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眼的下直肌和上斜肌同时麻痹称为双下转肌麻痹,病因不清。是临床上少见的眼外肌疾患。临床表现原在位健眼注视时患眼上斜视。患眼注视时健眼下斜视并合并假性上睑下垂。眼球外下转及内下转均受限,有代偿头位,部份患者有复视。一、临床资料本文11例男性10例,女性1例;右眼3例,左眼8例;就诊年龄5~12岁4例,16~44岁7例。先天性6例,无复视,其中中度弱视2例,重度弱视1例;后天性5例,均有复视,无弱视,其中眼肌外伤史2例,不明原因3例中伴面瘫1例,耳鸣1例。11例均有代偿头位。垂直偏斜8~△~60~△(8~△~20~△4例,21~△~40~△4例,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便携式隐斜计放置眼别(主视眼或非主视眼)对民航招飞隐斜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南航2012年度广东地区招飞上站眼科第一轮通过650例学生,卡孔法判断被检者主视眼眼别,将便携式隐斜计分别放置在主视眼(主视眼组)与非主视眼(非主视眼组)前测量隐斜值,用Von Graefe法测量值作为对照,外隐斜为负值、内隐斜为正值,垂直隐斜取绝对值。分别对主视眼组与非主视眼组、主视眼与Von Graefe法组、非主视眼组与Von Graefe法组隐斜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on Graefe法组外隐斜平均为-2.21±0.35△,内隐斜平均为+3.87±1.20△,上隐斜为+0.44±0.12△;主视眼组外隐斜平均为-2.68±0.55△,内隐斜平均为+6.22±2.55△,上隐斜为+0.46±0.15△;非主视眼组外隐斜平均为-2.16±0.40△,内隐斜平均为+3.22±1.65△,上隐斜为+0.45±0.14△。水平隐斜(外隐斜和内隐斜):主视眼组与非主视眼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视眼组与Von Graefe法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主视眼组与Von Graefe法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垂直隐斜:Von Graefe法组与主视眼组、非主视眼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民航招飞隐斜检查时便携式隐斜计放置在被检者非主视眼前结果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肌联合术治疗麻痹性内斜视的作用.方法 25例麻痹性内斜视应用内直肌边缘切开术减弱拮抗肌力量,应用外直肌与上、下直肌联合术加强麻痹肌.结果 术前第一斜视角+30.375°(+66.25△),术后1周残余度数+6.25°(+12.15△),残余以内斜<10△为良好,良好率为88%.外转范围5.57±0.535°.结论 外直肌与上、下直肌联合术可使眼球有一定的外展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先天性外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方法 对外展过强型外斜视行双眼外直肌后退 ;辐辏不足型外斜视行双眼外直肌后退 ,单眼内直肌缩短 ;对伴下斜肌或上斜肌亢进者行部分切除或鞘内断腱 ;对伴DVD者 ,外斜矫正术后 3个月再次矫正 ;若垂直斜度≥ 2 0 △ 伴下斜肌亢进者 ,可同时行下斜肌转位手术。结果 随访 1 4例 ,时间平均 2 5年。眼位正位、眼球运动正常者 9例 ;残存外斜者 4例 ,外斜度 1 5 △ ~ 3 0 △ ,再次行手术矫正 ;DVD 1例未再手术。 6例有同时视 ,其中 2例有融合知觉 ,1例有 60 0″立体视。结论 先天性外斜视的临床特征为 :发病早 ,出生时或生后早期即有 ;可为基本型、辐辏不足型或分开过强型 ;可伴下斜肌或上斜肌功能亢进、DVD ;多数病例外斜程度≥ 3 0 △ ;除有先天性近视、远视及弱视外 ,视力较好 ;双眼视觉的建立和完善较差。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外斜视的最佳方法 ,手术时机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
超常量内直肌后徙矫正大角度内斜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大角度内斜视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术的临床疗效,本文对32例偏斜50△~110△大角度内斜视行双眼内直肌后徙6~8mm,术后随访6~18月(平均12.6月),手术成功率达90.63%,无内收、辐辏明显受限及后发性外斜发生。结果表明,6~8mm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是矫正大角度内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作者共报告138例视网膜脱离手术,手术方法是采用冷冻治疗,手术中眼外肌切断后再复位时是间断缝合二针固定于原肌止端。术后3周、6周及6月或更长时间进行术后观察。眼外肌平衡失调的标准是:近或远外隐斜(或间歇性外斜)10~△,或内隐斜6~△,内斜、外斜、上斜或上  相似文献   

7.
焦永红  卢炜  吴晓  王京辉  赵堪兴 《眼科》2005,14(5):305-308
目的 探讨动眼神经麻痹性斜视的手术方式.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性斜视患者13例.方法 动眼神经不完全麻痹者8例,行外直肌的超常量后退,同侧内直肌折叠,对侧外直肌后退术.动眼神经完全麻痹、上斜肌健康者3例,行外直肌的超常量后退,同侧内直肌折叠,上斜肌转位术,即将上斜肌移位至内直肌上方;动眼神经完全麻痹且伴上斜肌麻痹者2例,行外直肌的超常量后退,内直肌鼻侧眶缘固定术.主要指标手术前后的水平、垂直斜视度.结果 术前外斜视在80^△~120^△以上,5例伴有下斜视15^△~35^△,2例伴有上斜视15^△~20^△;术后随访6~27个月,残余外斜6^△~20^△,残余下斜视4^△~10^△.结论 根据动眼神经麻痹造成的眼外肌麻痹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可获得眼位的美容正位.  相似文献   

8.
上斜肌麻痹在先天性眼外肌麻痹中较常见[1],临床多采用减弱下斜肌的方式来矫正。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合并分离性垂直偏斜(DVD)的临床报告很少,我院收治5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合并DVD的患者,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合并DVD的5例患者均为单眼,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6~14岁,平均8.8岁。原在位垂直斜视度在10△~50△之间,患眼有自发性上飘现象,阳光下明显。三棱镜中和时发现原在位垂直斜视度变化大且不稳定(如一患者R/L25△~R/L50△之间不稳)。向对侧方向注视时垂直斜视度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隐斜在平时验光配镜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利用马氏杆测量隐斜在验光配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屈光不正者在排除其他眼病、经电脑验光或检影后,上综合验光台进行精确验光,然后用Wroth四点法测主视眼,马氏杆测量视远隐斜度。在不作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让患者试戴原瞳距和测得隐斜度后加减瞳距的眼镜,比较前后舒适度。结果 在视远的隐斜分布中有39%的人在BO1^△~BI1^△之间,另有33.61%的人有1^△以上的内隐斜,27.38%的人有1^△以上的外隐斜。对1^△以上的内隐斜和外隐斜的低度矫正中,发现患者有明显的症状改善,戴镜舒适度增加。尤其以3^△以上的隐斜更加明显。结论 利用马氏杆测隐斜简单易行,在精确验光后施行,能对屈光度和瞳距大小的方向有明确的认识,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双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伴下斜肌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双眼垂直偏斜角为15△~30△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行下斜肌前转位手术治疗,合并水平斜视者同期手术矫正,观察手术前后其原在位垂直斜视度、头位变化、下斜肌亢进程度。结果:患者26例垂直偏斜角为15△~25△的患者行下斜肌前转位术,全部治愈,代偿头位消失。1例双眼垂直偏斜角为>25△的患者行双下斜肌前转位术后,残余部分双下斜肌功能亢进,欠矫度为7.8△,行二期双下直肌后徙术后,垂直斜视好转,代偿头位明显改善。1例伴外斜视患者同时行水平肌手术后出现眼球外展轻度受限,能过中线。结论:对伴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原在位垂直斜视度较大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行双眼下斜肌前转位手术矫正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等优点,且适用于双眼不等量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下斜肌部分切除及转位术治疗垂直偏斜4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兵  罗英  高晓唯  雷英 《眼科新进展》2006,26(4):271-27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5年~2003年我院收治的各种原因产生的大角度重直偏斜患者49例49眼中,男24例,女25例,年龄5~50岁,平均21.7岁,右眼26,左眼23,病程4~22a,平均11.2a,病因:先天性下直肌缺如3例,上斜度45△~60△;下直肌陈旧性裂伤6例,上斜度50△~65△;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5例,上斜度70△~80△;双下转肌麻痹9例,上斜度50△~80△;单纯上斜肌麻痹10例,上斜度25△~35△;分离性垂直偏斜16例,上斜度25△~40△。合并内斜12例,合并外斜25例,随访时间3~50个月,平均8.6个月。1.2手术方法检查上直肌有无挛缩,如上直肌挛缩明显则先行上直肌减弱术,同…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各种手术方法与疗效及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分别行患眼下斜肌断腱、下斜肌部分切除、下斜肌后徙转位、下斜肌后徙转位联合健眼下直肌后徙术的术后效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2月(7~36月),下斜肌断腱术22例,术后满意率86.36%,下斜肌部分切除术16例,术后满意率87.5%,两者治疗效果相当,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下斜肌后徙转位54例,术后满意率88.89%;下斜肌后徙转位联合健眼下直肌后徙术20例,术后满意率80%。结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应根据术前垂直斜视度的大小选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且应该早期治疗。下斜肌断腱和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相当,适用于矫正垂直斜视度〈15~△者;下斜肌后徙转位适用于矫正垂直斜视度15~△~25~△者;下斜肌后徙转位联合健眼下直肌后徙术适用于矫正垂直斜视度〉25~△者。  相似文献   

13.
下斜肌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先天性眼外肌麻痹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上主要以上斜视和代偿头位为特征,其治疗方法为早期手术矫正,手术设计以原在位垂直斜角≤15△行患眼下斜肌减弱手术,垂直斜角≥25△行患眼下斜肌减弱和健眼的下直肌后徙术[1].本文总结原在位垂直斜角在15△~25△之间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12例12眼行下斜肌转位术,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三棱镜融合储备力试验检查了解正常青少年的双眼水平融像性聚散范围.方法:横断面研究,随机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在汕头地区调查9所城乡中小学校,共7537人.从体检学生中抽取双眼正常学生4012名,用排状三棱镜检查双眼近距水平聚散力,在融像破裂点记录三棱镜度数.按集合与散开、年龄、性别等因素对结果作分层统计分析.结果:总体检人数7464人,其中双眼祼眼视力≥0.8为4012人,占体检人数的53.75%;研究对象的双眼散开运动范围平均为15.87△±10.74△,双眼集合运动范围平均为26.41△±12.04△;4~8岁组及9~11岁组的双眼集合与散开运动范围均高于12~2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双眼集合能力高于男性.结论:在本调查人群中,双眼集合运动的储备力高于散开运动;年龄越小,双眼异向运动的储备力越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斜视V征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07年至2010年38例(76眼)住院手术的内斜视V征患者资料,其中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者31例行下斜肌减弱术和常规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不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者7例分别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和(或)联合肌止端向闭口端移位术、外直肌缩短术并肌止端向上移位术。检查分析患者手术前后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及手术效果。结果术前上、下注视眼位的垂直斜视角之差为15△~40△,平均22.7△,其中15△~20△者21例(55.26%),21△~30△者14例(36.84%),≥31△者3例(7.89%);术后上、下注视眼位的垂直斜视角之差为5△~20△,平均6.8△,其中5△~14△者34例(89.47%),15△~20△者4例(10.53%);术前、术后垂直斜视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07,P<0.05)。术前水平斜视角平均18.4△,术后为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24,P<0.05)。术前、术后同视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10,P<0.05)。术后眼位正位、V征消失者29例(76.32%),V征缓解者5例(13.16%),V征仍然存在者4例(10.53%)。结论内斜视V征发病年龄早,多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减弱下斜肌功能可有效矫治内斜视V征。不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者,行内直肌后徙联合肌止端向闭口端移位术,也可有效缓解内斜视V征。  相似文献   

16.
病例1:患者,男,15岁,因“内斜视术后继发外斜6年”至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眼科就诊。患者自幼“斗鸡眼”,10年前曾于我院就诊,诊断“共同性内斜视”,行双眼内斜视矫正术(术中行双眼内直肌后徙5 mm,右眼外直肌缩短8 mm),术后眼位正。余既往均体健。6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眼外斜,无复视,无视物模糊,一直未曾诊治。裸眼远视力:右眼为5.0;左眼为5.0。电脑验光结果:右眼:-0.25×176;左眼:+0.25-0.25×180。眼压:右眼为15.0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为6.0 mmHg。眼位(三棱镜交替遮盖法):右眼被遮盖时有上飘现象,去遮盖后缓慢下落。右眼注视时看近(33 cm)为-30△L/R 18△,看远(6 m)为-30△L/R 18△;左眼被遮盖时有上飘现象,去遮盖后缓慢下落,左眼注视时看近(33 cm)为-30△R/L 28△,看远(6 m)为-30△R/L 28△。A-V现象(A-V pattern):原在位:-30△;向上方25°注视:-28△;向下方25°注视:-70△。眼肌:双眼上斜肌亢进(右眼+3,左眼+4,判断标准:在上斜肌功能眼位,内转眼较外转眼低为上斜肌功能亢进,低≤5°为+1,≤10°为+2,≤15°为+3,>15°为+4)。双眼鼻侧角膜缘至鼻侧5 mm及右眼颞侧角膜缘至颞侧8 mm原结膜梯形切口轻度疤痕增生。眼底检查双眼均明显内旋(见图1)。无明显代偿头位。Titmus检查无立体视觉,同视机检查无同时视功能。其他眼科常规检查无异常。诊断:内斜术后“Helveston”综合征,双眼垂直分离性斜视(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外斜“A”征、双眼上斜肌亢进。 病例2:患者,女,15岁,自幼“斗鸡眼”,10年前曾至天津某医院就诊,诊断为“内斜视”,行双眼内斜视矫正术(具体术式不详),术后眼位正。余既往均体健。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眼外斜,无复视,无视物模糊,一直未曾诊治。查裸眼远视力:右眼为5.0;左眼为5.0。电脑验光结果:右眼为-0.25-0.50×76;左眼为+0.25-0.25×10。眼压:右眼为18.0 mmHg;左眼为16.0 mmHg。眼位(三棱镜交替遮盖法):右眼被遮盖时有上飘现象,去遮盖后缓慢下落。右眼注视时:看近(33 cm)为-30△L/R 20△,看远(6 m)为-30△L/R 20△;左眼被遮盖时有上飘现象,去遮盖后缓慢下落;左眼注视时看近(33 cm)为-30△R/L 30△,看远(6 m)为-30△R/L 30△。AV现象:原在位:-30△;向上方25°注视:-25△;向下方25°注视:-72△。眼肌:双眼上斜肌亢进 (右眼+3,左眼+3)。双眼鼻侧距角膜缘5 mm(内直肌附着处)结膜切口轻度疤痕增生。眼底检查双眼均明显内旋(见图3)。无明显代偿头位。Titmus检查无立体视觉,同视机检查无同时视功能。其他眼科常规检查无异常。诊断:内斜术后“Helveston”综合征,双眼垂直分离性斜视(DVD)、外斜“A”征、双眼上斜肌亢进。  相似文献   

17.
1臨床資料 上睑下垂26例29眼,男17例,女9例;雙眼3例,單眼23例.年龄3~36歲;病程15天~2年.兒童18例.全部病例新斯的明試驗陽性,確診爲眼肌型重癥肌無力後天性上臉下垂.1例并發外斜視30度,内轉受限.  相似文献   

18.
上斜肌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上斜肌折叠或肌腱切断手术的特殊性,掌握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18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施行上斜肌折叠术;对7例外斜视A征和7例动眼神经麻痹施行上斜肌肌腱切断术。观察手术中上斜肌解剖的特点及手术前后眼位、斜视角和临床特征的改变。结果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单侧12例、双侧6例行上斜肌折叠手术,均联合下斜肌减弱术。术中见上斜肌异常者9/18(50.00%),表现为肌腱松弛、肌止端附着点位于上直肌的鼻侧止端。手术矫正了原在位上斜视15^△~25^△,矫正鼻侧方向最大上斜视15^△~40^△。术后眼位恢复正位15眼,欠矫3眼,无过矫。外斜视A征伴双上斜肌亢进7例行双眼上斜肌肌腱切断术联合水平直肌手术,矫正了上下外斜角之差别20^△~30^△,消除了A征,未发现过矫,术后4例恢复双眼视觉。单侧动眼神经麻痹7例行上斜肌肌腱切断术矫正了原在位下斜视平均15^△,术后垂直斜视矫正6例,欠矫1例。结论 上斜肌肌止端解剖异常是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发病原因之一;上斜肌折叠或肌腱切断术主要改善旋转功能和矫正鼻下方垂直斜角,宜联合下斜肌或水平直肌手术。  相似文献   

19.
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静脉给药配合眼肌按摩治疗后天性眼肌麻痹20例,20眼,和对照组15例,15眼,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对象:为我院1993年1月~1995年10月门诊和住院的各类后天性眼肌麻痹35例35眼。随机分成静脉络药配合眼肌按摩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和单纯静脉给药组(以下简称对照组)。治疗组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13~ed岁,平均48岁。外直肌麻痹16例,上斜肌麻痹3例,多条眼外肌麻痹1例。车撞伤12例,拳击伤6例,糖尿病1例,原因不明1例。发病时间10天一l月。对照组匕例,男13例,女2例。年龄12-63岁,平均50岁。外直肌麻痹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局麻下术中调整眼位至轻度过矫10△~15△的方法治疗共同性外斜视的疗效及术后眼位漂移的研究。方法对40例≤60△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分为2组,第一组按照常量手术设计在局麻下行单眼截退手术,术中调整眼位至用三棱镜交替遮盖33cm保留斜视度为10△~15△后结束手术。第二组按照常量手术设计在全麻下行单眼截退手术,观察两组术后24h、1周、1月、3月及6月眼位。结果测量两组的平均眼位漂移在术后24h~半年的眼位漂移量视近分别是-9.10△±5.95△和-7.75△±4.46△;视远分别是-7.85△±5.99△和-8.75△±5.1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术后半年的正位率为90.00%高于全麻组的75.00%。两组术后24h~6月视远外斜漂移量相似。结论在局麻下手术的共同性外斜视采用常量手术且术中调整眼位至手术结束时视近眼位过矫10△~15△目标眼位以抵消外斜漂移而获得早期0~+10△目标眼位,从而获得远期稳定的正位眼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