角、上下唇角、Z角、上唇凸距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上下唇基角、下唇角、颏唇沟厚度的变化统计结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变异型Herbst矫治器通过前导下颌,促进下颌发育,使面部软组织突度减小.从而有效改善面部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评价前导矫形联合固定矫治器矫治和单纯拔牙固定矫治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骨性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1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伴下颌后缩的病例。其中,18例采用Ⅰ期固定式Twin-block矫治器联合Ⅱ期固定矫治;13例采用传统的单纯拔牙后使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在治疗前、Twin-block矫治完成后以及全部固定矫治结束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利用Pancherz测量分析法进行分析,使用SPSS15.0软件包分别比较前导矫形组、单纯拔牙组治疗前后的组内差异以及2组的组间差异。结果 前导矫形组下颌骨长度增加并向前移动,上切牙相对于上颌骨的位置向后方移动,下切牙、下颌第一恒磨牙相对于下颌骨的位置均向前方移动,覆盖减小(P<0.05)。单纯拔牙组上、下颌骨的位置、髁突位置及下颌骨的长度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在前牙覆盖的纠正中,前导组牙性因素占39.5%,骨性因素占60.5%,拔牙组牙性因素占86.9%,骨性因素占13.1%;在磨牙关系的纠正中,前导组牙性因素占44.9%,骨性因素占55.1%,拔牙组牙性因素占90.3%,骨性因素占9.7%。结论 前导矫形联合固定矫治与单纯拔牙固定矫治相比,在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患者中,疗效近似,但能更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骨性侧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erbst矫治器治疗对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国产Herbst矫治器对 17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下颌后缩儿童进行临床矫治 ,并以 10例未经治疗的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下颌后缩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Herbst矫治器治疗后 ,软组织侧貌发生明显改变 ,面突度减小 ,代表下颌突度的下唇基角 (S N′ Si) ,下唇角 (LiSi SN) ,软组织颏突角 (S N′ Pg′)显著增大 ,H角减小 ,差异有显著性 ;代表上下唇矢状关系的上下唇基角 (Sn N′ Si)显著减小 ,同时颏唇沟深度 (Si LiPg′)显著减小 ;但代表上颌突度的上唇基角 (S N′ Sn)及上唇角 (LsSn SN)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Herbst矫治器的治疗促进了下面部软组织的生长 ,利于面型的改善。但颏唇沟厚度 (Si B)的显著减少 ,提示硬软组织改建的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患者用下颌前伸矫治器-3(MPA-3)矫治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选择1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下颌后缩,ANB>5°。使用MPA-36~9个月后(平均7.2个月),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MPA-3后,表示软组织侧面突度的面凸角增加了3.57°,软组织面角增加了1.32°,软组织鼻颏角减小了2.40°,Z角增加了6.53°,下颌凸距增加了1.42mm;体现上下唇关系的上唇角减小了4.67°,上下唇角增加了13.16°,上下唇基角减小了2.61°,下唇基角增加了3.32°,颏厚度增加了2.22mm。结论MPA-3是一种有效的固定式功能性矫治器,可以刺激下颌骨的生长,抑制上颌骨的生长,改善骨性矢状关系的不调,同时还可以协调鼻、唇、颏之间的关系,改善面部软组织侧貌和上下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安氏Ⅱ类错牙合采用不同拔牙矫治设计的患者,其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软组织侧貌进行测量研究,探讨软组织侧貌在矫治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采用不同拔牙矫治设计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分为A组:拔除两个上颌第一双尖牙;B组: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结果输入计算机经过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①A组鼻唇角、上下唇角、下唇角、上唇长度变大,上唇角和上唇突度变小.②B组鼻唇角、上下唇角、下唇基角、下唇角、面角、颏突角、下唇长、面下三分一高变大,上唇角和上唇突度、下唇突度、鼻颏角变小.A、B两组全面高均变大.统计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安氏Ⅱ类错牙合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的患者,其软硬组织的变化是一致的,其牙型、骨骼型从Ⅱ类变为Ⅰ类,覆盖其上的软组织也发生一致的改变,使面突度明显减小,下颌后缩得到改善,面部软组织侧貌更趋于协调美观.②拔除两个上颌第一双尖牙的患者,其软硬组织的变化在上颌是一致的,而在下颌却不一致,软组织侧貌突度也减小.  相似文献   

7.
安氏Ⅱ类错He矫治前后软组织侧貌的X线头影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安氏Ⅱ类错He采用不同拔牙矫治设计的患者,其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软组织侧貌进行测量研究,探讨软组织侧貌在矫治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30例采用不同拔牙矫治设计的安氏Ⅱ类错He患者,分为A组:拔除两个上颌第一双尖牙;B组: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结果输入计算机经过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①A组鼻唇角、上下唇角、下唇角、上唇角、上唇长度变大,上唇角和上唇突度变小。②B组鼻唇角、上下唇角、下唇基角、下唇角、面角、颏突角、下唇长、面下三分一高变大,上唇角和上唇突度、下唇突度、鼻颏角变小。A、B两组全面高均变大,统计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①安氏Ⅱ类错He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的患者,其软硬组织的变化是一致的,其牙型、骨骼型从Ⅱ类变为Ⅰ类,覆盖其上的软组织也发生了一致的改变,使面突度明显减小,下颌后缩得到改善,面部软组织侧貌更趋于协调美观。②拔除两个上颌第一双尖牙的患者,其软硬组织的变化在上颌是一致的,而在下颌却不一致,软组织侧貌突度也减小。  相似文献   

8.
徐春华  胡小坤  陈文静 《口腔医学》2011,(10):586-587,591
目的研究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的矫治作用。方法选择27例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应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后磨牙调整为中性关系或轻度近中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上下颌关系及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疗效显著,能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下颌后缩。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安氏Ⅱ类错牙合采用不同拔牙矫治设计的患者 ,其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软组织侧貌进行测量研究 ,探讨软组织侧貌在矫治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 30例采用不同拔牙矫治设计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 ,分为A组 :拔除两个上颌第一双尖牙 ;B组 :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 ;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结果输入计算机经过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①A组鼻唇角、上下唇角、下唇角、上唇长度变大 ,上唇角和上唇突度变小。②B组鼻唇角、上下唇角、下唇基角、下唇角、面角、颏突角、下唇长、面下三分一高变大 ,上唇角和上唇突度、下唇突度、鼻颏角变小。A、B两组全面高均变大。统计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①安氏Ⅱ类错牙合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的患者 ,其软硬组织的变化是一致的 ,其牙型、骨骼型从Ⅱ类变为Ⅰ类 ,覆盖其上的软组织也发生一致的改变 ,使面突度明显减小 ,下颌后缩得到改善 ,面部软组织侧貌更趋于协调美观。②拔除两个上颌第一双尖牙的患者 ,其软硬组织的变化在上颌是一致的 ,而在下颌却不一致 ,软组织侧貌突度也减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Headgear-aetivator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患者软组织侧貌的改变.方法:选择生长发育高峰期的50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分为Headgear-activator矫治器治疗组与对照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所得角度和线距,采用SPSS11.0软件包分别计算均值和标准差,利用配对t检验比较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鼻唇角、颏唇沟角、Z角增大,H角、上唇和下唇突角、上唇颏突角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adgear-aetivator矫治器治疗可使软组织颏部前移,上、下唇凸度明显减小,从而改善下颌后缩患者的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改良Twin-Block功能矫治器矫治Angle Ⅱ1错[牙合]畸形侧貌外形的变化.方法:选择以下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Angle Ⅱ'错[牙合]畸形病例11例.Ⅰ期治疗采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Ⅱ期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应用X线头影测量进行软组织分析,并对治疗前后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结束后,软组织面角增大,颏部软组织增厚,H角、颏唇沟深度减小.下唇突点-H线距离、鼻突度、上唇凹深、鼻下点-H线、上唇基部厚度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有助于改善Angle Ⅱ错[牙合]畸形的软组织面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改良Twin-Block功能矫治器矫治AngleⅡ1错畸形侧貌外形的变化。方法:选择以下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AngleⅡ′错畸形病例11例。Ⅰ期治疗采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Ⅱ期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应用X线头影测量进行软组织分析,并对治疗前后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结束后,软组织面角增大,颏部软组织增厚,角、颏唇沟深度减小。下唇突点-H线距离、鼻突度、上唇凹深、鼻下点-H线、上唇基部厚度无显著性H变化。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有助于改善AngleⅡ′错畸形的软组织面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Headgear-activator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患者对鼻唇颏协调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自然生长和使用Headgear-activator矫治的38例骨性Ⅱ1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Headgear-activator组,每组均为19例患者。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所得角度和线距,采用SPSS 11.0软件包分别计算均值和标准差,利用配对t检验比较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上唇审美平面距、下唇审美平面距、上切牙露齿度、上唇突角、上下唇突角、上唇颏突角减小;上唇长、下唇长、上唇倾角、下唇倾角、下唇突角、鼻唇角、颏唇沟角、软组织面角、Z角、面突角增大,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adgear-activator矫治器可显著减小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上下唇突度,改善开唇露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鼻、唇、颏之间的协调性,使侧貌轮廓变得自然舒缓,软组织侧貌趋于直面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垂直生长型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病例软组织在矫治前后的变化,以期为正畸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8例垂直生长型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病例,在矫治前及矫治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对26个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并对矫治前后的变化和青少年与成人矫治前后的变化量进行比较。结果矫治后TUL-EP、TLL-EP、上下唇位置、Stoms-Stomi、U1-Ptm等减小,而上唇凹点厚度、上唇凸缘厚度、上下唇长度、上下唇倾角、鼻唇角、Z角、颏唇沟倾角等增加;青少年组上唇凹点厚度、下唇长度、A′-Ptm治疗后均增加,而成人组则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青少年组与成人组上唇长度、颏唇沟倾角、U1-Ptm的变化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垂直生长型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病例在早期治疗更能改善侧貌美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体会.方法对11例青春发育期下颌后缩的安氏Ⅱ类错(牙合)利用Twin-block结合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结果11例患者均得到磨牙和尖牙Ⅰ类关系和较好的侧貌,ANB角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对青春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通过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治疗后软组织侧貌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0 ~ 13岁。所有患者均为早期恒牙列,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远中磨牙关系,上牙列轻、中度拥挤,均角的非拔牙病例。应用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对患者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侧貌软组织相关指标的头影测量及比较分析,评价矫治前后相关软组织侧貌轮廓的变化。结果 20例患者均通过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将骨性Ⅱ类、远中磨牙关系的错牙合畸形矫正为骨性Ⅰ类、中性磨牙关系,患者侧貌改善,获得满意矫治效果。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鼻唇角增大、上唇倾角减小、上唇突点到审美平面的距离(UL-EP)减小、上唇突度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表明上唇得到了内收;颏沟倾角增大,说明颏部向前生长;下唇倾角增大,说明下颌向前生长。结论 通过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患者,可明显改善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的临床体会。方法对11例青春发育期下颌后缩的安氏Ⅱ类错利用Twin-block结合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结果11例患者均得到磨牙和尖牙Ⅰ类关系和较好的侧貌,ANB角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对青春发育期安氏Ⅱ类错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he畸形的临床体会。方法对11例青春发育期下颌后缩的安氏Ⅱ类错he利用Twin-block结合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结果11例患者均得到磨牙和尖牙Ⅰ类关系和较好的侧貌。ANB角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对青春发育期安氏Ⅱ类错耠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 采用Forsus矫治器对1例下颌后缩患者进行矫治,并对矫治前后的X线片及牙、(牙合)、面像进行对照.结果 经过16个月的矫治,患者软组织侧貌良好,磨牙及尖牙均为Ⅰ类关系,上下颌牙列整齐,间隙关闭,上下颌中线一致.结论 Forsus矫治器结构简单,临床操作方便快捷,可与固定矫治器同时使用,对恒牙早期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矫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安氏Ⅱ1类错(牙合)中应用上颌斜导矫治后患者面部侧貌的变化.方法:选择20例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病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11.2岁,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上颌斜导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进行Holdaway软组织分析及常规硬组织分析,对治疗前后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后硬组织改变为SNB角增大和ANB角减小,软组织面凸角减小,软组织面角增大,下唇突点-H线距离及H角减小.结论: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病例应用上颌斜导能够产生下颌骨的骨骼改变,并改善软组织侧貌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