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急诊处置室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护理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急诊处置室在处理外科急症、创伤感染性疾病时经常遇到病人发生晕厥,因其发病急、病因复杂,若不能及时正确地鉴别和积极有效地救治就会延误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引起处置室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将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病因分析和护理措施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临床上各类晕厥病人的特点进行护理,减少晕厥的发生带来的意外伤害。方法:用观察法对52例病人在处置时发生各类晕厥病人的表现和护理。结果:本文就2000 ~2005年门诊处置室出现的各类晕厥进行分析,按其病因类型分为血管迷走性晕厥、体位低血压性晕厥、低血糖性晕厥、精神性晕厥4类,对各类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加以描述和分析,以引起处置室护士对此类病人的高度重视。结论:门诊处置室护士要了解每一位病人的病情,掌握病史,早期发现晕厥先兆,提高鉴别和抢救能力。  相似文献   

3.
许慧  王璐璐  徐立欣 《吉林医学》2009,30(8):703-704
门诊外科综合处置室在注射、换药、清创、缝合及各部位脓肿切开时,常会遇到患者突发晕厥的情况因其发病急骤,病因复杂,如缺乏明确的鉴别和有效的救治,会失去抢救的时机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2005年6月~2008年6月在综合处置室出现的各类晕厥急症进行分析,按其病因类型,分为血管迷走性晕厥、体位低血压性晕厥、低血糖性晕厥及精神性晕厥4类。对各类型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加以描述和分析,并对其中最为常见的血管迷走性晕厥,从病因、病理机制、现场急救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引起护士对此类患者的高度重视,减少晕厥发生和晕厥带来的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4.
门诊换药室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减少晕厥的发生,避免晕厥带来的意外损伤。方法:将我院门诊换药室近5年来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的18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5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经及时处理均没有导致因晕厥带来的意外损伤。结论:护理人员在换药室进行治疗时,尽量减少疼痛对患者的刺激,若发现有先兆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晕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晕厥的病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以晕厥为主诉在笔者所在科住院的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年龄为2~14岁,平均10.0岁;男12例,女24例,男/女为1/2.心源性晕厥4例,占11.1%;脑源性晕厥4例,占11.1%;贫血性晕厥1例,占2.8%;低血糖性晕厥3例,占8.3%;血管迷走性晕厥18例,占50.0%;原因不明性晕厥6例,占16.7%.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中女性占83.3%,平均年龄11.4岁.结论 儿童晕厥的病因复杂,良性疾病占绝大多数.血管迷走性晕厥是青春期女孩晕厥的主要原因,防范措施应根据不同病因制定.  相似文献   

6.
单纯性晕厥又称血管迷走性晕厥 ,约占晕厥的 70 % ,本病属中医的厥证范围。本文采用四逆汤回阳救逆 ,结合补气血 ,通经络取得了很好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96例均为门诊及住院治疗患者 ,男性 2 8例 ,女性 6 8例 ,年龄 1 8~ 5 8岁 ,平均 39岁。因晕厥或晕厥先兆 (发作性头晕伴恶心、面色苍白、出汗 ,视、听觉障碍等 )同时伴有以下几种情况之一 :1舒张压≤ 6 .6 7k Pa和 (或 )收缩压≤ 1 0 .7k Pa或平均动脉压下降 2 5 %以上 ;2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 <5 0次 /分钟 ;3窦性静止≥ 3秒 ;4一过性 度房室传导阻滞 ;5交界性心律。…  相似文献   

7.
运动负荷试验中血管迷走性晕厥5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0 引言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一种常见的由血管舒缩障碍引起的疾病 ,多见于体质较弱者 ,常有诱因、有先兆、由直立位或坐位发生 .我们报道 5例运动负荷试验过程中的血管迷走性晕厥 .1 临床资料 血管迷走性晕厥 5 (男 4 ,女 1)例 ,年龄 33~ 5 4岁 .无器质性心血管系统疾病史 ,因可疑 ST- T改变接受运动负荷试验 ,试验前常规体格检查、心脏 X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未发现异常 .于早餐后 2 h进行踏车运动试验 ,采用极量方案 ,运动负荷以每 2 m in 2 5 W· s- 1 增加[1 ] .试验开始至终止运动后 2 0 min连续监测 12导联心电图及血压 . 5例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各病因晕厥儿童的fl缶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运用2009年我国儿童晕厥诊断程序及直立试验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儿科门诊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以“晕厥”来就诊的57例患儿进行初步诊断,分析各病因晕厥儿童的临床特征。结果:57例患儿中,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53例,占92.9%,年龄2~15岁,平均(10.23±3.58)岁,男30例,女23例,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51例和境遇性晕厥2例;心原性晕厥4例,占7.1%,年龄0.8~8岁,平均(5.5±3.3)岁,均为男性。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与心原性晕厥相比,其发病年龄、发作次数、诱因、先兆、发作时的体位及有无心脏病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神经介导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占晕厥的多数,多发生在11岁以上的青少年,有比较明显的诱因及先兆,一般发生在直立体位,晕厥次数较少。  相似文献   

9.
段小林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3):115-116
目的探讨晕厥患者的病因、转归与预后。方法分析218例晕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凶主要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及神经源性晕厥。结论血管迷走性晕厥及心源性晕厥是晕厥患者最常见的病因,器质性心脏病常预示病情严重,有高危因素者预后不良,需及时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0.
倾斜试验加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和方法1 1 对象   1 999年 8月~ 1 999年 1 2月我院心脏中心完成的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的倾斜试验病人 57例 ,临床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 (VVS) 4 3例 ,男性 1 5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1 6~ 57岁 ,平均 38± 1 4岁 ,无晕厥病人1 4例 ,男性 9例 ,女性 5例 ,年龄 1 5-59岁 ,平均 38±1 4岁 ,两组平均年龄P >0 0 5。1 2 方法  临床诊断VVS的病人 ,所有病例超声心动图正常 ,部分病例完成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内电生理、运动负荷试验甚或冠脉造影检查 ,除外了器质性心脏病。对照的病例为无晕厥的正常人。检查前 3~ 5天停用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后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病因,以提高其规范的治疗。方法分析6例血管迷走性晕厥后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患者临床特点及检查资料。结果 6例血管迷走性晕厥后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均有血管发育异常或Willis动脉环的变异。结论人脑Willis动脉环的变异可能会加重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局部脑缺血,积极治疗可避免不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发生。  相似文献   

12.
陈培佩  沈国莲  冯亚男 《浙江医学》2014,(22):1885-1886
晕厥是儿科的常见疾病,系脑供血骤然减少或停止而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常伴有肌张力丧失而不能维持一定的体位[1],血管迷走性晕厥是儿童晕厥的最常见的病因[2]。直立倾斜试验(HUT)是诊断和评价药物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疗效优劣的标准,分为基础HUT(BHUT)和药物HUT(SNHUT)[3]。现将我科对51例晕厥患儿HUT中的护理介绍如下,旨在为临床加强试验的安全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门诊处置室中各类晕厥的预防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门诊处置室中各类晕厥55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观察与分析55例患者晕厥的原因,探讨相关预防与护理措施。结果低血糖性晕厥、体位低血压性晕厥等是门诊处置室中患者晕厥主要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患者意识恢复,救治及时。结论加强预见性操作,基于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晕厥的类型,及时抢救,可以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血管迷走性晕厥 (VVS)是诸多晕厥中既特殊又常见的一种类型 ,过去是在排除其它类型晕厥的基础上诊断的 ,故诊断步骤复杂、费时、费资金。本文通过对血管迷走性晕厥产生的病因或诱因、机制、晕厥特点、伴随症状与体征、协助诊断方法及护理要点的分析 ,从而提高该实验的效率 ,有助于确诊血管迷走性晕厥 (VVS)。倾斜试验是确诊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一项特殊性检查 ,我院新近开展此项新的检查项目 ,做好配合护理是此项检查开展顺利和提高试验效率的关键。1 血管迷走性 (血管抑制性 )晕厥 又称普通晕厥 ,最为常见。多发生于体弱的年青女性 ,…  相似文献   

15.
胡淑琴  冯启高 《医学综述》2001,7(5):291-292
晕厥在临床上相当常见 ,据国内外统计 ,人群中最少有2 0 %的人发生过一次晕厥 ,占急诊患者的 3%~ 4 % [1 ] ,其中不明原因的晕厥占 70 % [2 ] 。在儿童的晕厥中血管迷走性晕厥是最常见的。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亦可作为评估疗效的手段之一 ,更有助于了解此类晕厥发生的机制。新近直立倾斜试验也被广泛用于研究评价儿童及青少年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与治疗 ,发现该人群中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率高达 15 % [3] 。现将近年来倾斜试验诊断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研究进展 ,综述如下。1 晕厥的定义和临床特点晕厥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阻力训练可有效减少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门诊接诊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9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方法,治疗组除进行此常规治疗外,还予抗阻力训练。结果治疗6个月后,出现晕厥的百分比,对照组达51.1%,治疗组28.8%,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要效果好。结论抗阻力训练可有效减少晕厥发作,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晕厥是临床较常见症状,晕厥的病因诊断是现代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难点。神经介导性晕厥是晕厥类型中的常见类型,在各种形式的神经介导性的晕厥中,血管迷走性晕厥或称血管减压型晕厥最为常见[1],多发生于青年人,临床上诊断无特殊方法。国外近年来已广泛应用倾斜试验来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2],本文主要研究倾斜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不明原因晕厥组40例,男性1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37±13岁(18—52岁),病史中均有2次以上晕厥发作,病程为2周-15年。经仔细询问病史、体检及心电图、脑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和颈…  相似文献   

18.
血管迷走反射亦称血管抑制性(迷走性)晕厥或单纯性晕厥,其主要机制是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于皮层中枢或下丘脑,使胆碱能植物神经的张力突然增加,引起内脏及小血管强烈性扩张,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心率迅速减慢。这一征象常在PCI术后拔鞘时或拔鞘后发生,发生率为3%~5%。及早发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血管迷走反射的早期征象,及时观察和护理,可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倾斜试验 (tilttabletest ,TTT)已成为公认的诊断和评价药物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 (vasovagalsyncope ,VVS)疗效优劣的手段[1,2 ] 。本研究观察了基础直立倾斜试验 (basicup righttilttabletest,URTTT)过程中心率、血压的变化规律及心电图T波振幅的变化 ,以深化对TTT的认识。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受检者来源于 2 0 0 1年 3~ 8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 46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6~ 70 (33.72± 2 0 .42 )岁 ;其中 <18岁 15例 ,平均年龄(10  相似文献   

20.
血管迷走性晕厥为不明原因晕厥的主要原因,常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及生活。1996年以来,我们试用倍它乐克口服治疗血管迷定性晕厥,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对象及方法 1.对象26例住院及门诊晕厥病人,经询问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排除心源性及其它明确病因的晕厥,直立倾斜试验阳性为观察对象。其中女性15例,男性11例,年龄22~53岁,平均 35.6上 11.1岁。按时间顺序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信它乐克组14例,安慰剂组12例。两组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学意义。 2.方法倍它乐克组:口服倍它乐克片12.5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