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提供一个Excel电子表格制作Westgard多规则室内质控图、表对临床质控进行实时判读的方法,用于基层医院实验室室内质控数据的自动化管理。方法:利用Excel电子表格强大的数据处理及逻辑运算功能,制作多规则室内质控图、表,对室内质控数据进行处理。结果:Microsoft Excel系统应用于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直观、简洁、明了,也便于对质控数据作全面的分析,大大方便了实验室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结论:应用Mi-crosoft Excel系统来处理实验室质量控制中复杂烦琐的数据统计和质控图的绘制工作,可以减轻实验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质控物的均匀性对室内质控的影响?方法:取1支中值质控物,根据20次测定结果求得均值(x)及标准差(s)以确定Levey-Jennings质控图的中心线及控制线?另取3支质控物分别连续检测20次,计算每支质控物的x?s?变异系数(CV)?将4支白细胞(WBC)质控物的前7个检测结果共28个数据绘制质控图?结果:除第1?4支WBC的检测结果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P < 0.05),其余所有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WBC质控图上的后3支的检测结果偏于一侧且有数个结果违背13s规则?结论:室内质控物瓶间差异可直接导致室内质量控制的假失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凝血功能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进行探索。方法:以CLIA'88能力比对评价限设定为允许总误差(TEa),以每月一次的法国STA Compact公司的大范围室间质评结果计算Bias,以连续1年的凝血仪室内质控测定CV值为方法的不精密度(s),并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合本实验室的质控规则。利用厂家推荐的分析批长度和质控品稳定时间为依据,进行本实验室的实际分析批长度和稳定时间的测定,通过实际的失控情况分析误差检出概率(Ped)和假失控概率(Pfr)选择满足临床要求的质控方法。结果:现行室内质控方法性能较好。质控规则的选择为:APTT使用13s/22s/R4s质控规则(n=2);Fib使用13s/22s/R4s/41s质控规则(n=2);PT使用13s/22s/R4s质控规则(n=2)。在室温达到30-35℃后,本实验室的实际分析批长度明显减低,尤其是APTT只有12小时,质控品温定时间也明显降低。结论:通过近一年的质控数据及本实验室实际分析批长度和质控品稳定时间的测定相结合建立的室内质量控制规则和方法可以满足达到临床工作要求的误差检出率和假失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室内质控失控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应用多种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对室温质控品进行检测分析,探讨影响血细胞分析仪室内质控失控的各种因素,同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结果造成血细胞分析仪室内质控失控的原因主要包括确立靶值、标本差、变异系数的方法不规范、质控品与校准品混淆来进行仪器的校准、试剂原因、仪器原因、质控品原因、操作人员原因、室内温度原因等,针对以上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可以降低血细胞分析仪室内质控失控的发生概率。结论导致血细胞分析仪室内质控失控的原因有很多,而通过根据分析所得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有助于提高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保证临床质量要求的凝血试验室内质控规则.方法以卫生部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计算偏倚Bias,以连续4个月的室内质控测定CV为方法的不精密度,CLIA88能力比对检验评价限为总允许误差TEa,利用OP-Specs图,选择凝血试验项目的室内质控规则.结果一批测定两个浓度的质控品,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室内规则分别为1_3s/1Ox、4_1s、1_3s/10x.结论质控性能均达到误差检出率大于90%且假失控率小于5%,质量控制符合临床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于全血细胞分析仪质量控制的方法,提高临床实验室工作质量和效率。方法:用Sysmex-1800i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其配套质控品,做空图,并用此空图进行日常质量控制,同时用质控品说明书的给定值进行质量控制,分析两种方法的质控效果。结果:自制空图的方法对质控品的测定值每月有8~12批次违背13S规则;使用给定值的方法每月1~2次超出范围。结论:空图法对Sysmex-1800i全血细胞分析仪的质量控制较敏感,能较好的反映仪器的工作状态;说明书的给定范围进行质量控制,可确定检测结果能否发放,两者结合能较好的对仪器进行质量控制又能及时发出报告,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7.
李伟  李燕  王玉霞 《黑龙江医学》2024,48(4):407-409
目的:利用Westgard-西格玛规则帮助临床实验室血细胞分析室内质量控制(IQC)选择恰当的质控规则,以确保室内质控结果合格、有效。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1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检验科临床实验室的5个项目低、中两个浓度质控水平的IQC数据,计算各项目的不精密度(CV)。根据2021年本临床实验室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临床检验中心全血细胞计数2次室间质量评价的结果,计算5个项目的平均偏倚(Bias)值。根据《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WS/T 406-2012)规定的允许总误差(TEa),计算出各个项目的质量水平西格玛指数(σ),公式为σ=(TEa-|Bias|)/CV。根据Westgard-西格玛规则的要求,对血细胞分析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PLT)项目选用相应的质控规则。结果:WBC项目应采用的IQC规则是13S、22S、R4S、41S。RBC项目应采用的IQC规则是13S  相似文献   

8.
Westgard质控选择表格在临床生化检验室内质控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Westgard质控选择表格设计工具,根据本科现有检测方法实际性能,设计最佳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案.方法 依据美国CLIA能力验证计划的分析质量要求确定临床允许总误差(TEa),并与生物变异的TEa比较使用,以本科2006年室内质控的变异系数(CV%)反映方法的不精密度,以本科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06年生化项目室间质评的偏倚(Bias%)反映方法的不准确度,以误差发生率(f)反映检测方法的稳定性,使用Westgard质控选择表格选择候选方法,以功效函数图确认质控方法的性能,确定达到质量保证时,不同规则及每批测定质控个数,并建立操作过程规范图,确定最终的质控方案.结果 本科日立7170A型生化分析仪检测34个项目,方法学性能评价其中26项"优",5项"良",占91%.HDL-C、LDL-C、APO-A1、APO-B、IgA、IgM、IgG、C3、C4、HbA1C、CRP需增加质控物个数才能达到质量要求,ASO方法性能"差",RF方法性能为"临界",无满足质量要求的质控方法,需查找原因进行质量改进,其他项目能选择保证质量要求的质控方法.大部分项目生物变异的允许总误差比CLIA选择更严格的质控规则,或者无满足质量要求的质控规则.结论 实验室应使用质控方案设计工具,选择适合本实验室的质控方案,满足临床质量要求,查找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凝血分析仪的现用质控规则进行评价。方法以CLIA’88能力比对评价限设定为允许总误差(TEa),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计算Bias,以连续1年的凝血仪室内质控测定CV值为方法的不精密度,利用方法决定图评价现用凝血项目PT、APTT和Fg的质控规则。绘制操作过程规范图,通过误差检出概率(Ped)和假失控概率(Pfr)选择满足临床要求的质控方法。结果现行室内质控方法的APTT和Fg属于"良好"性能,PT属于"临界"性能。质控规则的选择为:APTT使用13s/22s/R4s/41s/10X质控规则(n=2,Ped=90%,Pfr=1.4%);Fg使用13s/22s/R4s/41s/10X质控规则(n=2,Ped=90%,Pfr=1.4%);PT不准确度较大(5.04%),只有增加质控物个数使n=3和降低Ped为25%才可以选到规则,但不能满足临床要求。结论方法决定图能简便地评价现用质控规则的性能,通过操作过程规范图能够简便地选择满足临床检验所需要的质控规则和质控品个数,使误差检出概率和假失控概率达到临床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效果及工作质量取决于所选择的质控方式,临床检验中使用最普遍的Levey-Jennings质控图方便易行,但相对简单粗糙,往往不能满足更高的质控要求。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式提高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检出率,并使假失控率降低,但使用上相对繁琐,现时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原来复杂的数字计算、质控分析图的手工绘制简化为几分钟的计算机工作,大大提高了质量控制的工作效能,为多规则质控方式的推广使用提供了条件。在此结合自动分析仪器的机载相关质控程序的实际工作应用对多规则质控方式及双绘质控图的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实验室日常检测数据进行定性免疫测定假阳性或假阴性监测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实验室日常不少于20次检测的阳性率比值为基础,计算阳性率和阴性率比值的均值(-x)和标准差(s),绘制质控图,以12s为告警规则,13s和32s为失控规则。结果对实验室372批次两对半ELISA定性检测中的HBsAg实测数据进行分析,阳性率为0.20±0.05,与前20次测定的阳性率为0.21±0.04;阴性率为0.80±0.05,与前20次测定的0.779±0.049相近。372批次测定中,无论以阳性率比值还是以阴性率比值为基础,分别都能判断有18次超出x-±2s,按照所规定的质控规则有3次失控,符合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结论临床实验室可采用日常检测数据对免疫常规检测进行假阳性或假阴性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葡萄糖测定质量控制中,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与Westgard多规则质控法的差异.方法Levey-Jennings单值质控图法与Westgard多规则质控法对29批(29 d)血液葡萄糖检测质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9 d测定中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1 d失控,而Westgard多规则质控法有3 d系统误差.结论Westgard多规则质控法较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灵敏,且能提示误差的类型,有助于保证临床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士在医院POCT-便携式血糖仪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床旁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以本院检验科为技术指导,以临床护士为管理与操作主导,建立室内质控制度,以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中的13S/22S/R4X为警告与失控规则判断。实行检测者、患者、试剂三码扫描制度确保检测结果可追溯。定期与实验室大型生化仪结果比对,以偏差±20%为界,评价检测结果准确度与精密度。结果: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前86台POCT血糖仪,35台出现结果不允许的偏差,结果比对合格率为59.3%(51/86)。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后77台POCT血糖仪,仅2台出现不允许的偏差,比对合格率97.4%(75/77)。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前后POCT血糖仪与大型生化仪比对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09,P=0.008)。质量管理改进前后便携式血糖仪精密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6,P=0.098)。结论:虽然目前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中POCT管理的条款落在医院检验科,但临床护士是实际操作者与质控管理者,只有提高护士对POCT质量控制的方式方法的认知程度,才能有效提高医院POCT管理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全国血清治疗药物监测(卡马西平、地高辛、苯妥英、茶碱、丙戊酸)室内质量控制的精密度现状,并与目前所确定的室内质量控制精密度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基于Web方式的室间质量评价(EQA)软件系统,收集2014年2月份参加全国血清治疗药物监测EQA计划的175家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包括当月的和累积的室内质量控制变异系数、质控规则、所使用的方法、仪器、室内质控品的厂家等信息。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和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将EQA范围(地高辛为20%,其余项目为25%)定义为允许总误差(TEa),将1/3TEa和1/4TEa定义为允许不精密度的评价标准,计算这5个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变异系数的通过率。血清治疗药物监测项目的允许不精密度评价标准为8.33%(1/3TEa)和6.25%(1/4TEa),地高辛为6.67%(1/3TEa)和5%(1/4TEa)。结果 分别有94家、97家、61家、43家和116家实验室回报了卡马西平、地高辛、苯妥英、茶碱、丙戊酸的室内质控数据。>60%的实验室(63.93%~76.29%)使用伯乐检测系统,只有<40%的实验室(23.71%~36.07%)使用其他检测系统。不同项目间的室内质控变异系数通过率都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卡方值为10.689~19.255,均P<0.05。不同检测系统间,只有丙戊酸在当月和累积不精密度在1/3TEa时的通过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当月和累积的室内质控数据的变异系数的监测,并将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计算的变异系数与相关要求进行比较,可以评价该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水平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数据可靠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一个LIS室内质量控制子系统的设计.系统的质量控制软件使用Delphi开发,运用Westgard多规则分析质控数据,可自动绘制levey-Jennings和Z分数质控图,于实验操作过程和检验报告的发布.经过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软件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检验科通过加强实验室内部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即室内质控)提高结果的精确性、准确性;通过参加各级临床检验中心的空间质评活动来检验本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多方法联合质控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丙戊酸血药浓度质控监测数据绘制质控图,并进行连续性评估与分析,积累本实验室的质控趋势,提高误差检测灵敏度,确保药物浓度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对2013年8月—2014年7月丙戊酸低、中、高质控浓度133个监测数据绘制质控图,并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方法结合Westgard多规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的质控方法失控率不同,基于药典要求的质控失控率最高;依据说明书中的质控范围,失控率略低;而根据Levey‐Jennings质控图结合Westgard多规则进行质控分析发现,失控率明显降低。结论通过对不同质控方法的对比分析,在长期进行血药浓度检测过程中,为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不能单一使用一种质控方法,应使用多种方法联合质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IV初筛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操作过程.通过对HIV实验室室内质控图的分析,找到影响质控结果的因素.方法酶联免疫法(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结果质控血清检测结果均落在质控图中±2SD范围内).结论实验室室室内质量控制的完善,是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建立好室内质量控制体系,才能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技术水平,使实验的质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实验室的日常检测数据来进行定性免疫测定假阳性监测来实施的室内质控方法。方法采用测定数据的为正态分布和非正态分布来进行研究比较。若测定数据为正采态分布时:用半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来监测,也就是说以实验室的日常检测中不少于20次检测的阳性数率为基础,以1+2S为失控规则以及计算出的阳性率平均值(x-)和标准差(s),来绘制质控图。若为非正态分布,就采用直接概率计算法。结果半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和直接概率计算法都可成为定性免疫测定假阳性统计室内质控。结论为临床定性免疫测定假阳性的常规检测提供了可现行操作的质控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当中,ELISA实验室室内质控是其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所以要进行ELISA实验室室内质控,其主要原因是为了能够为每一个样本测定结果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提供一定的保障。而ELISA实验室在室内质控方面所采取的控制手段主要是通过对质控血清(常选用同一批专项质量质控血清)的长期检测来进行控制的。总之,想要保证实验室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那么对ELISA实验室进行室内控制将会是必要的。但是,目前在ELISA实验室室内质控当中,经常出现室内质控失控的现象,由此导致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均受到一定威胁。为此,临床上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对此展开了相关研究,分析ELISA实验室室内质控失控的原因,并且根据原因的不同提出相对应的处理对策。为此,本人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收集并对此作出相关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